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撷风

作者:崔玉亭 字数:35681 阅读:74 更新时间:2009/06/18

星海撷风

启明星与长庚星

  有时候,在天刚朦朦亮时,东方的天空会出现一颗明亮的星星,它晶莹透亮,光芒四射,美丽极了。这颗星古时称为“启明星”,意思是随着它的出现,天就要亮了。而有的时候,在黄昏时,我们在西方的地平线上空,也会看到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随着天越来越黑,这颗星更显得光辉灿烂,像一盏明灯高挂天宇,引人注目。这颗星古时称为“长庚星”。

  启明星与长庚星实际上是同一颗星,是九大行星之一的“金星”,西方称为“维纳斯”。维纳斯是古罗马神话中“爱与美”之神的名字。

  金星,在我国古代又称为“太白金星”,这是由于她发射出白色的光辉。金星与其他几颗行星 (水星、木星、火星、土星)早在春秋战国以前就发现了。由于它们在天空中没有固定的位置,不停地游荡着,故此称为“行星”。以别于似乎固定不动的众多的“恒星”。大约到了16世纪时,才确定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也是一颗行星。所有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旋转的轨道是接近于圆形的椭圆形。

  金星的轨道在地球轨道以内,所以从地球上看去,当金星在太阳前面与背面时,都见不到。只有当金星离开太阳有一定角距时,才能看到。金星在太阳的西边时,我们可以在日出前的东方看到。此时的金星为启明星;而当金星在太阳的东边时,我们可以在日落后的西方地平线上看到,此时的金星为长庚星。

  金星在距离太阳最大角距时,称为东大距与西大距。东、西大距时,是观察金星的最好时候。此时金星的高度大,在天空出现时间长。

  那么,金星为什么这么明亮呢?

  金星是颗行星,它本身不发光。它的光辉是反射太阳光而来的。其他行星也是反射太阳光而发亮的。既然是反射光,那反射多少就取决于行星表面的反射本领了。比如太阳光以100份射入某颗行星,而某颗行星将其中的15份反射出来,就说这颗行星的反射率(或反照率)为15%或0.15。各行星表面的结构不同,它们各自的反射率就不一样,比如,水星的反射率为0.05,火星的为0.15,木星为0.44,土星为0.42。而金星的反射率最大,为0.59即接近于60%。在我们地面上,只有新下的雪反射率才比金星大一些 (为80%),而岩石、岩灰与木炭的反射率仅为0.07。

  由此可见,金星特别明亮,是由于它表面的反射率很大。原来,金星大小跟我们地球差不多(金星半径为6096公里,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但它表面包着一层浓厚的大气,而大气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 (占全部大气的97%左右),靠着这层大气反射、散射太阳光,因而显得明亮。

  从我们地球上看去,金星特别明亮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它离太阳及地球都不太远。金星距离太阳,只有日地距离的70%,约1亿零8百万公坠。它所得的太阳光的辐射当然就比较大了。木星体积比地球大1300多倍,但木星离太阳远 (约为日地距离的5倍多),它所得太阳光就少,故此不如金星明亮。

  从地球上看去,金星是最近我们的一颗行星,它离地球最近时约有4干万公里,比地球的另一个近邻行星——火星,最近地球时的距离要近1千万公里以上。同样亮度的天体,有的离我们近些,看来就亮些:而有的离我们远些,看来就暗些。金星离地球近些,所以看来就亮些。

  金星具有上述几个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它成为全天最亮的星星。

  但是,金星最亮的时候,并不是在它距地球最近的时候。当金星位置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时,你为“下合”,其相对的一点为“上合”。在下合附近,太阳光照亮的金星的半球,恰巧背对着我们,所以我们是见不到金星的。只有在离下合有一段距离时,才可见到金星最亮。按时间算,在离下合之前与之后一个月多一点的时候为最亮。比如1994年11月2日金星下合,在此之前的9月29日金星最亮,亮度达—4.7等,在11月 2日之后的1994年12月 9日,又是金星最亮。到了1995年初,金星离地球越来越远,它的亮度就逐渐降低了,年初为—4.7等,年中为—3.9等,1995年底为—4.0等。

  流星部落

  在晴朗的夜空中,常常会看到飞流而过的一道亮光,人们称它为流星,民间也叫贼星。对此,常有人说:这是星星掉下来了。它们真是我们在天空看到的亮星掉下来了吗?当然不是。那些亮星离我们非常遥远,体积都比地球大得多,怎么可能往地球上掉呢?我们知道,在行星际空间有许多尘埃物质和大小不等的破碎的固体物质。当它们和地球接近或地球穿过它们之中的时候,这些固体物质便以每秒十几公里至几十公里的速度撞入地球大气层,与大气产生激烈的摩擦,从而生热发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的流星现象。流星现象通常都发生在离地面80至120公里的高空。每夜都可以看到一些流星。但是这些单个出现的流星的方位、亮度和时间是不同的。就一日而言,后半夜的流星要比前半夜多。

  流星体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尘粒和固体块。流星体数量极多,形状不规则,大小相差悬殊。大流星体像一座山丘,小流星体连肉眼也无法辨认,通常只有砂粒和小石子那样大小。它们绕太阳转圈子的时候,有时会跑到地球附近。当它们一旦闯入地球大气层,就以极快的速度与空气摩擦和碰撞,产生很高的温度,因而燃烧发光,在夜空中留下一道灿烂的光辉,这就是流星有些明亮的流星过后,还会留下一条明亮的痕迹,叫做“流星余迹”。

  较大的流星体陨落时产生的流星现象叫火流星。这种流星体在稠密的地球低层大气内高速运行时,由于它大量的物质在大气中挥发燃烧,发出耀眼的光芒,看起来像一条巨大的火龙,常伴有雷鸣声,这就是火流星。明亮的火流星能把广大区域照得如月明之夜,甚至如同白昼。当天空中的流星余迹被掩没时,又会出现烟柱似的尘埃余迹,可持续几个小时。人们根据这一尘埃余迹可以推测出高层大气内的风向和风速等。

  1930年,前苏联伏尔加河上空曾出现一次罕见的火流星。当年4月30日下午1时,人们突然看到天上飞来一个圆圆的“火球”,比月球稍小一些,后面拖着一条长长的“火链”,约飞行了5秒钟就消逝了。在消失的地方升起一股烟云,逐渐变浓,持续5分钟,直到烟消云散之后,人们还听到剧烈的轰鸣声,犹如发射火炮,一直延续了半分钟之久。

  有时,夜空中出现的流星很多,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好像都是从一个方向射出,构成令人心旷神怡的天象。这种天象称为流星雨。

  1872年11月27日,欧洲一些地区曾遇到一场罕见的流星雨,人们看到大群大群的流星从仙女座中迸发出来,像节日焰火一般,壮丽非凡。这场流星雨从傍晚7时一直持续到午夜1时,流星总数达16万颗之多,在流星陨落的高潮期间,每秒钟陨落的流星竟达10~15颗之多。但通常的流星雨往往每秒钟只陨落一两颗流星。

  流星雨原本是某些彗星瓦解后遗留下来的碎片和冰决,当它们与地球相遇时,成群结队的碎片和冰决在大气层中因摩擦而燃烧和发光,便形成流星雨现象。每回流星雨出现时,似乎所有的流星都是从天空中的某一点发射出来的,这一点叫“辐射点”。通常流星雨的名称就用辐射点所在的星座名称来命名的,如前面提到的流星雨是从仙女座迸发出来的,就叫它为“仙女座流星雨”,这个流星雨是由比拉彗星瓦解后的碎块和冰决所形成的。

  星海中的路灯

  对我国广大地区来说,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常年可见。在壮丽的恒星天空中,它们像指路灯塔,似报时鸣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熟悉的星星朋友。北极星现在在很靠近地球北极所指向的天空,因此,看起来它总在北方天空。正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重要,才大名鼎鼎。其实,按亮度它只是一颗普通的二等星,属于“小字辈”。它离我们约400光年。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也叫小熊座α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勾陈一”或“北辰”。在星座图形上。它正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说到这里,或许你要问:小熊星座α星永远享受北极星的尊称?或者说,地球自转轴的北极永远指向这颗星吗?首先应该指出,地球自转轴也是在周期性的缓慢摆动。因此,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位置自然也是变动的。可见,北极星的“皇位”也存在轮流坐庄的可能。天文学家们早已算出, 5000年前,北极星不是现在小熊座α星,而是天龙座α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右枢。那时右枢获得北极星的殊荣。到公元1000年,也就是中国北宋初年的时候,地球北极指向的天空离现在北极星——小熊座α星的角距还有6度。可见,那时它还远远不能作北极星。现在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离小熊座α星的角距只有约1度。目前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正以每年15角秒的速度接近小熊座α星。到公元2100年前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和小熊座α星之间的角距最小,仅有约有28角分。似乎这时它的“地位”才达到北极星的顶峰。然而,从此以后,地球自转轴北极指向的天空将逐渐远离小熊座α星。到公元4000年前后,仙王座γ星将成为北极星。到公元14000年前后,天琴座α星——织女星将获得北极星的美名。那时人们再谈起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来,织女星“入主北极星的皇位”身份,远远超过牛郎星。地球自转轴这样摆动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6000年。这说明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的,静止只是相对的,运动变化才是永恒的。

