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自然力量  秀水名山

作者:崔玉亭 字数:26718 阅读:42 更新时间:2009/06/18

认识自然力量  秀水名山

第一金陵明秀山

  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太平门外22公里,濒临长江,青峰逶迤,曾被乾隆皇帝誉为“第一金陵明秀山”,所以到南京的旅游者,不可不去。

  登上凤翔峰,俯瞰江滨秀色,慢慢地让现线转移到龙潭与栖霞山之间的河漫滩上,注视那芦苇水荡时,人们的回忆飞向遥远的800年前的南宋初期,一幕又一幕的历史影像在脑海中翻腾,黄天荡之战仿佛展现在眼前。

  南宋建炎四年,即公元1130年,对于当时的南方人民和皇帝赵构来说,是最值得庆贺的一年。这年春天,大约在阴历四月间,金兵由于吸取一年多来经常遭到江南人民的普遍抵抗,南进受挫的教训,放弃了活捉高宗和侵占全国的野心,金兵统帅兀术只得下令北撤。先从杭州退到建康 (南京),把沿途掠夺来的贵重财物运到江北的六合和瓜埠(今六合瓜埠镇)集中,企图在南京一带布置防线,看今后动向再作安排。

  但是,金兀术的如意算盘打错了,在江南人民抗金情绪普遍高涨的形势下,南来的部队随之向建康逐步靠拢,其中以岳飞为首的“岳家军”已兵临建康城下的牛头山 (即今南京南郊的牛首山)。一天夜晚,岳飞派出100名身穿黑衣的阻击手先潜入金兵的牛头山营寨,然后亲自带领300名骑兵和2000名步兵与金兵决战,结果大败金兵,取得全胜。金兵被斩首的有3000多名,被俘虏的中、上级将官有20余人,还缴获马甲200余副、兵器和旗鼓3000多件。“岳家军”就此收复了建康。

  几乎与“岳家军”获胜的同时,另一位抗金名将韩世忠率领的8000名水军进驻京口(即镇江),配合“岳家军”阻击金兵北撤。韩、金两军交会于金山,正当交战激烈之际,韩世忠夫人梁红玉手执鼓桴,亲临前线,击鼓助战。宋军上下闻鼓声而军威大振,同仇敌忾,勇猛异常,大败金兵。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于民间的“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的故事。韩世忠指挥的水兵自金山溯江流乘胜追击,败阵的金兵,心慌意乱,不谙水性,再加上不熟悉当地港汊地形,把连接黄天荡的长江岔江误认为是长江的主航道,退进江滨侧畔的黄天荡。韩世忠趁机发挥自己的水兵优势,利用港汊的有利地形,以8000精锐的水师,封锁住黄天荡入江口的水路,把号称10万(实际没有10万兵)的金兵围困在这个口袋形的水荡之内,达48天之久,使金兀术束手无策,进退两难。后来,由于奸细献计,金兀术采用火箭射帆的阴谋——当风力减小,宋军的楼船不便行动的时候,用火箭射中船帆,船帆着火,金兵趁宋军发生混乱之际,遁回江北。

  自从牛头山与黄天荡两大战役以后,在长达150年的时间里,金兵再不敢渡江进犯南宋,所以113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的年岁。而黄天荡之役,仅以8000水兵战胜号称十万的金兀术大军,成为军事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范例,广为后人所传诵。

  光阴荏苒,岁月飞逝,850多年过去了。长江两岸的地理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黄天荡之名早已在地图上消失。因此,寻找古黄天荡的遗址就成为南京地区历史地理学家科学研究上的扑朔迷离的问题了。

  有些讲述镇江地理的文章,认为黄天荡就在镇江,他们的理由是“金山战鼓”发生在镇江,黄天荡应位于金山附近,但当地的史志,缺乏具体的记载,光凭民间传说故事来推测黄天荡的遗址,当然不足为信。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黄天荡的位置就在南京地区的长江之滨,大体上在南京城东北约80里的长江南岸一带。例如某些古籍中所记述的,宋末元初的史学家胡三省在其《资治通鉴广注》中说:“大江过昇州(今南京)界,浸以深广,自老鹳嘴渡白沙,横阔三十余里,俗呼黄天荡。”意思是说南京城以东的一段(老鹳嘴与白沙之间),江面极宽,南北达三十余里,即黄天荡所在地。清初的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在其《读史方舆纪要》的《舆程记》中载:

  “黄天荡一带大江阔四十里,中间有太子洲,其余港汊村落,限隔横错。”这里也说江面极阔,且江心有洲,江水分流,港汊纵横。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1931年版本)中解释黄天荡的位置说:“江宁东北80里”。综上所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相近的共识:一、黄天荡的位置在南京城东北八十里。二、黄天荡是长江江面的一段,宽度可达三四十里。三、黄天荡所在地的港汊很多,并有江心洲。前几年,蒋斯善与袁晓国共同研究以后认为:其中的第一条基本可信,因为黄天荡之战时的金兵前线大本营设在六合、瓜埠,金兵北撤,只能向大本营靠近,选择在今龙潭与栖霞山之间的某个地段向北渡江较近,不料误入黄天荡,而未能在长江主航道线上,这里距离南京城约80里。第二条,把黄天荡视为长江中的一段,交待不够清楚,应把长江主航道与港汊区分开来。首先,长江主航道不可能有这么宽,目前一般江面只宽四五里,最宽处以镇江为例,也不过12里,所谓三四十里,未免言过其实。如果黄天荡位于这么宽的主航道上,恐怕以8000水兵围困10万大军(虽然不足数)也是相当难的。第三条是可信的,即所言之地貌具有属主航道侧畔的江滨滩荡景观。由是推测,是否当年的黄天荡就在今龙潭与栖霞山之间的长江江畔的岔河之内,此处水乡泽国、烟波浩渺,则易误估为宽度达三四十里的芦苇湖荡之处呢!

  上述的分析和推断,可能是有道理的,其理由可从下面几项事实考虑:

  (1)今栖霞山东侧有一条七乡河,注入长江。在清代时,江河交汇之处有一个摄山湖,此湖可能是当年黄天荡的一部分,逐渐淤积缩小以后成为残留湖泊。 (2)本世纪30年代测绘的栖霞山地形图上,有一条位于栖霞镇东北的

  “强盗河”,又名“刀枪河”。当地老百姓传说,这条河就是当年金兀术被围困在黄天荡时,动员几万人,日以继夜地开挖,企图作为向长江撤退往北逃遁之用。老百姓恨金兵的烧杀掳掠,故贬称为“强盗河”,又因是武装凿河的,亦称“刀枪河”。这条“强盗河”在解放以后整治水利时,加宽延长,成为今天的“便民河”了。如果把古摄山湖跟便民河连接起来,确实能通到长江,可见民间传说,也是事出有因的。(3)据前人记载,黄天荡距江宁东北80里,相当于龙潭、栖霞山之间是合理的。 (4)宋代时,此段长江多岔江,其江心可能存在江心洲,即太子洲。后来由于长江水流偏向北岸侵蚀,太子洲北侧的江面愈来愈宽;而太子洲南侧的江面却成为淤积所在,愈来愈狭窄,江水亦变浅,最后使太子洲与南岸陆地相连接,太子洲的名字也因此而消失了。原来宽广的黄天荡也就变成缩小了的摄山湖了。这种江河变迁的情况,就像今日镇江港附近所见到的那样,完全是可以理解的。

