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命中精度最高的导弹

作者:崔玉亭 字数:14936 阅读:86 更新时间:2009/06/18

世界上命中精度最高的导弹

50年代美国研制的第一代中程弹道导弹,射程虽只有2400公里,圆概率误差竟然达8000米!

  80年代初期美国研制的第四代中程弹道导弹“潘兴”Ⅱ号,射程1800公里,圆概率误差仅25米,成为世界弹道导弹中命中精度最高的一型导弹。

  “潘兴”Ⅱ式导弹飞行顺序,以及雷达相关制导示意图

  “潘兴”Ⅱ号导弹是怎样提高命中精度的呢?奥秘就在于末段的雷达区域相关制导装置。该导弹是2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弹道高度300公里,飞行马赫数12。在主动段和中段完成之后,末段开始带着再入飞行器进入大气层。在15公里高度上,再入器头部防护罩脱离,雷达天线以每秒两周的速度向目标区域进行扫描,并不断将目标区域的真实图像经模拟后输送入计算机,与预先存储的、经卫星侦察测定的目标参数进行对比和相关处理。如发现弹头偏离攻击轨迹并演算出偏差量并及时送入计算机,从而修正惯导指令,使弹头重新回到预定轨迹上来。如此往复四次,一次比一次精确,一次比一次具体,所以弹头就像长了眼睛一样照准目标冲击。

  对于战术地地导弹来说,它不像远程或洲际弹道导弹那样以打击面状目标为主,硬目标为辅。相反,它主要以打击敌导弹基地、飞机场、指挥中心、桥梁等点状硬目标为主,所以误差过大将难以发挥作战效能,命中精度自然成为其主要的战术技术指标。“潘兴”Ⅱ号导弹不仅打得准,而且相当狠,摧毁能力非常强。它所携带的一枚核弹头威力虽只有1万吨TNT当量(世界最小当量),但能用3种方式爆炸:空中爆炸、地面爆炸和钻地爆炸。根据不同的攻击目标,可以选择不同的装药和爆炸方式 (有时可装400公斤常规炸药),其中最厉害的是钻地爆炸方式。这种弹头装有高强度合金钢外壳,能以巨大的冲击力和超高速钻入土层或混凝土以下爆炸,以摧毁飞机地下掩体或指挥部等坚固目标。早期进行的样弹试验表明:钻地弹头以610米/秒高速钻入地下,弹头竟无任何变形。

  短程弹道导弹

  短程弹道导弹属于地地战术导弹范畴,射程一般在1000公里以下,可携带核弹头或常规弹头,主要用于攻击地面炮兵射程之外敌战役战术纵深内的固定及活动目标,如核武器发射阵地、前沿飞机场、坦克集群、部队集结地、固定防空阵地、交通枢纽等。

  短程导弹的研制是从40年代末开始的,目前已发展了20多种类型,装备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短导的研制和生产主要集中在美、苏、法三国,但武器扩散却相当严重,目前拥有此类导弹的有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土耳其、希腊、法国、俄罗斯、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古巴、匈牙利、埃及、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科威持、伊朗、沙特阿拉伯、印度、以色列、北朝鲜、韩国、也门等。

  短程地地战术导弹之所以受到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青睐,主要原因是:它可换装化学和常规弹头,能给对方以常规威慑,给其造成军事和心理压力;战争中能有效杀伤对方有生力量,并能攻击城市等面状目标;作为战场压制兵器,比火炮的射程远,威力大;和飞机相比,具有易于突防,不受气候影响和减少人员伤亡等显著特点。

  目前,俄、美、法三国现役短程地地战术导弹有:前苏联的“蛙”7、SS-21、

  “飞毛腿”B、SS-23、“薄板”、SS-22;美国有“长矛”、“潘兴”ⅠA;法国有“哈得斯” (又译“冥王星”)。

  战略弹道导弹怎样飞行

  我们知道,飞机、巡航导弹和各种各样的飞航式导弹,它们之所以能够飞行,主要是借助于发动机的推力、机翼或弹翼的升力和尾翼的平衡力来保持正确的飞行姿态和所需要的平稳性。战略弹道导弹在助推火箭将其推出大气层后就全部脱落和分离了,光靠一个光溜溜圆柱状的弹头,在失去发动机的情况下是怎样飞往万里之外并击毁目标的呢?