  北斗七星属于大熊星座的一部分,北斗七星位于大熊的背部和尾巴。这7颗星中有6颗是2等星,1颗是3等星。通过斗口的两颗星连线,朝斗口方向延长约5倍远,就找到了北极星。认星歌有:“认星称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初学认星者可以从北斗七星依次来找其他星座了。

  古人把北斗七星作为一种永恒的神圣的象征。难道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永远不变吗?它永远是找北极星的“工具”吗?当然不是这样。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恒星也不例外。既然恒星也在运动,那么,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当然也在变化。实际上,这7颗恒星离我们的距离不等,在60~200光年之间。它们各自运行的方向和速度也不一样。7颗星大致朝两个方向运行,摇光和天枢朝一个方向,其他5颗基本朝一个方向。根据它们运行的速度和方向,天文学家们已经算出,它们在 10万年前。组成的图形和10万年后组成的图形,都和今日的图形大不一样。

  天狼星的伴侣

  连接猎户座腰带上的3颗星,向东南延长到它们间距的约7倍长,就会看到青白色的天狼星。天狼星属大犬座,正好在大猎犬嘴巴上。在古埃及,每当天狼星在黎明时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正是一年一度尼罗河泛滥的季节,此时,大地回春,埃及人便开始了播种耕耘。由于天狼星的出没和古埃及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所以人们特别崇拜它。

  天狼星是除太阳外全天空中用肉眼看起来最亮的恒星,是距离我们较近的恒星之一,它的距离为8.7光年。它还是自行(在垂直视线方向移动的角度的大小)极快的恒星,平均每年自行稍大于1″。1834年德国天文学家贝塞尔开始研究天狼星的自行。1844年他发表文章指出,天狼星的运动很不规则,在大球上的轨迹不像其他恒星那样沿一条直线运动,而是在天球上画下一道波纹状的路线。这种现象引出这样一个结论:天狼星实际是一对双星,天狼星的不规则运动,是由于它围绕双星系统的重心作轨道运动所造成的。

  贝塞尔的文章发表以后,由于当时并未找到天狼星的伴星,人们认为它可能是个暗黑的看不见的星,此后也就没有人再注意这个问题了。19年以后,美国望远镜制造家克拉克制造了一架口径为46厘米的折射望远镜,他在试验这架望远镜时,终于发现天狼星附近的“看不见的伴侣”,这个双星系统的转动周期为50年。根据双星的运动,进一步求出了伴星的质量,结果是天狼星的质量与太阳的质量差不多。但是,天狼伴星的亮度却只有太阳的几百分之一,它的温度并不低,约为10000K左右。

  什么原因使得天狼星的伴星这么暗呢?原来它的体积太小了,只有太阳体积的百万分之几。因此,人们把这类恒星称为白矮星。

  天狼伴星的体积比地球大不了多少,质量却和太阳质量差不多,这意味

  10      3着它的密度非常大,为10公斤/米 ,即每立方米的天狼伴星物质的质量约1000万吨。白矮星上1吨重的材料可以放在火柴盒里,可以想象它的密度之大!

  最早发现的另一颗白矮星是波江座40号星的伴星。现在已经发现白矮星1000颗左右。由于它们的亮度太小,使用大望远镜也只能看到距离较近的白矮星,实际上,白矮星的数目比现在知道的要多得多。白矮星的密度

  为什么白矮星的密度如此之高?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算出它表

  7   9面的重力等于地球表面重力的10~10(1000万~10亿)倍。在这样高的压力下,组成白矮星的物质的原子都被压碎了:电子脱离了它原来在原子中的轨道变成自由电子。我们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的质量大

  -8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而原子核占的空间很小,如氢原子核的半径只10厘

  -13米(一厘米的一亿分之一),而氢原子核(质子)的半径只有10厘米(一厘米的十万亿分之一)。原子被压碎,在强大的压力下,原子核排得更紧密了,因此单位空间内包含更多的物质,即是说密度大大增高了。这种自由电子气体叫作简并电子气体。简并电子气体压力与白矮星强大的重力平衡,维持着白矮星的稳定。白矮星质量越大,重力越大,简并电子气体压力就抵抗不住星体的引力收缩,白矮星就会进一步坍缩成密度更高的天体。印度出生的美国天体物理学家钱德拉塞卡研究了白矮星的物态,得出它的质量极限为1.4个太阳质量。当质量大于1.4个太阳质量时,白矮星是不稳定的,引力坍缩将使它变为密度更高的中子星或黑洞。白矮星的演变与寿命

  白矮星是恒星生命史的晚期天体,是快要死亡的天体。它是如何演变来的呢?

  现代恒星演化理论告诉我们:恒星是由星云收缩而形成的,星云中主要的成分是氢,星云收缩,温度不断升高,密度不断增大。当温度升高到700万K时,氢就会熔合在一起发生热核聚变,产生大量的光和热,这时恒星便诞生了。依靠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恒星度过一生的青壮年时期。当核心的氢燃料消耗光的时候,核心温度升得更高,引发氦聚变反应,恒星膨胀变成一颗又红 (表面温度较低)又大的红巨星。红巨星进一步演化,其外层气体由于膨胀慢慢扩散到宇宙空间去,而星体核心部分演化成白矮星。当星核质量大于白矮星质量极限时,星核便会演化为中子星或黑洞。到了这个阶段,恒星便进入老年垂死阶段。这时氢、氦等热核原料已经用光。此后,白矮星便依靠它的余热慢慢走向它生命的终点。

  不过,有时白矮星也会“死而复活”。当白矮星是密近双星系统中的一个子星的时候,白矮星会吸积另外一颗子星的物质,吸积来的氢在白矮星表面堆积,形成氢气包层,当温度足够高时,就会发生热核反应而产生巨大能量。这种现象叫新星爆发。有的新星还会再度爆发,成为再发新星。

  新星爆发后白矮星的命运如何?一种理论认为,白矮星有可能由于吸积过多的物质,质量超过白矮星质量的极限而发生引力坍缩,演化为中子星。

  白矮星如何走完它的生命旅程?其最终结局到底如何?会不会演化成中子星?白矮星死亡之后的遗骸会成为形成新恒星的材料吗?……一系列问题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兴趣。中子星

  在天文学史上,由理论家根据物理学规律预先推算出该天体的存在,再由天文观测家实测从而得到证实的例子是不少见的。中子星也是这样。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组成原子的粒子除电子 (带负电荷)和带正电荷的质子之外,还存在一种不带电的粒子,定名为中子。查德威克的发现公布后,当时正在瑞典作学术访问的前苏联物理学家朗道作了一个有趣的预言:在宇宙中存在一种主要由中子组成的星,它的体积很小,质量接近太阳

  57质量,大体包含10(1O亿亿亿亿亿亿亿)个中子,因此密度极高。

  那么,中子星是怎样形成的呢?一个正常的恒星经历怎样的物理过程被压缩成如此高密度的中子星呢?巴德和兹维基于1934年作出了回答,他们计算了一个正常恒星(半径约为100万公里)经引力坍缩为大小约10公里的中子星时引力能的变化,发现和超新星释放出的能量相等,因此提出:正常恒星过渡到中子星,是由于超新星爆发造成的。美国科学家奥本海默研究了引力坍缩过程,进一步肯定了中子星存在的可能性。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人们完全忽略了这些理论家的工作,没有人认为会找到中子星。因为中子星太小,一个比地球还小的恒星发出的光毕竟太微弱了,何况连它是否发光还不清楚呢。直到30年后,人们才以意料不到的方式证实了中子星的存在。

  60年代,英国剑桥大学的休伊什和他的学生贝尔(现名伯娜尔),一起制造了一面很大的长波(3.7米)接收天线,用来研究星际电离气体对宇宙射电波的折射效应,即星际闪烁。在这个波长上,只有角直径非常小的射电源才会发生闪烁,较大的射电星系是不会闪烁的。1967年7月,刚开始启用这具射电望远镜作观测的几天内,贝尔就记录到有很强的无线电信号起伏。信号的特征不像是星标闪烁,却很像是地面上的无线电干扰。

  起初,休伊什把它当作摩托车打火之类的从地面来的无线电干扰而不予理会。以后,这种信号一再反复出现,直到10月份,他们得出结论:这是来自天体的射电信号。他们又换用了一具更灵敏的接收机,11月份,他们第一次接收到清晰的、极其规则的无线电脉冲信号。这是人为的吗?会是宇宙飞船发出的吗?会不会是地外文明世界发来的无线电信号呢?这后一种可能性特别令人激动。有本科学幻想小说中曾描写过地外文明世界有种“小绿人”的高级智慧生物,因此,当时有的科学家戏称这种无线电信号为小绿人的信号。

  显然,如果让大家知道他们正在接收小绿人发来的信号,那是多么轰动的新闻,记者就会大批地拥进天文台,从而影响科研工作。所以,直到1968年2月,休伊什才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们观测到来自宇宙的射电脉冲星的文章。文章分析了脉冲信号的性质后指出,脉冲星肯定在太阳系之外,可能是某种致密天体,大概是白矮星或者中子星。消息传开之后,各国的射电天文学家立即把注意力转向天空,来证实这一引人注意的发现。两周以后,英国焦德尔雷班克天文台就发表文章,证实了第一颗脉冲星的存在。到1968年,至少有8个射电天文台观测到了脉冲星,到现在已发现了500多个脉冲星。

  脉冲星是什么天体呢?人们纷纷提出各种理论,推测什么天体能够发生周期性的脉冲变化。最初,人们认为是白矮星的周期膨胀和收缩运动。但白矮星的脉动周期不会小于2秒,而多数脉冲星的脉冲周期都小于2秒。蟹状星云中的脉冲星,脉冲周期为0.033秒。于是,人们又进一步考虑白矮星双星的公转效应,计算表朋,即使是相接触的双白矮星,其公转轨道周期也不会小于1.7秒。看来唯一的可能解释脉冲星的物理机制是白矮星自转。自转周期为1秒以上的白矮星是稳定的,如果周期太短,快速自转产生的离心力就会使白矮星解体。但不少脉冲星的周期都小于1秒,而且用光学望远镜观测脉冲星竟没有一个是白矮星!

