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行的密码软件
现代流行的密码软件
现代世界上流行的密码软件,通常有字典法、漏格法、苏联法、美国法、万能法、字母排列法等等。
1.字典法
用字典来编制密码的方法。即把字典中每个字的页码和行数凑合起来编制密码。比如这本字典的第16页的第12行是“华”字,那么,就用“1612”来代表“华”字。如果认为这种密码不太秘密,那么也可以双方事先就约定把阿拉伯字的页码和行数颠倒过来,这样就是用“2161”来做为“华”字的密码。解放前,我党著名的地下情报人员钱壮飞同志曾经搞到了一份国民党总部的绝密电报,但无法看懂,他拿出过去在一次偶然机会悄悄拍下的一本密码本的照片,再三进行研究,但总是百思不得其解。突然,他想起了曾见过特务头子书桌上常放着一本几乎不去翻阅的《曾文正公文集》,于是马上去找来一本,一对照他才明白:密码本的第1直行是地名,指的是发报人的所在地;第2直行 (即“加”字的直行)是在把那个地方发来的电报在翻译时都要加上一个相应的数字。钱壮飞因此而将敌人的一封秘密逮捕周恩来等我党高级领导人的密电破译出来,及时通知了党组织,终于化险为夷漏格法就是用一张常规用的电报纸,按照一般填字的格式,在电报纸的每行刻穿几个方孔,将此纸条交给外出执行任务的间谍。当这名间谍在外时收到一封普通的电报时,只要把这张刻有几个方孔的纸条盖在普通电报纸上,就能从方孔中读出情报指令。比如:
阿芳与刘亚 定婚,定于 日举行婚礼, 万请 席 房花烛。
情报即为方框 (方孔)内的内容:昨,日军三千,出洞。
2.苏联法
苏联法也叫车轮法密码。这种密码是用一个大圆盘来编制和译读的。它内外共分5圈,每圈上分10格,各填上0123456789。最里面的是第1圈,这是固定不能转动的。其余4圈都可以任意转动。第1圈的数字是明码;第2圈的数字是密码的千位数;第3圈的数字是密码的百位数;第4圈的数字是密码的十位数;最外面一圈的数字是密码的个位数。这种密码软件变化无穷,极尽巧妙新奇。它有一个所谓的“密钥”,也就是有几个数字是使用和破译这种密码的“钥匙”。
3.美国法
这种密码软件是美国密电检译局主任亚瑞吉发明的。也叫:铁栅法。其法是先画一个铁栅形,用明码顺着铁栅上下依次写上,然后再以4个数字为1组,先从铁栅尖头的上行横读,再从铁栅尖头的下行横读。比如:假设“情报已到手”这句话的明码是:2123 2096 1801 05240448。那么,把铁栅上行与下行的数字连起来横着读,就知道:13098154 4822 2610 0204便是密码。发报时把 1309 8154 48222610 0204这5组数字发出去,对方接收到后,就可以根据铁栅法还原成: 2123 2096 1801 0524 0448。这就明白“情报已到手”的意思了。
4.万能法
它是由法国密码专家凡伊发明的。其法是一个方形表格,内分100格,以数字依次填进去。表的左边外侧直行数字是明码;表的顶上横行数字是密码。在使用它时,首先要先记住这个“万能密码法”的“密钥”是:4238。如果假设“已干掉此人”这5个字的明码是:2123 2069 18010524 0448,那么,2123是明码,用密钥4238去推出它的密码:即用左侧直行上的“2”与顶上横行的“4”相交之点上得到的数字为“5”;再用左侧直行上的“1”与顶上横行的“2”相交得数为“2”;再用左侧直行上的“2”与顶上横行的“3”相交得数为“4”;最后用左侧直行上的“3”与顶上横行的“8”相交得数为
“0”。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明码2123的密码是:5240。密钥也可以事先双方任意约定,这种方法变化无穷,很难破译。
5.字母排列法
它是近年来由美国密码专家研制的一种高技术密码软件。比如要发出下列情报:BELIEVE IDENTITY ABLE INVOLVED[IN] MERCURY CONTACT ZODIACFORDETALLS PRETENDING IDENTITY WISHES U.S.VISA(中文意思为:据信阿贝尔此人已参预水星,与黄道联系了解详情,伪称该人希望取得美国签证)。
接收到这些电文后,在解密时只要根据图表倒转这一过程就又恢复情报原文了。这种密码是一页用一次的高度保密软件,根本无法破译,除非得到了有关的密码本和“密钥”。