  实际上,弹道导弹的飞行原理和枪弹、炮弹的飞行原理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只要炮弹或枪弹离开炮口或枪口时的初速大,只要所选择的射击高低角合适,炮弹或枪弹就会以初速赋予它的推力靠惯性按抛物线弹道飞行,最终击中目标。也就是说,初速越大,惯性就越大,炮弹或枪弹就飞得越高。飞得越高,抛物弹道就越高,射程自然就远了。弹道导弹看上去很复杂,实际飞行弹道就是这么个原理。它靠什么获得一个足够大的初速呢?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见到的导弹升空时发动机点火、地面浓烟滚滚的景象。一般洲际导弹用固体火箭发动机推进时有三级就可以了,如选用液体发动机只要两级就行。发动机以巨大的推力,在克服地心吸引力之后将导弹垂直推上天空,约10秒钟后,发动机推进方向有所转变,开始控制导弹向目标方向缓慢转弯。1级火箭发动机燃料耗尽之后便自动分离,2级或3级火箭继续接力助推,到最后一级发动机熄火的时候,助推段(称为主动段)宣告结束。对中远程导弹来说,这一段约为100公里,对洲际导弹来说,可达200多公里(因为飞得越高,射程越远),飞行时间约为6~8分钟。

  导弹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穿越厚达100~200公里稠密的大气层之后,进入到一个几乎没有空气的真空世界中,在那里没有空气阻力,也没有任何力的作用,只有地心吸引力。这样,导弹弹头便可依仗最后一级发动机赋予它的最后推力和动能,靠惯性继续向上爬升。由于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使弹头逐渐减速,导弹初速和初始动能消耗完之后,弹头不得不在地心吸引力的作用下按抛物线下降弹道下滑,这就是所谓的重返大气层飞行,也称再入段飞行,一般选在距地面80公里左右。

  由于越接近地球地心吸引力越大,所以弹头再入大气层后下降速度越来越快,远程导弹可达7公里/秒。越接近地球,空气越稠密,阻力也就越大,所以气动加热现象非常严重,如果导弹不做防热处理,就很可能被烧毁。再入大气层后的弹头可以利用惯性、星光或雷达进行制导,最终精确命中目标。至此,一个按抛物线运行的完整的椭圆形导弹飞行弹道即告结束。

  战略弹道导弹的固定与机动发射

  弹道导弹和一般巡航导弹及战术导弹不同,它弹体极为庞大,外型尺寸也很大,目前世界上发射重量最大的导弹已达220吨,弹体最长达37米,弹径最大已达3.4米。如此庞大的武器要想利用一般的平台把它发射出去是很不容易的。目前,国外常用的发射方式有两种,即固定发射方式和机动发射方式。