  1968年,帕西尼和高尔德分别发表文章,论述脉冲星是具有磁场的快速自转的中子星。这样才使关于脉冲星的争论告一段落。有两颗脉冲星存在于超新星遗迹中,这一事实既证实了超新星爆发会产生中子星的科学预言,也证实脉冲星就是中子星。此外,帕西尼和高尔德预言,脉冲星由于辐射自转应该减慢,不久就发现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自转周期果然正在减慢。于是,脉冲星即中子星就完全得到肯定。白矮星与中子星

  现代恒星演化理论告诉我们,中子星是恒星演化到晚期的产物,当恒星因耗尽能量而出现超新星爆发时,在引力作用下,星核就会坍缩成中子星。

  在银河系中,双星是很常见的,若是双星中有中子星,中子星对双星的演化会有什么影响呢?

  1968年,一位前苏联天文学家发现,天蝎座X—l是一对双星,其中之一是中子星,它的伴星是一红巨星。红巨星的气体受到中子星的吸积,在中子星的周围旋转碰撞,而升温到100万K时,就会辐射出大量X射线。

  天文学家研究了由双星组成的X射线源(X射线双星)以后,发现供给X射线源物质的伴星可分两类:一类是具有几个太阳质量的大伴星,一类是不超过两个太阳质量的小伴星。这两类伴星的演化有所不同:前一类X射线双星中的大质量伴星自然演化,并以超新星爆发而告终。爆发把双星系统中的许多物质吹到宇宙空间,从而削弱了两星间引力,若双星系统丧失了一半以上的物质,它就瓦解,只留下一个孤单的中子星。若爆发出的物质不多,双星系统保存下来,结果是留下一对中子星。1947年后,果然发现了双脉冲星。而含有一个低质量的恒星和一颗中子星的X射线双星,演化较温和,由于伴星没有足够的物质引起超新星爆发,伴星流失到中子星的物质速率很缓慢,结果是形成一颗白矮星和一颗中子星。在已知的射电脉冲星中,双星相对稀少,仅有9个为脉冲双星,其中7个是属于后一类的。

  然而,PSR0820—02脉冲星的发现给上述演化理论提出了难题:它是一个由白矮星和中子星组成的双星。根据理论,它应该是磁场较弱、脉冲周期很短的脉冲双星,但实际上它却是磁场很强的一种特殊脉冲双星,最新的理论认为,这类脉冲双星中的中子星并非来自超新星爆发,而是来自白矮星的坍缩。按照这种理论,PSR0820—02原是一个普通的双星,质量较大的伴星最后演化成白矮垦,但它继续吸积质量较小的另一伴星的物质,最后超过白矮星的质量极限而坍缩为一个中子星。不过,一般说来,由伴星吸积来的氢在白矮星表面积聚起来后,大多数白矮星会由于氢聚变产生爆炸 (新星爆发),又把积聚起来的物质抛出,是不会坍缩为中子星的。若使白矮星发生引力坍缩变成中子星,必须要求白矮星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是特殊白矮星,是一种由氖、氦和镁组成的白矮星,这样的化学组成对氢聚变不起催化作用;(2)白矮星伴星的质量输出必须十分缓慢,不易发生激烈的爆发。这种理论模型尚需观测来检验。白矮星会按照这种方式演变为中子星吗?中子星本身又将如何演化?天文学家正在努力寻找更多的脉冲星来验证上述新理论是否正确,进一步理解中子星演化的来龙去脉。

  神秘的新星

  晴朗的夜空中,原来看不见有星的位置上突然间冒出一颗亮星,这种现象是多么令人惊讶和兴奋!人们往往认为这是颗新诞生的恒星,于是便把这种天体叫做新星。新星发亮一段时间之后,亮度逐渐减小,又慢慢地消失在夜空中,好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因此我国古代又把它叫做客星。新星的最古老的记录是我国 《汉书》上的记载,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六月“客星见于房”,“房”指二十八宿中的房宿,相当于现在的天蝎星座。到现在为止,在银河系中总共记录到的新星不过200颗左右。每年发现的新星并不多,多则三五个,少则一个也没有,肉眼能看得到的亮新星就更为稀少了。根据推算,在我们银河系中,平均每年可能出现50颗新星。但是,由于新星都分布在银河平面附近,那里的大量吸光星际物质吸收了新星的光,因此我们只能看到近距离的新星,这样一来,就使新星成为一种少见的天象了。新星不是新的星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新星是从宇宙中新产生出来的天体。直到 19世纪末,这一想法才有所改变。那时,照相方法已经引入天文观测,人们对整个天空进行了巡天照相。由于照相底片能够累积光线,所以较暗的星经过长时间曝光,在底片上也能显现出来。在照相的星图上人们发现,新星出现以前,在那个位置上早已存在着星星,只是由于它太暗,我们肉眼看不见罢了。当新星最为明亮期过后,在新星“消失”的位置上,用照相方法仍可观测到那颗星星。这时,人们才正确地认识到新星并不是新诞生出来的星。

  新星出现时,极其明亮。1918年天鹰座出现一颗新星,亮度达-1.1等,在天空中,成为仅次于天狼星的第二亮星。一般的新星的亮度也达到1等星。新星出现前,它的亮度很暗,都在肉眼视力范围之外,而肉眼能看到的最暗星是6等星。新星发亮前后,亮度变化可以达到7~16星等。像1975年天鹅座出现的新星,亮度变化达19个星等。星等相差1等,亮度相差2.5倍,新星发亮前后,亮度可以剧增几百万倍至几千万倍。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恒星亮度剧增呢?

  人们用光谱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星的光谱,发现在新星亮度极大时,光谱线向紫端移动,表明新星外层大气向观测者方向移动。由谱线位移可以计算出,新星向外膨胀的速度为1000公里/秒以上。这样巨大的膨胀速度说明什么呢?说明新星在“爆炸”。由于新星的爆炸,使新星的亮度骤然剧增几千倍。新星的爆发

  新星爆发,大量物质被抛射到宇宙空间里,星体会不会因爆炸而瓦解呢?人们研究了几十个爆发后的新星光谱,发现这些光谱和一些演化到晚年的热矮星的光谱非常相似。于是人们产生这样一种认识,新星不是恒星的幼儿阶段,而是恒星的暮年阶段。新星爆发是恒星行将死亡的前奏曲,是恒星的“天鹅之歌”。

  本世纪50年代,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进步,人们不但可以知道爆发后的新星的亮度,还能够知道新星爆发前的亮度。对比两者,竟发现了一个未曾意料到的结果。绝大多数的新星,爆发前后的亮度是相同的,经历一次爆炸,新星又恢复到爆发前的状态。新星爆发不是恒星的解体,而是一次“调整”。进一步研究新星爆发的能量和质量变化后发现,经过一次爆发,恒星的质量

  30仅仅损失万分之几到千分之几个太阳质量 (一个太阳质量为2×10公斤,即2000万亿亿亿吨),抛出的物质微乎其微。新星种类

  新星是爆发型变星的一种,属于爆发型变星的还有再发新星、矮新星的和类新星等,它们或多或少都具有和新星类似的特征。再发新星是指观测到不止一次爆发的新星,大体上每10~100年就爆发一次,已观测到十几颗。罗盘座T星和人马座V2005星已经记录到了5次爆发。再发新星爆发时,亮星剧增的幅度比新星的光变幅度要小,为7~9星等。每次爆发抛出的质量仅有百万分之几个太阳质量。现在认为,再发新星和新星之间没有根本的区别,新星可能是爆发周期长的再发新星,而再发新星可能是爆发周期短的新星。

  矮新星是爆发规模比新星小(亮度变幅2~6星等)、爆发周期很短(每隔几十天就爆发一次)的爆发型变星,它发亮的突然与快速和新星发亮的特征有些类似。

  类新星是某些特征与新星类似的变星,亮度变幅约3个星等。每隔数年发亮一次。新星爆发的原因

  新星爆发是一种物质抛射和能量释放的不稳定的物理过程。爆发破坏了恒星的原有平衡状态,经过能量释放又重新达到新的平衡状态。

  是什么原因促使恒星爆发呢?这种爆发对恒星的生命演化史具有什么作用呢?