因为编制密码的方法,即密码软件越为罕见,保密性越强,所以除上述几种密码软件外,各国间谍也在寻找新的方法,例如苏联克格勃常用叫“伽玛”的小型密码手册,就是其中一种。这种密码手册每次只使用一页,用完就销毁。这本手册的纸是用硝化纤维制成的,遇到意外时,只要用一丁点儿火星便会烧毁。一般每页上印有数十个5字组,一半印红色,一半印黑色。黑色的是拍发的电码,而红色的则是解读电码的密码。因为它是“一次性”密码,没有任何规律可寻,所以就是使用每秒几亿次运转的高速电子计算机也无法破译,即使偶尔破译了因为它只使用一次便作废了,所以还是白花力气。美国密码专家还用西南部的印地安人的语言来编制密码,因为这种方言只有极少数书记载过,而且即使看到了也极为难懂。用它来编成密码,使人如坠云中,难辨一是。
6.其他方法
在各类秘密通信中,暗语也是极为保密的方法。比如:黑手党把“按期贿赂”叫做“在小本子上”;把“黑手党成员”叫做“够格小伙”;把“暗杀者”叫做“头等猎手”;把“职业杀手”叫做“石头”;把“美国联邦调查局”叫做“糖大叔”;把“联合国”叫做“电力委员会”;把反谍报机关叫做“零售商”;把“政治家”叫做“运动员”;把“恐怖主义分子”叫做
“旅游者”等等。如果再把这些晦涩难懂的暗语编制成密码,那么就根本无法用什么先进机器去破译认读了。它只能在通信的双方你知我知,彼此意会。
在前苏联古比雪夫城东南200里处,有一座占地425平方公里的间谍城,叫做加茨拿,它是培养训练高级间谍的“超级大学”。如果走进这座神秘城堡的大门,便会惊奇地发现,这里面的一切简直就是英国伦敦的“复制品”。不论是建筑、用具、食品、人们的穿着打扮、使用的语言和人情风俗等,都是“正宗”的英国式。但是在这里接受培训的间谍所学的一门最重要的课程:收发报和密码技术,倒是地道的苏联式。学员在长达5年至10年的学习过程中必须纯熟地掌握起码是7种以上不同的密码,每一种密码都有一个代号,它们是:马丁;奥斯洛;史蒂夫;基尔;维纳斯;阿尔玛;诺思。或者用字母简代为:M;O;S;K;V;A;N。当10年学完全课程毕业后,便被派往国外,这时,间谍就要用这7种密码轮换交替地向克格勃总部进行秘密联络,还可以把这7种密码加以取东补西杂糅起来,使得间谍窃听站的反谍报密码专家窃听时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随着光电技术的高速发展,间谍密码软件也日益先进。197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颗被称为太空眼睛的间谍侦察卫星。它不是像密码电台那样用电波讯号作为密码,而是用蓝、绿、红3种基色都具有特定的含意,保密性极高,无法破译。
密码软件并非只用在一般性的间谍活动中和军事活动中,它现在已经进入了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之中,而且有时甚至有关于国家的安危和人类的安危。
在美国中西部离地面几百米的一个地下室的保险柜里,有一个红色的小匣子,两名特工保安人员日夜守卫着它,这只匣子里装的是美国总统亲自密封的密码,而这个密码是总统在非常时期决定使用核武器的特别密码。
1981年3月30日,美国总统里根遭到枪击,特工保安人员立刻把他送进医院,这时,在病房外面爆发了一场与抢救总统毫无关系的激烈争论。里根的军事助理身上携带着总统决定发射核武器时可能要用到的密码和命令,而联邦调查局局长不由分说,就拿走了放在总统皮夹中的这份绝密密码卡片。因为他坚持认为,这张密码卡上的密码是国家最高机密,一旦泄露或被人利用将会造成世界性的灾难。
7.密码的新用途
在神秘莫测的密码战中,密码是越保密越好,但是,有时设计的一些密码看似保密实则不保密,即比较容易被敌方破译,这往往都是在制造假情报,扰乱敌方谍报机关正常工作和将计就计时使用。正因为这一点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所以谍报界有一条诫训,用密码发出的情报不一定是真情报。此外,在宇宙科技上也有一种更特殊的使具有高等智慧动物能够理解破译的 “密码”,那就是1972年发射的“先锋10号”宇宙飞船上的一块镀金铝板上的信息密码。该密码包括一些符号和图画,是许多高级密码专家和破译家搅尽脑汁才设计出来的。“先锋10号”正越过太阳系飞向更远的宇宙,在距今数百万年后的某一天,可能会被外层空间的高等智慧动物所截获,那么,他们应该能够破译这些密码信息,从而获知“先锋10号”是何时、何地、何人发射的。这种密码,我们也许可以把它称为“宇宙超级密码”了。
破译机