  固定发射方式是一种最早采用的发射方式,第一、二、三代地地战略导弹基本都是采用这类发射方式。固定发射方式又分为地上发射、半地下发射和地下发射三种形式。地上发射方式和航天飞机及卫星的发射差不多,将发射装置、检测和保障设备全部暴露在地面上。前苏联第一代SS-6和美国的第一代“宇宙神”、“雷神”、“丘比特”就是采用这种发射方式进行发射的。由于这种发射方式极易暴露目标,所以后来发展了半地下发射方式,就是把导弹配置在掩体或壕沟内,发射时打开掩体,竖起导弹便可发射。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还可将导弹置于坑道内,以增强防护能力。为了进一步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从第二代地地导弹开始,广泛利用地下井发射弹道导弹。地下井发射有两种方式:一是井口发射,即将地下储存的导弹通过提升设备将其升至井口再行发射,如“大力神”Ⅰ就是采取的这种发射方式。二是井下发射,即直接从井下的发射台上发射导弹,如“大力神”Ⅱ和“民兵”等都是采用的这种发射方式。井下发射导弹分为热发射和冷发射两种。所谓热发射就是指导弹发动机在井下点火,因井内要承受发动机排出的火焰和高温燃气的影响,故称之为热发射。所谓冷发射就是借助于压缩空气把导弹从井下或潜艇发射装置内弹射出去,直到导弹飞离井口或海面以后才开始点火,这就是冷发射。

  在空间侦察技术日臻完善的情况下,固定式发射装置无论采取什么隐蔽方法,因它毕竟是固定发射阵位的一种发射,所以战时极易遭第一波打击。目前发展的炸弹和导弹,具有钻地十几米延时起爆的功能,所以仅靠加固地下井是一种消极防御、亡羊补牢的办法。从第四代地地导弹开始,就已经使用机动发射方式。由于战略导弹体积过于庞大,一般车辆难以携载,故在发展中遇到了不少麻烦。空中发射曾进行过不少探索,终因导弹体积太大而作罢。目前,机动发射方式只有两种形式,一是地面机动,一是水下机动。

  地面机动发射主要采用越野机动、铁路机动和隐蔽机动方式。越野机动又称公路机动,即把整个导弹系统装在大型拖车——发射车上,进行射前准备并完成发射。这种发射方式过去只能发射中程导弹,80年代以来,由于洲际导弹体积和重量的缩小,也可进行公路发射,如前苏联的SS-20、SS-25和美国的“侏儒”等。铁路机动方式和公路机动的道理一样,只不过是因为弹体过于庞大,公路不便运载而转用轨道而已,这种发射方式有苏联的SS-24等。隐蔽机动又称浮动发射,是指导弹平时在专门构筑的掩体内,作无规律的运动,战时进行游动式发射。

  水下机动发射是把导弹装到潜艇上,利用潜艇水下机动的特点来发射导弹,达到神不知鬼不觉,我能打击敌人,而敌人无法发现我的目的。核潜艇一昼夜可潜航1000公里以上,而且连续在水下航行3个月不用上浮,不用补给,隐蔽时可在300米以下潜航,发射时可以接近目标区水域,也可以远距发射,只要导弹射程能在8000公里以上,就能保证从海上攻击世界上任何一块陆地。射程超过10000公里时,基本不用远航,在领海内水下发射导弹就能摧毁目标,可见潜射导弹是一种非常好的发射方式。它不仅水下机动性好,生存能力也强,可达90%以上,而固定式发射只有10%。所以,美苏英法都非常重视发展潜射导弹,美国准备把60%以上的战略导弹都移到水下发射。在载弹量方面,除美国的“俄亥俄”级载24枚、苏联的“台风”级载20枚外,其余潜艇一般都携16枚导弹,水下采用冷发射方法进行发射。

  战略弹道导弹的突防

  矛和盾历来是在对立中发展起来的,二者相辅相成,缺了谁都难以发展和完善。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展也是这样,一型新导弹刚刚服役,一套新的反导防御措施便接踵而至。如何突破对方布设的天罗地网,使导弹快速准确地命中目标呢?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导弹突防问题。

  要提高导弹的突防能力,必须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采取有源和无源干扰的方法,对敌反导雷达等预警和侦察设备实施电子干扰。常用的办法有两种:让弹头拖带或释放假目标、箔条、干扰丝等消极干扰物,在空中形成一个个干扰云和干扰“走廊”,使雷达迷盲,无法辨认真假目标。除消极干扰外,有些弹头还带有有源积极干扰设备,向反导雷达发射功率强大的无线电、噪音等信号,进行主动式对抗干扰或欺骗干扰。其次,是发射假弹头,以假乱真,掩护真弹头突防;第三是采用集束式多弹头和机动式弹头等,把一个母弹头分成若干个子弹头,让母、子弹头都具有机动能力和制导能力,而且相互间隔数十乃至数百公里,造成大区域散布,不规则俯冲,从而给敌造成饱和式袭击,以达突防之目的。