  目前,有不少天文学家致力于研究新星爆发的物理原因。有种学说认为,恒星演化到晚期,中心温度高到几十亿度,密度升高到水的密度的1亿倍以上。这时,恒星核心内部由于热核反应产生大量中微子。中微子是一种基本粒子,静止质量等于零,不带电,穿透力特别强,不和其他物质粒子发生作用,因此产生出来以后能够很快地跑到恒星外部去。它们带走很大能量,恒星内部能量迅速减小,因而抵抗不住恒星引力的收缩。于是,恒星迅速坍缩。造成恒星爆发。不过,这种物理过程释放出来的能量又太强了,大大超过新星爆发产生的能量,所以,用它来解释新星爆发是缺乏说服力的。

  后来,人们发现有许多新星、再发新星、矮新星、类新星是双星系统。1947年,观测证实,再发新星北冕座T星是分光双星;1952年,观测到矮新星天鹅座SS也是分光双星;1954年,证实类新星宝瓶座AE又是分光双星;同年,证实武仙座DQ新星是食双星的一个子星。四类爆发变星都与双星有关。

  是不是所有新星都是双星呢?双星对新星爆发有什么关系呢?

  现在有种理论认为,很多新星爆发的原因可能与它是密近双星有关 (密近双星是指双星的两子星距离较近,由于引力作用,两子星之间有物质交流的双星系统)。当密近双星的一个大质量子星演化为冷的红巨星,另一个小质量子星演化为热矮星的时候,冷星膨胀,外层气体射向热矮星,使热矮星表面吸积起含有大量氢的气体包层。当气体包层之下温度增高到足以引起氢的热核聚变时,热矮星就因热核聚变反应而释放能量,造成新爆发。这个理论是否正确?还待进一步观测来验证,理论本身也还有许多细节不清楚。如果说密近双星是造成新星爆发的原因,那些不是双星的新星爆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再发新星一再爆发的物理机制又是什么呢?近几十年来,人们发现除了存在可见光波段上突然发亮的新星之外,还陆续发现射电能量剧增的射电新星,以及X射线能量突然剧增的X射线新星。这些新星爆发的原因又是什么呢?新星爆发的秘密有待人们去揭露。

  罕见的超新星

  1987年2月23日,在大麦哲伦云星系出现了一颗超新星。第二天,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便向全世界的天文台站和观测机构发出电报和电传,通报这一罕见的银河系外天体爆发现象。这颗超新星被命名为 1987A。超新星是大质量恒星 (质量大于或等于8~10个太阳质量)在晚年发生的崩溃、瓦解性的爆炸现象,一般质量较小的恒星并不以超新星爆发终了它的一生。超新星现象

  在晴朗的夜空中,人们有时会在原先看不到星星的地方发现一颗新出现的星星在闪耀,人们最早时称它为新星。实际上它并不是一颗新出现的星,只是因为过去它太暗弱而不引人注意罢了。后来,天文学家把在短时间内亮度突然增大1万倍甚至100万倍的恒星称为新星;把亮度突然增加比新星强

  7  10得多,光度能达到太阳光度的10~10(1000万~100亿)倍的星称之为超新星。

  现代天文学家统计分析了古代天文观测记录,特别是我国丰富的历史资料,结果只确定了不足10个银河系内的历史超新星。天文学家们公认,公元1006年、1054年、1181年、1572和1604年诸年的中国古书中的“客星”记载,都是银河系中的超新星(见下表)。离现在最近的两颗超新星(1572年、1604年),著名天文学家第谷和开普勒曾观测过,曾分别被称为“第谷新星”和“开普勒新星”。

  历史上的超新星 (银河系内)

  爆发年份    历史年代    客星专名 所在 星座 星等 肉眼可见时间

  公元185  东汉 灵帝 中平二年 南门客星 半人马   -8   20 个月

  386  东晋 孝武帝 太元十一年 南斗客星  人马   ?   3 个月51

  续表

  爆发年份    历史年代    客星专名 所在星座 星等 肉眼可见时间

  393  东晋 孝武帝 太元十八年 尾中客星   天蝎   -1   8 个月

  1006  北宋 真宗 景德三年   周伯星   狐狸   -9.5   数年

  1054  北宋 仁宗 至和元年 无关客星   金牛   -5   22 个月

  1181  南宋 孝宗 淳熙八年 传舍客星   仙后    0    6 个月

  1408      —        —    天鹅   -3    ?

  1572   明 穆宗 陲庆六年   阁道客星  仙后    -4   18 个月

  1604  明 神宗 万历三十二年 尾分客星   蛇夫   -2.5   12 个月

  1885年8月31日,有人观测到仙女座大星云中恒星的爆发,并认为是新星。直到1920年,天文学家才搞清楚仙女座大星云是银河系外的星系,其星光要经过200多万年才能传到地球。由此可算出1885年看到的那颗恒星爆发时,光度竟然是太阳的100亿倍,使人们大吃一惊!从此以后,人们才把这种光能量极其巨大的恒星爆发现象,称为超新星爆发。细心的天文学家们,还从20年代以前的天文照相底片中,陆续发现了13个河外星系超新星。随着巨型精良的天文望远镜的问世,天文学家开展了超新星照相巡天观测工作。从1885年~1987年2月底,人们一共发现了633个河外星系超新星。据估计,每个星系平均近300年才有一颗超新星出现。

  我国古代天文观测者对观测记录超新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表中列出的1054年出现的那颗著名超新星,就是最突出的例子。《宋史》中记载:“宋至和元年五月乙丑客星出天关(即金牛座ζ星)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

  《宋会要》一书中也有记载:“至和元年,伏睹客星出现,其星上微有光彩,黄色。”著名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8年根据金牛座“蟹状星云”的大小以及它约每秒900公里的膨胀速度,指出它就是中国史书上记载的那颗客星——超新星爆发后的遗迹。恒星的爆炸

  现代天文学家认为,恒星就是遥远的太阳,只不过其大小与太阳不尽相同罢了。大质量的恒星在晚年为什么会爆炸呢?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应该知道恒星的物质组成,或者说它靠什么东西“燃烧而发光呢”?

  近代天文学家由光谱分析方法获悉,太阳上含有大量的氢元素,其次还有少量的氦、碳、氧、硅等60多种元素。1939年,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贝特认为,太阳的能量来自于氢原子核聚变反应,它类似于氢弹爆炸。当4个氢原子核聚变为1个氦原子核时,可释放出巨大能量。实现热核聚变反应的条件是高温和高压。科学家们通过观测研究,由物理定律计算出太阳中心温度约为1500万度。也就是说,太阳是一座似氢原子核为燃料的核子炉!后来,人们把这一理论推广应用于恒星演化研究。

  在恒星演化过程中,其内部的热核反应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人们逐渐弄清楚在任何恒星中氦约占 25%左右,其余的大多数是氢,而所有其他元素的总和才占总成分的1%~2%。一般说来,恒星先是以氢为燃料。恒星的核心部分——星核的氢燃料耗尽后,星核中心收缩释放的引力能使恒星的氢壳层燃烧,同时恒星外层向外膨胀。与此同时,星核的收缩还使这个“热核反应炉”升温 (可达2亿度),然后,氦开始燃烧,这时星核收缩停止。

  氦燃烧的灰烬是碳和氧。在氦燃料耗尽时,星核又开始收缩。这时候的恒星有点像是两个套在一起的球壳——双燃烧壳源,一个是氢壳源,另一个是氦壳源。当星核收缩到一定程度,星核内的温度达到8亿度,碳开始燃烧。碳燃烧的主要灰烬是氧,氧燃烧之后是硅;前者燃烧所需的温度是20亿度,后者所需的温度是30亿度。

  综上所述,在核反应的每一个阶段,当一种核燃料耗尽时,恒星的中心部分缺少能量辐射便开始收缩,在收缩过程中可释放引力能,因而使星核内温度上升,最终把另一种核燃料点燃。恒星在晚年变得越来越不稳定,热核反应一轮接一轮地进行,热核反应的温度一轮比一轮高,反应的速率也进一步加快,最终导致整个恒垦爆炸即超新星爆发现象。在理论上具体一点说来,如果氧和硅的燃烧都未能使星体爆炸,那么恒星内部最终就由铁原子核和电子简并气体组成一个密度极大的核心,这时所有的核燃料就都耗尽了。因为铁原子核的结合能最大,铁核是很稳定的核。此时的恒星已接近“死亡”,伴随恒星中心核反应的轮番进行,星核已被一个温度低得多 (不足10亿度)的“幔”所包围,在幔的外面还包有一层氢和氦的外壳。星幔中的化学成分占优势的是氧、氮和氖等轻元素,这些是恒星爆炸所需要的潜在核燃料。

  这时候由于上层物质的重量已经不再能被下面的气体压力所支撑,恒星的所有外层便向着中心陷落——坍缩,并在此过程中迅速升温。当星核的密度接近每立方厘米3000万吨,而温度超过1000亿度时,核心将停止收缩,包层由于不再向恒星中心坍塌而迅速被加热,幔中的轻元素像“火药库”似地爆炸了。超新星爆发前,作为坍缩星的全部复杂的物理过程,仅仅是在异常短暂的、大约不到一秒的时间内发生的。中微子

