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的分类

作者:崔玉亭 字数:21671 阅读:107 更新时间:2009/06/18

恐龙的分类

恐龙家族成员庞杂,长相奇特,它们之间的形态差别很大。再说人们对恐龙的起源及恐龙间的亲缘关系还没搞清楚,因此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类,确是一个难题。

  长期以来,恐龙被分成两大类:蜥臀类和鸟臀类。这是依它们的骨盆(又称腰带)构造的不同进行的分类。蜥臀类的骨盆像蜥蜴的骨盆;鸟臀类的骨盆像鸟的骨盆。

  蜥臀类包括兽脚类和蜥脚类。兽脚类包括所有吃肉的恐龙,如霸王龙、跃龙、永川龙及许多小型的虚骨龙类;蜥脚类包括所有身躯庞大,脑袋很小,长颈长尾的恐龙,它们四足行走,全是吃植物的,著名的有雷龙、梁龙、马门溪龙等。

  鸟臀类全部是吃植物的恐龙,有四足行走的,也有两足行走的,可分为鸟脚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角龙类四类。鸟臀类恐龙中著名的成员有禽龙、鸭嘴龙、沱江龙、华阳龙、甲龙、三角龙等。

  按骨盆的构造对恐龙进行分类的方法比较方便,而且已习惯。但这种分类方法也有缺点:近年来科学家发现,有的恐龙的骨盆构造既不完全像蜥蜴,也不完全像鸟。这就让古生物学家为难了。

  蜥臀目和乌臀目分别起源于槽齿类。

  蜥臀目分为3个亚目:

  兽脚亚目:为肉食性恐龙。两足行走,趾端具锐爪,口中具利齿,前后缘有锯齿。霸王龙为著名的代表,我国的永川龙亦属兽脚类。它们生活于晚三叠纪至白垩纪。

  古脚亚目:曾被称为原蜥脚类或板龙类。三叠纪晚期的小型至中型恐龙,身体较粗壮,半四足行走,如著名的禄丰龙。

  蜥脚亚目:为巨型四足行走的素食恐龙。头小,颈长,尾长,牙齿呈小匙状。生活时可置身水中,以避敌害。主要生活在侏罗纪及白垩纪。如马门溪龙,颈长 (颈椎19个)约等于身体的一半。背椎12、荐椎4、尾椎35个以上,数目少于其他种类。颈椎长,微弱后凹型,腰椎后四明显,前16个尾椎为前凹型、后为双平型。前四个背椎神经棘分叉,从第五个开始简单,末端粗壮。荐椎4个,前3个愈合,第四荐椎和前部尾椎的神经棘勺状 (前面突出,后面有凹面)。尾椎脉棘从第九个开始前后分叉。肠骨粗壮,耻骨突位于肠骨中央,坐骨纤细,胫腓骨扁平,胫骨近端发育,两者几乎等长。距骨较发育,胫腓关节面深凹,故中央突起高, 骨较短小,第一趾特别发达。产于四川、甘肃的晚侏罗纪地层。

  鸟臀目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恐龙,其间的系统关系并不十分清楚。目前分为5个亚目。

  1)鸟脚亚目:是鸟臀目中,甚至是恐龙类中化石最多的一个类群。两足或四足行走,比较不特化。嘴部一般扁平,脸部长,下颌骨前方有单独的前齿骨。牙限于颊部,紧密排列,有一至数排替换齿。股骨长于肱骨。第五趾退化。耻骨的前、后均发育。见于晚三叠纪至白垩纪,以白垩纪最繁盛,是素食性恐龙。如头部无顶饰的 (平头类)山东龙和具顶饰的栉龙类青岛龙。山东龙头骨长,后部宽而高,顶面较平,自上颞颥孔后部向前至额骨部分十分向下凹人。齿骨齿列长,有60~63个齿沟,颊前部无牙部分较长。荐部脊椎10个,其腹侧有较深的直沟。坐骨直长,末端有极微弱扩展的小尖顶。个体巨大,全长约14米多,高约8米。产于山东诸城的晚白垩纪地层。青岛龙头骨鼻部具向上伸长的长棘,其末端加宽,稍分开。头后部有极发育的横棱,上颞孔左右宽。前上颌骨微向上翘起。牙齿数目较少,上颌有齿沟28列,齿骨上有齿沟34~38个。前齿骨宽。荐椎8个,腹侧有显著的中棱,后部有沟,尾椎较大。前肢小,后肢大。肩胛骨大,末端宽,肱骨长于桡骨。肠骨上部较隆起,坐骨末端呈足状扩大。股骨粗大,略短于胫骨,远端有穿孔。产于山东莱阳的晚白垩世。

  对于栉龙类多样化顶饰的功能,至今尚无较好的解释。

  2)剑龙亚目:四足行走,背部具直立的骨板或骨棒,尾部后端具骨质刺棒两对。头小而低平,脑很小,上颞孔小,侧颞孔大。牙小而扁,前上颌骨无齿。后肢长,前肢短。背神经棘及神经弓向后逐渐加高。肠骨背缘与荐椎愈合加宽,呈屋檐状盖在髋臼部上面,肠骨后突不发育,但前突很长。其荐部神经节巨大,指挥身体后部运动,尤其是尾及后肢。如沱江龙,背部前部具背板,后部具扁锥状骨棒。剑龙类可能是素食者。出现于侏罗纪,可延续到白垩纪初期,是恐龙中最先绝灭的类群。

  3)甲龙亚目:体低矮粗壮,行动笨拙。身披厚重骨甲,上颞孔封闭,侧颞孔仅余一小裂隙。牙微弱。四肢较短,后肢稍长于前肢 (肱骨为股骨长的3/4)。甲龙主要发现于白垩纪。

  4)角龙亚目:头骨后部扩大,形成颈盾,由顶骨和鳞状骨构成,并分叉而构成角状突起。头骨上常有鼻骨和眶后骨扩大而形成的角。见于白垩纪晚期。如鹦鹉嘴龙,头骨短宽而高,吻部弯曲,似鹦鹉的喙。外鼻孔小,位于头骨背部,眶前孔仅剩一个凹陷。颧骨高而向外侧突出。下颞孔宽。牙齿单列,牙冠低,三叶状,每侧有7~9枚。颈短,前肢略长于后肢。肠骨细长,耻骨前突短而纤细。坐骨稍弯曲,远端板状,具不发育的闭孔突。分布于我国及蒙古晚白垩纪。

