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

作者:崔玉亭 字数:16486 阅读:35 更新时间:2009/06/18

马可·波罗

父亲的诱惑

  公元1260年。

  意大利威尼斯的一个口岸,海上停泊着一艘准备远航的商船。

  船上站着一位中年人,他的名字叫尼哥拉。尼哥拉身旁站着他的弟弟马窦。尼哥拉望着岸上来为他送行的妻子和儿子,招手大声喊道:

  “放心吧,我们会一路小心的。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回来了。”

  六岁的马可·波罗抬头望望妈妈,妈妈正擦着泪。

  “孩子,快跟爸爸、叔叔再见。”

  马可·波罗抬起胳膊挥动着。

  “再见——爸爸——叔叔——再见——早些回来啊——”

  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

  四年过去了,五年过去了。

  可爸爸、叔叔仍然杳无音讯。妈妈常常流泪,向上帝祈祷,盼望亲人早日平安归来。

  一年又一年,盼来的总是失望。

  妈妈终于在孤独与悲哀中病倒了。她躺在床上喘息着。马可·波罗端了一杯水,轻轻呼唤道:

  “妈妈,喝点儿水吧。您已经三天没有吃饭喝水了。”

  妈妈慢慢睁开眼,望了望心爱的儿子,但她没有讲出话。她去了,永远离开了人间。

  马可·波罗的父亲是威尼斯比较有名的商人。他的生意做得大,航海走得远,资金十分雄厚。他们到遥远的东方去采购丝绸、珠宝、瓷器、首饰以及药材,运到欧洲,售出之后,再把欧洲的手工业品输往东方。

  威尼斯成了当时东西方贸易的枢纽。

  1269年夏日的一天,天出奇地热。马可·波罗正拿着一本书坐在树荫下静静地读着。忽然,门外一阵喧哗,他刚要站起身去看个究竟,大门忽地被推开了。

  正在大门外整治花草的婶婶飞快地跑进来,大声呼喊:

  “马可·波罗,快,快,他们回来了!”

  马可·波罗一时愣住,忙问:

  “谁回来了?”

  “傻孩子!还能有谁!是你父亲和叔叔回来啦!”

  真的吗?马可·波罗双腿一跳,向大门外冲去。他看到了,那群风尘仆仆的人中走在最前边的就是爸爸,爸爸身后的是叔叔。

  他们苍老了,但模样马可·波罗不会忘记的。

  “爸爸——叔叔——”

  他扑到爸爸的怀里……

  尼哥拉拥抱着儿子,喃喃说:

  “孩子,你长大了!”

  “是的,我都15岁啦!”马可·波罗说。

  “妈妈可好?”尼哥拉问。

  马可·波罗顿时伤心地哭起来。他哽咽着向父亲讲述了母亲不幸去世的经过。

  父子抱头痛哭了一场,好久才平静下来。十年的离别,十年的相思,十年的话语……

  几天以后,马可·波罗看到父亲精神渐渐恢复,就总缠着父亲,求他讲外面的见闻。

  “好,好,我讲我讲。这次,我和你叔叔马窦一起前往君士坦丁堡。孩子,你听说过东方的蒙古人吗?”

  马可·波罗摇摇头。

  “蒙古人?不知道。难道蒙古人与我们威尼斯人不同?”

  “是的,不同。他们是黄皮肤,一个很善于打仗的民族,征服了好大好大一片土地。他们也很有钱。我和你叔叔商议决定和他们做生意,争取赚一大笔钱。于是,我们带了许多珍宝,渡过黑海,在克里米亚半岛的南部登陆,前往金帐汗国的王都萨拉。”

  “金帐汗国也是蒙古人统治?”马可·波罗问道。

  “是。蒙古人的首领,是成吉思汗,又叫铁木真。他的部队向北,占领了一片叫俄罗斯的地方,建立起金帐汗国。后来又攻占了波斯、叙利亚等地,建立了伊儿汗国。成吉思汗还有一个孙子叫忽必烈,他征服了遥远的一个名叫中国的地方。”

  马可·波罗眨眨明亮的眼睛,说:

  “这些汗国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在当王啦。”