1940年7月,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下达一项绝密命令:尽快准备大规模空袭英国,进而派遣陆海军攻占英国。但是,英国首相邱吉尔却出人意料地对此做出了迅速反应,他向全世界宣告:英国将在海滩上,乃至城市的街道中抗击并打击德国人。戈林大为吃惊,他不知道如此高度的机密怎么会如此迅速地被英国人获悉?这个疯狂的纳粹头子当然也想不到,在英国海滨边一个叫“布雷契莱”的小庄园里,有一支当时世界上技术力量最强大的破译机构,还有一台当时最为先进的电子破译机。英国破译专家温德博瑟姆在回忆当时的情景时是这样来形容这台破译机的:“我被庄严地带进了一间‘神殿’,那里矗立着一根古铜白圆柱,圆柱顶部是一张古铜色的圆脸,好像是一位东方女神,受命来自布雷契莱宣布神的旨意,她是一件令人敬畏的魔法产物。”1943年底,布雷契莱庄园又运来了一台可以任意编写程序的电子计算机,它的信息储存容量很大,不仅能够用来破译德国“西门子”的保密电传打字机的密码,而且破译的速度也大大快于以前的破译机。美国最早的破译密码机构是在1917年成立的,代号为:MI8,也叫做“黑房间”。二次大战时,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率领的日本海军把美国海军打得节节败退。这时山本五十六又密令对中途岛的美国舰队实施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这封密码电报被设在珍珠港一个戒备森严的地下室中的美国海军作战情报团截获,情报官罗奇福特开动了一台“IBM密码破译机”,把日本海军有45000个码组和50000个加密码组的“JN25密码”输入“IBM破译机”中,经过运算,把这份破译的情报记录在穿空卡上,情报是这样:大日本海军将袭击AF。罗奇福特不知道“A F”是指何地,但他分析很可能是指中途岛,为了证实这一点,他耍了一个花招,让美国在中途岛上的驻军用已经被日本人暗中破译的密码(这一点美军已知道,但依然佯装不知),拍发了一条中途岛缺少淡水的电文。果然在两天后,日本海军总部向各舰队发出了一封电报,罗奇福特赶忙把这条截获的电文立即输入“IBM破译机”,破译出来的情报是:AF缺少淡水,有利我军偷袭。几天后,美国空军出其不意地起飞“地狱式”俯冲轰炸机,把几千磅等级的大量炸弹倾泻到日本正准备突袭中途岛的军舰上,一举炸沉了4艘主力航空母舰,使日本海军陷于瘫痪。一年后,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夏威夷密码破译部队同样使用这台“IBM破译机”,又截取并破译了山本五十六将对所属海军舰队进行秘密视察的电文,当山本五十六的座机飞上天空时,14架美国“闪电式”战斗机突然出现在山本五十六的座机周围,发射出密集的炮火,炸掉了飞机的翅膀,山本五十六的座机一头栽进丛林,撞得粉身碎骨。
破译密码也并非仅仅只靠破译机,关键是有了先进的破译机,还需要操纵破译机的人员必须拥有较高的智慧和极其清晰的头脑,根据具体的截获电波,运用合理的程序和方法进行多渠道的破译试验。比如有的密码它的密钥量很多,保密性和保密时间也很高、很长。这就好比找钥匙开锁,从10万把各不相同的钥匙中去找出一把合适的开锁钥匙,所花的时间要很多很多,而且成功的希望也没有完全把握。根据现代密码的一般情况,战术保密级的密
6码最低的密钥量为 10,假定破译机的破译速度(换密钥的速度)为每秒1次,那么需要6个昼夜才有可能破译这一密码。而战略保密级的密码最低的
30密钥量为10,假定破译机的破译速度为每秒1亿次,那么也需要用100万亿年才能将它破译。因此,破译密码就不能把截获的电波不用任何变通方法便输到破译机中去进行按步就班的换密钥运用,而应当采用像罗奇福特那样一些巧妙的方法来快速准确地破译敌方电文。
当然,世界上也有许多无法破译的密码。比如英国大诗人乔叟在他写的
《地球赤道》一书中使用的6段加密文字,至今还无法理解。欧洲13世纪的大学者培根也给后人留下了一份历史上最奇特的密写文件,即:“沃伊尼克手稿”,这份神秘而又珍贵的文件连同其插图,使今天任何高明的破译专家和先进的破译机都大惑不解和束手无策。
当电子计算机进入人类社会后,密码破译机的发展速度大大加快了。各种巨型计算机相继问世,如美国的“依利阿克4型” (ILLIACIV)巨型机每秒运算速度为1.5亿次;“克雷I(Crayl)”巨型机每秒运算速度达8亿次;1983年,美国又推出了每秒运算160亿次的巨型机——赛伯PLus。由于巨型机运算速度快,存贮容量大,记忆力强,功能多,因而它对于各类情报的搜集、综合、分析处理和截获并破译各类密码有着重大的作用,是进入密码战这一领域的一种令人畏惧的新式武器。
有线窃听器