  5)肿头龙亚目:头骨肿厚,颞孔封闭;骨盆中耻骨被坐骨排挤,不参与组成髋臼。如脊顶龙。

  恐龙类的两个目均出现于三叠纪晚期。北美的腔骨龙属可以作为蜥臀类的代表,其体长约250厘米,身体轻巧,骨头是空心的,活的动物体重可能不超过20千克;两足行走,后腿十分强壮,形似鸟腿,宜于行走;前肢短,具有灵活的适于攀缘和掠取食物的“手”。身体以臀部为支点保持平衡,尾细长。颈部相当长,前端为结构精巧的头骨。

  头骨狭长,有巨大的颞孔和前眼窝。牙齿尖利,深埋在齿槽内,侧扁并带有锯齿,显示了其高度的食肉性,腔骨龙大概以小型或中等大小的爬行类为食物。

  骨盆是区别恐龙类系统关系的关键,而腔骨龙的骨盆正是蜥臀型的早期代表。这种恐龙的肠骨向前和向后扩大,并有包好几个脊椎骨的长的荐部接合。耻骨从肠骨两侧向前向下延长,坐骨则向后向下伸展。这两块骨头都较长,而尤其以耻骨为甚,它们和肠骨的接合,中间还通过一种骨质的突起,而不是直接连结的。因此,容纳球状的股骨头的臼窝或关节窝是开孔或穿透式的,而在原始的槽齿类中则是封闭的。

  腔骨龙可能代表兽脚类恐龙的基本适应型式,习惯于在干燥的高地上生活。对这种地区的生活条件来说,快跑和动作敏捷在捕食和逃避敌害方面都是头等重要的。

  原蜥脚类是相当特化了的蜥臀类,强烈地显示出接近于侏罗纪的巨大的蜥脚类的倾向。板龙这一属尤为典型。这种恐龙体长约6米,已经发展成为大型的爬行类,已失掉了较为原始的兽脚类所具有的许多精巧的性质,骨头已不再像较小的恐龙类那样中空。肢体壮大,后脚宽大,不像腔骨龙那种鸟脚状的形状。前肢也次生性的变大。除了两足行走,板龙类也有可能四足行走。相对地说头骨较小和轻巧,牙齿扁而钝,不是尖利的食肉齿型。板龙显然是一种食植物的恐龙,这类恐龙在三叠纪晚期的分布很广。

  三叠纪的鸟臀类的化石被发现的不多。南非晚三叠纪的沉积岩层中发现了一些鸟臀类恐龙,畸齿龙。这是一种很小的用两足行走的恐龙,头骨长约10厘米,有一个被压低了的颌关节,在下颌的前方有一个分离开的,无牙齿的前齿骨(这是鸟臀类恐龙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上、下颌的边缘均有小的、较特化的牙齿,适合于切割和断裂植物性的食物;下颌的前方,有一个大的“犬齿”。头后骨骼及其他的特征也都是典型鸟臀化的,骨盆是典型的鸟臀式的,其耻骨与坐骨相平行并相连结。

  原龙

  原龙类可能是杯龙类中早期发展出的一支,开始于二叠纪,并延续到三叠纪。二叠纪的原龙类为小型的蜥蜴状的爬行动物,可能在当时的矮树丛中生活。捕食小爬行类和昆虫。骨盆成片状结构。调孔型的头骨两侧,各有一个典型的上颞孔,孔的下方为很高的鳞骨。

  原龙类到三叠纪时,分向几个不同适应方向辐射。例如三叠纪晚期北美洲的三棱龙,其头骨很高,颌骨上有横向加宽了的牙齿,成凿子状的刃片,这种片状的牙齿可能是作切割枝叶用的。

  三叠纪原龙类的这些多方向的特化,说明这类动物和正在发展中的双孔类之间有过尖锐竞争。原龙类最后打了败仗,它们在三叠纪结束时趋于绝灭,而双孔类(特别是初龙类)则达到了爬行类动物进化的更高峰。

  禄丰龙

  这是一种原蜥脚类恐龙,它以发现的地点而得名。禄丰是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县。1938年,当几位古生物学家来到这个县的沙湾附近考察时,在这里的三叠纪晚期“红层”中找到了著名的禄丰龙化石。从此,禄丰这块地方也伴随着禄丰龙的发现而闻名世界。

  禄丰龙是一种中等大小的恐龙,它的个子不算很高,即使是直立地站起来,也只不过2米高;身体的长度,从头到尾巴尖为6米。它的脖子虽然很长,但是脖子上脊椎骨的构造简单,表明脖子并不灵活。头小而呈三角形,还没有脖子粗大。嘴里的牙齿参差不齐,尖而扁平,齿缘有起伏的“锯齿”形微波,这样的牙齿便于吞食植物。

  禄丰龙的后肢粗壮有力,但前肢很短小,大约只有后肢的1/3。它的脚有五趾,趾端还有粗大的爪。因此,我们可以想象,禄丰龙主要是用两条后腿行走的动物,而且行动比较敏捷。它们活着的时候,漫步在湖泊和沼泽岸边,吞食植物的嫩枝叶,如果遇到肉食恐龙前来侵害,便迅速逃跑。不过禄丰龙也不是任敌欺侮的“弱者”,它也可挥动粗大的尾巴,把张牙舞爪的“进攻”者打昏,或者置于死地。

  在觅食或休息时,禄丰龙也可能会使前肢着地,弓背而行。正是由于这种行动方式,促使它进一步适应环境,向着四足行走的巨大蜥脚类恐龙演变了。

  就目前世界已发现的许许多多恐龙化石来看,绝大多数都是保存在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地层中;而禄丰龙却保存在三叠纪晚期地层中,它与欧洲和南非的板龙一样,是一种出现得比较早、较为原始的恐龙。目前我国发现的禄丰龙化石多达数十个,其中有一条名叫“许氏禄丰龙”的骨架非常完整,从头到尾巴尖上的骨头几乎没有缺少。像这样完整的化石,世界上发现的也不多,尤其是在恐龙还未兴盛的三叠纪,有这样完整的化石就显得更宝贵了。