  父亲笑了。

  “你说得很对。我们在萨拉见到了别儿哥汗,将带的珍宝献给他,他十分高兴。回赠给我们许多珍贵的礼物。正当我们准备返回故乡时,不料,蒙古人为了争夺权位互相打了起来。这样,我们无法原路返回,经过长途跋涉,到了金帐汗国南部的布哈拉城。因为战事,在那里困了三年。有一天,一个路过布哈拉城的伊儿汗国的使臣见到了我们。他感到惊讶。他从没见过我们这样的白种人。从谈话中知道,这个使臣是奉伊儿汗国的旭烈兀汗之命前去朝见蒙古大汗忽必烈的。他对我们说,忽必烈大汗很愿意了解各国情况,如果我们随他前去晋谒大汗,必定会受到隆重的欢迎,得到丰厚的赏赐。我们接受了邀请,随他前去。他有大汗赐给的金牌,一路上畅通无阻。只是道路艰难,整整走了一年,于1266年到了那东方的中国。”

  “中国?”每当父亲提到这个既遥远又神秘的国家时,马可·波罗总会引起心灵上的一阵震颤。

  父亲又接着说:

  “中国很大,是个十分美丽的国家。那里的人们勤劳友好,使我们留连忘返。我们在中国,见到了无数奇妙的事情……”

  父亲对中国的描述,犹如在马可·波罗的心田上播下了一颗种子,一颗充满了梦幻的种子。那种子在孕育着一股巨大的力量,积蓄着一个伟大的理想……

  种子会萌芽,梦幻也会成为现实。

  艰难的旅程

  1271年。在尼哥拉回到威尼斯的两年以后,他与弟弟马窦商议,决定再度出海,到中国去。

  这不仅仅是他们身为商人,要外出经商赚钱,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几年前在中国拜见大汗忽必烈的时候,忽必烈曾问他们:

  “你们威尼斯人心目中最高贵的是什么?”

  尼哥拉想了想,说:

  “是上帝。在我们那里有罗马教皇。”

  忽必烈说:

  “请你将我的问候带给教皇,还有一些礼品,也烦请转交。”

  尼哥拉回到威尼斯后,很快参拜了罗马教皇,并转达了忽必烈的问候,教皇听了尼哥拉的讲述,十分感谢忽必烈,他对尼哥拉说:

  “我给忽必烈大汗写了一封信,还有回赠的花瓶,请你呈交。如果可能,我再派两名教士,随同你们一起前往。”

  马可·波罗早就听说父亲将再赴中国。他看父亲和叔叔开始准备行装,憋在心里的话终于说出来了:

  “请求您答应我,让我也去吧!”

  “去中国?”父亲惊异地问。

  “是的,去中国。我十分想去,我听了您讲过的事情,我常常梦见那奇妙的地方。”

  父亲打量着已经17岁的儿子,他仿佛第一次发现,自己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仪表堂堂,十分英俊。

  瞧,他那修长但却结实的身躯,他那有力的臂膀,他那敏锐机智的双眼,特别是他脸上坚毅的神情,不能不让父亲认真地考虑儿子的意见……

  好一会儿,尼哥拉终于说:

  “好吧,孩子,跟我们一起去吧!你也该出去闯荡闯荡,将来好继承我的事业。”

  听了父亲的话,马可·波罗高兴地跳起来。此时,他看到父亲脸上流露出一丝忧虑。

  1271年11月。冬天渐渐降临到地中海,天虽不冷,却阴雨连日,使人心烦意乱。马可·波罗的心情更是难以平静。美丽的东方,神奇的中国。憧憬与幻想时刻冲撞着他的心扉,他盼望着那一天。

  出发的日子终于到了。他们登上即将驶向远方的大船,在碧波万里的地中海上,开始了人类历史上又一次壮举。强劲的西风将风帆鼓起,推动着那载着不平凡人们的大船,疾速向前。

  他们顺利到了小亚细亚半岛,然后将船卖掉,舍弃了一些无用的杂物,踏上了一条漫长而艰苦的旅程。

  一天天过去了,虽然劳累,但却平安。前边又是一个市镇。马可·波罗看到一种尾巴很大很大的羊。真好玩!他蹲下身子,将羊尾巴捧在双手,掂了又掂,嘿,这羊尾巴足有十几公斤重!卖羊人专门做了一辆小车,让羊自己拉着,那重重的可以拖地的尾巴就搭在车上。

  马可·波罗祈求父亲:

  “这羊真好玩,给我买一只吧。”

  尼哥拉望了望带着稚气的马可·波罗,点头同意了。

  “下不为例啰!不可见什么就买什么。你挑只小的,我来取钱。”

