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 亚里士多德
生物学家 亚里士多德
一生概况
你观察过鸡蛋孵成小鸡时其胚胎的变化过程吗?你了解过哪些动物有血,而哪些动物没有血吗?你知道海洋中的巨鲸,为什么不属鱼类吗?你晓得蜜蜂中的雄蜂,为什么有母无父吗?
如果说,对以上的一些问题,你至今还不大了解的话,那么,早在2300多年前,就已经有人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了。
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古代最博学的人——古希腊最伟大的哲学家兼科学家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在古希腊斯塔吉拉城 (马其顿)。由于父亲是马其顿国王阿明塔的御医,因而他要求儿子长大以后,也能继承自己的医生职业。为此,亚里士多德从孩提时代起,就被父亲诱导去观察许多复杂的生命现象。从而使自己如饥似渴地闯进了生命世界的各个角落。
亚里士多德17岁时,就有幸进入了古代最著名的哲学家柏拉图(公元前427~前347年)主持的雅典学园,并在这里学习和研究了20年之久,直到柏拉图死去为止。
从公元前 345年起,亚里士多德与他的同学狄奥弗拉斯图 (约公元前371~前287年),在搜集和整理第一批植物标本方面进行了广泛而真诚的合作。可后来,由于志趣的分歧,亚里士多德则更多地转向了对动物学的研究。他于公元前355年,在雅典首创了自己的吕克昂学园,并主持这个学园达32年之久。
由于亚里士多德渊博的学识和德高望重的品质,因而使他从公元前343~前340年,担任了当时亚历山大大帝(前356~前323年)的教师,并使自己的研究工作得到了皇帝的大力支持。
然而,好景不长。在亚历山大死后,他却被雅典的反马其顿党派,指控为同马其顿王宫有政治和私人的牵连,同时还受到亵渎神灵的控告威胁。
为了不致遭到像苏格拉底 (公元前469~前399年)被教会处死的悲惨命运,他便逃往母亲的田庄——欧比亚岛的卡尔息底斯避难。公元前322年,这位古代的伟人,不幸病死在异乡了……
伟大的贡献
有道是:“桃李不言,自下成蹊”。由于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科学体系和他对自然现象的具体研究,正好顺应了古希腊奴隶制社会大变动的历史潮流,所以,他竟成了人们崇敬的“学问之神”。
难道不是吗?尽管他已死了,但人们一遇到不懂的问题,总是会说“去看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吧”。后来,人们甚至把他捧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凡是他说的话,句句都成了真理。
那么,你不禁会问,亚里士多德究竟有哪些不朽的著作呢?
亚里士多德的一生,由于从事多科学的研究,使他在哲学、历史、政治、文学、伦理学、逻辑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仅就他的动物学研究成果,就有下列5部著作:
《动物志》、《论动物的结构》、《论动物的发生》、《论动物的活动》和《论动物的迁移》。这就难怪,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把他奉为“学问之神”了。
现在,让我们重新回到先前所提出的几个问题上来,看看亚里士多德是怎样回答的吧。
“好像一块红血在蛋白的中间。这一点红的跳着动着,然后伸出两条充满了血的血管,成为旋涡的形状。有一层布满血管的薄皮包围着蛋黄。然后肢体才伸张出来,最初是很小而且是白色的。”
啊!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对鸡胚胎初期的发育过程所作的描述。像这样翔实的科学记录,对于2300多年前的古人说来,是多么地难能可贵啊!