  马门溪龙

  马门溪是中国四川省宜宾地区的一个地名。1952年,那个地方正在修筑公路,工人们开凿岩石时,在那里发现了许多像骨头样子的“石头”,后来经过著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教授仔细研究,认为这是一种过去世界上还没有发现过的新的恐龙化石,于是他就给这种恐龙取了个名字,叫做马门溪龙。又因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建设过程中开山筑路时发现的,按照双名法规定,又以“建设”给它取了个种名,所以叫建设马门溪龙。

  1957年,四川省石油勘探队在四川合川县太和镇附近的古楼山上再次发现一条巨大的马门溪龙化石,由四川省博物馆进行挖掘,仅化石就装了40多箱。然后,经过杨钟健教授等人研究,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标本存放在成都地质学院陈列馆中。

  合川马门溪龙保存得比建设马门溪龙好多了,它的脊柱相当完整,有19个颈椎、12个背椎、4个荐椎和35个尾椎骨,后肢和腰部的骨头(腰带)也保存较好。虽然还缺少前肢和头骨,但用我国甘肃永登县海石湾的同种标本对其他有关材料补充和复原后,一副完整的骨架就齐全了。合川马门溪龙的身体长22米,高3.5米,头颈抬起来可达11米高,估计活着时体重有三四十吨,仿佛是一座大吊车。如此巨大,较为完整的化石,在我国尚属首次发现,它目前不仅是亚洲最大的恐龙,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恐龙之一。现在,这具引人注目的恐龙骨架已被翻制成模型,陈列在我国几个大的自然博物馆中,甚至屡次送往国外巡回展出,深受中外观众的欢迎。凡是前往参观的人,无不昂首仰望,惊叹不已。

  合川马门溪龙的躯体十分笨重,但头却很小,脑子不过几斤重,头长不过半米。这么一点小脑子要指挥全身活动,的确令人费解。后来经过研究才知道,在合川马门溪龙骨盆的脊椎骨上,还有一个比脑子大的神经球,也可称“后脑”,起着中继站的作用,它与小小的脑子联合起来支配全身运动。由于神经中枢分散在两处,所以合川马门溪龙不是敏捷、机灵的动物,而是一个行动迟缓、好静的庞然大物。尽管它有四条柱子似的腿支撑身体,似乎还是很吃力。因此,许多古生物学家认为,合川马门溪龙一生大部分时间可能在湖泊中度过,利用水浮起自己的身体,并且以此逃避敌害。它们还就地取材,以水中的藻类或其他柔软植物为食。只有在“休息”或产卵时,才到泥沙较硬的岸边活动。但是,近年来也有个别的科学家对此提出异议。他们根据马门溪龙的“同类”——李氏蜀龙等前后脚的构造,以及尾端四个尾椎骨膨大而成的“尾锤”等特征,认为马门溪龙之类的巨大蜥脚类恐龙,根本不适应水中生活,而和现在的大象一样,是一种真正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它们尽情享受着当时只有它们才能够吃到的高大树木上的嫩叶和果实,遇到敌害时,便用脚爪和“尾锤”进行自卫,与“敌人”决一死战。因此,关于合川马门溪龙活着的时候究竟如何生活,这个问题仍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合川马门溪龙是生活在1.4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一种恐龙,它属于蜥脚类。这类恐龙是由禄丰龙等原蜥脚类发展起来的,是古今陆生动物中最大的动物,只有水中的鲸能超过它们,所以有“动物王国中的巨人”之称。在巨大的蜥脚类恐龙中,除我国的马门溪龙外,还有东非的腕龙,身体长24米多;北美和非洲的梁龙,身体可以达到30米长,是已知最长的恐龙。最新资料表明,世界上还有比梁龙更大的恐龙,身体的长度竟达42米多。

  你想去自然博物馆亲眼目睹巨大的恐龙吗?这些古动物世界里的庞然大物,已在白垩纪末全部绝灭,现在已成为地球历史中的一大“古迹”了。

  霸王龙

  霸王龙,是世界著名的一种肉食性恐龙,它的化石首先发现于北美,我国山东、河南、新疆等地也有发现。

  霸王龙的拉丁学名是“凶暴的蜥蜴”,顾名思义它是当时陆地上称王称霸的一种恐龙。它的身体全长可达17米,站立起来有6米高。估计活着的时候至少有10吨重,和三只大象的体重差不多。霸王龙不仅是白垩纪晚期的凶残动物,而且是古今陆地上最大的肉食性动物。

  霸王龙的头骨可达1.5米长,下颌不仅粗壮,而且关节面很靠后,因此嘴可以张开得很大,裂开时用“血盆大口”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嘴里长着短剑般的牙齿,参差不齐,每个牙齿约有20厘米长,稍稍弯曲,边缘有锯齿。这样的颌骨和牙齿结构,无疑是长期以其他动物为食、撕裂和咀嚼大片肉块的结果。令人奇怪是,霸王龙的前肢已经退化,既小又无力,短得连自己的嘴巴都触及不到,几乎没有什么实际用处了。而后肢则粗壮有力,脚掌有三趾,趾端有爪。爪和牙齿都是非常有用的搏斗武器。霸王龙凭借强有力的后肢,经常出没丛林,越过旷野,当时不知有多少鸭嘴龙、甲龙等吃食植物的恐龙变成了它的口中佳肴。

  霸王龙生活于白垩纪晚期,是兽脚类恐龙中的一种,也是三叠纪晚期至白垩纪期间肉食性兽脚类恐龙中最典型的代表。与霸王龙一起,共同被称为

  “恐龙中的恶霸”的,还有著名的异龙。异龙是一种侏罗纪晚期的肉食龙,它的体型虽然没有霸王龙那么大,但最长的也有14米。有人曾在北美发现过异龙与雷龙的骨架埋藏在一起的化石,并且在雷龙的骨头不上还保留着被牙齿咬伤的痕迹,而伤痕的大小正好与异龙牙齿的大小相似。因此,我们可以想象这两条“巨龙”在生前相遇时,一条要食肉,一条将被食,但被食者也不是好欺侮的,对食者进行过反抗,它们之间搏斗的场面该是多么地惊心动魄。

  1977年,在我国四川省永川县境内,也发现过一具1.4亿年前侏罗纪晚期的肉食龙,名字叫永川龙。永川龙的体长在8米以上,站立起来约4米高。与永川龙同时生活的还有马门溪龙、沱江龙等食植物的恐龙,它们之间会相安无事,“和平共处”吗?当然不可能,为了生活,动物之间的“生存斗争”是不可避免的。