  根据上述资料和推断,可以看出当时韩世忠如何利用地形条件,布置水军阻住长江江面,从而把金兵围困在黄天荡的情状。至于挖“强盗河”企图逃遁的计划,也符合这个示意图的布局,似合乎情理。

  从追寻古黄天荡的例子中可以看到大自然的无穷变化,也使我们在研究历史地理学中得到了无比的乐趣。我们在游山玩水之际,学一点地理知识,顺便注意一点地理的沧桑变迁,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一郡游观之胜

  巾山,是浙江临海城内著名的风景区,南濒灵江,双峰对峙,山高约100米,云水烟霞,钟灵毓秀。登临眺览,“郊薮、廛市、山川之盛,一目俱收,故其胜概名天下”。自晋、唐以来,山前峰后,遍建宫阁寺楼近40处,素有

  “一郡游观之胜”的美誉。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登临时曾咏景抒怀云:

  春城东去海氛稀,城畔人经绕翠微。

  山麓高楼开鱼镇,辕门晓角起霜晖。

  九天云气三台近,百里江声一鸟飞。

  极目苍苍忆明主,吴钩高挂斗牛辉。

  这巾山的名字,却有一番来历。相传汉代时,有一位叫黄华 (或作皇华真人、华胥子)仙人,在另一山上炼丹修道,终于得道成仙,驾鹤升天而去。在云头上飘落下一块头巾 (或称巾帻),掉在灵江之滨,变成这座小山,就是现在的巾山。为了纪念黄华升仙,后人把巾山上的一个山洞,称为华胥洞。如此说来,巾山的形成已经历了2000个寒暑了。当然,谁也不会相信这块仙人的头巾能变成山。但是,巾山的历史迄今已有两千年的估计,人们还难免将信将疑。

  山从哪里来?又有多大年纪?只有地质学家能解开这个谜。

  距今1.4亿年前,地质历史上称为侏罗纪——白垩纪的时期,我国东部沿海 (特别是浙江、福建一带)地处地壳的深断裂带,地壳发生剧烈的活动时,地幔上部的岩浆常沿断裂的薄弱地区冲击,有些侵入到接近地壳表面的岩层内停留下来,后来形成花岗岩之类;另一些,则冲出地表,形成火山。那时候,在东南半壁的天空中,烟雾迷漫,尘埃蔽日,气柱冲宵,火光闪闪。大地不时震荡,山岳为之崩坍。所有地面上的生命,无论草木虫鱼,或是森林龙蛇,几乎都葬身于火海之中,少数生活于河湖水中的生灵,也被降落的火山灰掩埋于地下 (后来变成化石,如临海西乡的山头许、山头何一带出士的大量鱼类化石),构成一幅恐怖而悲惨的灾难图。好在当时人类还没有出世(人类到距今300万年前才从古猿演变而来)。

  这段火山喷发、岩流横溢的日子,断断续续地大约经历了好几百万年以后,慢慢地停息了。地壳又回到正常的历史,雨水降落到地面,生物又重新活跃起来。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以及日晒、植被、冻裂等营力,开始在铺盖火山岩的大地上修饰雕琢。在那些软弱、破裂的地方,“挖出”洼地、低谷;在那些坚硬峻拔的地方,“劈削”出奇峰险坡。这中间,地壳仍旧有升有降,使侵蚀雕琢作用反复交替进行,地貌不断更新,山容水态愈接近现代模样,巾山的雏形隐约出现。这过程大约经历了几千万年。

  估计在最近的300万年来,灵江曾在巾山周围迂回而过,巾山一度好像屹立于江心的小岛。只是到几十万年前,灵江的泥沙沉积物在巾山北侧的洼地内充填,灵江的水流被挤向巾山的南侧,形成目前的面貌。

  如今,我们踏上巾山,随处可以看到1.4亿年前火山喷发时遗留的火山岩系地层,巾山的四周可以见到几百万年以来侵蚀雕琢的痕迹。鬼斧神工为临海塑造出美丽的山丘,杂树苍翠,双峰竞秀,寺殿精构,香火旺盛,更引来无数骚人墨客为她吟咏题记。有道是:

  黄华升仙不复返,

  翠微璀灿换新颜。

  焦山浮碧玉

  镇江的焦山,不愧是旅游胜地。

  就人文景观来说,有东汉陕中焦光隐居的洞穴 (汉献帝三次邀请他出山做官,均婉言谢绝。今在洞内塑焦光像,命名洞穴为三诏洞)。有“焦山碑刻”,保留了自南朝、唐宋元明清以来的460块名家书法石碑,其中的《瘗鹤铭》是评价甚高的艺术精品。有南宋陆放翁的 《佳山题名》,刻在西麓摩崖上,是一篇很有价值的散文,全文是:

  陆务观、何德器、张玉仲、韩无咎,隆兴甲申闰月二十九日,踏雪观《瘗鹤铭》,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薄晚浮舟,自甘露寺以归。明年二月壬午,圜禅师刻之石。务观书。

  按上面所说的年代是宋孝宗隆兴二年,即公元1164年,至今已830年,其字迹清晰可读。

  还有“抗英炮台遗址”,是鸦片战争以后修筑的,曾在1842年7月15日向英舰“弗莱吉森号”开炮轰击。是近代史教育的难得园地。

  就自然景观来说,焦山的地理形势正处于江心孤岛之上,在惊涛骇浪之中巍然屹立,其豪壮气概,似胜群山。每当金风送爽之时,登上壮观亭,一览江天景色,胸怀顿觉开阔。正如亭内的那副楹联所写的:

  砾柱镇中流此处好穷千里目,

  海门吞夜月何人领取大江秋。

  若是站在对岸的象山、北固山上,或乘江轮眺望,视野中的焦山却变成一丘翡翠,沉浮于水光波景之间,所以也称浮玉山,碧玉浮江之意也。

  如果对地理学有兴趣的人来游焦山,除了欣赏那娇媚的翠景以外,他们会在焦山顶上注意到一层颇厚的“黄土”,在黄土和下面的坚硬岩层之间,还有若干大小不一,带有棱角但已初步磨蚀过的碎石。这时候,脑子里会钻出一连串疑问:黄土难道是古代长江的堆积物吗?区区的黄土为何能残留至今?土层之底的碎石又从何而来?如果是长江搬运到此,也应该被磨得浑圆就像雨花石那样了。

  带着这些疑问,到对岸的象山上去考察吧!果然,像山顶上也同样存在有相当厚度的黄土层,土层的底部也夹有类似形状的碎石,其下才是坚硬的岩层。

  原来,这些地貌特征说明在几十万年至几万年以前,长江的位置在焦山之北侧,而焦山与象山是连接在一起的,而现在这两山之间的水道尚未出现。那时候,我国东部的海岸线远在日本和琉球群岛,不仅东海诸岛与大陆相连,台湾和福建也是一个整体。镇江一带的大陆性气候颇为显著,相当干燥,于是在山麓斜坡上形成黄土堆积,其下是经过坡流搬运而堆积下来的碎石。不久,地壳下沉,海水浸侵,海岸线西移,直到接近现在的岸线位置时,占老的沿江大断裂(可上溯到南京的幕府山、燕子矶、栖霞山、龙潭诸山的北坡)复活,在镇江一段,从金山向象山方向出现几条平行的断层,像刀斩斧劈一样把焦山跟象山分开了,夹江地段也因此而沉没于江底。随着地壳上升,当年的山麓斜坡随着侵蚀作用而变成江边的血陵,焦山也就脱离江岸而成为浮现于江心的孤岛了。

