飞向太空的得力助手

作者:崔玉亭 字数:9286 阅读:48 更新时间:2009/06/18

飞向太空的得力助手

——火箭

  1996年6月4日,法属圭亚那库鲁航天中心一个直径5.4米,高约50米的银灰色巨箭昂首矗立在一个巨大的发射平台上,这就是有名的阿丽亚娜五号运载火箭,由欧洲空间局制造。当地时间9时33分59秒,一团白色的蒸汽和耀眼的光芒出现,接着带有两个助推火箭的阿丽亚娜五号火箭携着四颗卫星,拖着一条长长的火焰,缓缓升起,扶摇直上,向高空飞进。观看的群众沸腾了,掌声不断,人们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微笑。忽然,起飞37秒后,火箭头部一低,随即发生了爆炸;接着41秒后,助推火箭也发生了爆炸,火箭与卫星的碎片变成一个个火球向下溅落。人们惊呆了,不少人禁不住流下了眼泪。就这样,耗资71亿美元、牵动十几个国家、涉及数万名技术人员、三千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在短短几秒钟内化成了泡影。

  这是96年世界上最先进的火箭的试飞过程,也是一个第一次飞越失败的过程。有人不禁要问,花这么多的钱与心血,历经这么长时间,值得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前面我们讲过一系烈的飞行器,这些飞行器虽然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是都飞得不够高,按科学术语来讲,只能叫“航天”。原来,地球大气层相当厚,它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散逸层。对流层、平流层空气密度大,里面氧份多,所以我们的许多飞行器都可以带上燃料,借助氧气,进行燃烧,自由飞行。但这两层以外的空气,特别是散逸层以外的空间大气相当稀薄,不要说飞行器找不到足够的燃烧剂,连人呼吸用的氧气都没有。而且地球引力相当大,一般飞行器的速度,不管是亚音速、超音速,都无法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飞上太空。那么,人真的就无法飞上太空吗?办法当然是有的。运载火箭就是人们飞向太空的得力助手。

  助手向何处去

  我国是世界文明占国之一,火箭是我国最早发明的。在唐宋时期,火箭就在军事上得到了运用。虽然今天的火箭不可与往日的火箭同日而语,但它们的使用原理都是一样的。现代火箭的产生,从很大程度上源于人类摆脱地球的引力、实现“可上九大揽月”的梦想。

  我们知道,所有的物体都有吸引力,只不过有的物体质量太小,我们感觉不到罢了。地球是个具有巨大质量的球体,所有的物体都被吸向地心。我们人也不例外,这也是我们每人都有重量的原因。不过,有人可能会纳闷儿:如太阳与地球、地球和月亮为什么不因为吸引而跑到一起呢?这是因为这些星体都有一种速度,这种速度产生了离心力,平衡和抵消了吸引力,所以它们看起来都相对静止不动。同样,像一些人造天体,如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要绕地球轨道运行,也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这种速度是 7.8公里/秒,它叫第一宇宙速度;当然太阳的质量比地球要大,吸引力更强,人造天体要进行行星际航行,必须达到另一种速度,即11.2公里/秒,这叫第二宇宙速度。同样,要摆脱太阳的引力,到太阳系外去探索宇宙,必须达到每秒16.6公里的速度,这叫第三宇宙速度。要达到这么高的速度,火箭是目前人类的唯一选择。

  我国发明火箭后的一千多年中,火箭技术发展缓慢。1942年10月,德国研制的全长14米,起飞重量13吨,箭体直径1.65米,最大射程为320公里的现代火箭V—2试飞成功。火箭V—2本质上是一种弹道导弹,它是多级运载火箭的前身。此后,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在50年代末期,在V—2导弹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洲际导弹。而与此同时,第一颗人造卫星由前苏联用洲际弹道导弹发射入轨。以后的三十多年中,空间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各种型号的洲际导弹改型的早期卫星运载火箭相继产生,如前苏联东方号、上升号、联盟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中小型人造天体的运载火箭B—Ⅰ型 (凉鞋)、C—Ⅰ型 (短剑)和轨道武器系统的运载火箭F—Ⅰ型 (悬崖)、以及专为发射大型天体的运载火箭D型 (质子号);美国也相继研制了红石、先型、雷神——德尔他、宇宙神——阿金纳、宇宙神——人马座、大力神以及为阿波罗空间探险计划专门研制的土星1B、土星5号等运载火箭;我国的运载火箭有长征号系列,此外欧洲空间局有阿丽亚娜号运载火箭;日本有H—2号运载火箭、印度等国也有能独立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