  霸王龙,以及霸王龙的先辈们,如异龙、永川龙这样的肉食龙,虽然到处“杀生”,横行霸道,但是与其他恐龙一样,在白垩纪结束以前就先后绝灭了,如今留下的只是它们的遗骸——化石。

  恐爪龙

  前面已经说过,霸王龙是白垩纪晚期的一种凶猛的肉食性恐龙,在那时吃植物的恐龙中,有一些是“庞然大物”,也成了它的猎物。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人们一直把霸王龙比成暴君,说它是恐龙王国中的霸王。但是,人的认识是变化发展的,科学的新发现逐渐改变着人们对霸王龙的看法。现在有不少人相信,还有比霸王龙更厉害的恐龙,那就是恐爪龙。

  恐爪龙,是与霸王龙同属兽脚类的一种小型肉食性恐龙,它于1931~1932年就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南部被发现了。然而这一发现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1969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奥斯特罗姆又在该地采集到大批标本,才开始知道,在肉食性恐龙中最厉害的并不是霸王龙,而是恐爪龙。

  与其他的兽脚类恐龙一样,恐爪龙也是以两足行走的动物。粗看起来,恐爪龙并没有什么恐怖可言,它的身体不大,只有1.5米高,2.7米长,体重约80千克。但是,由于它的行动敏捷,身上具有其他恐龙所没有的“恐爪”装置,所以能出奇制胜地把猎物打得一败涂地。

  恐爪龙跑起来速度快如疾风,不仅霸王龙无法与之相比,而且也是其他的所有恐龙望之莫及的。恐爪龙为什么能够像疾风一般的奔跑?据推测与它的那根大的特殊尾巴有关系。它的尾巴是由长的棒状的骨头,加上僵直骨化的筋腱组织组成,当恐爪龙快速奔跑时,这条尾巴既是推进器,又是平衡器。在向猎物发动进攻时,尾巴的作用也许更大。

  恐爪龙之所以凶猛异常,所向无敌,除了嘴里长着带有锯齿的刺刀一样的牙齿以外,更重要的是它的前后肢每只脚上都有三个尖利的爪。特别是后脚只有两个脚趾着地,内侧较短的“大拇趾”变成了凶器,上面有一个13厘米长镰刀形的爪,十分锋利。即使是比它大几倍的吃植物的恐龙,与之相遇,恐爪龙利用它那可怕的利爪猛刺过去,也能使对方顷刻之间血肉模糊。正是如此,恐爪龙才被称为恐龙中的恶霸了。

  但是,恐爪龙尽管非常凶恶,毕竟形体较小,势单力薄。由于和恐爪龙一起发现的有比它大6倍的腱龙,因此有人认为,恐爪龙是成群结队生活在一起的,遇到吃植物的恐龙就群起而攻之。它们经常从背后进攻腱龙,将它刺倒在地,然后集体进行饱餐。

  在美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白垩纪地层中,先后都发现过恐爪龙化石,但是我国还没有找到它的踪迹。我们设想,在与蒙古接壤的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应该也是恐爪龙生前活动的领域,在那里,是否能找到恐爪龙的化石,还有待人们的探索。

  鸭嘴龙

  鸭嘴龙,是白垩纪晚期出现的一类鸟脚类恐龙。因为这类恐龙的嘴巴宽而扁,很像鸭子的嘴巴,所以叫鸭嘴龙。

  鸭嘴龙的一个主要特征是牙齿很多,少的有200个,多的可以达到2000多个。这些牙齿一行行重迭排列在牙床里,替换使用,上面一行磨蚀了,下面又顶上一行。鸭嘴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牙齿?据说,这与它们吃的食物有密切关系,因为鸭嘴龙吃的大部分植物是石松类中的木贼,这种植物含硅质较多,牙齿磨蚀较快,所以只有牙齿多才能弥补这一缺陷。

  鸭嘴龙的前肢短小,后肢粗壮,主要靠后肢行走。它的后面还有一条粗大的尾巴,站立时尾巴拖在地上,正好与后肢形成支撑身体的“三角架”。

  一般认为,鸭嘴龙生活在沼泽附近,并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水中,这样,它可躲避陆地上凶猛的霸王龙之类肉食龙的袭击。因为这类恐龙不仅鼻孔的位置比较高,只要抬起头来,就可把鼻孔露出水面进行呼吸,而且脚上有“蹼”的构造,更说明它们是能游泳的动物。但是,近年来也有人提出相反的意见,认为鸭嘴龙是完全陆生的动物。理由是这类恐龙的身体都很重,在沼泽中生活未免有下陷的危险,再就是在它们的胃里找到了松树的针叶及陆生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不过,这种说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所以还没有被大家所接受。

  鸭嘴龙的头骨十分引人注目。一些鸭嘴龙头上是平的,没有什么装饰,但另一些头上长着冠状突出物,它是由鼻骨或额骨形成的,也被称做“顶饰”。一般来说,研究恐龙的专家就是按照鸭嘴龙头上顶饰的有无,把它们分成为两类的。当时,这两类恐龙几乎遍布北美洲、欧洲和亚洲,我国也是这两种类型的恐龙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我国的第一只鸭嘴龙是在黑龙江省嘉阴县境内发现的,名字叫满洲龙。它是一种平头的鸭嘴龙,此外还有巴克龙、谭氏龙等。但是最重要的是在山东省诸城县发现的巨型山东龙,它引起了全世界的重视。化石地点是在该县吕标乡的“龙骨涧”。1964年10月~1968年5月,由地质博物馆等单位组成的采集队先后进行过四次有系统的发掘,共采到化石近30吨,代表五个个体。后来又经过三年的精心修理复原,直到1972年才正式组装成骨架。它的身长15米,站立时高达8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鸭嘴龙。由于它首次在我国山东发现,体型又如此巨大,所以研究者胡承志教授把它叫做“巨型山东龙”。

  至于头上有顶饰的鸭嘴龙,我国发现的青岛龙便是很好的一例。青岛龙是建国后最早发现的恐龙骨架,它的身长6.6米,高5米,活着时估计有6~7吨重。它的顶饰是在头顶的鼻骨上长着一根棒状物,向上突出。又叫做

  “棘”。因为这种恐龙的鼻骨上有棘的构造,又是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附近发现的,所以才得了一棘鼻青岛龙”的美称。