  说着,尼哥拉打开包裹,取出钱袋付款。

  这可糟了!他们的钱被强盗的耳目发现了。

  这天晚上,马可·波罗一行人在一片树林边缘支起帐篷露宿。马可·波罗无意中看到,有个人在灌木丛后边鬼鬼祟祟,转眼便骑上马跑了。他把情况告诉了父亲。

  这一夜他们没敢安稳睡觉。第二天一早,他们打点行装又出发了。走了半里多路,忽然天色昏暗下来,周围笼罩着白茫茫的浓雾。尼哥拉预感情况不妙,忙招呼大家靠拢从原路返回。

  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而近。一群面带杀气的强盗挡在路当中。

  强盗中一个为首的,举着闪着寒光的刀,大声吼叫着。

  马可·波罗虽然听不懂,但明白那话的意思,大概是说,老老实实地跟他们走。

  强盗们把马可·波罗和其他人赶到一个山坡下,那里有几间像是专门关押人犯的房子。

  夜深了。一片寂静。马可·波罗微微闭着眼睛,他并没有睡。门外的哨兵一开始还不时地推开门看一眼,到了半夜,不再有什么动静。

  马可·波罗猜想,那哨兵准是找个舒适的地方睡觉去了。

  他开始扭动着身子,一点一点移动到了父亲身旁。父亲没有说话,示意他背靠背。马可·波罗用被捆绑的双手去解父亲背后捆着的双手,虽然十分困难,但终于解开了。

  尼哥拉取出腰带上的一把小刀,割开了马可·波罗手腕、身上、双腿上的绳子。

  两个人蹑手蹑脚走出房门,在黑暗中看到不远处的树上拴着几匹马。他们各自解下一匹,翻身上马,飞快地逃去。

  直到第二天中午,他们才找到一个市镇,向官府报告遇到强盗的经过。当地官府的骑兵跟随他们去营救其他人。当赶到强盗关押他们的那个地方时,强盗早已离去。除了叔父外,其他旅伴也不知去向。

  他们三个人找不到同行的旅伴,只好继续南行,走了两天,到了波斯湾的出海港口霍尔木兹。

  在霍尔木兹,他们原打算找一只去中国的海船。可是足足等了两个多月,也没找到。最后,他们决定走陆路前往中国。穿过叙利亚和伊拉克,再跨越伊朗高原,走过中亚沙漠,进入帕米尔高原,从天山南路或昆仑山北麓,出河西走廊,进入中国的长安。

  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

  这条路联系着世界的东西方。早在公元前一世纪,就由古代中国人民和西南亚人民发现和开辟出来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大旅行家、探险家张骞、法显、玄奘都曾在这条路上留下光辉的足迹。

  他们越过伊朗高原时,踏进了一片茫茫沙海中。狂风呼啸,飞沙走石,不要说眼睛难睁,就是沙石打在身上,也使人痛苦不堪。如果说热浪风沙还可以忍受,那干旱缺水则是生命悠关的大事了。

  水很快就喝光了。口渴得使人发疯,胸中像火烧一样,烧着咽喉,烧着头颅,仿佛人掉进了火坑。

  马可·波罗的叔叔忽然叫起来:

  “我看到水啦!”

  顺着马窦手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有一片泽地,不深的一洼洼水呈青绿色。他们三个人跑上去。尼哥拉伸手捧起一些水放在唇边尝了尝,紧皱着眉头说:

  “水是咸的。我想,这水不能喝。”

  他们正说着,随他们一起走的几匹马却咕嘟咕嘟地喝起来了。

  马窦高兴地说:

  “马能喝,我们一定也能喝。”

  说着,他喝了几口。

  马可·波罗实在渴极了,也喝了几口。可那水又咸又涩,实在不好喝。尼哥拉叹了一口气,为今后的旅途耽心。没有水喝,那就等于死路一条。他凭借自己的经验,想出一个方法。他找出一只皮袋,将沙子装进去。然后在下边扎了几个洞。做好后,将沙袋吊在马肚子的后部,接住马尿。原来这是一只简易的过滤器。