  火箭家族的派生

  火箭的实质是一种无人驾驶的飞行器,也叫空间运载工具。它的任务就是把称为有效载荷的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星际探测器等送入各自的空间轨道,去完成它们的使命。

  早期的火箭是单级的,现代火箭大多是多级型。多级火箭的思想是 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来的。他大胆地提出月亮、星际旅行的设想,并指出只有用液体作推进剂的多级火箭才能完成字宙航行的任务。与此同时,他还推出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为宇宙航行的理论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他的想法并不完全对,因为火箭不光用液体燃料,固体燃料、固液混合燃料也可以用。在液体火箭技术方面,美国学者高达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目前来看,现代火箭大部分使用液体燃料。像1996年6月4日失事的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就是这样。当然,固体燃料火箭也不少,如美国“侦察兵”型运载火箭,阿丽亚娜5号的两个助推火箭正是使用了固体燃料。液体、固体火箭都是化学推进剂运载火箭,它们用在地球范围、月球范围和太阳系内的行星际航行已游刃有余;把它用在太阳系以外的恒星际航行与漫游的探测器上,也会有很大的把握;但如果把它用在太阳系以外的实际恒星际载人航行上,则显得太慢,有一种老牛拉破车的感觉。所以新型运载火箭,像电子火箭、核火箭和光子火箭正在研制中。

  火箭外型看起来像个长长的细管,头部尖尖的,所以这样设计是为了克服大气的阻力。不过,这个细管并不是笔直的,常常有微微凹进和凸出的部分,我们知道它是一节一节的,这叫多级火箭。多级火箭有两种首尾相接的方式,一是单纯的串联式,是一节一节地联起来的,像阿丽亚娜1号、2号火箭就是这样;再有就是串并混合式。它往往是上面一级串联,下面一级并联,是捆起来的,像阿丽亚娜3号、4号、5号,我国的长征号捆绑式运载火箭,从意思上说都是串并联合式。当然不管是采取何种形式,都力求使用多级火箭,增加运载能力,多带些东西上天。

  整个运载火箭由箭体结构、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分离系统等部分组成。箭体结构就是运载火箭的骨骼架子,它有仪器舱、推进剂箱和尾段,头部的帽子——整流罩也可以包括在里面。大型的运载火箭还有尾巴——尾翼。箭体结构就像人的结构一样,它的主要功用是装置各种器官和实用物;不同的是,这些器官和实用物是各种仪器设备、发动机和推动剂等。

  火箭的动力装置,就是帮助火箭使劲的东西,包括发动机和液体推进剂输送系统。它的任务是解决火箭的能量和动力问题。运载火箭都使用火箭发动机,它的特点是无需外来氧气,自己已经带足了氧化剂和燃烧剂,准备在真空中燃烧。如前面所说,固体火箭和液体火箭是不同的,其燃烧过程也有差别。液体火箭发动机装的是像水一样的液体。需要如水泵一样的输送系统抽取燃料。液氢液氧是一种常见的低温高能推进剂,极容易燃烧,不容易储存,但用在运载火箭上却很方便。火箭发动机不能出故障,否则整个发射会功篑一瞬。1995年3月28日,俄罗斯用“起飞号”运载火箭发射一颗以色列卫星、两颗本国卫星以及墨西哥的试验仪器时,由于发动机失灵,10分钟后火箭爆炸。