  游罢焦山,再吟咏一下宋代林景熙的诗,更感到“浮玉”的韵味:

  山裹中流水作林,宝莲鳌背翠沉沉。

  半空但觉烟岚合,三面不知风浪深。

  仙井浴丹开晓日,海门浮玉淡秋阴。

  洞深瑶草无人采,瘗鹅残碑浸碧浔。

  扬州瘦西湖

  自从苏东坡写卜“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两句描述西湖景色的千古绝唱以后,不少人把西湖一游视为平生快事。西湖的美景,深深地印在人们的脑海之中。

  现在,说的是扬州瘦西湖,是不是稍逊风骚?也不见得。古代美人,有所谓“环肥燕瘦”,各具千秋。山水之美,亦同此理。清代诗人汪沆就写过这样一首诗:

  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古代曾称杭州的西湖为“销金锅”,事见周密所撰的《武林旧事》载:

  “西湖天下景,朝昏晴雨,四序总宜,杭人亦无时而不游,而春游特盛焉。……日糜金钱,靡有纪极,故杭谚有‘销金锅儿’之号。”在汪沆的眼里,扬州的西湖与杭州的西湖可相媲美,只是扬州西湖的面积较小,添一个“瘦”字,苗条清秀,如赵飞燕之容姿也。

  诗人添一“瘦”字,妙在其中。你如游瘦西湖,会发现这个狭长而弯曲的一泓清水正好点缀在极目无边的绿野平原之上,岂不是恰如其分的“瘦”?但要问“瘦”从何来?就得从它的成因和历史说起了。

  扬州一带,是长江下游平原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当源远流长的长江滚滚东下之时,挟带大量泥沙、粘土到达地势平坦的江苏境内,流速锐减,砂土沉积,年长岁久,形成如今之冲积平原。假如用地质年代的历史计算,迄今不过数十万年或更多一些。

  在这块新出现的平原之上,水道漫流,曲屈无定。再由于水量的变化,或由于地壳的振荡运动,在历史的长河中,河道几经迁移,平原上便隐现许多封闭或半封闭的若断若续、时曲时直的水流故道。这些残留的水道便是今日瘦西湖的雏型。所以湖形的轮廓就显得“瘦而不肥”了。据说,在汪沆写诗之前,当地只唤长春湖,自他写诗后,改名瘦西湖。

  幸运的是,这条被江水遗弃的故道,残留在名城扬州的西郊,人们在此修亭筑桥,植树栽花,借景平芜,遥望蜀岗 (即平山堂)。清代全盛时期,沿湖营建的园林连绵达8公里,有24景,一百几十处景点,号称“园林之盛,甲于天下。”近几年,还新修了借唐代诗人杜牧诗句而命名的二十四桥景区,更使湖光生色。于是,瘦西湖便成为维扬的旅游胜地而名播四海了。

  花果山的洞天世界

  400多年前,吴承恩在构思《西游记》的时候,苦于淮安一带无山,一片广阔的江淮平原上很难寻觅到富有传奇色彩的地理形势,于是就来到海州

  (今连云港市西南),面对着大海和花果山想起苏轼的二首诗:

  郁郁苍梧海上山,蓬莱方丈有无间。

  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宁市圜。

  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

  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

  苍梧奇事岂虚传,荒怪还需问子年。

  运托鳌头转沧海,来依鹏背负青天。

  或云灵境归贤者,又恐神功亦偶然。

  闻道新春恣远览,羡君平地作飞仙。

  看来,这花果山 (即诗中的苍梧山)是神仙居住,种植仙药之地,必然有许多故事及其地理特点的背景材料可以写到书中去。

  于是,渡海攀登花果山,寻找能塑造孙悟空生活环境的素材。他随着当地老农的脚迹,穿过一片桃树林,徘徊于如今照海亭附近。顿时瞪眼咋舌,被这里密布的大洞、小洞、圆洞、长洞、高洞、矮洞、洞靠洞、洞连洞的洞天世界惊呆了。这样,吴承恩收集的创作素材终于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西游记》问世以后,花果山的名气更大了。这里也就成为佳境绝处的

  “七十二洞”胜景,凡来猴王家乡旅游的人们必然要到达的地方了。

  在此,游人对探索山洞的奥秘,尤其对洞穴的由来,发生特别的兴趣。桂林的七星岩、芦笛岩,宜兴的张公洞,善眷洞和灵谷洞,桐庐的瑶林仙境诸洞,都是生在石灰岩中,是由含碳酸的水溶液长期持续地对石灰岩溶蚀的结果,即所谓喀斯特溶洞。

  而庐山的仙人洞、杭州西湖的紫云洞、黄龙洞,则是在两种软硬不同的岩层交接处,软岩层被风化侵蚀以后,硬岩层形成巉岩峭壁,相对地造成凹入的洞穴。

  花果山上的七十二洞,既非桂林类型,亦非庐山类型,而另有它自己独特的成因。这需从云台山近二二百万年以来的地质历史情况去考查。这些没有文字的历史“纪录”可以在岩石上找到。当你游览云台山的时候,会发现许多坚硬的岩石表面上分布着密集如蜂窝状的大小圆形洞孔。如果再进一步观察,你还能发现这些孔洞从山上到山下大致有几个层次的排列,这种很有规律的洞孔分布现象,也就是处于不同的高程度上。原来,这些洞孔是由大海波涛拍岸撞击时逐渐腐蚀岩石而留下的“雕刻”痕迹。随着山体节奏性地

  (阶段性的)上升,浪蚀的洞孔也就分层次地留下了。每一次上升过程中,又由于这里的变质岩系富有交错的裂隙、断壁、松软的岩层等,当海浪在山下击岸,掏空山体的支持时,于是岩壁发生崩裂倒坍,在山坡、山麓地带相互垒叠,其间留下许多空洞。后来,风化的碎石、沙土充填若干缝隙,野花杂树生长点缀其间,于是神秘的七十二洞就“构筑”成功了,成为大自然的另一杰作。

  自从旅游事业发展以后,几位热心工作者又根据《西游记》的某些情节,再配上若干洞穴以及洞外某些岩石的形象特征,编造出许多传闻故事,把花果山上的点滴景点都说得天花乱坠,给登山观景的游客增添了不少的游兴。

  白头山天池

  长白山在吉林省境内。

  长白山的主峰叫白头山,白头山的顶部由白色的“形如肺、质如粉”的浮石构成,远望好似高山积雪。

  白头山是一个死火山。火山口内的湖,叫天池,面积为9平方公里。白头山天池是我国著名的高山巨泊,它的湖面海拔2155米,比青藏高原上的天山瑶池(湖面海拔1980米)还要高出175米。天池湖水清冽碧透,湖面平静如镜,犹如一块碧玉镶嵌于山巅。登临天池,远处,奇峰嵯峨,倒映池中;眼前,湖水碧透,清澈见底,使人如置仙境之中。