世界上最早的窃听器是我国在2000年前发明的。战国时代的《墨子》一书就记载了一种“听瓮”。这种“听瓮”是用陶制成的,大肚小口,把它埋在地下,并在瓮口蒙上一层薄薄的皮革,人伏在上面就可以倾听到城外方圆数十里的动静。到了唐代,又出现了一种“地听”器。它是用精瓷烧制而成,形状犹如一个空心的葫芦枕头,人睡卧休息时,侧头贴耳枕在上面,就能清晰地听到30里外的马蹄声。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他著名的《梦溪笔谈》一书中介绍了一种用牛皮做的“箭囊听枕”。他还科学地指出,这种“箭囊听枕”之所以能够听到“数里内外的人马声”,是因为“虚能纳声”,而大地又好像是一根“专线”,连接着彼此两个地点,是一种传递声音信号的媒介。在江南一带,还有一种常用的“竹管窃听器”。它是用一根根凿穿内节的毛竹连接在一起的,敷设在地下、水下或隐蔽在地上,建筑物内,进行较短距离的窃听。
自从1876年英国青年亚·贝尔发明有线电话以后,这些使用了几千年的原始窃听器,才渐渐退隐出了间谍舞台。
现代的窃听器,主要是由本世纪的电子技术发展而来的,并且不断地微型化和精密化,被名之为“顺风耳”。谍报人员也常称做“第三只耳朵”。这些电子窃听器身手不凡,各具特色,它们的“偷听”灵敏度极高,十几米外的窃窃耳语或“沙沙”的写字声音也都难逃它的“耳朵”。
1964年春天,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来了一批神秘人物,他们一会儿挖墙壁,一会儿撬地板,一会儿又拆天花板,把个大使馆内弄得翻天覆地,乱七八槽。这些人不是什么建筑修理工,而是反窃听电气专家。经过像大海捞针一样地仔细搜寻,终于在第8、第9和第13层楼每个房间的内墙里,挖出50多只窃听器,这些窃听器加上以前所查获的,总数达到近200只。所有的窃听器是用一个复杂的线路连接起来的,使得大使馆内每一个房间内的声音,一清二楚地传到了苏联情报机关的办公室里,它们是苏联在1953年为修建和加层美国使馆时偷偷安装的,50多只窃听器被巧妙地埋设在内墙深处的钢筋骨架附近,窃听器的前头是只有一条像针眼大小的细孔对准室内,后头的金属导线又沿着钢筋骨架或金属水管通向室外,实在不能用导线的地方,就采用一种先进的导电油漆来充当金属导线。这种精心设计的埋设方式极为隐蔽,既不易被肉眼发现,也不会被金属探测器检查出来。就这样,克格勃窃听了许许多多美国的高度机密,窃听时间长达10年之久。
美国中央情报局也不甘示弱,专门组成了一支约 100多人的技术队伍,代号为“D师”。这支“D师”专门负责安装电话上和建筑物内的窃听器,从这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几乎装遍了欧洲各主要国家的政府办公楼。
室内的窃听器是从一种叫“挂钩话筒”发展而来的。它是一个由固定在金属钉子上的窃听器做成的。这个钉子可以毫不费力地钉入墙壁、地板或天花板。这样,墙壁、地板和天花板就成了声音的导体和共鸣体,窃听器通过钉子就可以收到声音的振动,经过转换成电波,再通过导线就把声音信号传到外面的窃听放大装置上去了。
在户外,也有一种专门的远距离窃听传声筒,人们把它叫做机关枪窃听器。这是因为它的外形像一挺轻机关枪,枪筒上面一排排的叶片又像机关枪上的散热片。其实,在这些叶片上安装的密密麻麻的小容器,是用来增大窃听的灵敏度寻找窃听声源的。最近,间谍技术专家又研制出了一种更先进新式的“枪型窃听器”。
英国反间谍影片《雌雄侦探》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一对英国侦探化装成恋人依偎在草地上,在他们中间,隐藏着一个形状如长柄小盖的“伞枪窃听器”。这支“伞枪”正对着两个距离几十米远的间谍。此时,公园里人声鼎沸,一片嘈杂。但从“伞枪”的耳机里却清晰地传出两个间谍的谈话声。还有一种“鸟枪窃听器”。英国情报局曾逮捕过一对“恋人”。这对恋人被逮捕时,严厉地责问凭什么证据抓他们,情报官拿出了一只微型录音机,放出了一段他俩从事颠覆破坏活动的谈话录音。这对“恋人”大惊失色,因为这些谈话是他们在一艘小船上秘密谈话的录音。原来,当他俩像热恋的情侣在白色小划艇上相互传递情报时,在湖边的一片灌木丛中,有一支乌黑的“鸟枪”架在三角架上,正对着他们。
这些“机关枪”、“伞枪”和“鸟枪”窃听器也叫远距离定向麦克风窃听器。它们可以听到几百米甚至几公里远的选定的声音。
这些窃听器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长长的枪管上有规律地布有许多小孔,枪管的尾部都装有一只特制的“微音器”。当要窃听时,就把枪管正前方对准窃听对象,这样,经过小孔进入枪管的声音就会在微音器处得到互相增加,而当无关的声音 (即不是瞄准对象发出的声音)从枪管的上下左右传来时,一经过小孔进入枪管就会被立刻抵消掉。因为这些窃听器具有拾取放大所需要的声音和排斥、消除不需要的声音之功能,所以有的国家谍报技术部门也把这类窃听器称做“指向式窃听器”。