  固液体火箭的燃料一定要封密好,如果稍有泄漏,就会酿成大祸。1986年1月28日,美国卡纳维拉尔角宇航中心,火箭发射一分钟后,由于右侧固体助推火箭圆筒焊接处的密封圈出了问题,使火箭燃烧的火焰窜出来,烧坏了机外燃烧舱的液氢容器,最后造成助推火箭和机外燃烧舱分离,进而猛烈爆炸,致使搭载飞船的七名机组人员遇难。

  控制系统,就像人的神经系统一样,它能指挥火箭进行各种行动,包括制导系统、姿态控制系统、发射系统等。控制系统的任务是使运载火箭保持正常的运行姿态,该偏就偏,该正就正。运载火箭的制导系统有惯性制导和无线电制导。惯性制导是依靠运载火箭的设备来指导自己运行;无线电制导要通过他人来帮助,地面雷达将测出的运载火箭方位与速度进行比较,对运载火箭的偏差进行修正,同时按时发布火箭发动机熄火、关闭的信号。

  控制系统是很重要的,它就如同人走路不能出偏差一样。统计资料表明,相当一部分航天发射事故均出于此。以1995年为例,八起航天发射事故,四起就是控制系统出了问题:1月15日,日本用M—36—2固体火箭发射德日联合研制的“快车号”返回式卫星,火箭起飞后103秒开始摇摆,地面站只好发出指令让其星箭俱毁;6月22日,美国用“飞马座”—XL空射小型火箭发射空军一个小型试验卫星时,第二次点火后的火箭失去控制而偏离预定轨道,发射场官员只好发出自毁指令;8月15日,美国用新研制的LLV—Ⅰ小型火箭进行首次发射时,由于第二级火箭姿态失控,在发射后106秒时,发射场官员只好向星箭发出自毁指令;10月23日,美国私人投资的“大篷车”小型固体火箭从美国弗吉尼亚洲瓦洛普斯发射45秒后箭体倾斜,爆炸后坠入大西洋。

  运载火箭的分离系统,就是自动分开的系统,它包括人造天体与末级火箭的分离、卫星整流罩的分离等。分离系统也不可忽视,这就像生孩子一样,如果不能分离或者分离不准,很可能会造成发射不能最终成功的缺憾。这里有两个典型的例子:

  1995年8月5日,美国用“德尔它”火箭发射韩国第一颗国内通信卫星时,由于捆绑在第一级火箭周围九个固体助推器中的一个没有分离,致使火箭把卫星送入偏低轨道。后来经过地面17次操纵指令,该卫星虽然被推上地球同步轨道,但卫星燃料消耗过多,卫星寿命减半。

  又如1995年8月31日,在俄罗斯用“旋风”号火箭发射乌克兰的海洋观测卫星和智利的50千克重的小卫星时,由于分离机构的故障,使智利卫星未能与主卫星分离,这样,乌克兰卫星也无法进行通信试验和对地观测。

  运载火箭有大有小,这常常由它所搭载的人造天体和飞行轨道所决定。如果飞行轨道不高,而人造天体不很大却很重,那么火箭起飞要求的重量很大;当人造天体重量不大,而飞行轨道很高时,那么火箭起飞的重量也大。目前,各种卫星、飞船以及空间站的运行轨道都比较高,重量大,所以运载火箭也都是些体壮身高的庞然大物。一般地说,它们多为几百吨,重的也有二、三千吨的;高约为30米左右,也有四、五十米的,粗为三米左右,也有达10米的。但它所能携带天体的质量一般只有火箭起飞重量的1%~2%。像阿丽亚娜5号火箭直径达5.4米,固体助推火箭直径为3.01米,整个火箭高五十多米,起飞质量为710吨,起飞推力为1300吨,双星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5.9吨,单星发射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6.8吨,低轨道为18吨。

  向海陆空进军

  火箭从点火起飞开始,到把人造天体送入预定轨道,这一飞行阶段叫发射阶段。火箭飞行所经的路线叫发射轨道。发射阶段一般分加速飞行段、惯性滑行段和再加速段三个部分,这就如一辆汽车先加速、再滑行、再加速一样。下面仅以一枚三级运载火箭发射一般轨道的人造天体为例,介绍一下火箭的发射过程。