  白头山天池的诞生与火山喷发有关。白头山火山曾多次喷发,最近一次喷发在1702年。火山喷出来的熔岩和其他碎屑物质,大多数落在火山口的周围堆积起来,火山口愈积愈高,形成了漏斗形状的洼地。后来火山停止喷发,洼地积水成湖。

  白头山天池是一个典型的火山口湖,火山口近似椭圆形。天池四周环山,唯北面有一缺口,湖水由此外流,在下游不远处,悬崖跌水,形成著名的长白山瀑布,分外壮观。

  白头山十六奇峰,峭峻陡起,直插蓝天,群峰环抱天池,倒映水中,峦影波光,蔚为壮观。这里已成为游览胜地。

  屈曲秦淮育莫愁

  到南京旅游,莫愁湖似乎是必到之处,这不仅是因为它的名守讨人喜欢,而且它的湖上风光也够迷人的。不信,请看清代乾隆时代的诗人、号称随园的袁枚(1716~1798年)曾写过这样一首七言绝句做了概括:

  欲将西子西湖比,难向烟波判是非。

  但觉西湖输一著,江帆天外白云飞。

  在诗人的视野里,也许出于对第二家乡(袁枚原籍杭州,任江宁知府后,终老于南京市区的随园)的热爱,认为莫愁湖的景色并不比西湖逊色,而独具的“江帆天外白云飞”之意境,西湖犹望尘莫及呢!当你读到这首信手写来的莫愁湖赞美诗时,肯定会勾起你欲作莫愁湖之游的念头。

  大凡接触游览胜地,许多人都欢喜从“探源”着手。追查一下名湖的历史,现在,就从了解莫愁湖的“身世”开始。

  莫愁湖的来历跟名闻遐迩的秦淮河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呢!

  秦淮河的上游发源地有两处,一在句容县境内的宝华山;一在溧水县境内的东庐山的溧水河。两处源头的河流到江宁就县境内的方山西北村汇合之后,聚流而成为秦淮河,绕过南京市区的西南角,沿水西门、清凉山、草场门之侧,再向西北、流至三汉河,穿过惠民桥,注入长江,即所称的外秦淮河,与流经南京城内的内秦淮河以示区别。

  就目前的地势看,秦淮河自水西门以下的下游地段属于冲积平原,而这段冲积平原形成的历史,尚不足2000年呢!这是因为古代的长江江岸直逼清凉山下,水西门外尚为江流所经,未见平原。诸如三国时代蜀相诸葛亮到金陵时,就在今汉中门外舍舟登陆,骑马来到清凉山,站在“驻马坡”上,遥望前面的钟山与足下的石头山 (即清凉山),构成对峙的形势,扼守着秣陵

  (即南京)门户,不禁脱口赞叹道:“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帝王之宅!”后来,孙权果然听从诸葛亮的建议,把东吴的首都从镇江搬迁到南京来。又如公元230年,东吴的将军卫温和诸葛直率领万名水军前往夷州(即台湾),出发地点也就在汉中门附近的江滨码头上。直到唐代,江流仍依傍着清凉山而过,请看当时的著名诗人刘禹锡(772~842年)写的《石头城》一诗有云: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由此可见,江涛还拍打着石头城(今清凉山的鬼脸城)呢!可见,唐代以前,汉中门一带是秦淮河的入江处,这里形成一个暂时的“三角洲”。但是,由于秦淮河上游带来的泥沙逐渐在长江入口处淤积,主航道与江岸也就逐渐向西移去,于是秦淮河下游的冲积平原日益扩大,推移到下关附近,如明代早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已从今三汊河一带出发了。秦淮河下游的河水在这块新涨成的平原上纡回曲折,滞流淤积,江渚港叉,纵横交错。使得江水或河水停留在此泛滥平原之上,形成大小不等的池塘或湖泊,好像镶嵌在这片绿野之上的明镜。也许其中有一个最大的湖泊,又紧挨城门之侧。文人雅士乘兴郊游,被这一派江南水乡的绮丽风光看迷了,再引来古代有关美女的诗词和民间故事的线索,想了个锦上添花的点子,把这个眼下在秦淮河下游新出现的水泊湖荡称为莫愁湖了。封建社会的失意文人,又欢喜托景抒情,或寻幽消愁,于是借莫愁之名而浮想联翩,吟诗填词,连篇累牍,于是莫愁湖之名就远扬四海了。

  如今的莫愁湖,位于南京城西侧水西门之外,跨过秦淮河上的“觅渡桥”,再往西行约一里便到。湖区面积 700余亩,湖岸周长十余里,水深约2~3米。湖岸的建筑有楼、堂、亭、榭、巍峨错落,林木葱郁,百花争艳。构成胜棋楼、郁金堂、莫愁女雕像、抱月楼等诸景点;如纵目湖上,碧波粼粼,虎踞倒影、垂柳成行,芦花绕岸,一派自然景色,映入眼帘。所以清代时,被誉为金陵第一名湖。

  上面我们从地貌学角度论证了莫愁湖的形成过程。如果再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再论证莫愁湖的历史,也大致相符。

  莫愁湖之名,最早见于古籍记载的是北宋乐史 (930~1007年)所著的

  《太平寰宇记》,书中提到:“莫愁湖在三山门(即今之水西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故名。”几乎同一时代,北宋末年著名词人周邦彦(1057~1121年)写《西河·金陵怀古》中也提到莫愁湖,其词云: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髫鬟对起。怒涛寂寞打空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谈兴亡,斜阳里。

  词中所说的“莫愁艇子曾系”与《太平寰宇记》中的所述,基本上是一致的,即指莫愁湖及其命名的由来。

  从这两则古代文献的考查中,莫愁湖的出现约在宋代。也就是说,濒临清凉山下的长江自宋代开始向西侧移动,随着出现泛滥平原,莫愁湖因而形成。

  玄武湖的古往今来

  当你从南京火车站走出来,站在门口石级台阶上举头了望,便见到眼前一派明媚的景色。这浮动的波光云影,山水辉映的胜境,就是著名的金陵新四十景之一的玄武湖。

  玄武湖西偎城堞,以玄武门与闹市区相通;东依钟山之麓,颇得“湖为钟山镜,山如湖上姝”的美妙;南岸,毗连北极阁和九华山;北岸,则有沪宁铁路横贯绵延,四通八达。正是这枕山环城的玄武湖,集中地表现了南京的山、水、城三者协调构筑而成的特色。即使你在倥偬的行旅途中,能抽出半天时间在南京驻足,也值得到此领略一番金陵的风采。