  多弹头导弹

  1945年8月6日,美国B-29轰炸机仅向日本广岛上空扔了一颗20000吨梯恩梯当量的原子弹,就摧毁了81%的市区建筑物,伤亡人数占全市人口的56.9%。1965年,前苏联研制的SS-9Ⅱ型洲际弹道导弹,弹头威力为2500万吨梯恩梯当量,比扔在广岛的那个“小男孩”核炸弹的当量大1250倍!如此大的摧毁威力如果用于摧毁城市等军政目标是否必要呢?计算表明:要想使一座人口集中的城市遭到中等规模,甚至更为严重的破坏,需要产生0.35公斤/平方厘米的超压。怎样才能达到这样一个超压呢?一个方案是造用一颗当量为100万吨梯恩梯的核弹头,它爆炸后能在156平方公里内产生这一超压;另一个方案是选用3颗当量分别为20万吨梯恩梯的核弹头,它们爆炸后每颗弹头能在53平方公里范围内产生这一超压,如果3颗核弹头在该城市内均匀分布,那么,它所发挥的破坏效能和100万吨梯恩梯当量单弹头所发挥的破坏效能相伺。由此计算得出:如果1颗100万吨梯恩梯当量的单弹头对城市一类面状目标摧毁能力为1的话,那么,3颗20万吨梯恩梯当量多弹头的摧毁能力就为1.03。也就是说,用3颗2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虽然比l颗100万吨级的核弹头少40万吨梯恩梯当量,但摧毁效能反而更好一些。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发展多弹头导弹呢?

  鉴于上述考虑,加上60年代初期以来美苏双方都加强了反导战略防范措施,使导弹突防越来越难。于是,人们开始考虑发展作战效能高、又能突防的多弹头导弹。20多年来,多弹头导弹的发展相当迅速,到目前已发展了三代,新研制的战略导弹大都采用这类弹头。20多年来,分导式多弹头共发展了三代:

  第一代是集束式多弹头,1964~1965年首次出现,主要型号为美国的“北极星”A-3潜射弹道导弹和苏联的SS-9Ⅳ地地弹道导弹。前者弹头威力为3×20万吨,射程4600公里;后者弹头威力为3×500万吨梯恩梯当量,射程12000公里;命中精度分别为1500米和1000米。所谓集束式多弹头,实际上和我们熟悉的集束式手榴弹、子母炸弹等差不多,不管是子弹头还是母弹头,都没有制导,也不能机动,唯一的作用就是将单弹化零为整,在不同时间、不同高度向同一目标区投掷一个个子弹头,以期顺利突防,免遭对方拦截或干扰,最后给敌城市等面状目标造成最大损失和毁伤。

  第二代是分导式多弹头,1970年首次装备,主要型号为美国的“民兵”ⅢMK12型地地导弹和“海神”C3型潜地导弹。前者导弹威力为3×17万吨梯恩梯当量,射程为11000公里;后者导弹威力为10×5万吨,射程为4600公里;命中精度分别为185米和560米。到目前为止,分导弹头数量最多的是美国的“三叉戟”Ⅱ型D-5潜地导弹和苏联的SS-N-20潜地导弹,前者为14个,后者为12个,射程分别为11000公里和8300公里,命中精度分别为120~210米和500~600米。分导式多弹头和集束式多弹头的主要区别是:母弹头有动力、有制导,可以在不同高度,以不同弹道向不同目标发射子弹头,因而具有一定的机动发射能力;携载子弹头数量多,分布空域大,子弹头之间可以60~90公里以上的间距对目标实施攻击,因而突防能力较强。