  在现代天文学研究中,中微子——一种质量近乎为零的中性不带电粒子,竟然涉及宇宙演化问题。中微子究竟有无质量?如果有,到底是多少?这是科学家们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从科学理论上来说,如果中微子确实具有质量的话,在数百亿年后,我们的宇宙将会由膨胀转化为收缩,即宇宙将经历一个由冷却而升温的阶段,最终将升到比现在的太阳温度还要高很多的高温状态,人类建立起来的文明均将被毁灭。几十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千方百计地测量中微子的质量,但始终未得出明确的结果。

  1987年,大麦哲伦云星系超新星爆发后,使关心一切中微子问题的科学家们兴奋起来了!因为,人们设在地球上的几台中微子探测器都探测到了来自超新星的中微子信号。

  前面提到,超新星爆发是由引力坍缩效应而引起的。恒星在坍缩过程中释放的引力能中至少99%被中微子带走,只有几乎不到1%转变成人们所观测到的能量形式。中微子在一般情况下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作用,然而在急剧坍缩的恒星核心附近,由于物质密度极高,大量的中微子形成一股高压的中微子“风”,这股携带着大量能量的中微子束在向外冲击时,必然对含有丰富铁原子核的外壳产生强大压力,并猛烈地推开它,继续外冲,冲出星核和整个星体,从而形成超新星爆炸,这时约有几个太阳质量的物质一齐被抛向星际空间。

  超新星1987A发射的中微子先后被意大利、日本、美国和前苏联的中微子探测器探测到。这颗星距离地球大约16万光年。物理学家们说,如果中微子没有质量,那么它们将以光速飞行;如果中微子具有一定的、哪怕是微乎其微的静止质量,则它们将产生一定的时间延迟。如果人们能准确地知道一个天体的距离、中微子能量和延迟的时间,则可以利用一个公式计算出中微子静止质量来。原则上,若在实验室中探测到引力坍缩时释放出的引力波,到达地球时的信号和中做子信号之间的“时间差”数值,那么,就能由此估计出中微子质量来。遗憾的是,现在人们还没有这样高灵敏度的引力波探测器,当然也没有得到可信的信号。所以,至今中微子质量问题仍是一个谜,人们期望观测到下一次的超新星爆发,但那也许是一二百年后的事了。

  来自1987A的中微子被地面探测器所接收到这件事,还意味着这样一个问题,中微子在长达16万光年的漫长路途中,并未衰变成别的粒子。在此之前有一种假说认为:太阳中微子在日地空间路途上衰变为某些别的粒子了,所以人们只探测到很少的中微子。然而,中微子从太阳到地球路上只需大约8分钟,如果中微子平均寿命是16万光年或者短一些,则不会有多少中微子损失在此途中的。这一情况正好否定了对“太阳中微子失踪之谜”的那种所谓“衰变假说”的理论。

  科学家们正在建立更先进的全天运行的中微子探测器,这样能对超新星所产生的中微子进行系统的观测研究,这还有助于粒子物理学和天体物理学的协同研究。超新星爆发

  近年来,科学界对恐龙灭绝事件提出了几种假说,其中有人提出,大约在6500万年前,有一颗距太阳系较近的银河系超新星爆发,其强烈的核辐射消灭了地球上大部分生命,恐龙作为那个时期的庞然大物自然也未能幸免。更为有趣的是,80年代一些天文学家的研究认为,超新星爆发是太阳系形成的外力。

  1969年,坠落在墨西哥北部阿伦德村庄附近的一块陨石(人们后来习惯上称之为阿伦德陨石),它含有碳及其球粒形的包体,亦称含碳质球粒陨石。1973年,美国一些科学家在阿伦德陨石中发现,氧-16同位素的含量比地球上氧-16的含量要高些,有些样品中氧-16的含量竟高到正常氧的5%。陨石是带有原始太阳系信息的珍贵的研究样品。

  据现代太阳系演化学说认为,太阳系各天体是由一大团原始星云——称之为原始太阳星云,在凝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人计算出,像太阳这么大的恒星,它的凝聚过程约需1000万年。

  人们对于阿伦德陨石中异常氧的现象分析解释为,在原始太阳星云附近,有一颗超新星爆发,在它爆发喷射的物质中,氧-16是其中之一。人们对从阿伦德陨石中发现的铝-26这种同位素研究中推算出,铝-26可能是在原始太阳星云开始凝聚前不久 (约几百万年)的一次超新星爆发时得到的。这次超新星爆发给原始太阳星云注入的“礼物”,不仅有氧-16和铝-26,还有硅、钙和钡等各种比较重的元素。因为它们在阿伦德陨石中的含量都有偏多的异常值。根据此,推算出距今约45.5亿年左右,在原始太阳星云附近有一次超新星爆发。

  大约在50年代就有人讨论过,诞生一颗新的恒星需要有一个压力作为启动,或称为第一推动,而超新星的冲击波可以起到这一作用。有人在研究某些陨石的碘和钚衰变产物时,推算出这两种放射性同位素可能是在太阳系形成一亿年前左右(即距今47亿年),从另一次超新星爆发注入原始太阳星云的。超新星爆发所喷出的大部分气体包围了原始太阳星云,并且把它压缩到超过临界密度时,它便开始缩聚。以后便逐渐地演化成今日的太阳及其行星系。

  上述理论作为假说是否成立,至今尚无定论,因为寻找年代久远的超新星遗迹是非常困难的。超新星爆发是否为太阳系的“第一推动力”,至今仍是一个谜。超新星的命运

  现代天文学家发现,当超新星爆发时,会以10000公里/秒的速度发出一股冲击波,紧跟冲击波的是破裂恒星的残碎物质。这些物质可形成一个膨胀的圆环,像是天空中的一个烟圈或气泡,这就是超新星遗迹。有些超新星遗迹呈破鱼网状或丝状亮云等状,天文学家由光谱分斩得知,纤维状结构的超新星遗迹仍在以一定的速度 (可高达几千公里/秒)向星际空间膨胀。

  恒星爆炸时也向恒星的内部施加强大的压力。如果恒星的残余物质不足1.44个太阳质量,它将会变成一颗体积小、密度大的暗淡的白矮星。“1.44个太阳质量”这个限度是美籍印度天文学家钱德拉塞卡提出来的,称为“钱德拉塞卡极限”。他的理论得到了大多数科学家的赞同,他因此荣获 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如果超新星爆发后的质量超过1.44个太阳质量,但小于3个太阳质量,则变成更暗而致密的星——中子星,这个质量极限是著

  15     3名科学家奥本海默提出的。由于目前有关密度大于10克/厘米 (每立方厘米 10亿吨)的物质的物态方程尚不确定,所以中子星在质量上限尚未确定,一般认为它相当于两个太阳质量。

  如果超新星爆发后,其核心的质量超过3个太阳质量,几乎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星核的进一步坍缩了,那么整个星核将被全部压碎,最终成为一种不发光的奇特的天体——黑洞。综上所述,一颗大约为8~10个太阳质量的恒星,经超新星爆发而毁灭为自矮星、中子星或者黑洞。至于其中的许多细节,乃至一些很关键性的问题,仍旧是迷雾重重,有待于后人去把它拨开。

  超新星是一种非常壮观的天象。在很短的时间 (几小时到几天)内,恒星亮度突然剧增几千万甚至上亿倍,其亮度可和亿万颗恒星发光的总和相当,一次超新星爆发发出的光,等于太阳从诞生以来发光的总和。这种天象和新星现象相似,但发亮的规模比新星大得多,因此叫超新星。

  超新星是一种罕见的天象,自从天文望远镜问世以来,300多年间,在银河系中从未观测到一次超新星。据天文学史专家的研究,认为历史上有可靠记录的超新星仅有7颗,其中最早的一次是公元185年半人马座超新星。1006年豺狼座超新星是最明亮的一颗,傍晚在天空,可与新月争辉。根据对我国、日本、朝鲜、阿拉伯和欧洲的史书记载分析,推断豺狼座超新星的亮度最亮时目视星等可达-9.5等。1054年金牛座超新星是被研究得最细致的超新星,全世界只有我国和日本有记载,其中我国的记载最为详细,因此被称为“中国新星”。我国宋史记述说:至和元年五月(1054年7月4日),晨出东方,守天关(金牛座ζ),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出,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估计它最亮时目视星等为-5等。

  现代天文学理论指出,超新星是恒星演化到“死亡”阶段所发生的一种爆发形式,爆发结果使恒星瓦解,成为星云,或抛掉大部分质量,星核坍缩为中子星 (脉冲星)或黑洞,称为超新星遗迹。蟹状星云

  最早的几个超新星遗迹是用光学方法找到的。1731年英国一位内科医生、业余天文学家比维斯用望远镜观测金牛座ζ,发现在它附近有一个模糊的云雾状天体。后来,英国天文学家罗斯用他的巨大望远镜观测这个天体时,看到这个星云的纤维结构类似蟹钳,因而把它叫作蟹状星云。1921年,人们比较蟹状星云相隔数年的照片,发现蟹状星云在膨胀。按照它的膨胀速率,推断蟹状星云大约于900年前才开始膨胀,于是人们认识到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超新星的遗迹。