比上述这些“枪型窃听器”效用功能更高的,是一种体积较大的“抛物面窃听器”和“喇叭窃听器”。
“抛物面窃听器”是在一个三角架上装有一个抛物型的大圆盘,圆盘的中心突出物是一个微音器,犹如一个小型的卫星伞型天线当抛物面对准窃听对象时,声波从正前方传来,经过抛物面反射,集中到了抛物面的“焦点”——微音器上,再由导线通往电子放大器,传输给录音机或耳机。
“喇叭窃听器”的外形和扩音大喇叭一样。因为喇叭口的形状是具有声学原理的,它能够集中把声音传送到很远的距离。但是,这种窃听器的作用与用喇叭放音的作用相反,它不是放出声音,而是把远处的声音“接收”进来。有时为了提高拾音效果和辨别窃听对象的准确方位,也经常在两处或多处安放“喇叭窃听器”同时监听。更有甚者,有的谍报部门为了大面积、多纵深地窃听,就把几十只特制窃听喇叭排列在一起,组成一只“喇叭阵窃听器”,大大增加了拾音效果。但是由于目标太大,不便于灵活机动和隐蔽,所以一般多设置在边境线的哨所内或间谍汽车上。
目前世界各国间谍战中使用的窃听器往往是自动控制的,无需专人操作看管。自动控制的窃听器由后置放大器,录音机和复杂的电路,控制开关组成。录音机则采用声控式自动录音机。在自动录音状态下,窃听器中的录音装置放大器是一直通着电源的,当窃听到声音时,声控放大器立即把声音放大,这样就使声控器打开了自动录音机,录音机便转动磁带进行录音;但当窃听的声音停止了,声控放大器就失去了额定的电源,几秒钟后就回复到原来的通电准备状态。周而复始,不必人为管理,只需到时取下录满窃听声音的磁带重新放音认听就行了,非常方便,也十分安全。
近年来,又有一种利用大型高速电子计算机储存器的“超级窃听器”出现。它能够自动监听100万门同时使用的电话。如果电话里出现“炸弹”“谋杀”“军事基地”“政府文件”“枪支”“海洛因”等预先设定好的字眼,它就会进行自动扫描,把带有这些字眼的话录制下来,并能迅速地用数字显示器显示出这些电话的具体使用时间、地点、帐号户主和电话机号码,甚至还可以自动查出给它打电话的人所使用的电话机号码。
70年代末期,谍报技术专家在研究中发现,一台通话完毕后挂好了的电话,它的话筒仍然不断通过电话线发射出很微弱的脉冲,经过技术处理,可以把这些脉冲隔断并转变成声音。因此,只要在对方已经搁断的电话机的电线上,连上一个先进的“脉冲声音转换器”,那么,普通电话的话筒也就成了一只“窃听器”了。
1985年秋,一艘载有许多美国人的客轮在埃及港口被恐怖分子劫持,美国国家安全局为了详细地了解埃及当局与劫持分子的谈判情况,竟在埃及总统办公室的电话上安装了窃听器,美国间谍头子听着从窃听器里传来的清晰的声音,高兴得大叫:“真是太棒了!”一报还一报,一些国家的谍报人员也在美国政府的许多重要部门安装了窃听器。所以,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主席设下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过两个星期,必须在办公室里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扫除”,看有没有窃听器。有一次反窃听专家在他的电话机里发现了一只电子窃听器,还连着一根电线,但怎么也找不到这根电线是通向哪里的。另一次他又发现他家的沙发里有一只微型录音机,不知是何人何时安放在那里的,真叫人胆战心惊,防不胜防!
较早的电话窃听器是东欧国家生产的“F电耳”。通过改进,可以制成
2一只与电话筒上送话器一模一样的电话窃听器。要用时,只要取下正常的送话器,换上有窃听装置的送话器就可以了。近来又有一种“微型无声自动录音电话窃听器”。它是由两根带金属细针的电话窃听头和音频放大器、微型自动录音机两大部分组成。把细针插入电话线内或电话分线盒的接线柱上,就能利用电话线上的电源将音频放大,并启动和关闭自动录音机。这类录音机的开与关不是采用机械式的,而是用电子脉冲进行控制,因此根本就不会发出任何声响。
因为这些窃听器需要专门的导线连接,安装起来不方便,也容易被人发现。于是窃听专家巧妙地设计出了一种“电源插座载波窃听器”。它和普通电源插座外表相同,但内侧却装有高灵敏度的窃听装置。当这个窃听器窃听到声音时,就会产生一种“载波信号”,然后利用通向外部的电源线,把声音信号传输出去。这样只要在电源线的任何一个部位接上一个“载波接收机”,就能进行窃听了。这种窃听器不需要专门的导线,也不需要专门的电源,它妙就妙在利用电源线做为窃听信号导线,也利用电源线上的电源做为窃听器的供电,这样只要窃听器本身不损坏,就能长久地使用下去。