  春风骀荡的季节,这里岸柳摇风,长堤凝翠,碧桃花开,红绿争妍,有所谓“晓光浮动从容出,湖上碧桃花正开”之春色。

  夏季则菡萏盛开,映日波红,薰风习习,清香徐来,有所谓“接天莲叶无穷碧,香溢湖山曲院风”之景。

  秋风送爽,丹桂飘香之时,这里则是翠潋澄鲜,山含凉烟,呈现出“芙蓉红尽霜早下,落日吴山秋欲滴”之佳境。

  冬日玄武湖,则银装素裹,妖娆多姿,添上一派“远烟漠漠雪霏霏,平波百顷摇银树”之气概。

  玄武湖的优美,不仅四时各有特色,而且湖内的“五洲”风光也各擅其胜,如“环洲烟柳”、“樱洲花海”、“菱洲山岚”、“梁洲秋菊”、“翠洲云树”等等。

  游罢玄武湖,游客们往往会提出玄武湖是怎样来的?古往今来,又经历了多少沧桑?这些问题,对游山玩水者来说,倒也不是题外话。

  有人说,玄武湖原是长江古河道的一部分,由于长江的迁移,才把这段积水的洼地遗弃在九华山 (覆舟山)北麓的。表面上看,似乎有此可能。然而,这一说法,却被地质学家给否认了。根据他们的观察和调查,玄武湖的轮廓不类似古河道的长条形;湖区周围的地貌,也找不到江边所特有的河漫滩的形态;湖底沉积物 (包括钻探所获的岩心)的性质及其厚度,也与长江滨岸一带的第四纪沉积特点不同,可见玄武湖并非长江的残留物。

  经过周密地研究了湖畔的地质、地貌的特点,又分析了湖底打出来的岸心样品以后发现:原来,沿紫金山北坡经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诸山的北麓,曾有一条发生在几千万年甚至1亿多年以前的古老而较大的断层,就好像在南京城北的大地上砍过一刀,在这条刀痕所经之处,岩石较为软弱,极易风化,在经历了千百万年的长期风化侵蚀以后,渐渐被溶蚀成一处低洼积水的湖泊,湖水向四周浪击侵蚀,扩大水域,终于孕育成玄武湖。当然,从断层到成湖,都是在人类出世以前就完成了。

  最初的玄武湖面积相当大,现在的樱驼村、紫金山山麓,北极阁山麓都在岸边;而锁金村、岗子村一带则淹没在湖水之中。

  至于居民来到玄武湖,大约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离现在也有5000年的岁月了,他们也就成为南京的第一批公民。不过,当时的居民也遍及市内鼓楼岗、金川河畔、秦淮河畔等地,大约有200个居民点。当时,没有人为这块水洼地命名,更不会想到,几千年后会成为南京历史的见证。

  玄武湖的最初名字叫桑泊,其时约在三国以前。到东吴时,称为后湖。因为有关南京的史书上有“赤乌四年(242年)凿青豀泄后湖水”的记载。后湖这名字,是因为湖的位置在紫金山之后 (北)的缘故。与此相对的,还有一个位于紫金山之南麓的前湖,曾名燕雀湖。在朱元璋定都南京时,为了建筑皇宫,将燕雀湖的大部分予以填塞,今尚残留者,仅见于中山门外沿城垣下的一块碧波清澈的湖水。

  后湖之名,尚见于史书者有“吴宝鼎二年(267年),开城北渠引后湖水流入新宫巡绕殿堂”之语,可见当时还把玄武湖的水引进到宫墙之内,玄武湖开始被人们注意,但只是从水利角度出发而已。孙权在位时,开始从军事角度利用玄武湖,常在湖内训练水兵,故当时又称练湖。

  也就在东吴时,出现了一则神话故事:“丹阳县宣骞母,年八十,浴于后湖,化为鼋。”鼋,乃鳖类动物,与玄武 (北方的星宿,详后)有关,也许是玄武湖名称由来的最初影子。

  待到晋元帝司马睿在南京建都时,又称为北湖,亦作操练水军的场所。有关湖史的记载有云:“本桑泊,晋元帝创为北湖,以肄舟师。”此北湖之名,概因位于宫城之北而称之。

  真正的玄武湖之名,始于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 (448年)。《后湖志》中记载了这样一则神话故事:“四月丁丑,黑龙见于湖南。五月戊戌,黑龙见,因改名玄武湖。立三神山(挖掘湖底汲土堆成三个洲,即所谓象征性的方丈、蓬莱、瀛洲是也)于湖中,作游宴外,还在春秋祀之。寻立孚泽庙于湖侧,号黑龙潭庙,祀之。”故后人曾有诗记载这段神话云:

  北湖底事名玄武,为有神龙祚未家。

  善改风流今未泯,六朝人物数元嘉。

  从现代生物学观点来看,湖中出现黑龙当然是无稽之谈。但当时的湖水经河道与长江相通,而生活于长江中的扬子鳄偶尔游进玄武湖,浮上水面,为人们所见,倒是十分可能的。加上“龙”字,拟为神化,况且古生物学家常以“龙”作为爬行动物的简称,如恐龙,意为巨大的爬行动物,而诸如扬子鳄之类,亦归属于爬行类,自然即可算“龙”,这倒亦能理解。明代著名文学家宋濂(1310~1381年)在其《玄武石记》中对“玄武”一词作过如下的解释:“玄,黑色也。武,龟蛇鳞甲之象也。取其能御侮也,未闻有所谓龙也。”他的解释,正好补充了玄武湖适位于南京城北,湖中常有水军训练的意思,故名为玄武湖是十分恰当的。

  太湖的沧桑

  站在无锡太湖之滨的充山顶巅的光明亭里,俯瞰太湖全貌,眼前一片空明,波光云影与远近的犊山、小箕山、大箕山、马迹山等翠微相映,足以令人心旷神怡,明代文徵明的诗句云: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蠫踪。

  此情此景,让人不免要追寻太湖的来历。长期以来,都认为这里是一个构造盆地,也就是说,在地质历史的中生代晚期,我国东部发生强烈的地壳运动时,在苏浙交界处的地层发生凹陷并伴有断裂,于是形成太湖的雏形,但当时的面积远比现在大。进入新生代以后,由于长江三角洲的发育,太湖周边的冲积作用使湖水面积逐日缩小。到第四纪时期,太湖凹陷一度受海水浸淹,成为一个海湾,在今湖岸的若干岩石平台上 (如鼋头渚一带)至今仍残留着当年海水侵蚀的痕迹。直到距今几万年前,长江与钱塘江的泥沙继续往太湖冲积,太湖的出海口被堵塞,形成一片平原,被隔离的湖水逐渐冲淡以后,终于形成“包孕吴越”的国内第一大淡水湖了。

  1982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阿尔瓦勒兹父子曾提出:白垩纪末期有一颗直径达8公里的彗星以每秒70公里的速度向地球飞袭而来时,猛撞地球表面,发生大爆炸,使地面撞击出一个几百公里直径的大坑,坑的周围产生环状和放射状的断裂系统,还留下富含铁镁质的岩石和矿物。他俩还推算出,当撞击发生时,地表扬起1700立方公里的碎石与尘埃,不仅遮掩了阳光,连空气的成分也发生改变,以致自然界的生态骤然失去平衡,导致大量动植物的绝灭。当时,不少科学家认为阿尔瓦勒兹父子的设想是一种邪说,但时过不久,证据越来越多,比如阿尔瓦勒兹父子设想的地表大坑竟在墨西哥找到。在许多科学家继续搜寻的努力下,目前在世界各地已获得100多个大小不同的陨击坑,其中很多是有名的湖泊。