  马喝了那些色绿味咸的水,开始接稀,也有尿流出。从沙袋下滤过的马尿,味儿虽不好,却对人体没有损害。

  自从喝了那水洼中的水,马可·波罗也开始腹痛泻肚了。

  后来的几天,他们完全靠马尿度日。一天天走在沙漠上,马可·波罗终于病倒了。在阿富汁东北端的巴拉香省,他们不得不停下来休整。

  巴拉香地区山峦起伏,有茂密的森林,有清澈见底的溪流,还出产鳟鱼,味美可口。当地好客的主人看到马可·波罗病重,就劝他们住下。

  经过一年休养,马可·波罗恢复了健康。他们决定继续向东方进发。

  前面就是海拔五千米的“世界之顶”了。白雪皑皑,荒无人烟。看不到路,找不到向导,只好沿着偶尔露出雪面的山羊头角向前走。

  大山,大雪,严寒,一天只能走很短的路。他们忍受着极大的苦痛,以极大的毅力,一步一步向前走着,向靠近梦想的那神圣的土地移动。

  几十天,他们没有吃上一顿熟饭。偶尔找到一个山凹,燃起篝火,水虽沸腾,饭却煮不熟。

  路,越走越险;山,越登越高。

  这一天,他们终于登上了一座大山的顶巅,极目远眺,山连山,山连天,云接云,云压山。那巍峨群山都在脚下,那如海的白云绕在山腰。马可·波罗禁不住心旷神怡,霎时,一股如那漫天白雪般的纯洁崇高的情感油然而生……

  40天过去了,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终于越过了莽莽高山,来到了新疆西部的喀什。

  在喀什不远的地方有个和田。那里产美玉。马可·波罗在山下随手拾了几块,留作纪念。在市镇上还买了两头骆驼,做好了穿越新疆境内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准备。

  上路了。一天傍晚,他们借宿在一个牧马人的帐篷里,马可·波罗忽然发现,他拾的和田美玉丢失了。他觉得可惜,就独自骑马去寻找。

  找了一阵,天益发黑了,他竟辨不清方向。夜幕下伸手不见五指,上下左右一团漆黑。马可·波罗紧张起来。他知道沙漠的夜晚,不仅要抵御寒夜的侵袭,还要防犯饿狼的偷袭。

  尼哥拉在帐篷里发现马可·波罗不见了,一问,才知道他去寻找玉石。可等了几个时辰尚不见儿子归来,担心起来。他急忙骑上马去找。临行时,牧马人牵过一匹正在哺乳的母马,将母马的缰绳系在尼哥拉骑的马鞍上。

  “这是干什么?”尼哥拉疑惑地问。

  “一旦你迷了路,就放开它。”牧马人说。

  尼哥拉也顾不上问为什么,道了声谢,策马而去。

  他一面赶马,一面呼喊。

  不知跑了多少路,绕了多少弯,总算找到了马可·波罗。可怎么回去?什么方向?他与儿子一样,也迷路了。

  尼哥拉想起牧人的嘱咐便放开身后的母马。

  马可·波罗好生奇怪:

  “为什么放了它?”

  尼哥拉想了想,说:

  “也许老马识途,也许它会急着回去给幼马喂奶。”

  果不其然,放开那母马后,它一溜小跑,朝一个方向奔去。一个小时后,他们回到了住地。

  穿过大沙漠的西部边缘,从叶尔羌到达莎车,继而到达且末。然后再穿过大沙漠的东部,来到罗布镇。从罗布镇出发,又走了一个多月,来到甘肃敦煌。

  几天后,他们来到张掖,在这里住了一年,做了些生意。之后,他们取道宁夏,终于到达了这次探险的终点——位于今日的内蒙古境内多伦县城西北的元朝“上都”。

  这时是1275年的夏天。

  从出发到达上都,历时三年半。艰难的旅行。

  来到中国

  马可·波罗一行来元朝的消息,很快传到元朝宫内。忽必烈十分高兴,亲自派员前往迎接。并通知沿途官府,妥善接待。

  忽必烈为什么对这几个欧洲人如此器重呢?一是,他作为蒙古大汗,想多了解世界各国各地的情况;二是他想利用和了解如何用宗教来巩固自己的统治。这也就是他委托尼哥拉与罗马教皇取得联系,并希望派一百名传教士来的原因。事隔多年,传教士虽未派来,这几个威尼斯人却不辱使命,长途跋涉回到上都,忽必烈感动而且兴奋。

  马可·波罗和父亲、叔叔休息了两天。第三天,皇宫传来圣旨,圣上忽必烈要在皇宫大殿上接见他们。

  大殿金碧辉煌,威武的忽必烈坐在皇帝宝座上,对毕恭毕敬地站在殿中央的马可·波罗等人说:

  “欢迎你们!你们恪守信义,实在令人欣喜。”

  尼哥拉深深鞠了一躬,说:

  “感谢大汗的恩德。上次我们前来,大汗让我们去与罗马教皇接洽,我们办到了。现在,我们带来了罗马教皇给大汗的信,还有礼品。请大汗陛下过目。”

  说罢,双手捧起精美的水晶花瓶和信件,呈给忽必烈。

  忽必烈读了信,观看了水晶花瓶,满面笑容。

  “很好!谢谢罗马教皇的情义,也感谢你们千里迢迢,不畏险难,为朕带来了信函与礼品。尼哥拉,你的儿子很英俊啊!”