70年代末期,苏联谍报部门在苏联东部的鄂霍次克海的海底深处铺设了一条海底通信电缆。海水对电磁波有屏蔽作用,而且大洋深处又是难以让“蛙人”下潜窃听的“禁区”,所以苏联谍报部门颇为放心,他们在互相联系时,甚至连密码装置也不用,直接进行对话。美国国家安全局和海军情报局探知这一机密后,也制定了一项绝密的窃听计划,代号叫“常青藤吊钟”。这个计划是设计制造出一种最先进的“深海防水感应窃听器”,它的形状就像一个大“项圈”,然后用一艘间谍潜艇把它带向大海深处,套在苏联海底电缆上,就好像在“常青藤”上“吊”了一口“钟”。从此,美国国家安全局窃听到了大量的苏联高度机密的电话。但是,好景不长,1981年,这个“项圈”不翼而飞了。上哪儿去了呢?据美国情报部门推测,它已经落入了苏联海军之手。
无线窃听器
1895年5月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俄罗斯彼得堡物理化学协会物理学部年会上,著名科学家波波夫正在表演他发明成功的一架无线电接收机,使在场的人们大开眼界。一年后,他又在彼得堡做了距离约为250米的无线电实用表演,轰动了整个世界。从此,无线电技术就广泛地被运用到各个领域中去。
最早把无线电技术运用到间谍窃听中的是英国人。1914年夏天,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在法国北部的一座幽静花园里,停着一辆毫不起眼的马拉“大篷车”。可是,这辆车里却安装着当时英国军事情报局最先进的矿石无线电收报窃听机,用它来窃听邻近德国军队的无线电联系讯号。由于矿石无线电的窃听距离有限,后来又设计出了一种电子讯号放大装置,这就是电子管,使得电子窃听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到了50年代,一种名叫“蝎”的微型无线电窃听器问世了。它的体积比火柴盒还小,可以用汽枪将它发射出去,粘附在任何建筑物的外壁,像蝎虎吸附在墙上一样,能清晰地窃听到室内的每一种细微声响,并将这些声音转换成电波,经过放大电路,再用超短波发射出去,而在8公里直径范围内的超短波接收机就又可以把这些电波记录下来,并用解码打字机把窃听到的内容打印出来,形成文件。
“蝎式窃听器”在当时是情报机关的“秘密武器”和从事间谍活动的“杀手锏”,它曾安装在许多国家政府的重要机构中。
80年代初,一种极先进的“子弹窃听器”问世了。它的外形与普通子弹没什么两样,但是它的弹壳内却装有一个超微型的超高频收发射器。用微声冲锋枪把它发射出去,然后带上超高频电子接收耳机,就可以听到远处敌人的对话。为了更远距离和大容量地进行窃听,可以把它改装成“炮弹窃听器”,用炮发射到敌方的纵深地。外军曾经在一次军事演习中,用这种刚刚试制出来的子弹窃听器,非常清楚地听到了隐藏在远处空山峡谷内伏兵的低沉对话:“Take Cover!”(注意!隐蔽!)“OK”(是)。
无线窃听与有线窃听不同。它并不需要专门的金属导线把窃听信号传递出来,只要在窃听器里加装上一只电波发射器和一根发射天线,就能从空中把窃听信号发射出来。但是,必须在电波发射的覆盖范围内用一只相应频率的无线电接收机来接收这些电波信号,才能完成窃听。因此,也有一些窃听专家把它叫做“空中信使”。
“K9”窃听器是“蝎式窃听器”的改进型,其体积只有“蝎”的1/3,直径仅1.3厘米,但它的拾音效果却增加了一倍。后来经过不断改进,“K9”的最小型窃听器已缩小到只有大头针一样的体积了。以致于可以把它安装在各种挖空的家具脚或物品中,到处布下“竖起的第三只耳朵”。因为“K9”的无线电发射范围较小,一般只能在发射点的1/4公里内接收其电信号,所以,又产生了一种新型的“K9R”窃听器。它的发射范围较大,在窃听到声音时,针型拾音器会自动把电信号放大增加,使电信号的发射传播范围大大增加。
前西德RK电子器材公司也生产销售一种可以用枪发射的“高性能无线电窃听器”。它约6克重,与一颗水果糖相仿。如果在它外面裹上一层橡皮胶泥,用枪把它发射到所要窃听的地方去,就能在远距离外接收到它的电信号。从它的外表上看,就好像西方人爱吃的一块口香糖胶块,决不会引起怀疑。它的能源也是很先进的,一节米粒大小的1.5伏纽扣电池能够供窃听器连续工作12小时以上。