  当然,具有顶饰的鸭嘴龙,不只是青岛龙一种。世界上还有多种有顶饰的鸭嘴龙,其顶饰形状都不一样,有的像一把斧头,有的像士兵的钢盔,有的是中空的弯曲的管子,等等。多年来,有不少古生物学家对这些顶饰的作用进行过研究,也提出过许多推测,然而却没有一种意见令人满意,真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因此,关于鸭嘴龙头上的顶饰究竟有何用途,至今仍然是不解之谜。

  剑龙

  剑龙,也叫骨板龙,是一类体型较大的恐龙,它们的背上长着许多骨板,尾端具有长刺,样子怪诞不经。如果我们不是从地层中发现了它们的骨骼化石,谁都不会相信在地球上曾经生活过这样奇特的动物。

  剑龙是完全用四足行走的恐龙。大小与象差不多,但体形却大不一样,前肢短,后肢较长,整个身体就像拱起的一座小山,山峰正好处在臀部。令人惊奇的是,从发现的化石得知,剑龙的背上有两排三角形的骨板,从颈部排到尾巴,宛如一把把插着的尖刀。这些骨板有什么用处呢?长期以来,不少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意见不一,至今还是一个悬案。有人认为,骨板可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因为在侏罗纪的时候,陆地上的恐龙开始繁荣起来,肉食龙个体逐渐增大,这对食植物的剑龙威胁是很大的,剑龙只有以背上“刀山”一样的骨板防御敌人了。但是,身体裸露的地方怎么保护呢?所以有人又认为,骨板实际上是一种“拟态”,用于迷惑敌人。剑龙的骨板上带有各种颜色的皮肤和一簇簇像本内苏铁植物一样的东西,把自己装扮得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近年来,有人又提出了新看法,认为剑龙的骨板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当剑龙觉得体温太高时,就爬到阴凉处,这时就有大量血液流到骨板里,通过骨板散发热量,这是变温爬行动物的一种特殊适应方式。

  虽然剑龙的个头如大象,但头很小。一个小脑袋如何指挥庞大的身体运动呢?有人认为,在剑龙的臀部还有一个扩大神经球,大约是脑子的20倍大,它能指挥后肢和尾巴的行动,所以有人说剑龙有两个脑子。看来,剑龙移动它那粗重的后肢和活动它那强劲的尾巴,要比运用头脑肯定要重要得多。因为,剑龙通常生活在灌木、丛林之中,不时地选择一些细嫩的枝叶为食;但是如遇到肉食龙来侵袭它时,它会用钉子般的尾刺鞭打它们,与敌人决一雌雄,这时第二大脑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世界上的古生物学家对剑龙的研究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自那时以来所发现的剑龙化石,大多是支离破碎的,完好的标本比较少。在少数完好的标本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886年费奇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发现的“典型”的剑龙。它是一具有相当完美头骨的骨架化石,百余年来,世界各国古生物学家再也没有找到过这样完整的骨架化石。此外,非洲坦桑尼亚的刺棘龙骨架标本,虽然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地位,但头骨保存不全,整个骨架也是拼凑起来的。

  10年前,在中国四川省自贡市大山铺发现的一种名叫“太白华阳龙”的剑龙,除几具骨架外,还包括两个完好的头骨。这一重要发现,也和美国典型的剑龙一样载入了恐龙研究的史册。此前,华阳龙已被组装成完整骨架。它的身长约4米,臀部高1.4米,是一只中等大小的剑龙。

  华阳龙的问世,使它成了世界上罕见的剑龙之一。然而,华阳龙化石发现的意义远不止这一点。过去,人们都认为欧洲是剑龙的故乡,它们最早在英国南部生活,后来才移居到美洲、亚洲和非洲的。自从华阳龙标本发现以后,它改变了许多古生物学家的看法,剑龙的起源中心应该在亚洲,理由是我国四川的华阳龙是在侏罗纪中期地层中发现的,而其他各大洲可靠的剑龙化石都是在这以后的侏罗纪晚期地层中发现的。由此,古生物学家周世武等人认为,华阳龙可能在侏罗纪中期有过一次大的分化,到侏罗纪晚期衍生出许多不同的属种,并扩散到亚洲以外的其他地方生活了,如美国的“典型”剑龙、非洲的刺棘龙以及欧洲的一些种类。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国四川省自贡沙河坝还发现过一只侏罗纪晚期的剑龙,保存得相当完整。这条剑龙的身长7米,臀部高2.5米,有颈椎13个,脊椎17个,荐椎4个,尾椎47个。它的头只有40厘米长,尾端长有两对长刺。这就是有名的“多刺沱江龙”。因为它首次发现于四川省四大江河之一的沱江流域,又因为它的背上有17对棘板(骨板),是目前已知剑龙中骨板最多的一种,所以就叫“多棘沱江龙”了。

  剑龙,这种曾以“两个脑子”而闻名于世的恐龙,在侏罗纪晚期繁盛了一个时期,于白垩纪早期绝灭了。如今,我们只能通过它们的遗骸——化石,尽情欣赏它们在恐龙家族中标新立异的形象。

  甲龙

  甲龙,顾名思义是装甲的恐龙。也就是说,在生存斗争中,这一类恐龙把自己的身体全副武装起来了。

  甲龙一般有五六米长,后肢比前肢长,身体笨重,只能以四肢在地上缓慢爬行。它们的头上包裹着骨甲,身体的背面也覆盖着多边形的骨甲,可以说从头到尾都被坚硬的甲板 (骨甲)盖满了。因为甲龙全身披着“铠甲”,贴地面而行,看上去非常像一辆坦克车,所以有人又把它们叫坦克龙。

  但是,甲龙把自己打扮成坦克的样子,并不是用于主动进攻,而是为了防御之用。因为甲龙在地球上出现以后,与它们一起生活的还有永川龙、霸王龙等巨大肉食龙,甲龙必须以甲板把自己武装起来,才能防备肉食龙的侵袭。当然,世界上没有一种武器是完美无缺的,也没有一种防御的装备是牢不可破的。甲龙尽管有坦克一样披着甲板的身体,但它还是有许多地方容易受到攻击。如果霸王龙遇到它,那可怕的锐利牙齿还是能够撕裂甲龙腹侧,把它吞下。然而,生物是有适应外界环境能力的,在后期出现的甲龙,在身体腹侧向后又增加了一些长的骨刺,这样就能更好地防御肉食龙的进攻了。