  射电天文学问世后,发现超新星遗迹都是很强的射电源,因此射电观测就成为寻找超星遗迹的重要手段。现在,在银河系中已观测到170多个超新星遗迹。其中蟹状星云就是一个强射电源。蟹状星云的种种表现给天文学家提出了许多难以解答的问题,它是将近 1000年之前的一次超新星爆发的遗迹,现在发出的光仍然比太阳光要强1万倍。什么原因使它发出这么强的光呢?更加使人惊讶的是,现在蟹状星云膨胀的速度不但没有减慢,而且越来越快,什么力量在推动蟹状星云的加速膨胀呢?蟹状星云发光的机制是高能电子绕着磁场高速旋转所发出的同步加速辐射,计算表明,爆发当时产生的高能电子,现在都已失去能量而不能发出辐射了。那么,现在还在发光的电子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观测还发现,蟹状星云中心有几条发亮的带状区域,很像是从星云中心发出的某种波动,这又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问题使人猜想蟹状星云中心有一个神秘的能源。

  1967年,英国大文学家休伊什和他的研究生乔斯琳·贝尔接收到来自宇宙空间的快速而规则的无线电脉冲信号,后来证认这是由快速自转的中子星发出的,这种天体被命名为脉冲星。不久,在蟹状星云中心也找到一颗脉冲星,它的自转非常快,每秒钟自转33圈。已经发现,它自转的速度正在慢慢减小,自转减慢所释放的能量与星云发光所需的能量大体相当,因此,使人们相信脉冲星就是蟹状星云的神秘的能源。超新星的种类

  蟹状星云中脉冲星的发现表明,超新星爆发后将形成脉冲星,因此人们纷纷在超新星遗迹中去寻找脉冲星。结果发现,多数超新星遗迹中都没有脉冲星存在。进一步研究仙后座超新星的遗迹和蟹状星云的射电强度分布情况,发现两者显著不同。蟹状星云的射电辐射主要来自中心区域;而仙后座超新星遗迹的射电亮区表现为一壳层结构。此外,蟹状星云的X射线辐射是来自中心区域的同步加速辐射,而大多数超新星遗迹的X射线是来自壳体的高温气体发出的热辐射。通过对超新星遗迹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存在两种不同的超新星:Ⅱ豆型超新星爆发既产生弥漫性超新星遗迹 (星云),又同时形成脉冲星(中子星);Ⅰ型超新星爆发则只留下弥漫的超新星遗迹,而不形成脉冲星。Ⅰ型超新星的特点是,当发生碳聚变的核反应时,因某种原因失去控制而快速聚变,结果使整个恒星全部瓦解,没有脉冲星形成。Ⅱ型超新星是在核心温度高时产生大量中微子,中微子从核心很快逃逸出来,带走大量热能,而使核心部分突然变冷,星体自身引力超过辐射压力,恒星迅速坍缩而形成中子星,同时释放的引力能把壳抛出而形成星云。中子星还不断把能量向外发出,推动星云膨胀,就像蟹状星云所发生的情况。超新星遗迹比脉冲星少

  只有一部分超新星爆发形成脉冲星,显然,超新星遗迹应该比脉冲星要多些,但观测事实却相反,超新星遗迹约有170多个,脉冲星却发现有500多个。为什么超新星遗迹反而比脉冲星少呢?一种看法认为,主要是因为脉冲星的寿命较长,一般可达几百万年,依靠其自转的减慢,慢慢地把自转能释放为电磁辐射,因此在超新星爆发几百万年以后,仍可被观测到。而超新星遗迹的寿命只有几万年,它不断膨胀、冷却,几万年后就慢慢消散成为星际物质了。

  但是,大多数超新星遗迹里并不存在脉冲星,只有在少数超新星遗迹中才能找到脉冲星,这一事实似乎又表明超新星遗迹应比脉冲星多。如何解释这一观测事实呢?有人提出这样的看法:在超新星爆发时,同时产生超新星遗迹和脉冲星,但脉冲垦以相当快的速度运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就飞离开超新星遗迹,所以在超新星遗迹中就找不到脉冲星了。因此,超新星遗迹内找不到脉冲星,并不表示超新星遗迹比脉冲星多。

  对超新星遗迹比脉冲星少的观测事实还有另外一种解释。有人提出,这是由于光学天文学家漏看了许多超新星,并举出漏看的实例:1982年有五位射电天文学家用射电天文方法观测到河外星系 NGC4258中的一颗超新星爆发,而光学天文学家却没观测到这颗超新星。

  最近还有一种新的理论,认为超新星爆发并不是脉冲星的唯一形成原因,在某些双星中,由于其中的一颗子星白矮星不断吸积其伴星的物质而增加质量,也会演变为中子星,即脉冲星。这样一来,脉冲星的数目自然会比超新星遗迹多了。

  也许上述原因都起着部分作用,但此外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导致超新星遗迹比脉冲星少呢?尚待人们进一步去探索。

  独特的脉冲星

  脉冲星是在1967年被发现的一种新型天体,它被称为是60年代天文学的四大发现之一。

  早在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就提出了这样的理论:一颗恒星演化到其

  “生命”的最后阶段时,由于作为燃料的氢已经消耗完,就不可避免地在其自身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塌缩。同时,相当部分的物质以类似爆炸的形式向四面八方抛射出去。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是该星亮度大增,即所谓的“超新星”现象。

  超新星爆炸是恒星趋向于“死亡”的一种形式:恒星把自己的大部分质量抛掉并成为星云,星体瓦解,残存下来的部分有几种可能的归宿,其中之一就是形成中子星。所谓中子星,主要是由一种叫做中子的基本粒子,以及少量质子、电子等组成的超密度恒星。然而,数十年间,理论所预言的中于星一直没有被找到。

  1967年,一位年仅24岁的女青年天文研究生,名字叫贝尔,在用射电望远镜进行观测时,发现从狐狸星座中一颗星发射出来的射电波,有一闪一烁的现象。打个比喻来说,真有点像是一座宇宙灯塔,在那里有规律地一明一暗似的。这种被叫做射电脉冲的现象,当时测量出来的周期是1.3372795秒,脉冲持续的时间大约是0.3秒。这种前所未知的新型天体被称为“脉冲星”。

  什么天体能发出周期如此精确的脉冲呢?

  经过一个阶段的观测,贝尔等人接着又发现了几颗同类型的星星。1968年,经几位天文学家证实,脉冲星就是30年代曾预言而一直没有找到的中子星,而且是快速自转的中子星,正是它周期地发射出射电脉冲。

  在狐狸座中找到的这第一颗脉冲星的具体位置是:赤经19时19分,赤纬+21°多,习惯上把它叫做PSR1919+21,PSR是英文PULSAR(脉冲星)的缩写。后来发现的许多脉冲星,都参照这种办法命名。脉冲星的性质

  作为一颗快速自转的中子星,脉冲星具有许多非常独特的性质,这些性质使我们大开眼界。因为,它们都是在地球实验室中永远也无法达到的,从而使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到恒星的一些本质。概括起来说,这些性质是:

  (1)脉冲星无例外地都是很小的,小得出奇。它的典型直径只有10公里,也就是说,小小中子星的“腰围”只有30多公里,相当于一辆汽车以普通速度行驶1小时的距离。可是,就是这么颗小个子恒星,却有那么多的极端的物理条件,也真是够惊人的!

  (2)脉冲周期都非常之短,短到简直难以想象的程度。已观测到的最长的脉冲周期,只有4.3秒,最短的约2毫秒,即千分之二秒。换句话说,脉冲星的自转都特别快,从4.3秒转一圈到1秒钟转500圈!发射脉冲的持续时间大致是其周期的1/10至1/100。最近一些年来,发现了不少毫秒级的脉冲星,是否今后会发现脉冲周期更短的、或更长的脉冲星呢?现在还很难说。

  (3)密度大得惊人。密度一般用1立方厘米有多少克来表示,水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重1克,铁是7.9克,汞是19.3克。如果我们从脉冲星上面取下1立方厘米物质,称一下,它可重1亿吨以上、甚至达到10亿吨。假定我们地球的密度也达到这种闻所未闻的惊人程度的话,那它的平均直径就不是12740公里,而是一二百米或更小。

  (4)温度高得惊人。据估计,脉冲星的表面温度就可以达到1000万度,中心还要高数百倍,譬如说达到60亿度。我们以太阳来作比较,就可以有个稍具体的概念:太阳表面温度6000摄氏度不到,越往里温度越高,中心温度约1500万度。

  (5)压力大得惊人。我们地球中心的压力大约是300多万个大气压,即我们平常所说的1标准大气压的300多万倍。脉冲星的中心压力据认为可以达到10000亿亿亿个大气压,比地心压力强30万亿亿倍,比太阳中心强3亿亿倍。

  (6)特别强的辐射。太阳一刻不停地向四周辐射出大得惊人的能量,到达地球的只是其中的22亿分之一。即使如此,我们人类获益匪浅。而脉冲星的辐射能量平均为太阳的百万倍。

  (7)特别强的磁场。在地球上,地球磁极的磁场强度最大,但也只有0.7高斯(高斯是磁场强度的单位)。太阳黑子的磁场更是强得不得了,约1000~4000高斯。而大多数脉冲星表面极区的磁场强度就高达10000亿高斯,甚至20万亿高斯。

  脉冲星都是我们银河系内的天体,距离一般都是几千光年,最远的达55000光年左右。根据一些学者的估计,银河系内脉冲星的总数至少应该在20万颗以上,到80年代末,已经发现了的还不到估计数的千分之五。今后的观测、研究任务还很艰巨。