英国谍报技术专家研制出了一种别致的无电源窃听器——灵敏耳。它约有一只酒瓶盖儿大小,但内部却装有一只特殊的微型圆盘。只要在1.6公里外的地方,用一种高功率发射机发射出强大的电子波,就会使微型圆盘发生敏化作用,这时,圆盘便产生微弱电流并能发出窃听到的声音的电子波,在远处的高功率发射机上装有的一只高强度接收机,就会接收到圆盘发出的电子波。“灵敏耳”的优点是无需直接电源,这样它的使用寿命就会大大延长,窃听器的电源一直是窃听技术专家研究攻克的难题。目前的窃听器大约有6种供电形式。一是本身携带高性能耐用电池;二是利用电话线和电源线上的电源;三是太阳能光电池;四是利用人的体温做电源;五是利用震动产生能源;六是利用无线电广播信号做电源。为了节省窃听器的能源消耗,可以在窃听器上装上特殊的附加设备,比如:装上声控器来节电。有声音时耗电,无声音时基本上不耗电。也有的装上一只“信号快速突发器”,它能把几分钟的窃听电信号在3秒钟内全部一次性发完,大大减少了耗电量。
因为这些窃听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高、电源使用时间长等特点,所以间谍技术部门就把它们隐藏到各种日用物品之中,然后把它们像“瘟疫”一样撒到各地去。
1969年春天的一个清晨,美国驻某国大使馆的一名保安军官正在摆弄一台特制的收讯机,当他信手旋到某一个频率时,突然,他从收讯机中听到了大使和另一名外交官的交谈声。这名保安军官大吃一惊,他急忙走进大使的办公室,用手和眼神示意他不要慌张,并递给大使一张纸条:“请你说着话走出办公室,但要小心你说话的内容,因为你的声音正在被窃听。”大使一见纸上写的话,也很紧张,但还是边说话边走出了办公室,可是收讯机里仍然传来大使的谈话,这证明窃听器不在办公室里,而是在大使的身上。保安军官把大使的随身物品和衣服的里里外外全都检查了一遍,还是没有什么发现。最后示意大使脱下皮鞋,终于在左脚的鞋后跟里发现了一只发射力很强的“K9R”窃听器。一追查,才知道这只皮鞋曾由大使馆里的一个女佣人拿去修理过。在“修理”过程中,鞋后跟被剜开,装进了一个重量不到5.7克的大功率窃听器,鞋跟上还挖了一个小孔,使窃听器的麦克风头露出来,在另一个小洞里插着一根钢针。这样,只要“女佣人”在夜里把针拔出来就关闭了窃听器,而早上在大使起床前把钢针一插进去,就又开启了窃听器。这就是闻名谍报界的“皮鞋窃听案”。
1973年,中东“十月战争”爆发前,埃及情报局研制出了一种“磁性窃听器”,并派遣大量谍报人员到前线以色列驻军地去安装。其中一名最年轻的是15岁的少年,他以卖蛋为掩护,把7只装有小型发射机的磁性窃听器,悄悄地安装在以色列阵地的哨所和指挥官的房间里,他巧妙地把这些窃听器都吸附在各种铁器下,从而在战争爆发后,埃及情报部门根据这些“磁性窃听器”发回来的情报,轻而易举地全歼了据点的守敌。
前美国中央情报局长凯西就极其喜欢使用窃听器,甚至亲自出马偷安窃听器,他竟然在到国外进行礼节性访问中,会把一个个长柄“针状微型窃听器兼发报机”插到该国高级官员办公室的沙发坐垫中去,有时则把装有极薄型窃听器的精装书籍,赠送给别人。
这些超小型大功率窃听器常常安装在门框、窗档、桌、椅、沙发腿、衣帽架等建筑物和家具中,更多地是安装在空调器、台灯座、计算器、花瓶、窗帘、烟缸、玩具、提包、首饰、打火机、信用卡、贺年卡等小日用品中。有一种“钢笔窃听器”设计得颇为巧妙,摘下笔帽套在钢笔的尾部,笔内的接收器、扩音器和发射装置就开始工作了,一拔下笔套便又停止了。有时一些食品中也藏有窃听器,像橄榄、巧克力、水果糖等都是窃听间谍感兴趣的物件。美国联邦调查局有一种新式的“背心窃听器”,谍报人员常常穿着它执行任务。还有一些“人体器官窃听器”,有假眼、假发、假牙等。近来苏、美两国特别致力于一种“无线电假牙窃听器兼发报机”的研制,这种假牙里装有高灵敏窃听器和能测量咀嚼时牙齿所受压力大小的传感器。有了这种牙齿,只要叩叩牙齿就能发出窃听密码电波,再也用不着脑记笔录了。
美国中央情报局曾研制出了极为逼真的“乳头发射窃听器”。这种窃听器很薄很薄,只有几个微米的厚度,用橡胶片做成类似乳头形状的假乳头。它里面装有集成电路发射器和传送器,橡胶片乳头上有几个很细小的微孔,传送器在接受到声响后就利用体温做驱动电路的能源,把电信号发射到数百英尺以外。把它装在人体乳头上,丝毫检查不出有什么异样的地方。更有甚者,还研制出一种“间谍苍蝇”,它的直径只有0.25厘米,可以装在活的苍蝇背上。在窃听前,先让苍蝇吸一口神经毒气,然后通过钥匙洞通风设备,把苍蝇送进戒备森严的各类机密房间内,当苍蝇飞进去后,就会毒性发作死去,但是,它背上的窃听器却“活”着,正把各种声音源源不断地发射传递出去。即使有人发现了死苍蝇,也决不会怀疑什么,更不会去拿起苍蝇看个究竟,最多把它扫进垃圾箱罢了。