  由此启发,近年来,我国不少地质学家也将注意力集中到太湖成因的问题上来,开始怀疑传统的“构造成因说”,而倾向于陨击作用,并着手寻找证据。首先,他们从卫星照片上分析太湖周围的地形,发现湖岸上有一圈弧形的低丘与山地。其次,又是一圈低洼的水泊带。再次,则是一圈由岩石组成的弧形高地。如此模样的“围圈构造”,只有天外的巨大陨石飞降地面撞击后发生的波浪状振荡运动才能造成。于是,几位天文地质学家也在太湖周围的山地上寻找配套的断裂系统,采集石英岩标本,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其中微细的裂隙分布规律,特别注意放射状的。经过一番搜索,目前已发现太湖周围具有“旋扭构造”,并据此猜测,这个天外来客是从西南方向朝东北方向迅猛俯冲,当其着地以后,仍有很大的顺时针方向的旋转力量,以致在湖滨山地上留下旋扭断裂构造的痕迹。

  不过,另一方面,湖滨山地上至今尚未找到富铁镁质的岩石和矿物,陨击说的证据还不够配套。所以,科学家们仍在继续研究。果真能肯定的话,这颗陨星有多大?对地面有哪些影响?掉到地上的正确时间属于何时?等等,都是未知数。至于新生代以后的太湖历史,大概就如上所述的了。

  也许有一天,哪位游客,在太湖地区偶然发现某种地质资料,能解开太湖沧桑之谜!

  水浸金山

  在沪宁线上旅行,列车还没有停靠镇江车站,先看到镇江的标志——金山寺塔,所以到镇江的游客,都要上金山。金山确实有它的轻力所在,一是民间传说中的“水漫金山”的故事便发生在这里,多少人都带着几分同情白娘子的心情想去看看法海和尚是如何利用天然地形耍恶作剧,拆散许仙夫妇的美满姻缘,增添神秘和浓郁的情趣。二是这里有许多历史故事,诸如“梁红玉金山击鼓助战”,把人们带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颇有几分豪壮的氛围。三是历代有众多的骚人墨客在此留下珍贵的墨宝,很值得欣赏,循诗访古,别有一番情趣。

  西湖美景

  谚语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由来已久。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这是无名氏对西湖的赞美。

  更有苏东坡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云: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朦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西湖,西北群山,千峰凝翠,洞壑深幽;西湖碧波,清明如镜,绰约多姿;湖光山色相伴相随,相得益彰。苏、白二堤仿佛两条绿色缎带,飘逸于湛湛碧水之上;更有三潭印月、湖心岛、阮公墩3个小岛,如同神话中的海上仙景鼎立湖心……

  每当晨曦微启,湖面披上一层淡霭轻烟,显得格外轻盈俊秀;而夕阳西下之时,霞光缤纷,把西湖装扮得异常雍容华贵。细雨霏霏,云雾蒸腾,朦胧缥缈,骤雨初霁,山色青青,湖光潋滟,真可谓“淡汝浓抹总相宜”。

  西湖美景,季季不同。春季,垂柳含翠,红桃吐艳;夏日,曲院风荷,莲荷映天;秋来,三秋桂子香飘云外;冬至,寒梅斗雪,暗香疏影。更有瑞雪乍晴,进山银装素裹,明丽洁静,处处铺琼砌玉,逸趣妙生。

  关于西湖的形成,传说是明珠自天而降,落地变成西湖,这当然是人们的暇想而已。

  许多地质学家对西湖的成因,发表过自己的见解,看法不完全一致。目前,大多数地质学家认为西湖是由古代的一个海湾变成的。

  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现在杭州所在地,除了山岭以外,其他地方均被海水淹没。西有南、北高峰,北有宝石山,南有吴山,三面山岭环绕,形成了一个马蹄形的浅海湾,现在西湖中的孤山,是当时海湾中一个孤岛。

  海水荡漾,冲刷海岸。西湖前身的浅海湾四周山岭的岩石,在海水长期侵蚀下,由大石块变为小石块,再成为泥沙。四周山岭上的大大小小的河流也向下奔注,带来大量的泥沙,促使海湾变浅。河流注入海湾后,因水流速度迅减,泥沙在入口处沉积。另外,汹涌的潮水带来大量泥沙,在退潮时由于水流较缓,又有宝石山和吴山两个岬角在南北分头阻挡,泥沙沉积,变成沙洲。沙洲逐渐发展,最后两边的沙洲汇合在一起,把原来的湾海同大海分隔开来,形成西湖。

  西湖的形成是杭州地区地质和地理发展的产物,经过我国人民的精雕细琢,更会秀丽夺目。

  钱塘观潮

  钱塘观潮,历来被视为人生之一大幸事。我国古代描写钱塘潮的诗句很多,如:

  镇海塔旁白石台,

  现朝那外负斯来;

  塔山涛信须臾至,

  罗刹江流为倒回。

  潮来溅雪欲浮天,

  潮去奔雪又寂然。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国内外远近游客,十万之众,浩浩荡荡地麇集于海宁县盐官镇,争赏这万马奔腾的钱塘潮奇观。每当潮水来时,远望如同一道白色弓形曲线在滚动,既像亿万条银白色的带鱼在跳跃、追逐;又像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振翅展翼向人群飞来;渐渐潮声越来越大,整个海堤像春雷长鸣,震得天摇地动。高达三四米的潮峰,宛若一堵移动的白墙,排山倒海,势无匹敌。浪涛冲击着海堤,掀起八九米高的蘑菇云般的雪白水花,潮速高达30公里/小时。远离江岸25公里之外,都可听到潮水的吼声。据记载,1953年8月,一次最大的潮涌,曾把一座高出海面六七米,重达3000斤的“镇海铁牛”冲走20多米远,可见潮之壮观!

  钱塘潮之所以特别汹涌,除了日、月对地球的引力外,还有下列三个原因:(1)钱塘江的江口像喇叭,外宽内窄,出海口宽100公里,到盐官镇一带缩为3公里,这种河口形态,最有利于推波助澜。(2)钱塘江河床存在着一条巨大的拦门沙坝,它像一道“门槛”,使潮峰传播速度大大超过潮谷的传播速度,后浪推前浪,一层叠一层,最终潮峰前坡就形成一垛直立的白色水墙。(3)钱塘怒潮还取决于河流流速和潮波速度。当二者的速度相等或者相差无几时,便可产生上述“天下奇观”,在潮汐学上称“暴涨潮”。盐官镇一带流水和潮波速度趋于相等,于是两种反向水流,迎面相逢,猛烈搏斗,潮头陡竖,高逾10米,遂形成壁立江面的一道水岭。

  为什么要到十八日潮水才最大呢?这是因为海水流动中,有一定的粘滞性,外加海底地形的影响,所以得推后一些时间。因此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飞来峰

  在杭州西湖灵隐寺的旁边,有一座奇怪的小山,到处缠满了藤萝,像一个雕花古玩一般,其岩石形状奇特,有的如猿猴,有的像大象,有的似蜷伏的猛虎,又有的如卧着的山羊,并且处处是忽明忽暗、互相连通的洞窟。滔滔不绝的泉水在山脚和石窟里淙淙奔流,更显出了这座孤单位于四周高峰中的小山玲珑别致。

  自古以来,这座美丽的小山就引起了人们无数奇妙的遐想。传说在古时候,一个印度佛教徒到了杭州,见到这座小山后惊呼道:“这不是我们印度灵鹫山的小岭吗?它是什么时候飞到这儿来的呢?”人们仔细一看,这座小山的形态与四周山峰完全异样,并与旁边的山峰分割独自屹立在中央。从外貌看,四周山峰高峻庞大、轮廓简单,而这座小山却低矮瘦小,并且岩石裸露,又有许多奇突的岩洞,具有独特的风格,真像是飞来的一般。从此,人们美其名曰“飞来峰”。

  难道飞来峰真的是从印度飞来的吗?