  脉冲星从发现至今,只有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尽管如此,不论在推动天体演化的研究方面,在促进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物理过程和变化规律的研究方面,它已经为科学家们提供了非常丰富而不可多得的观测资料,作出了贡献。同时,它也在这个新开拓的领域内,向人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和难解的谜。脉冲星与超新星

  超新星爆发后,其残存部分在某种情况下会成为中子星,这几乎已是众所公认的结论性事实了。已发现脉冲星与超新星遗迹成协的现象,就是明证。第一个被发现的这种脉冲星是在南天的船帆座中,在一处超新星遗迹的边界附近,被取名为PSR0833—45。天文学家们算得该超新星遗迹与脉冲星的距离都是1500光年。

  脉冲星为什么不在超新星遗迹中心位置而偏在一边呢?解释是这样的:根据脉冲星周期变长的规律,测算出这颗脉冲星的年龄约12000年,它原先大概就在超新星遗迹的中心位置上,问题在于它并非静止不动的,随着爆炸力的不平衡而向一个方向运动,经过约12000年,它已从中心位置移动到了靠近边缘的地方。这说明PSR0833—45脉冲星确实是该超新星爆发的结果。

  金牛星座脉冲星PSR0531+21与蟹状星云的成协,是脉冲星与超新星关系的另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天关”客星爆发的遗迹,而现在离蟹状星云中心只有0.17度的这颗脉冲星,计算出来的年龄刚好也只有900~1000年。应该承认,这并非是什么巧合,而是确凿无疑地说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可是,除了这两颗脉冲星与超新星遗迹成协外,其余脉冲星周围和附近都找不到超新星遗迹。这就使人不好理解了!当然,找不到并不等于没有,并不表示这些脉冲星一定不是超新星爆发而形成的。可以对此作各种不同的解释,其中之一是:可能因为时间太久远,超新星遗迹早已“烟消云散”,脉冲星也早已跑到离超新星原来遗迹很远的地方。

  当然,现在还不能确切地证明凡是超新星都必然产生脉冲星,以及究竟是哪类超新星才会形成脉冲星,等等。周期变化

  脉冲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脉冲周期的变化。周期变化与周期长度之间,很明显地存在着某种关系,也就是:脉冲星的脉冲周期越长,其变化就越小。因此,周期越长的脉冲星,它的年龄就越老。既然脉冲星的周期是一点一点地变长的,如果现在和过去,它都保持着现在所测得的那种变化率,那么,根据现在脉冲星的周期长短,就可以算出它的年龄。据认为,脉冲星的平均年龄可能约200万年,个别的可达1000万年。

  可是,根据这种方法算出来的高龄脉冲星也着实使人震惊。例如天鹅座的PSR1952+29脉冲星,算得的年龄是20亿年。这真使人糊涂了,能有这么高龄的脉冲星吗?问题在哪里呢?是个谜。另一颗PSR0655+64脉冲星,位于北天的鹿豹星座,也根据前面提到的那种关系来计算的话,得出的年龄是4900亿年。这可能吗?如何理解呢?现在一般都认为,宇宙年龄大体为200亿年,而在这之前好久好久,那颗脉冲星就已经存在了,它在哪里呢?可见我们不能随便把脉冲周期的变化率与它的年龄任意外延,不然就会出现刚才所说的“4900亿年”的笑话。但是,脉冲星周期的增长却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意味着脉冲星的某种真正的物理变化。而关于周期及其变化之谜,看来还得经过相当一段时期的探索,才能见分晓。

  其他方面,脉冲星的谜也不少。譬如:脉冲辐射究竟是从中子星的哪个部位辐射出来的?是从极冠地区辐射出来的呢,还是别的什么部位?有的脉冲星除射电脉冲外,还有很强的伽马射线脉冲;还观测到许多X射线脉冲星。这些与射电脉冲星究竟有些什么关系呢?可以肯定,凡此种种都为进一步探索新的理论提出了研究课题。

  九星联珠

  我国古代有人认为,看见“五星联珠”是很吉利的事,标志着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五星就是金星、木星、水星、火星与土星,它们都是行星,总在星空中运行着。一旦这五颗行星走在天空的同一区域 (好像一串珍珠似的)就称为“五星联珠”。这种现象是极少的。估计要上百年才有一次。在旧中国,老百姓盼望的太平盛世,尽管也很稀少,但是它跟天上的五星运行丝毫没有关系。天上星星运行有它的规律,地上人间社会的发展也有它的规律,这二者之间是没有相关性的。

  但是,“九星联珠”,跟人们的关系就非比寻常,值得重视了。

  九星,指的是太阳系中的九大行星。依从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水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此九大行星在围绕太阳旋转中,有时可能走在太阳一侧一个比较小的区域内,这就是“九星联珠”的现象。因为九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并不与地球轨道平面共面,所以,很难有九星成串排列的时候。九星联珠在天文学上的叫法是“九星会聚”。

  但是九星会聚又有两种提法,一种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排列,各行星在太阳的某一侧会聚;另一种是以地球为中心,太阳及其他行星均处在同一侧狭小的区域中。等于是除地球之外的八星会聚。例如1982年11月2日的一次会聚,行星排列成的扇形角度为63°。历史上这种扇形角度最小的达34°。

  那么九星会聚究竟有没有规律?多少年可以见到一次呢?

  根据我国学者李致森、任振球的研究,九星的地心会聚,从公元 1000年以来,共发生过六次。它们出现的年份是:1126、1304、1483、1665、1844和1982年。会聚时扇形角在43°~63°之间,会聚的时间大都出现在冬半年,即秋分到春分之间。两次九星会聚的时间间隔大多为138~182年,粗略地说,约有179年的周期。当九星会聚在冬半年时,我国的气候多寒冷;而当九星会聚在夏半年时,气候比较暖和。也有个别的会聚没有这种对应关系,比如公元前449年的那一次,会聚在冬半年,但我国气候却属暖和型。

  值得注意的是,九星会聚期间的前后,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的自然灾害特别严重。

  有人发现九星会聚与旱涝灾害有对应关系。近500年来,我国各县有比较详细的水旱记录。根据这些记录,已得出近500年来我国早涝分布图及资料。如果以全国一年中干旱的县数在200个以上的,作为全国的大旱年,那么,大旱年发生在1665年与1844年九星会聚的年份。此外,在公元1129和1483年我国北方的特大旱灾,也处在另外两次九星会聚的当年(公元1482年)和前13年(公元1129年),最近的一次九星会聚(公元1982年),我国有不少地区发生了旱灾。

  在九星会聚的前后一段时间内,我国华北地区常发生大地震。比如1665年会聚前后,相继发生过 1668山东郯城8.5级的地震;1679年河北三河8级的地震;1683年山西原平7级和1695年临汾8级等地震。而与1982年会聚对应时,似乎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的地震活跃期。此期间已发生了不少次大地震。如1966年河北宁晋7.2级、 1975年辽宁海城7.3级、1976年河北唐山7.8级等地震。我国的川滇地震区,在60年代以来也进入活跃期,可能与1982年的九星会聚有一定关系。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近500年以来,当九星会聚处于冬半年,且扇形角度更小(≤47°)时,地球上各种自然灾害将出现更为严重的群发期。

  据估计公元前2000年附近,九星会聚的扇形角很小 (公元前1953年为40°,1774年为47°)被认为是5000年来的第一个极小期,此时期我国处于寒冷期。上海地区的气候相当于现今淮河流域以北的气候,平均气温比现在低1~2℃。

  公元前1000年附近,九星会聚出现第二个极小期(公元前1099年与918年扇形角最小),我国亦处于寒冷期。长江流域的汉水曾在公元前903年和897年两次结冰。

  在17世纪(公元1665年前后),九星会聚出现第三个极小期,我国处于寒冷期。它是近1000年来最为寒冷的时期。长江流域的河湖结冰的年份最多。其间各地的冻害也极为严重。公元1670年,在安徽与江西两省交界的长江弯曲段,出现了“长江几冻合”的现象。

  17世纪中,我国的各种自然灾害,如严重低温,大旱、地震、洪水、蝗灾、瘟疫、饥荒等频频出现,因此称为自然灾害的“群发期”。后来人们探讨这个群发期的成因,都认为这不是偶然的,而可能与天象异常有关。因此,将17世纪的灾害群发期称为“明清宇宙期”。

  现在,关于明清宇宙期的研究方兴未艾。科学工作者从宇宙天体及地球的方方面面去进行综合研究,也就是“天地生综合研究”。而这种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和平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星空信息

  冬季来临,纵目向夜空的南方看去,在灿烂辉煌的猎户座和金牛座之南,可以看到一个从北向南逶迤延伸达50多度的大星座,它就是波江座,在波江座西侧的是天炉座。

  每年12月23日晚8时天炉座上中天。这个星座占据的天区为赤经:1时46分~3时50分;赤纬:-24°~-39°30′,面积为398平方度,含有6等星以上的恒星36颗,最亮的才只有4等,共两颗,即天炉座α和天炉座β,因此这是个暗的天区。天炉座的拉丁语名为 Formax,意为炉、灶。为了方便,根据罗素和赫茨普隆的建议,星座拉丁语名的物主格一律简化为三个字母,因此,天炉座α星就简写为aFor。前已介绍过,这个星座是1751年由法国天文学家拉卡伊增设的。拉卡伊(1713~1762年)早年学习哲学和神学,曾担任神父职务,1736年到巴黎天文台工作,1750~1754年在南非好望角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在那里他完成了南天14个新星座的划分和命名工作。他还编制过一部有1万颗恒星的星表,实测了其中1942颗恒星的精确位置。