  尼哥拉连忙对马可·波罗说:

  “快,向大汗施礼!”

  马可·波罗向前迈了一步,鞠了一躬,说:

  “向大汗致敬!”

  忽必烈点头问:

  “叫什么名字?”

  马可·波罗答:

  “禀报大汗,我叫马可·波罗。”

  忽必烈笑了,招了招手,说:

  “你很有礼貌。年岁不大,毅力可嘉!”忽必烈说到这儿,转头问尼哥拉,“尼哥拉,把你的儿子留在我的身边,好不?”

  尼哥拉连忙点头答:

  “承蒙大汗垂爱。”

  忽必烈捋了捋胡子,哈哈一笑,大声说:

  “将马可·波罗列入宫廷荣誉侍从名册!”

  马可·波罗聪明好学,勤奋努力,很快掌握了四种文字,还可以用蒙文、汉文从事写作。对于宫廷中的礼仪,他也熟悉了。特别是他做事认真,处世谨慎,更使忽必烈十分赞赏。

  不久,马可·波罗随忽必烈从上都返回京城大都,也就是今日的北京。

  两年以后的1277年春天,百花齐放,阳光明媚。一天,忽必烈召见马可·波罗,十分认真地说:

  “马可·波罗,我想派你到云南去,一路看看地方风光,了解民情风俗,有什么奇闻或风吹草动,就立即向我报告。”

  马可·波罗接旨以后,准备好行装。第二天一早,他就出发了。

  走出大都城,经过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在卢沟桥头,他站立了良久。他赞叹道:

  “啊,多美的石桥!它简直是世界上最好的石桥。那么宽,可以容下十个人骑马并肩前行。它是那么长,足有三百多步!二十四个桥拱,二十五座桥墩。造桥的技术真是无与伦比!”

  离开涿州,他进入山西大同、临汾、吉州,然后渡过黄河。站在渡河的渡船上,他感叹说:

  “一条伟大的河!河水这么深,河面这么宽,实在难以架桥!”

  他问船工这滚滚河流流向何方。

  船工大声告诉他:

  “向东,流进了大海!”

  马可·波罗在中原大地上向西进发,来到名城西安,然后穿过秦岭,进入汉中。这里原始森林密布,野兽出没。在群山上,道路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时而蜿蜒时而陡峭。马可·波罗穿行在森林和峡谷中,沿途城镇都款待他,为他提供了方便。经过二十多个驿站,来到了肥沃美丽的四川成都平原。

  他这样记述道:

  “这座城市有许许多多大小河流,它们发源于远处的高山。河水从不同的方向围绕和穿过这座大城,供给城市所必须的用水。有些河河床宽八百多米,有些宽二百多米,一般都是流急水深。……大川细流,以及地下支流最终汇成了一条大江。中国人叫它长江。这条江浩浩荡荡流入大海,全线有一百多天的航路。沿河两岸和邻近的地方,有许多市镇和要塞,河中船舶舟楫如蚁,运载着大宗商品,来往于这个城市……”

  四个月以后,马可·波罗离开成都,经四川的德州,浍川进入了此次出使的目的地——云南。

  在云南,他考察了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参观了名寺古刹。在著名的大理,他记述了他看到的美丽的洱海:

  “这里有一个湖,方圆近一百六十公里,在湖中可以大量捕捞各种鱼类。”

  他还写道:

  “云南西南,深山密林中常有瘴气。特别是夏季,尤为严重。那瘴气郁闷而不洁。所以,人们都被迫远远离去,以避免造成无谓的死亡。……云南资源极为丰富,仅动物就有麝、虎、熊、鹿、羚羊、蛇、鳄鱼等。除此之外,这里还有金矿,有香料植物丁香、肉桂、生姜……”

  到云南巡视考察之后,回到大都,他详尽地向忽必烈做了禀报。忽必烈对他的见识、博学、分析大加赞赏。

  后来,忽必烈又让马可·波罗去了临安城。

  临安就是当今的杭州。马可·波罗沿着古老的南北大运河向南进发。他看到了中国的秀美江南。特别临安一带,那一百六十万所的城内房屋,那好客的当地主人,那优美的被誉为天堂的美景,那丰富的物产与四通八达的交通,都使马可·波罗惊叹不已。他说:

  “啊!不愧为人间天堂,美极了!这里是东方世界众口公论的最宏大、最令人留恋的、最富饶的地方!”