  当然不是,飞来峰的形成是地壳运动带来的结果。从草坪上看飞来峰,可以看到飞来峰的岩层一层层地向下弯曲,这就是飞来峰的向斜层。两旁的岩层都向向斜层的中心倾斜。

  弯曲的岩层说明了这里整个地面都受到巨大力量的挤压。从水平方向来的力量,挤压岩层,形成褶皱。高高皱起的两边产生了北高峰和天马山,而飞来峰恰好位于两山之间凹下去的中心部分。

  最初,四周山峰的岩石和飞来峰没有什么不同,都是石灰岩,但日久天长,两边高山更易受到水流的侵蚀,水流很快把表层的石灰岩完全冲蚀掉,露出坚硬的砂岩。飞来峰正好位于水流冲刷能力最微弱的凹地中央,是石灰岩的最后残余部分,水流侵蚀使其地貌奇形怪状。由于它的岩石性质不同就形成了和其他大山完全不同的地貌,看起来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真如从天外飞来一般。

  飞来峰和四周山峰为什么会分割开呢?原来飞来峰和四周山峰之间是石灰岩和砂岩相交的地方。在两个不同年代的地层相交的地方,必是一个较大的裂隙面,况且这里还发育有断层,地面水很容易在此富集,对岩石进行侵蚀。久而久之,裂隙扩大加深,最后绕着飞来峰山麓一带的地面便凹了下去,成为一条弯弯曲曲的河谷,伴着潺潺的溪水和叮咚的泉水,使飞来峰更美。

  八百里流沙河

  我国明清时期的四大小说之———明代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神奇幻想和讽刺幽默等艺术手法,使得这部神魔小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西游记》第22回“八戒大战流沙河,木叉奉法收悟净”中,对流沙河的描述是“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八百流沙界,三千弱水深。鹅毛飘不定,芦花定底沉。”现实中真有“流沙河”吗?它又在哪里呢?

  1980~1981年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从先后对罗布泊地区进行了3次考察,取得不少成果。在玉门关外的三垅沙一带发现了名副其实的“八百里流沙河”。不过,它不像《西游记》中描述的那样,而是没有水,随风滚动的黄沙,东西横亘数百里。

  这种奇特的地形在地形学上被称之为雅丹地形。由于长期干旱而干涸的湖盆地区,在自然力的作用下 (主要是风和流水),顺着坚硬盐壳地层上的裂缝和凹坑的被侵蚀,出现凹沟。其进一步扩大的结果是:凹沟之间形成一座座土墩,地面变得崎岖不平。土墩由于丘足被侵蚀,形成陡坡,露出层层的湖相或河相堆积层,恰似城墙。维吾尔语称“陡壁小丘”为“雅丹”,所以人们对这种大面积分布的土丘和沟谷相间的地貌形态称为雅丹地貌(或雅丹地形)。这个概念也被国际地理学界所接受和采用。

  实地考察和航测相片资料分析的结果认为:雅丹地貌的形成,除了风的作用外,周围山地阵发性的暴雨和洪水也起重要作用。分布于三垅沙一带的雅丹,就是以流水的侵蚀作用为主的雅丹地貌类型。罗布泊地区尽管降雨量稀少,年均降雨量为16.8毫米(用若羌站降水资料),但附近山地阵发性降雨是相当大的,有的一次降雨可达50毫米。阵雨过后,由于地表缺少植被,很快形成洪水流,对疏松的泥沙层冲刷能力是很强的。如 1979年三垅沙附近一次暴雨,使地表形成深达1.5米的冲沟。可以想象,在这种情况下,不正是“一道大水狂澜,浑波涌浪”,不正是“鹅毛浮不起,芦花定底沉”吗?当然,小说毕竟不是现实,说《西游记》里的流沙河就是三垅沙的“流沙河”显然是不对的,但罗布泊地区地处占丝绸之路要道,玄奘西行经此,耳闻目睹这种情形却是可能的。

  庐山瀑布

  瀑布,是大地的奇景,自然的壮观。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之赞叹、留连!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歌咏瀑布的名篇。

  “飞流直下三干尺,疑是银河落九大。”

  这句诗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气概浩荡,堪称千古佳句。

  瀑布的形成需有水,同时还必须有高低陡然变化的地形,有哪些作用能造成这种地形呢?大体讲,有如下几种:

  一是由于地壳运动,地壳发生断裂错动,断裂的两侧又产生了相对升降,造成陡壁,河流经过这里,自然就飞泻而下,形成了瀑布。

  另一种是由于火山喷发以后,在火山顶端形成火山口,如果积水成湖,且湖水溢出,也形成瀑布。白头山天池的瀑布就是这样形成的。再有,火山爆发时,熔岩堆积、切断河道,水越过障碍倾流而下也形成瀑布。

  还有一种是由于水流冲刷山岩,质地较软的岩石,侵蚀严重,不断剥落冲走,而质地较硬的岩石,抵抗水流侵蚀的能力较强,受损较少。这样年复一年,时间久了,坚硬的岩石就逐渐突出在河床之上,使河床高低悬殊,形成瀑布。

  在古代冰川分布地区,由于冰川刨蚀深度的差异,留下了深浅不一的冰川“U”形谷,当水流从深浅差异很大的谷地交接处流过,便出现了瀑布。

  另外,在石灰岩地区常有地下暗河,在暗河流经的地方,如果地势高低陡然变化,或者暗河从陡峻的山崖涌出,这样形成的瀑布,更是奇绝了。

  瀑布不仅给山川增秀,风景添灵,使人百看不厌,而且还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水力资源。流量愈大,河流蕴藏的能量也愈大;落差愈大,水力资源愈丰富。

  如我国著名的黄果树大瀑布,落差达57米,水量丰富,即使在枯水季节,也可以产生相当于2778匹马力的动力。

  目前,利用瀑布的巨大能量,建造水电站,愈来愈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石钟山的“钟声”

  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正当鄱阳湖入长江的交汇处,山不高,约50米。但因临江的崖壁峥嵘,控扼江湖之险,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故有“江湖锁钥”之称。山上林木葱茏,古迹遍布,风物俊秀,为长江游览胜地之一。

  早在汉代,《水经》上就有记载:“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为何将山的名字与钟声联系起来?北魏郦道元认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宋代苏轼在写 《石钟山记》时曾作过这样的试验,将钟磬置于江水中,虽大浪也没有响声,于是他认定石头更不可能发出钟声。唐代李渤曾专程去研究石钟山的“钟声”,在长江边的深水潭下获得两块石头,敲击而听到“钟声”。苏轼却不相信,他与长子苏迈泛舟去研究时提出这样的疑问:石头到处都有,并不见得都能发出“钟声”。如果此处的石头能作