  第三代是机动式多弹头,目前还处于研制之中。分导式多弹头虽然解决了母弹头的机动和制导问题,子弹头仍不能机动,也不能制导,只能按惯性弹道飞向目标,这样命中精度和突伤能力就较差。机动式弹头的重点就是解决子弹头的机动和制导问题。子弹头机动的方案有四个:一是通过改变飞行弹道来实施机动,如在弹头装有顶帽、弹尾装有稳定装置或翼面,来调整子弹头的飞行弹道,实验证明:可在20~30秒内使弹头机动距离达556公里;二是通过加速滑翔弹头来实施机动;三是通过在子弹头上加装小发动机来使之加速突防;四是通过增高再入弹道倾角来缩短大气层中的飞行时间,以增强突防能力。解决子弹头制导问题主要是在子弹头上加装末寻的装置,自己能辨识和发现目标,进而控制弹头进行机动攻击。

  飞机是否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我们知道,洲际弹道导弹因其结构复杂、弹体过于庞大和笨重,一般采用地面固定式发射和潜艇水下发射。随着航天和航空探测设备的逐步发展与完善,固定式洲际导弹地下发射井已无密可保,对它的方位坐标和部署情况对方知道得一清二楚。怎么办?用一种什么方法才能达到隐蔽攻击、提高生存力的目的呢?于是,在80年代初美国研制第四代洲际弹道导弹MX导弹的时候,引起一番争论。人们提出了许多种方案,如空中机动发射、地面游动式越野发射、公路与铁路机动发射、江河及深水池机动发射、乌龟爬行式的湖底机动发射、中心车库式机动发射、分散掩体式机动发射、坑道穿梭和掩蔽壕沟式机动发射以及跑道式机动发射等。其中,最耐人寻味的是空中机动发射方式,因为它是脱离陆地和海洋的唯一发射方式。

  空中机动发射方案,就是把长21.4米、重量87吨的MX导弹装在DC-10和波音-747这样的大型飞机里,当飞至预定空域后,在大约6100米高度将后舱门打开,电动抛出两个直径10米、能产生30多吨拉力的降落伞,将导弹及其安装座从后舱门拉出机外。4秒钟后,用于稳固于机舱内的安装座白动分离并脱落,3顶10米直径的巨型降落伞张开,控制导弹下降并将其处于空中稳定状态。48.5秒后稳定伞与导弹分离,50.5秒后导弹第1级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将导弹推向空中。至此,飞机完成发射任务返航,这种方案经试验后感到可行,但需投资400亿美元进行部署,加之飞机高速机动也影响导弹发射时初始方位坐标的测定,进而影响命中精度,所以后来被放弃了。因此,至今尚没有从空中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

  潜地战略核导弹的发展

  潜地战略核导弹和地地战略核导弹一样,也是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潜地战略核导弹的主要特点是机动性好,生存力高,突袭性强。战后50多年来,世界上只有美、英、法及苏联研制了潜地核导弹,其中,英国基本沿用美国的产品,自己不专门研制。

  法国1964年开始研制,1971年研制成功射程为2500公里的M-1潜地导弹,1974年研制成功射程3000公里的M-2潜地导掸,1976年研制成功弹头威力达100万吨梯恩梯当量的M-20,1985年又研制成功性能最好的M-4潜地导弹。目前正在研究M-5导弹。