  在临安,他泛舟西湖。在波光粼粼,春风拂面的西湖,马可·波罗忘情地挥舞双臂赞叹道:

  “太美了!小舟荡漾,心情舒畅,我简直成了神仙!”

  此后,他曾多次受命南巡,到达过临清、济南、东平、淮安、宝应、高邮、泰州、扬州、南京、九江、苏州、福州、泉州等地。

  对沟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他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

  “这条航运线,是由无数湖泊、河流,以及一条又深又宽的运河组成的。这条运河,是根据大汗的旨意开掘的。开掘疏通的目的是,能够使船只从这条大河驶入另一条大河,以便从南方直通京城。这样,就省去了许多路程和时间。”

  不久,大汗忽必烈又派马可·波罗到东南亚的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缅甸去,一是了解情况,二是友好睦邻,三是查巡这些地区的经济军事情形。

  每次出访,马可·波罗都不辱使命,深得忽必烈的青睐。一次忽必烈提出要马可·波罗去当一名地方长官。马可·波罗有些犹豫。

  忽必烈却十分放心地说:

  “对,去扬州!你能行!”

  啊,扬州。那是鱼米之乡。马可·波罗曾经去过那里,那小桥流水,那婀娜多姿的瘦西湖,那蓝瓦白墙……

  马可·波罗同意了。

  就这样,他在扬州当了三年地方官。

  任满返京,他向大汗忽必烈说:

  “卑臣有一建议,现在大元天下国泰民安。臣以为可以组成商队与周围诸国发展贸易,互惠有无,既可增强国力,又扩大国威。”

  忽必烈点头称是:

  “你的建议甚好,就由你来组织商队,或海或陆,与各国交往。”

  马可·波罗犹豫了一下又满怀深情地说:

  “卑臣自离开家乡,至今已近二十年。很想回去看看。望大汗能够恩准。”

  忽必烈想了一想,摇摇头说:

  “不。你远离家乡,思念故土,朕能理解。但是,自你来到朕的身旁,朕十分喜欢你的聪颖、机敏、博学、勤奋。这里不就是你的家吗?不要回去了,还是留在这里,好不好?”

  忽必烈这番情谊深厚信任的话,使马可·波罗不好再说什么。他只好暂时打消了返回威尼斯的念头。

  以后,马可·波罗曾多次向忽必烈提起,思念故乡,希望返回的念头。但忽必烈总是百般挽留。

  终于有了一次机会。

  1286年,波斯汗国王阿鲁浑的宠妃去世,她临死之前留下遗言:

  “我的王妃之位,必须由我本族的蒙古贵族之女来继承。”

  阿鲁浑遵从宠妃遗愿,派了三名使臣来到大都,朝觐忽必烈,请求大汗赐婚。

  忽必烈接受了阿鲁浑的请求,挑选了年满17岁的科克清公主作为阿鲁浑的王妃。

  忽必烈派了卫队及许多侍女随从,与科克清公主一起,走陆路前往波斯。不料,由于蒙古诸王内部发生了战争,前往波斯的陆路被阻塞,走了八个月后,没有结果,只好返回了大都。

  忽必烈十分生气,但一时又束手无策。

  此时,恰巧马可·波罗出使印度归来,看到波斯汗的三名使臣焦躁不安,心中暗想,自己返回故乡的机会来了。

  波斯汗的特使请教马可·波罗,“陆路不通,可走海路。”

  “我们没有航海经验,亦不知如何走。您有丰富的海路知识,我们邀请您随行,不知可不可以?”