  天炉座α的视星等为3.87等,绝对星等为3.3等,是F8型的矮星,距离44光年。它是对容易观测的目视双星,两子星 (A:4.0等,B:7.0等)的角距离大约为5″.1。轨道周期为314年。天炉座β的视星等为4.46等,绝对星等为0.3等,是一颗黄巨星 (G8Ⅲ),距离 220光年。还有一对目视双星,即天炉座ω,它的两个子星一为5.0等,一为7.0等,复合星等为 4.90等。角距离为 10″.8。天炉座ν是一颗猎犬座α型变星,光度极大时为4.68等,光度极小时为4.73等,光变周期为1.89日即1日21时21分36秒。

  在天炉座α东南8°处有一个星系团——天炉座星系团,由约30个星系组成,其中最亮的NGC1316,其中视星等为8.5等,角大小为 7′.1× 5′. 5。

  波江座是个很大的星座,所占天区为赤经:2时45分~4时55分;赤纬:0°20′~57°50′,面积1138平方度。每年1月4日晚8时这个星座中心上中天。

  波江座的拉丁话名称为 Eridanus(物主格简写为Eri)它是意大利北部波河在神话和诗中的名称,中译为波江。在古希腊神话中关于波江的神话这样写道:赫利俄斯是太阳神,他是最占老的前奥林庇斯神,能用他自己的力量给自然以生命,因为他身在高空,能够看到神和人做的任何坏事(在后期神话中,阿波罗成了太阳神,因此有的书也把赫利俄斯的故事写成阿波罗的故事)。赫利俄斯的形象处于刺目的光亮之中,两眼射出火一样的光辉,头戴金盔,坐在金车上。他住在宏伟的宫殿甲,座位是宝石制造的。他和自然女神克吕墨涅结合生了一个男孩法厄同和5个女儿。这个法厄同是个冒失大胆的人。他听到他母亲说他的爸爸是太阳神赫利俄斯,他就奔向东方,找到赫利俄斯请求恩赐。他的父亲答应满足他的要求。没有想到他竟要求驾驶太阳阵一天。赫利俄斯因有诺言不能收回,只好让他驾驶。但认厄同年小力弱,以致缰绳脱落,太阳车离开轨道,驶向大地。因而大地骤热,河流干涸,森林起火。宙斯为了挽救大地,用雷电把法厄同打入Eri-danus河,即波江,太阳车的车轭变成了南极圈和北极圈。法厄同的姊妹们痛哭他的年轻夭亡,变成白杨,她们的眼泪化为琥珀。这个悲剧感人至深。在古代的钱币、石棺、浮雕上经常有法厄同坠落波江的场面。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丁托列托·鲁本斯等著名画家都画过法厄同坠落波江的情景,提埃玻罗和普桑画过“法厄同请求驾驶太阳车”。据说,宙斯为了安慰赫利俄斯丧子之痛,便把整个波江放在天界上,这便是波江星座的由来。

  波江座中亮于6等的恒星有146颗。有一颗零等星:波江座a,三颗3等星:波江座β、γ、θ′,22颗4等星。在我国古代星官系统中,波江座相当于玉井、天苑、天园等星官。波江座α,中名水委一,是全天第10颗亮星。视星等0.46等,绝对星等-2.6等,B3型亚巨星,距离约130光年。它的阿拉伯名为Achernar,意为“河流终点”。

  除半人马座α(南门二)外,水委一是最靠南的亮星,它的赤道坐标为赤经:1时37分42.9秒,赤纬:-5°714′ 12″。在我国,地理纬度小于32度的南部各省市自治区才能看到它。这颗星表面温度为14500K,辐射能量相当于太阳辐射能量的3000倍,半径为太阳半径的8倍,质量为太阳质量的6倍,是已知最亮的B型发射星。

  波江座β,中名玉井三,它的视星等为2.78等,绝对星等为0.0等,A3型巨星,距离65光年。波江座γ,中名天苑一,它的视星等为2.95等,M1型红巨星,距离330光年。波江座γ是颗脉动变星,亮度变化于2.96等和2.88等之间。属于这类变星的还有波江座π(4.44等~4.38等)、波

  4江座,τ (3.72等~3.57等)和波江座DV(波江座47),它的亮度最大时为5.10等、亮度最小时为5.13等。渡江δ中名天苑三,它的视星等为 3.54等,也是一颗变星,属猎犬座RS型食变星,亮度变化于3.56等~3.51等之间。波江座λ (玉井一)、波江座ν则是两颗大犬座β型脉动变星,前者变光周期为0.701538日即16时50分13秒,亮度极大时为4.22等,亮度极小时为4.34等;后者变光周期为0.17790414日即4时16分11秒,亮度变化于3.6等~3.4等之间。

  1

  波江座θ,中名天苑六,视星等为3.24等,绝对星等为1.7等,A5

  2          2型巨星,距离 93光年。它和波江座θ 是一对双星,伴星θ 是一颗视星等

  2为4.42等的A1型矮星。两者角距离约8″.2。波江座o,也是颗双星,主星4.5等,伴星9.9等,两者角距离为82″.8。它是颗近距恒星,距离为15.9光年,空间速度高达103公里/秒,是一颗快速星,主星A是一颗K1型矮星,伴星B是一颗白矮星,还有一颗伴星C围绕伴星B运转,C为一

  2颗红矮星,目前距B的角距离为9″。实际波江座o是一颗三合星。

  波江座ε中名天苑四,也是一颗近距恒星,距离为10.79年。天苑四仅次于半人马座比邻星和天狼星,是肉眼可见的第三近星。它的视星等为3.73等,绝对星等为6.2等。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向往着与地外文明世界建立联系,经过科学家论证,氢原子是宇宙中占统治地位的元素,氢原子发射的21厘米波长的电波是普遍存在的,宇宙中如有文明世界存在,他们一定非常熟悉这种电波,这就会使他们以这种电波束传递信息。

  科学家们还指出,地外文明所在的行星应当在类似太阳的恒星附近。于是他选择了鲸鱼座τ(G8型主序星,距离11.77光年)和波江座ε (KZ型主序星)两颗近星作为探索地外文明的研究对象,从1961年起进行了定名为奥兹马计划的首次实验。执行这一计划的科学家是美国天文家德雷克,他们使用美国国立射电天文台的26米射电望远镜,在21厘米波长上对波江座ε和鲸鱼座τ两颗类太阳恒星作了近150小时的“监听”,结果没有监听到任何异常讯号。但这并未使科学家气馁。1972~1975年又执行了第二期奥兹马计划,对地球周围80光年范围内660颗类太阳恒星进行监测,平均每颗恒星监测6~7次,每次持续4分钟,仍没有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 (顺便说明,奥兹马是一部童话故事中的美丽公主的名字,她住在非常遥远的称为奥兹马的地方)。日前,一个规模更加庞大的取名为“独眼巨人”(希腊神话中的人物)的探索地外文明计划上在筹备中。天鹅变星

  被称为“天鹅脖于上的变星”的天鹅X星,是除了鲸鱼O星之外,长周期变星中最亮和最容易观测的一颗变星了。它的变光周期约407~408日,变光范围在3.3~14.2星等之间,最亮时一般为四、五等星,成为即使不用望远镜也能很容易测到的亮变星。根据预报,天鹅X最近的一次极大亮将在7月中旬前后(国外报道有早到7月5日,晚到7月25日的)。从过去情况来看,它光变的上升段约为周期的40%强,约170多日,它是由德国天文学家基儿赫于1686年发现的。英仙座流星雨

  英仙座流星雨的出现日期,是每年的7月25日到8月25日前后,一般在8月12~13日前后,流星出现得比较多,每小时有可能达到60~70颗,流星的特征是明亮而路径长,速度比较快。流星雨的辐射点离英仙γ星不远,具体坐标是赤经03.1时,赤纬+58度。天鹅座A中的类星体

  最近,天文学家在射电星系天鹅座 A尘埃核心的深处发现了一个类星体。通常认为类星体是离地球几十亿光年的遥远天体,所以在6亿光年处发现类星体实出意外。该发现为天文学家研究类星体的细节提供了机会。空间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金尼和加州大学的两位天文学家是用哈勃空间望远镜上的暗天体摄谱仪发现该类星体的。

  天鹅座A是全天第二个最强大的射电源,它位于尘埃暗面之后。因为核心外部的尘埃像一面镜子将较短波长的光朝地球反射,所以天文学家能对核心有所了解。

  他们拍摄了核心的紫外光谱,希望发现大质量的极热恒星,许多天文学家认为它们是天鹅座A的强大光学辐射源。然而,他们获得的却是一条宽的电离镁的辐射线。宽发射线表明高速盘旋的气体,核心的高光度则暗示在天鹅座A里存在一个类星体。现在他们猜想,在强大的射电星系中类星体可能是普遍的。计划对这类星系作更多的观测来验证这一假设。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星空大扫描 下一篇:漫步星空  星空小憩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