  美国从50年代中期开始发展潜地弹道导弹,到目前为止,已研制成功“北极星”A1、A2、A3,“海神” C-3,“三叉戟”ⅠC4、ⅡD5共三个系列六种型号的潜地弹道导弹。60年代中期以前装备的“北极星”导弹现已退役,该型导弹最大射程4600公里,导弹威力3×20万吨梯恩梯当量,圆概率误差1500米。1971年开始装备的“海神”导弹主要装备“拉裴特”级核潜艇,它总长10.36米,总重29.5吨,射程4600公里,圆概率误差560米,分导弹头数量为10个,导弹威力为50万吨梯恩梯当量。“三叉戟”ⅠC型导弹主要装备“俄亥俄”级核潜艇,每艇装24枚(在这之前,所有弹道导弹核潜艇均装16枚导弹)。1988年12月17日,“三叉戟”ⅡD5型导弹服役,首次装备“田纳西”号(SSBN-734)核潜艇,每艇装24枚。“三叉戟”Ⅱ型导弹是目前世界上射程最远(11000公里),命中最高,圆概率误差仅90~120米,分导弹头最多(14个)的一型性能十分先进的潜射弹道导弹。

  苏联和美国一样,也是5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潜地弹道导弹的。60年代初期,苏联仅有SS-N-4和SS-N-5型导弹,当时还没解决水下发射导弹的问题,所以要浮出水面发射。SS-N-5导弹长13米,起飞重量18吨,最大射程仅1400公里,圆概率误差高达2800米。60年代末期发展的SS-N-6导弹,性能有很大提高,射程几乎增大一倍,为2400公里,圆概率误差减小到900米。70年代开始注意提高导弹的射程,当时服役的SS-N-8系列导弹最大射程已达9100公里,圆概率误差只有450米(SS-N-8Ⅲ)。到70年代末期,开始注意分导式多弹头的SS-N-18型导弹。同时,也在Y-Ⅱ级潜艇上装备了第一枚固体燃料SS-N-17型导弹。SS-N-18Ⅲ最大射程6500公里,已能够携载7个分导式弹头。80年代中后期分别装备使用的SS-N-20和SS-N-23是苏联性能最为先进的潜地导弹,其中SS-N-20导弹全长达15米,起飞重量约60号,三级火箭助推,分导弹头数为6~9个,最大射程8300公里,圆概率误差500~560米。

  潜艇如何从水下发射导弹

  水下发射弹道导弹(潜地)时,潜艇一般在水下30米深度以2节左右的速度航行,导弹置于导弹发射筒之内,发射筒垂直装于潜艇中部,有俏在耐压壳体内部,有的则位于耐压壳体与非耐压壳体之间,一般每艇携12~24枚导弹。在30米水深对发射筒外承受约3个大气压的水压,要想打开筒盖十分费力。为此,必须先用高压气进行筒内增压,使筒内外压力大致相等后便可轻而易举地开启筒盖。为了防止开盖时大量海水涌入待发的导弹发射筒,特地在筒口安装了一层水密隔膜。

  发射时,导弹发射筒上盖打开,由于发射管内是一种水密和气密结构,且经过充气和填注少量海水,所以与大海海水压力相等,不存在压力误差,海水也就灌不进来,筒内气体也不会溢出水面。接到发射指令后,电爆管起爆,点燃燃气发生器,使其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从发射筒底部喷入筒内,在反作用力的推动下,将导弹穿透水密隔膜后径直向上推出筒外。出筒后的导弹在第 1级火箭的助推下直冲云霄,大约飞行二三十公里之后第2级火箭进行接力助推,第 1级火箭的助推器脱落,如此继续,将导弹推向外层空间,按预定弹道飞行后再入大气层对目标实施攻击。

  重达几十吨的导弹发射离艇后起码造成两个影响:一是潜艇稳性受到破坏,所以这时必须立即向发射筒内灌注海水,以弥补部分弹重。同时潜艇均衡水柜也抽水以弥补均衡保持稳性。二是发射瞬间的后坐力往往使潜艇略微下沉,例如“乔治·华盛顿”号潜艇在发射第一枚“北极星” A1导弹时就下沉了 4米,不过这对潜艇来说没有什么危险。最初美国采用出水后点火方式发射潜射弹道导弹,即导弹飞离水面15~25米高度时1级火箭开始点火。后来则改为水下点火,即导弹发射离艇后在一个安全距离上点火,这样可保证导弹在出水时有一个巨大的垂直向上运动的推力,不至于受水面复杂风浪的影响。