  马可·波罗将此事禀报了忽必烈。

  忽必烈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一方面他仍想留住马可·波罗,可另一方面,科克清公主滞留大都,迟迟不能前赴波斯,又使他万分为难。

  最后,他狠了狠心做出决定,让马可·波罗护送科克清公主前往波斯。

  1292年冬天。马可·波罗在泉州,组建了一支上千人的远航船队,装载了足够的粮食饮水,还有忽必烈赏赐的大批珍宝,与公主、波斯汗特使上船,浩浩荡荡出发了。

  这支护送公主的船队共有14艘远海航船。经过三个月的风风雨雨,先到了爪哇国。在苏门答腊整修船只,又耽搁了五个月之久。

  转眼到了秋季,但海上仍然十分炎热。船队从苏门答腊出发后,航行到马六甲海峡,遇到一场特大风暴。这次风暴使船队损失了一半。不仅船毁,而且人亡。幸好科克清公主及波斯汗特使都安然无恙。

  马可·波罗消瘦了。他对神情有些沮丧的波斯汗特使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们还算幸运,公主平安无事。后边路途尚远,困难还多。我们务必协力齐心,完成大汗圣旨。”

  一天,船队走到印度西北的阿拉伯海面上。马可·波罗正计算着里程,查看海图,忽然他高兴地喊:

  “我们已经走了一大半路程了。”

  船上的人听了都高兴得欢呼起来。

  笑声中,有人喊:

  “看呀,前边有一条船!”

  大家有日子没有看到人烟了。兴奋的心情不言而喻。

  “是商船!”

  “不,我敢打赌,那是条渔船!”

  马可·波罗没有说话。他只是目不转睛地盯着那船。那船正向这边驶来,而且速度很快。突然,那船上冒起烟来。

  一缕很浓的黑烟袅袅升起。

  马可·波罗惊叫一声:

  “不好!是海盗船!”

  “快,给我找一只酒坛来!”

  倒去坛中的酒,将公主价值连城的珠宝放进酒坛。然后,他脱下一件上衣蒙在坛口,牢牢地扎好,用长绳系住坛口,慢慢放进海水中,再把绳子的一头系在船舵上。

  不大功夫,将近50条大小海盗船只包围过来。

  最大的一条海盗船上,有人高喊:

  “停船!”

  马可·波罗示意船长停船。

  船停了下来。上百人的武装海盗,个个虎视眈眈,怒目而视,他们跳到船上,东寻西找,翻箱倒柜,将船上所有东西都翻了个底朝天。

  一个身材高大的海盗,冲进科克清公主的卧舱,大声问:

  “你是什么人?”

  公主吓坏了,浑身哆嗦,说不成话,只是结结巴巴说:

  “我……我……”

  马可·波罗急忙用波斯语说:

  “她是东方大国忽必烈大汗的公主。”

  强盗见此船上的人不是经商的,又有政治背景,不敢过于造次,抢掠一些财物,唿哨一声走了。

  科克清公主吓得哭泣不止。

  马可·波罗劝公主说:

  “公主不必伤心,失去些财物,无关紧要。公主未遭伤害,全船人也都安全,这就算万幸。”

  说罢,马可·波罗从海中捞动酒坛,取出公主的珍宝,交给了公主。

  从泉州出发,到马可·波罗护送公主来到波斯,历时两年半时间。出发时浩浩荡荡的船队此时只剩下了几只船,路途中死去了六百多人,三名波斯汗的使臣也只剩下了一位。

  马可·波罗及父亲、叔叔以及仅存的一名使臣共十余人护送公主到了波斯都城时,波斯汗阿鲁浑已经故去了,科克清公主便成为阿鲁浑之子合赞的王妃。

  伟大的作品

  马可·波罗完成了忽必烈交给他的护送科克清公主的使命,写了报告,请人带回大都。

  在小波住了几个月后,他们决定西行,返回阔别已久的家乡。

  1295年末,马可·波罗与父亲、叔父一同回到了威尼斯。26年的离乡背井啊!

  当年还是英俊少年的马可·波罗,此时已是满面霜尘的中年人了。父亲和叔叔更是老态龙钟,白发苍苍。

  他们的归来,成了威尼斯城头等新闻。许多人来拜访他们,想看看他们从东方带回来的珍宝异物,听听他们讲的海外奇闻。

  就在他们返回家园的第三年,威尼斯城与热那亚城发生了战争。战争的起因是,两个敌对的城市各自为了争夺地中海的贸易控制权。

  这次战争发生于1298年9月8日。作为威尼斯有名人物马可·波罗,也投入了为捍卫威尼斯而战。他出钱装备了一艘命名“东方”的船舰,并且,由他自己亲自出任舰长。

  马可·波罗指挥自己的战舰加入了威尼斯舰队。在海上,与敌舰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海战。