  首先,人造天体及运载火箭在工厂制造完成后,要分别进行总装试验,合格后才由大型运载车辆将其运到发射场。像上面所讲的阿丽亚娜5号运载火箭,原本在6月4日发射,但在前一天6月3日清晨,火箭才由总装厂房转送到发射区,四周可通行的道路全部被封锁,直升机在空中巡逻,以防某些人员图谋不轨。

  火箭运到发射场后要进行调装,并进行推进剂加注以及各种测试,准备点火。阿丽亚娜5号火箭在起飞前几个钟头一直不顺利,先是凌晨下了大雨,后来又转为多云加小雨。到上午8点30分左右,仍无法发射,地面控制中心的大屏幕上一直有两个红条,分别表明天气和气象条件不具备。9点27分左右,大屏幕上出现了绿条,表明发射条件成熟,此时发射进入倒计时。

  运载火箭第一级发动机点火后,巨大的轰鸣声震天动地,火箭拔地而起,直冲云霄,此时加速飞行开始。经过几十秒钟,运载火箭开始按预定计划向预定方向拐弯。再过几十秒钟,火箭穿过稠密的大气层,到达六七十公里的高空。第一级火箭关机熄火后,自动分离并掉下来。接着第二级发动机点火,推进第三级火箭和人造天体继续加速前进,此时火箭的飞行轨道变得开始向地面弯曲。同样,第二级火箭按计划熄火分离,到这个时候火箭的加速飞行段已结束。在地球的引力以及自身的惯性作用下,火箭携着人造天体开始自由滑行。当第三级火箭到达与天体预定轨道相切的位置时,第三级火箭点火并进行加速,一直等到人造天体达到所需的环绕速度时,它才把人造天体弹出。第三级火箭关机熄火。至此,运载火箭的整个使命就完成了。

  当然,如果要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载人登月飞船、星际探测器,那么火箭的运行轨道就复杂得多了。因为不同的人造天体的轨道是不一样的,按圆与扁来分有整圆和椭圆两种。地球静止轨道就是整圆,1984年我国发射的静止通信卫星,采用的就是这种轨道;如果按轨道高度和倾角来分,也有各种各样的轨道,如极地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等。我国发射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采用的就是太阳同步轨道。

  一般地讲,火箭轨道的运行与发射任务紧密相关。如发射地球静止轨道的卫星,必须先把卫星送入初始轨道,当卫星飞临赤道上空时,火箭再次点火,卫星进入远日点高度为35,800公里的转移轨道;最后当卫星临近椭圆轨道的远日点时,再次点火加速,卫星最终进入地球静止轨道。这就是说,火箭分别跨过了卫星的几种轨道。

  再如,发射返回式卫星时,反推火箭是很有意思的东西。一方面反推火箭要调好姿态,它是帮助卫星减速而不是再次加速。这里有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故事。1959年8月13日,美国“发现者5号”卫星返回时,由于火箭把方向调错了,不仅没有把卫星送回来,反而把卫星推到了更高的轨道,结果那颗卫星杳无音讯,逃得无影无踪。载人宇宙飞船的反推火箭也要严格控制。美国“水星号”载人飞船返回前,由于火箭点火时间比原计划晚了三秒,结果飞船的落地点远离回收区,运行轨道也与原计划大相径庭,真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最后谈一点火箭发射的新构想。到目前为止,世界上主要火箭的发射都是在陆地上进行的,但并不是说除此之外就没有别的发射方式,海上、空中、地下发射三种新的方案正在尝试和探索中。

  (1)海上发射方案:

  目前世界上有15个航天器发射中心位于海上。非洲肯尼亚东海岸的圣马科发射场就是其中之一,它由圣马科和圣丽塔两个海上平台和陆上结集营地组成。两个海上平台相距500米,各自形成体系。其中圣马科平台呈矩形,长100米,宽300米,平台上配有发射架、工作拖车等;圣丽塔呈三角形,是发射操作的神经中枢,它有发射航天控制中心、遥测站、雷达等设备。但此发射中心虽然从1967年进行过多次发射,却不能移动,海上发射的优势并没有显示出来。