  “钟声”,则必有其缘故。父子俩人趁夜深人静时乘船去探索石钟山的“钟声”。终于发现“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深浅。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 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于是,苏东坡高兴地质问郦道元与李渤说:“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上面的引述,就是苏轼写《石钟山记》的心得与体会,从这里不难看到苏东坡为了查访“石钟之声”而亲自认真地实地考察,科学态度实在可嘉,并进而提出“钟声”之由来自于岩石内有洞罅,水浪打击而发声,其结论的正确令人信服。但毕竟这件事发生在1000多年前地质科学尚未形成之时,所以苏东坡的“科学研究”工作也就无法再深入一步,比如为什么这里的岩石能生成罅洞,能在浪击时发出“钟声”,而别的地方的洞穴却无此效果?只能让现代地质学家来给予解释

  查看石钟山的岩石,属于晚期古生代时形成的石灰岩,当地濒临长江,又处于气候温暖的南温带地区,雨水的溶淋,江浪的搏击,一方面可使含碳酸的水溶液对石灰岩进行溶蚀作用,另一方面还能使石灰岩的裂隙扩大。虽然这种对岩石的破坏作用极其微弱,一时难以看得出来,但年长日久以后,持续的作用,“水滴石穿”的道理,还是很有效的。再加上地处江滨,特别在靠近地下水面附近,这种溶蚀造洞作用更容易出现。而且这些大大小小的孔洞、罅隙又能相互联通,并直逼江水表面,以致每当江涛澎湃撞击岩石之时,就会发出如钟鼓之声,声波借助于空气的传播,互通之洞穴,又发生共鸣作用。于是,低音、高音、清越之声、混浊之音、镗 之声,噌吰之声,一起齐奏,简直就如交响乐队一般热闹非凡。

  所以,石钟山的“钟声”是在独特的地理与地质条件下发育起来的。自然界的许多奇妙现象,千百年来难以解释之谜,只要掌握了科学的道理去探索,真相终能大白!

  长江的年龄

  人有年龄,动物、植物有年龄,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有年龄,这是人们常识所了解的。而现在的提问是长江有多少岁?

  河流确实是有年龄的。先从一般的河流来说,它们的成长也可比拟一个人的一生,可以分为婴儿、幼年、青年、壮年和老年等几个阶段。不过河流的成长太慢,即使你活到100多岁,也许还看不出它有多大变化哩!那我们又怎样知道河流有年龄呢?原夹河流在发育讨程中,即使是它千百万年前过的路,也会在地面上留下足迹的,我们循踪觅迹,就能它们的足迹确定它们的年龄。就像我们从牛、马的牙齿,树的年轮来考察它们的年龄一样。

  俗语说,涓涓之心,可以汇成大河。不管江河有多大,总由无数细流开始。最初的水流就是山地间的沟壑溪涧,不地刻蚀地面,好似初生的婴儿,这就称之为河流的婴年期。来,溪涧汇流到稍为开阔的上游河谷地段,水流向下并向侧刻蚀的力量加大,形成了与水面宽度大致相等的河床,在崖峭壁的束缚下出现了一些急流和险滩,这算是河流的幼期。再经历若干年,河谷两旁又进一步宽拓,出现了弯道流,河谷两岩出现了砂砾层,堆积成滩地,水上也可以顺通行小型的船只了,这时的河流可说是进入了青年期。再后,河谷更加宽广,曲流更加壮大,两岸河谷的坡地由陡峻变得平缓,而且距河床较远;两岸还出现阶梯状地形,即谓“阶地”,在阶地之下,还有泛滥(冲积)平原,甚至有片耕地;航运条件也较青年期更为优越了,这就到了河流壮年期。至于老年期,是在水量充沛的壮年期基础上发展来,仅见于下游或接近于河口的地段,曲流纡回,一望无的冲积平原,其上湖泊港叉星罗棋布;偶尔有河水侵蚀后残余小丘,叫做“蚀余山”,孤立地兀立于平原之上,这已河流的老年期了。

  如果用上述的河流地貌特征去考察长江,那么上游是婴期、幼年期、青年期;中游是壮年期;下游是老年期。但然说不清它到底有多大岁数?如果对此要作进一步了解,还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流域的地质发展史来研究,二从河流分段的历史来了解,三是从河岸堆积物(一般属第四纪地层,构成阶地地貌)中所含化石的年代来分析,进而可以判断长江的岁数了。

  长江像很多大河一样,它并不是一次形成,而是由几个河段连接起来的。这条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大河,从青海省唐古拉山主峰格拉丹东雪山的西南侧发源,直到上海的吴淤口入海,全长6380公里,大体上分为3段:金沙江以上为第1段,它原先是条南北向的河流,经过我国云南和越南的红河,注入北部湾。据考察,它成为长江上游的年代较晚,约在300万年前的第四纪初期开始。而金沙江以下的四川盆地内的嘉陵江、岷江、沱江等河流,它们大约是在中生代晚期时形成的,这是第2段,距今约有1亿年的岁月了。第三段是在三峡以下到长江三角洲,也是起源于白垩纪晚期盆地内的水流。那末,是不是可以说,整条长江起源于白垩纪末期呢?但这里还有两个问题需要弄清楚。

  一是长江三峡何时沟通,使得四川盆地的长江段与长江中、下游连接起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要爬到三峡顶上看一会当地的地貌特征,就明白了。在川东、鄂西一带,高出江面数百米有二三层同样高度的山头,好像排列在一个水平线上。那里还可以看到古河道残留下来的砂砾岩层,这样的地貌和岩石形成于距今数千万年前的第三纪时期,可见当时四川盆地诸河流已汇集起来从这里东流,这就是说,从四川到长江口的长江,迄今已有数千万年了。

  二是金沙江何时流入长江?只要到云南丽江石鼓附近看一下山川形势,就可以找到答案。那里正是红河上游与金沙江转换方向 (由东南折向东北)处最靠近的地点,可以看到高出水面数10米,有一条近似南北向的古河道痕迹,表明金沙江原先流入红河。但现在的水道,却使金沙江转向东北,流入长江。这原因是长江的水量比红河大,因而长江向源头侵蚀的力量和速度大增,很快就将金沙江拦腰截取,夺金沙江之水注入长江,使红河成为一条“断头河”。这种地貌现象,叫做“河流袭夺”。又由于石鼓附近所见到的金沙江南流的古河道高出现在水面不多,估计其袭夺的历史不会早于地质历史的第四纪时期。也就是说,应在300万年以内,也许不到100万年。因此,如果有人要问长江的岁数有多大,你回答说大概有100万年,也不算错。可见,河流大,并不一定岁数也大。

  在长江上修筑大型水利工程之前,有关部门必须十分慎重地研究当地的地质情况和长江的历史特点,判断河流中各个河段的年龄,对于了解地壳活动,特别是新构造运动对工程的影响,以确保地基的稳固性,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许多基本建设重大工程的设计、施工,都必须考察当地河流的年龄呢!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奇峰怪石 下一篇:人类与生态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