亚里士多德在对动物的分类过程中,发现了有血动物和无血动物的区别。因而他把动物分成了两个大类:即有血动物——哺乳类、鸟类、爬行类、鲸和鱼类;而无血动物——软体类、甲壳类、斧足类和昆虫类。
“鲸鱼是胎生的,不像产卵的鱼类。”亚里士多德根据自己的解剖观察,在人类史上,首先把属于哺乳类的鲸,从鱼类家族中划分了出来。
对于雄蜂有母无父的解释,就是现代人也会佩服得五体投地。亚里士多德首先发现了雄蜂之所以成为雄蜂,乃是蜂王孤雌生殖的结果——“雄蜂是从未受精的卵蜕变出来的”。
不仅如此。亚里士多德对动物的研究,还有下面的精彩论断:
“没有一个动物同时具有长牙和角的。”
“反刍动物有一种多重胃,但是牙齿很不行。”
“长毛的四脚动物胎生,有硬鳞甲的四足动物卵生。”
毋庸置疑,以上这些颠扑不破的真理,难道不是只有经过长期地观察、思考和归纳、总结以后,才能得出的英明论断吗?
提出的论点是正确无误的,作出的解释同样是令人信服的。
对于第一个论点,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是:“野兽有了长牙就可以保护自己了,何必还要再长角呢?”
对于第二个论点,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是:“正因为它们的牙齿很不行,才要靠多重胃来帮助消化。在自然界中,一贯是从这一部分拿掉后,就会在另一部分加以补偿的。”
对于第三个论点,亚里士多德的解释还十分有趣哩。“这说明动物是可以分为好多类的。不同类的动物,其生育的方法也是不同的。如果说,雄的是木匠,那么,雌的不就是木材吗?!”
显然,亚里士多德解释的指导思想,是他敏锐地注意到动物器官的相关性了。
亚里士多德还对人类的遗传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他曾注意到这样的一个有趣的遗传现象:“有一个白种人的女子嫁给一个黑种人,他们的子女是白色的,但到了孙儿那一代之中,却又有黑色的了。那么,他们白色的子女中,如何藏着黑色的血统呢?”
尽管这个问题,一直到2000多年后,人们才由孟德尔(1822~1881年)所创立的遗传基本规律中找到了答案,但发现这个现象的亚里士多德,同样是了不起的创举啊!
亚里士多德为什么有这样渊博的学识呢?这与他特别喜欢亲自动手去做实验,并善于分析研究有密切关系。在亚里士多德的一生中,他至少解剖过50种不同类型的动物,从而弄清了它们各不相同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此外,亚里士多德还把540多种动物,按照它们的不同形态和结构特征,划分为11大类,并写入了他的生物学著作之中,从而开创了人类首次对动物进行详细分类的先导。
诚然,由于时代的局限和宗教的压抑,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包含着一些唯心主义的成分。比如他认为:
“人是用心脏思考的。”
“一切能自由行动的动物,都是有灵魂的。”
“被动的、有机的质料(物质),通过形式的活力,可以变成有机的生命。通过这种方式,露水、湿泥、干木和旧的肌肉就会产生出蠕虫、昆虫、蛙类、蝾螈和其他动物。”
尤其,亚里士多德把一切生命过程都解释成目的性的唯心观点,至今还影响着人们对动物本能的认识。他曾这样写道:
“……如果燕子靠自然界筑窝,蜘蛛靠自然界织网是为了某一种目的,植物生出叶子是为了结出果实,那么就会清楚地看出,某种东西具有什么性质,它是如何产生的,哪种原因在起作用……而且一切其余事物都是为了目的而存在,所以目的事实上就是原因。”
由此看来,亚里士多德不就把目的论引进了生物学吗?要知道,这种唯心主义的精神支柱,竟被宗教势力所利用长达2000年之久,直到达尔文创立了进化论以后,才驳倒了这种错误观点。
然而,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伟大业绩,直到今天,仍旧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人们曾用这样的话语来歌颂他:
“亚里士多德把科学给与了世界。”
法国著名的生理学家贝尔纳 (1813~1878年)赞扬他:
“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最博学的人。”
无产阶级的导师和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马克思 (1818~1883年)也尊称他:
“亚里士多德是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这就难怪,在由德国数十位教授和博士所共同编著的 《世界著名生物学家传记》中,第一位所介绍的就是亚里士多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