  现代常规潜艇发射反舰或对地攻击导弹,有的也采用类似的垂直发射方式,如美苏潜艇 (含攻击型核潜艇)大都如此。对其他国家来说,这种发射方式太复杂,且对潜艇要求也太高,所以一般仍采用利用鱼雷发射管进行发射的方法,例如法国的SN-39“飞鱼”就是如此。导弹平时置于一个特制的鱼雷形容器中,该容器水密性很好,通常按533毫米标准口径设计。鱼雷形容器自带动力装置,其尾部装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和一个燃气发生器。发射时,潜艇像发射鱼雷那样把它推出艇外,当容器航至一个安全距离时(不至于影响母艇),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容器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进行潜航,尾喷管中有一燃气航控制航向。容器在潜航150~200米后以45°角跃出水面并升至20米高度时,顶部自动脱落,尾部燃气发生器所产生的燃气将导弹以12°~15°倾角射出。这时,导弹自身的助推器点火,将其推向32米高度。随后,弹上主发动机点火,导弹降至巡航高度 (15米左右),其余飞行程序与舰艇导弹相同。

  弹道导弹的发射方法

  我们知道,弹道导弹的发射一般采用陆射和潜射两种,陆射时主要靠深达数十米加固后的发射井,潜射则靠潜艇在水下30米左右进行垂直发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为简便的发射方法,就是把导弹放到大海里,用海水水体本身作发射台,遥控发射。由于导弹发射时弹头向上处于漂浮状态,所以又称作漂浮式发射。

  漂浮式发射并不是一项新技术,早在二战时期纳粹德国就用V-2弹道导弹做过试验。他们把导弹装在一个密封的浮筒里,里边装有压载物以使浮筒处于垂直位置,然后打算用舰艇把它拖往大西洋海域,在距美国20海里的海域发射导弹,因为是为攻击纽约而专门设计的,故命名为“纽约火箭”。由于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纽约火箭”没有来得及发射,但这种漂浮发射的原理却对战后导弹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1962年以后,美国制订了用于漂浮发射试验的“水中计划”,并在加利福尼亚木古角导弹试验中心进行了数十次试验,均获成功。试验证明:只要这种运载工具能先进行垂直漂浮,然后借助火箭本身的推力就能从海面发射升空。各种陆上发射井发射的导弹,经过适当改进,也可在水中漂浮发射。

  除美国外,苏联从60年代初期开始也在使用这种漂浮发射方式。苏联Y级和D级潜艇上发射的弹道导弹,就是使用的这种方法:当导弹脱离潜艇之后,依靠自身浮力升至水面,然后火箭发动机点火,海水水体就成了它的发射装置。

  漂浮发射不需要庞大的发射井和潜艇,结构简单,机动性又好,发射数量也不受限,军用或民用舰船均可携载,所以还是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发射方式,有朝一日说不定人们会在海底“种导弹”,或建造能携数十、上百枚导弹的母船进行远洋发射呢!

  法国潜地弹道导弹的发展

  法国是6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发展潜地弹道导弹的,1971年第一代M1型潜地导弹正式装艇使用,使法国跻身于世界核大国行列。M1导弹总长10.4米,弹径1.5米,射程2500公里,弹头50万吨梯恩梯当量。

  继M1之后,法国又于1974年和1976年分别研制成功M2和M20潜射导弹,这两型导弹除弹头当量不同外(M2为50万吨,M20为100万吨梯恩梯当量),其他性能基本相同,所以同属第二代导弹。第二代和第一代相比只是射程由2500公里增加到3000公里,弹头威力由50万吨提高到100万吨,其余并无大的改进。