上述种种类型的窃听器,它们一般只用于短距离和小范围的窃听。近几年来,巨型远距离大纵深的窃听装置得到了谍报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发展。
美国驻苏联大使馆在九层大厦内部和屋顶上就装有远距离尖端电子窃听器。这个窃听装置灵敏度极高,曾经窃听到前苏联共产党总书记勃列日涅夫预定晚餐的说话声。设在土耳其的美国间谍监听站,也清晰地窃听到苏联宇宙飞船遇到故障时宇航员与前苏联总理柯西金之间的谈话。一名苏联克格勃的高级将军曾指责美国的谍报机构用窃听器包围了苏联,他指出了在土耳其、西德、伊朗、巴基斯坦、南朝鲜、日本、阿拉斯加、加拿大和格陵兰岛等地的美国庞大窃听网,都在对苏联国土进行大面积、多纵深、远距离窃听。美国现在拥有窃听苏联电信号的磁带约有十几吨之多,而苏联对西欧各国的窃听密码磁带也长达十几万公里。美国根据各地窃听站的情报,每天编成一份绝密资料,送呈白宫供总统参考,这就是 《总统每日简报》。苏联也是定期把窃听到的情报选编成简要文件,供苏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委员会传阅。
尽管苏联强烈谴责美国的电子窃听活动,但是苏联对西欧的窃听丝毫不亚于美国。苏联在美国旧金山市内地势最高处建有领事馆。在领事馆楼上一间神秘的“黑屋”里,有许多先进的电子窃听器正对准美国最先进的科学实验基地——硅谷。在首都华盛顿,当时的美国国务院竟同意苏联大使馆建在首都最高处的阿尔托山上。苏联就安装了庞大的电子窃听网,来监听和录制美国政府中的一些最敏感部门的所有电话通信信号。特别值得提到的是一种
“自动跟踪窃听监控器”,它也是安装在大使馆内一个没有窗户并设有隔音设备的“黑屋”里,专门自动跟踪收录以456这3位数开始的电话号码机的电话通讯。因为美国白宫的电话号码是:456—1414。这个“自动跟踪窃听监控器”就把凡是456开头的电话通讯都录制下来,通过电脑系统分程传到莫斯科的克格勃电脑接收终端,再进行密码破译。
近年来窃听专家发明了一种简便高效的窃听器,叫“串音窃听器”,专门用来窃听电话线中的谈话电波。它是利用两根有1米左右平行的线路进行窃听。把这个“串音窃听器”装在其中一根线路上,就可以听到与这个线路并不相连的另一条线路中的电话。这种“串音窃听器”在间谍战中运用极广,以至许多西方国家的政府机要部门不得不在许多电话机上贴有一个标志:“此电话不安全,不得谈论机密”。或者在房间最醒目处,钉上一块烧瓷牌,上面写着:此处无加密设备,严禁谈及国家秘密!
各国的谍报技术部门都十分重视把最新出现的高科技运用到制造间谍武器上去。
早在1960年5月,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了一个美国国徽。这个用上等木料精雕细刻的国徽是 1945年苏联外交官为了对美国的援助和友谊表示“敬意”而送给美国大使哈里曼的纪念品,哈里曼将它挂大使馆的书房内。7年后,才发现了这个国徽的秘密:在木雕的护罩里,有一个空洞,里面装着一个U型的金属支架,它的上面安有一个用弹簧钢做的,极其灵敏的振动共鸣器。大使馆内的任何声响都会引起和激发共呜器的振动。苏联谍报机构在离美国大使馆只隔一条街的一间房子里,安装了一台强力微波发射器,对准这个国徽发射,同时又配套安装了一个高度灵敏的微波雷达收听器,它能够把振动共鸣器上最轻微的声波振动通过微波反射而收录下来,然后把这些“振动频率”转换成声音,这时苏联克格勃的军官就像坐在哈里曼大使的书房里一样,能听到任何人的谈话。
近年来,又发明了最先进的“地面传感窃听器”。它一般是由探测器、信号处理电路、发射机和电源四部分组成它可以探测到声响、振动、磁性、气味、干湿度等信息,用发射机把这些信息发射到远处去。这类“传感窃听器”,最早运用于美国侵略越南时,当时美军情报人员把一种叫“伦姆斯”的“传感窃听器”布放在丛林山地中,最多布放的地区是军事咽喉要道:“胡志明小道”。1970年,我国边境巡逻队也发现过美制外形伪装成石头、枯枝,天线像热带树一样的投掷式“传感窃听器”。80年代末研制出来的新型“传感窃听器”叫“伦巴斯”。它不仅具有声响、震动、磁性、气味等传感功能,而且还有压力信号和红外感测等传感功能,能够多渠道地窃听到各方面的高度机密。在一项代号为“磨擦颈部”的窃听行动计划中,中央情报局的技术工厂制造了一根假树枝,表面用真的树皮裹好,在树枝中安放着一个尖端电子传感探测器,准备暗中派遣间谍把它安装在东欧某地苏联空军基地外面树林的树上,用来搜集最新式的苏联“米格”式雷达的各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