  不过,看来有的时侯这类恐龙也不光是致力于防御,甘心情愿地束手待毙,它们也有反击敌人的能力。因为,甲龙还有一条长长的尾巴,尾巴的末端突然膨大,形成了像“锤子”一样的东西,当肉食龙前来侵犯时,它们会扬起带锤子的尾巴,击退敌人。

  甲龙嘴的前部已没有牙齿,仅是一个角质的套。嘴边的牙齿也极小,取食时也起不了多少作用。因此,估计甲龙并不是碰到什么植物都吃的动物,而只能吃食植物的嫩枝叶或多汁的根茎。一般认为,甲龙仅在白垩纪生存过,而且生活习性与剑龙有些类似,因此剑龙虽然绝灭了,但它的生态环境却由甲龙重新占领了。近年来,有些古生物学家则认为,甲龙早在1.8亿年前的侏罗纪早期,已经从剑龙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一支,它们先后遨游于欧洲、亚洲、美洲,白垩纪末期全部绝灭。

  在我国的宁夏和内蒙古都曾发现过甲龙类化石。最近,我国科学工作者不仅在内蒙古又找到了多个甲龙个体,而且还在从来没有发现过甲龙化石的江西省广昌县境内,挖到一条比较完整的甲龙化石。毫无疑问,这些新的发现又为甲龙这类古动物增添了新的异彩。

  角龙

  在恐龙中,角龙是最晚来到地球上的动物。它们最初出现在白垩纪,而且就在白垩纪期间迅速繁衍开来,形成了“儿孙满堂”的一类恐龙。

  角龙,是因为它具有特殊的角而闻名于世界。但是,在没有发现角龙化石以前,不要说一般人,就是古生物学家也没有预料到恐龙世界中竟然会有这样一群奇特的动物。这就使我们联想起世界上第一个角龙化石发现的时候,曾经出现过的曲折。那是1877年,在美国丹佛州的一个农场,工人们劳动时发现了一对像牛角似的化石。这个化石很快被送到美国当时著名的古生物学家马什那里,他看了化石以后,经过再三思索,认为是一种野牛的角,并把它的地质年代确定为第三纪上新世。由于马什教授是学术权威,所以许多人对他的结论置信不疑。但是,马什的说法当时受到了一个名字叫科罗斯的青年人的怀疑。科罗斯是一位野外工作的地质队员,他非常熟悉发现化石那个地方的地层,因此,他推断发现化石的层位应当属于白垩纪,那个角化石也不是上新世的野牛。但是小人物的话往往得不到人们的重视。直到后来,有人在白垩纪地层中找到了这样的化石,马什在事实面前才承认,在恐龙家族中最晚出现的一类恐龙是头上长角的角龙。

  众多的研究资料告诉我们,最原始的角龙是原角龙。它是由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组成的中亚考察团于1921年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发现的,后来在我国的内蒙古、宁夏也多次发现过。为了纪念这次考察队的领导人安得思,所以命名为安氏原角龙。这种恐龙的身长只有1.5米的样子,最多也不超过2米,体重不到180千克。它的头上还没有长出真正的角,但有了角的雏形,因为在它的鼻骨和额骨上已有粗糙的突起。初看上去,原角龙的头上好像戴了一顶帽子,这实际上是头骨向后延伸形成的折皱,又称“颈盾”,在脖子和肩部悬垂着,使头和颈都受到了保护。它有一个像鹦鹉嘴龙的嘴巴,身上还有些与鹦鹉嘴龙相似的特征。所以有的古生物学家就此认为,原角龙是由鹦鹉嘴龙进化来的。原角龙的前肢短,后肢长而粗,脚较大,趾端长着似爪的蹄,是一种生活在高原地带、以植物的嫩枝叶为食的角龙。这种原角龙也就是后来的各种角龙的祖先。

  在白垩纪晚期,由于自然环境和角龙本身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促使角龙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体型巨大、颈盾和角各有千秋的盛极一时的动物。它们的出现,的确能使人感到眼花缭乱,无奇不有。

  例如,独角龙是栖居北美的一种角龙,虽然它的嘴巴还是和原角龙一样,但是却在鼻子上长出了一只角,眼睛的上方各有一只小角,远远看去,独角分外明显,所以叫独角龙。独角龙体长约有5.5米,与原角龙相比体型增加了三倍。又如,还有一种在北美同时生活的戟龙,这种动物初看起来很像独角龙,鼻子上也长着一只大角,眼睛上方各有一只很小的角,但在“颈盾”四周还长着尖利的戟状物,因为像我国古代兵器中的“戟”,所以叫戟龙。这种戟状物把戟龙打扮得既威武又雄壮,它是战斗时可以利用的锋利武器。

  在北美还发现过一种非常有名的角龙,名字叫三角龙。这种角龙,体长可达6~9米,臀部高约2.5米,体重超过8吨。三角龙的头长占身体全长的1/3,2米左右的头骨,有一半是颈盾。在头骨眼睛的上方长着一对长而坚硬的角,鼻子上还有一只粗短的角,三角龙即因此而得名。三角龙的角与现在的野牛角一样,既结实又粗大,所以当年被马什教授误认为野牛角的化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三角龙的角。这种角在防卫性的战斗中,肯定会大有用武之地。当三角龙与霸王龙之类的敌人遭遇时,它就放低头部,伏下身子,将长长的角朝着对方,摆出一幅战斗的架势。不仅如此,它的强有力的颈盾也会倒竖起来,威吓敌人。因为处在肉食龙到处逞凶的时代,三角龙之类的角龙必须具备这样的武器才能很好地生存下来。

  不过,以地球历史的观念来看,角龙是恐龙中“短命的暴发户”。从原始的原角龙到进步的多角龙,全部限于晚白垩纪,仅在地球上生存了2000万年左右。在白垩纪末期,它们与其他恐龙一起绝灭了。

  恐龙家族活着的亲戚

  包括恐龙在内的爬行动物,绝大多数都未能逃过6500万年前的那场大劫难,而成为历史长河中的匆匆过客。

  但也有少数的成员,它们的“命大”,从中生代一直繁衍至今。这些成员仅有这几类:鳄类、有鳞类(蜥蜴类和蛇类)以及喙头蜥类。

  这些爬行动物没有同恐龙一起绝灭而一直活到今天,究其原因,可能与它们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关。