  据报道,美国空军正在研究开发一个新的发射方案:把浮体或石油钻井平台改造成海上移动型运载火箭发射场。罗马公司的戈里拉浮体海上石油钻井平台被初步选中。他们决定在沿岸设置靠岸的辅助发射装置,另外再在可移动的平台甲板上装上发射台,并把火箭架在上面;海底也打上支柱,并能够抬升平台。运载火箭在固体发射平台上装好后,就可以进行遥控发射。

  从海上发射运载火箭有助于保护陆地环境,不需要占用大面积土地,并可以根据具体条件移动发射台。提出这种海上发射的不只有美国,日本也提出了“海上发射复合体”的构想,并取得了专利权。此外,最近也有人提出

  “航天母舰”的设想,顾名思义,它类似于航空母舰却又不等同于航空母舰。航空母舰主要是出于军事目的;而航天母舰则主要是为发射火箭而着想的。

  (2)空中发射方案:

  美国轨道科学公司在1986年左右提出了“飞马”方案。它实际上是一种介于地面和太空发射的一种方式。飞马发射过程是这样的:美国B—52轰炸机带着二级“飞马”运载火箭从地面起飞,当飞到12,000米的高度时,长15米,重18吨,并带有箭翼的“飞马”火箭自动脱落,下降五秒后,火箭第一级开始点火;随后第二级第三级点火;大约八分钟后,第三级火箭燃烧结束,卫星便被送入到450公里的运行轨道中。从1990年4月以来,美国果真从B—52轰炸机上成功地发射了多颗卫星。1993年2月3日,改装后的B—52轰炸机把一颗巴西卫星送入到400~800公里的椭圆轨道。

  空中发射方案最吸引人的地方是费用低,只有地面发射的 1/3;另外发射时间短,不受发射区域的地理限制,适用于军事上快速发射的要求。但它只适合小型卫星的发射,运载最大容量只有27吨。同时,美国也有“金牛”标准小型运载火箭。此火箭分四级,能将一吨重的卫星送入轨道,三百多公斤的卫星送入静止轨道。此种火箭已经投入到军民两用。

  (3)地下发射方案:

  90年代,日本有个公司提出过从地下二千多米深处发射火箭的构想。这个构想要在地下挖一个2000米深、直径为10米的竖坑,从底部利用压缩空气发射运载火箭。此种发射方式的优点在于它能节省燃料,并能提高火箭所搭载人造天体的重量,估计本世纪末可以实现。

  目前世界上拥有自己卫星的国家很多,但有发射能力的并不多。从商业卫星的发射市场来看,比较先进的火箭型号有以下几个:一是欧洲空间局研制的阿丽亚娜号火箭;一是俄罗斯研制的质子号运载火箭;一是美国麦道公司研制的德尔它火箭;另一是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研制的长征号火箭等。

  掌握返回式卫星技术的国家只有四个。除美国和独联体外,我国于1975年首次回收卫星成功,日本1994年用H—2型火箭发射的“返回大气层实验机”按预定计划溅落在大西洋上。

  另外一箭多星技术也引人注目。我国于1981年9月2日,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美国、独联体也不甘落后。俄罗斯曾于1994年2月14日,用一枚“旋风—3号”运载火箭发射了“宇宙—2368号”至“宇宙—2273号”六颗通讯卫星,这些卫星都成功地运行在低轨道上。

  中国火箭的商业市场潜力很大。我国在1990年4月7日、7月16日、1992年9月14日、10月6日,分别发射了亚洲1号通信卫星、巴基斯坦小型实验卫星、澳大利亚通信卫星、瑞典科学试验卫星。长征3号是我国比较成熟的运载火箭。虽然,我国卫星发射也曾有过挫折,但中国火箭的发射成功率仍是世界上最高的,前景很好。最近一次发射是在1996年7月3日,中国在西昌用“长征三号”发射了“亚太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太空中的宠儿 下一篇:航空航天工程  实现飞翔的梦想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