  由于威尼斯舰队指挥失误,实力又弱于热那亚,遭到惨败。威尼斯这方近七千人被热那亚军队抓获。

  马可·波罗也是这众多战俘中的一个。

  他被关押在热那亚的一座监狱。由于他的名声影响大,社会地位也高,热那亚人对他比较宽容。

  马可·波罗的父亲尼哥拉十分着急,他携带着重金来到热那亚,请求热那亚当局能宽恕儿子,放他回家。

  热那亚当局没有答应尼哥拉的请求。

  监狱里光线不好,只有几个不大的通气孔。窗洞外清新的空气,蔚蓝的天空,飞翔的海鸥,鲜艳的花朵,勾起马可·波罗对往事的回忆。

  他想起了那往日沙漠上的跋涉;他想起了那大海上汹涌的波涛;他想起了那陡峭的崖壁;他想起了那高耸入云的山峰;还有那白茫茫的纯洁如玉的冰雪,那遥远的东方大国的美丽风光、友好的情谊、奇特的见闻……

  最使他留恋的是在东方那神秘的中国的17年的日日夜夜。

  他一会儿笑出声。

  一会儿又悄悄热泪流淌。

  与他同在一个牢房的几位难友不解地望着他,终于忍不住问道:

  “马可·波罗先生,我们都知道,您是一位不平凡的人。给我们讲讲您的过去好吗?”

  “对,讲一讲,你那神秘的中国之行。”

  这话是一位年近三十叫鲁斯梯谦的比萨人说的。

  他是一位精通法文的作家。他早就想去访问马可·波罗,一直没有机会,现在,真是天意,把他们俩关在一间牢房里!

  鲁斯梯谦接着说:

  “马可·波罗先生,您回到威尼斯后,多数人相信您讲的是真话。可也有一些人,认为您是在骗人。他们说,您根本没去过东方,您描述的中国的景物、人情、繁荣,是虚构的,不可能的。我相信您的话,相信您的经历,我是作家,我愿意为您记录,把您的奇遇见闻,公诸于世。”

  马可·波罗想了想,答应了鲁斯梯谦。

  “那一年我17岁,跟随父亲踏上了去东方的遥远的路……”

  他不紧不慢地讲述着他的经历与见闻。所有一切他都记得那么清晰。

  鲁斯梯谦认真地记录着,唯恐丢掉一个细节,漏掉一个故事。他预感到,他正做着一件伟大的事情。

  马可·波罗在热那亚的监狱中讲述他的东方之行,一直讲到次年的夏天来临。

  鲁斯梯谦不愧为有名的作家,他绘声绘色地记下了马可·波罗记述的一切。

  最后,他为这本书取名为《马可·波罗游记》。

  1299年夏末,马可·波罗获释返回威尼斯。他将鲁斯梯谦为他记录的《马可·波罗游记》整理了一遍。很快被人们广泛传抄。以致后来各种手抄本有数十种之多。

  直到15世纪,这部名著才正式刊印成书,在全世界流传。当时的欧洲地理学家,正是根据这本书中的记叙和提供的丰富的资料,绘制出了早期的世界地图。

  当时尽管多数人相信马可·波罗的见闻,但因13世纪时,西方文化远远落后于东方,他们想象不到东方,特别是中国,有那样繁荣的经济、高度的文明。因此,马可·波罗遭到一些人的诽谤和攻击。

  1324年,马可·波罗弥留之际,替他祈祷上帝的神父对他说:

  “有人说你生前撒过弥天大谎,死后是升不了天堂的。趁弥留之际,忏悔吧,上帝会原谅你的。忏悔吧。拯救你的灵魂!”

  马可·波罗虽然生命垂危,但脑子十分清醒。他摇着头说:

  “不!我不用忏悔!我是真实地记述了我的见闻,没有任何夸大。遗憾地说,记述得太少了,只有我所见的一半……”

  他说完,闭上了眼睛,永远睡去了。带着他的梦,他的英俊,他的坚毅,他的胆识,他的执著……

  七百多年来,《马可·波罗游记》被译成各国文字、一百多种译本,在全世界广泛流行。

  无数学者专家对这部伟大的著作进行了考证、研究,一致认为,这是真实可信的。

  马可·波罗逝世后的一百年,欧洲的经济文化有了巨大的突破,进入了欧洲历史上地理大发现的时代,许多探险家、科学家都是在马可·波罗的精神鼓舞下,去从事探险事业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了他们必读的教科书。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迪亚士 下一篇:地理学家  郦道元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