  蜥蜴类和蛇类在今天地球上的爬行动物中非常繁荣。它们生活的范围比较广阔,从热带到温带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蜥蜴在地球上的出现比恐龙晚得多,大约在侏罗纪的后期才演化出来。到白垩纪初,有的蜥蜴为了适应特定的生活环境,逐渐失去了四肢而演变为蛇。

  龟鳖类爬行动物 (特别是龟)也是一类活得不错的恐龙的亲戚。它们的资格相当老,自三叠纪中晚期出现后,至今常盛不衰,而且秉性十分保守,近2亿年来,身体的基本结构变化不大,始终穿着厚厚的铠甲。它们作为一个物种,如此长寿,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这身坚固的外壳的缘故。

  龟的外壳很笨重,背着挺沉的,而且行动很不便;但在保命方面,堪称世界一流的防御工事。

  在现生爬行类中,只有鳄类与恐龙的亲缘关系最近。鳄类大约与恐龙同时出现,在中生代虽属“二等公民”,但却是一类唯一能与恐龙匹敌的动物。它们冷眼看着恐龙及其他亲戚们一个个的灭种,自己却奇迹般的活到今天。鳄鱼皮很有经济价值,它们正惨遭人类的滥捕滥杀,前途岌岌可危。

  恐龙在世的亲戚,除了这三类外,最后一类为喙头蜥。喙头蜥在地球上的数量很少,被称为“活化石”,苟延残喘地生活在新西兰南部荒僻的半岛上,目前正处在人类的严密保护之下。

  喙头蜥是蜥蜴的近亲,体长60厘米,模样有点像蜥蜴。它是现存爬行动物中资格最老的一类。三叠纪早期它们的祖先就已活跃在地球上了,2亿年来,样子基本上没多大变化。在喙头蜥面前,恐龙、鳄类、蜥蜴类及龟鳖类,都只能算是小字辈。鳄类

  鳄类是最大和最凶猛的现代爬行类,是恐龙类的亲属,它们可以使我们对中生代的统治爬行类产生联想。

  鳄类自其发展的一开始,即居住在河流、湖泊、甚至海洋中。

  原鳄是最著名的早期鳄类,发现于美国亚里桑那州三叠纪最上部的地层中。它们与一些大的植龙类同时代,植龙类很快消亡后原鳄类及其亲属的后裔模仿了前者。另外还有一些典型的早期鳄类,如非洲南部的喙头鳄和阿根廷的原鳄龙。

  原鳄体长约1米,是槽齿类的后裔。步态为四足式,后肢远较前肢为长,表明这种动物来自两足式的祖先。腿部强壮,显示原鳄很适应于在地上奔跑。但也有一些性质表明它是一种游泳的动物。它的初龙类式的头骨,具有一些鳄类的特征,特别是扁平的头盖骨,上颞孔的退化,眼前孔的消失等。牙齿很尖利,表明其为食肉类。前足腕部远端的骨头延长,后足的跟骨和距骨长大。特别有趣的是其引长了耻骨的近端并不参与形成髋臼,这是鳄类独有的特征。有背部的中央有一列双排的骨质护甲。

  原鳄和其同时代的几个属组成一个独立的亚目,原鳄亚目,可以看成后来鳄类的理想的祖先。当侏罗纪开始时,鳄类很快地占有了过去植龙类所占有过的生态位,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以后的时代,并在后来的动物群中,一直继续下去并保持到现在。鳄类的适应也表现在它们身体大小的系统发育中,由中等发展到各种巨大类型,并向着游泳、攻击和食肉性等方面发展。鳄类作为一个类群,其整个历史的特征是身体强壮,常具有狭长的,长着利齿的颌部,短壮的腿的末端有具蹼的宽脚;长而高的有很发达的肌肉的尾部,作为游泳时强有力的推进器。身体背上和身体两侧都盖有厚甲,一部分为骨质板,一部分是角质外甲片。

  从原鳄类祖先发展的最早鳄类是中鳄类,早侏罗纪至白垩纪末极繁盛,继续到第三纪。与原鳄类以及现代鳄类的区别在于其上颞孔很大,这个孔可能是容纳其特别强大的颞肌的适应。因为侏罗纪的早期和中期是一个大的海侵时期,陆地范围缩小,所以有许多早期的鳄类能很好地适应于海洋生活。真蜥鳄和狭蜥鳄就是这样的两届。中鳄类祖先中的一个科,地蜥鳄类能高度适应于海洋生活。它们失去了厚重的骨质装甲,肢体改变成桡足,尾部的脊椎急骤地向下曲折形成倒歪型的尾鳍。这种海栖的鳄类在白垩纪初绝灭了。白垩纪时从中鳄类中产生出两支进步的鳄类,一类是西贝鳄亚目,如西贝鳄和波罗鳄。它们与这个目内的其他种类不同的特点在于其头骨的侧扁和很高,牙齿也是扁平的。波罗鳄的牙齿数目减少,前面一部分牙齿变得很大成为犬齿状,使头骨外观的形态表面上和似哺乳类爬行动物相似。

  真鳄类,即现代的鳄类最早出现于白垩纪,很快地进化并替代了其祖先——中鳄类。在真鳄中,内鼻孔的位置靠后退移到腭骨后面,以至整个被翼骨所包围。这样的位置使鼻孔经过一条长管子从外鼻孔通到咽喉后方,整个地和口腔分开。现代鳄类舌头后面有一特殊的活瓣,这个活瓣和从上腭顶后面垂下的一层皮褶使呼吸道与口腔分开,这是水生动物一种有用的适应。

  从白垩纪初期开始,真鳄类依着三个方向进化。鳄是鳄型的鳄类,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带。钝吻鳄是宽吻型的鳄类,主要为北美及南美的种类,有一个种分布在我国。食鱼鳄是吻部很狭窄的鳄类,生活在印度。白垩纪和新生代时,真鳄类的分布范围远较今日广泛,说明和现代相比,过去热带和亚热带区的范围要广大得多。真鳄类进化到白垩纪末期时由怖鳄属达到顶峰。这是最大的一种鳄类,化石发现于得克萨斯州里约大河沿岸;头骨巨大,长达1.8米,相对地很宽阔,这使怖鳄拥有一种白垩纪后期爬行类中最大和最强有力的颌部,怖鳄的体长可能达到15米。很可能这种庞大的鳄类可以捕食和它同时代的恐龙。