  1985年4月,第三代M4潜地导弹服役。M4导弹总长11.05米,弹径1.953米,总重35吨,射程4000公里,圆概率误差300米,分导弹头数量6个,弹头威力为15万吨梯恩梯当量,采用3级固体火箭推进。第一级推力70吨,工作时间60秒,第2级推力30吨,工作时间75秒;第三级推力7吨,工作时间45秒。M4导弹弹道最高点达800公里,总飞行时间20分钟。

  从技术水平来看,M4比第一、二代导弹有很大提高,导弹尺寸有所增大,射程有所提高,并增加了一级助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次采用了6个分导多弹头。这样,到80年代末,法国潜射弹道导弹的弹头总数从原来的176个一下子增加到496个,提高近3倍。目前,法国正在研制M5潜地导弹和新一代15000吨级的导弹核潜艇。

  地地战术导弹怎样携带分导式多弹头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在距前沿阵地40~200公里的纵深防线内部署了5500辆主战坦克、8000辆装甲车和800多门大炮,形成了一个个严密的火力。为了炸毁这些重火力点,多国部队连续出动A-10、“阿帕奇”等反坦克飞机、战术攻击机和武装直升机等进行昼夜突击,有几架飞机被地面炮火击落。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坦克装甲车成为陆战的主力军,野战防空和空中掩护兵力也日益得到迅速发展,光靠反坦克飞机和战术攻击机等深入敌坦克阵地和炮兵阵地上空进行轰炸任务,风险是很大的,代价也是高昂的。为了突击远程大纵深范围内的坦克和装甲车集群,美国发展了一型新的地地战术导弹,它能对200公里以内的坦克集群、机场等目标进行远程攻击,命中精度可达100米,且能像洲际弹道导弹那样用一个母弹头带若干个子弹头,子弹头上还带有动力装置和制导装置,能自动寻的并给目标以致命打击,这就是美国“长矛”Ⅰ导弹的改进型——“长矛”Ⅱ型地地战术导弹,又称T-22。

  T-22和“长矛”Ⅰ导弹的形状及大小基本相同,弹长6.14米,弹径0.56米。T-22导弹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携带两种不同的子弹头。T-22导弹采用“突击破坏者”作为母弹头,它所携带的第一种子弹头可带红外寻的器,每颗重11公斤,弹径10厘米,是一种空心装药型子弹头,主要用于攻击坦克的顶部装甲,一枚母弹头可携24个子弹头。作战时,导弹在飞机的引导下飞抵目标上空,按照机载雷达的指令将子弹头从母弹中弹出。4秒钟后,子弹头自带的降落伞打开,开伞后10秒钟即在距地面约500米处,弹上红外寻的器开始搜索目标,一旦发现便实施攻击。子弹头抛撒方式可以是圆形(直径为250米和350米),也可以是椭圆形(长轴分布为400米和800米)。

  第二种子弹头是带红外寻的器的末制导子弹头,称为“斯基特”子弹头。这种子弹头每颗重2.7公斤,弹径9.5厘米,按4组装在一圆柱形容器中,分别排列在母弹头内。作战时,母弹头在目标区上空约3000米高度将装有子弹头的内容器弹出,并打开其尾翼。容器降至200米时,尾翼脱落,降落伞打开,减速降落。降至30米时,降落伞脱落,自带的小火发动机点火加速,容器以54转/秒的高速旋转,将子弹头沿水平方向甩出,弹上红外寻的器开始扫描,发现坦克目标后便打击其顶部装甲。模拟计算表明:T-22攻击集群坦克时,一枚导弹可摧毁一个坦克连及其全部辅助车辆;攻击敌固定式炮兵阵地时,可毁伤其50%的火力;攻击敌纵深200公里以内的固定目标时,每天至少少损失80架飞机。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飞毛腿”B导弹 下一篇:导弹  地地战略核导弹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