  最大的现代鳄类长达6米或更长些,但这是比较稀有的。它们在现代世界上能够应付除人类以外的一切对手。这些巨大的鳄类是恐龙时代的惊人的残存者。喙头类

  在新西兰海岸附近的少数岛屿上生活的喙头蜥是唯一的喙头类的孑遗。体长约有60厘米,看上去像一只大蜥蜴,可是与任何蜥蜴类不同,头骨有两个大的颞孔,所以这是一种真正的双弓类爬行动物。牙齿与颌骨相愈合,而不是生在齿槽内。和所有的喙头类一样,喙头蜥头骨前部形成一种悬垂的带齿的“喙嘴”。

  喙头类出现于三叠纪初期,三叠纪是这种爬行类分布最广和种类繁多的时代,分布遍及全世界。其中称为喙龙类的一科,在三叠纪中期和晚期曾有一个短期的繁盛。发现于巴西三叠纪的坚喙蜥,是喙龙类中一种体形相当大的动物,站立时肩高常在60厘米以上。这类动物的结构强健,躯体矮胖,生活时体重大约有70公斤。喙龙类的头骨宽而高,前颌骨扩大而前突,显然是代替前端牙齿的作用。上颌骨上生长着无数的小牙齿,挤满在两侧纵列的沟槽里。下颌骨的边缘呈刀片状,当嘴闭合时恰好纳入上颌骨的槽里。这种奇特的结构可能是食用荚果的适应。显然这类爬行动物所高度适应的外界必须条件只保持了一个短暂的地质时期,因为在三叠纪结束时,喙龙类即趋于绝灭。

  喙头类在三叠纪以后的分布很局限,一直到今天仍是一个局限的进化支系。侏罗纪的正原蜥和现代的喙头蜥相近,说明喙头类在1亿余年的长时期内很少改变。蜥蜴类和蛇类

  蜥蜴和蛇类是数量最多和最多样化的现代爬行类。可能有3800种蜥蜴和3000种蛇,而喙头类仅有一个现生种,现代的鳄约有25种,龟鳖类有400余种。有鳞目在爬行类中的这种巨大的优势很可能从恐龙时代结束以来一直保持着。

  有鳄目的起始可以追溯到三叠纪,即南非早三叠纪的原蜥蜴及其亲属,不列颠三叠纪晚期的孔耐蜥和北美三叠纪的依卡洛蜥。根据原蜥蜴的解剖特征,可将其归属在始鳄类中 (因其方骨上端不是可动的与鳄骨的关节),同时,它也发展了似蜥蜴的各种特征。因此,原蜥蜴是占据在祖先的始鳄类与其后裔的有鳞目之间的位置上。特别有意义的是原蜥蜴的侧颞孔之下有一个完全的方轭骨弓。孔耐蜥和依卡洛蜥则都进化到方骨与鳞骨可动的关节着的阶段,因此属于蜥蜴类。

  蜥蜴类的眶后鳞骨弓之上有一个上颞孔,弓下颊部是开放的,无其他的爬行类那种在轭骨与方骨之间的方轭骨弓。因此,蜥蜴类有些像改变了的双弓类,实际上是下双弓;方骨的下端是游离的,使头骨和下颌间的关节具有更大的活动性。头骨的另外一些骨头在蜥蜴类中消失了,特别是泪骨、后顶骨,可能还有板骨。蜥蜴类还常保留有松果孔,这是四足类中的一种原始构造。蜥蜴类的牙齿不生在齿槽内,而是愈合在颌骨的边缘或内侧。

  蜥蜴类是四足式的爬行类,通常其后足的第四趾加长。这些爬行类在快跑时,常显示出用其长脚的外侧面向外用劲,这是推动身体前进的主要动力。这一些蜥蜴类,如北美洲西部的领蜥蜴,快跑时能用后脚站立,因此它们在运动方式上和许多已绝灭的两足初龙类的运动方式是相似的。

  有鳞目在地质记录中首次出现的两个属,孔耐蜥属和依卡洛蜥属的头骨仍然保留着一些原始的特征,例如,仍然还有泪骨,腭骨上还有许多牙齿(后期的蜥蜴类,腭骨上没有牙齿)。但是它们有一些方面高度特化,胸廓部分的肋骨极度地引长了。对于这种明显的特征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可能在动物生活时这些肋骨支撑着皮膜,使它能够在树间滑翔。现代东洋区的飞龙与之有相同的适应性。这一点说明有鳞目在进化的初期阶段表现出非常特殊和出人意料之外的适应性。这类适应性,可以说明它们标志着脊椎动物对空中运动(滑翔)的初步尝试。

  蜥蜴类在侏罗纪沿着多种多样的辐射适应路线发展,并且在中生代中期和晚期直到新生代的历史中仍然保持着这一特色。现代的蜥蜴类及其亲属——蛇类,都是现代最成功的爬行动物,它们广泛的适应性,多种多样的种属和地理分布以及庞大的个体数量都可说明这一点。蜥蜴类在古生物学上最有意义的是在白垩纪时某些巨蜥类适应于在海中生活,并且发展了巨大的体形,体长可以达到10米以上,这就是我们在前面介绍中生代海洋爬行类的时已简略地叙述过的沧龙类。

  蛇类是所有爬行类中最后进化形成的,实际上是一种高度特化了的蜥蜴类。蛇类已经失去了四肢,行动要依靠身体的各种方式的运动来行使,例如左右方向的弯曲运动,用肌肉作有节奏的波动向前曳行运动,螺旋式回旋的运动,以及美洲西部的响尾蛇的所谓侧旋运动。身体和尾部由于脊椎和肋骨数目的增加变得很长,内部器官的排列方面也引起了许多适应。和体形上适应同样引人注意的是头骨的变化,这一部分成了一种高度活动的构造,具有长的可以活动的方骨,与下颌骨背面有两个关节。前颌骨并不愈合,而是松动地用韧带相连接,因此口能张得很大。当蛇类咬住一个动物后,先把它整个吞入口内,再把颌部张开,因此蛇类常能吞咽比其本身直径大得多的动物。恐龙的灭绝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恐龙灭绝之谜 下一篇:恐龙小百科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