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蓝田人”和“无谋人”

作者:崔玉亭 字数:8668 阅读:46 更新时间:2009/06/18

寻找“蓝田人”和“无谋人”

“蓝田人”的发现是在1963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出一批科学家到陕西蓝田地区考察古地质和古生物。当这些科学家行至距蓝田县城16公里的公王村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科学家们只好走进路边的一家小商店,一边躲雨,一边与村民闲聊。聊着聊着,话题扯上了“龙骨”,村民们听说北京的科学家是来找龙骨的,马上热情地告诉来自远方的客人,公王村背后的公王岭上就有许多龙骨。科学家们一听,当即决定不走了,就在公王岭上挖。短短3天,挖了5箱化石回去。回北京重作准备后,第二年科学家们又来了。这一回是大规模发掘,贾兰坡先生也来了, 住在蓝田县城。可惜天公不作美,哗哗地下着雨。5月22日,两位年轻人冒着大雨急促地朝县城赶去,一头撞进了贾兰坡先生的住处,摸出一个纸包交给贾先生。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颗人牙化石,它是在一大堆动物骨骼的化石上面被发现的。有牙齿就可能还有其他猿人身上的东西。在场的发掘队员们都很激动,真想把这一大堆的化石全部打开看个明白。但是考虑到恶劣的气候很可能会破坏其中的国宝,只好忍住急切的希冀的心情,把这一大堆足足有800多千克重的化石整块地装入一个大木箱中,运回北京。经过2个月的室内整理,专家们从中找到了猿人的2颗牙齿、1块上颌骨和1个头盖骨。

  1965年,几个青年地质工作者到云南元谋县考察,经一位牧羊老人的热心指点,他们在上那蚌村的山沟中,发现了“元谋人”的2颗门牙。年轻人欣喜若狂,立即拿出水壶,以水代酒,庆祝这意外而又重要的发现。

  “蓝田人”和“元谋人”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中国是人类的诞生地之一。今天,在“北京人”遗址中,总共已发现了150多颗牙齿、6个头盖骨和一些肢骨。还发现了几万件石器和用火的痕迹,还有大量的动物化石。这些珍贵的化石标本告诉了我们人类童年的历史,是我国和全世界人民的珍贵财富。

  元谋人距今170万年前。

  蓝田人距今65~80万年前。

  北京人距今23~70万年前。

  达德拉尔特·阿卡库斯石窟画

  达德拉尔特·阿卡库斯石窟位于利比亚与阿尔及利亚接壤的边境地区。在这个多石高原上发现了数千件雕刻和石窟画,向人们展示了从公元前12000年至公元1世纪之间截然不同的绘画风格。这些绘画反映了当地动物和植物随着环境变化而发生的深刻演变,刻画了在当地繁衍生息的居民不同的生活方式。

  达德拉尔特·阿卡库斯高原在加特城东的菲桑,是一片面积为250平方公里、现已荒芜人烟的广阔山区。

  从1955年起,在法布里西奥·莫里和保罗·格拉西奥西等专家主持下,意大利—利比亚联合科学考察团清点了百余个石洞,发现了数百幅雕刻画和数千幅绘画,以及许多石制和陶制物品。这些不同时期的绘画和文物以不同的风格向人们展示了由于气候的演变而使当地物种和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迁的情况。

  “自然主义时期”留下许多描写大型草原哺乳动物的雕刻,如大象、犀牛和长颈鹿等;在“圆头时期”,可以看到湿润气候带所特有的动物群和一些魔幻——宗教场面,在这个时期,雕刻和绘画同时存在;在“放牧时期”,众多的牛群被画在洞穴的墙面上作为装饰,这个时期的雕刻和绘画数目最多,因而也最重要;在“马”时期,半干燥的气候造成某些物种的灭绝并从画面上消失,驯马开始出现;最后是“骆驼时期”,即公元后头几个世纪,由于沙漠化日趋严重,单峰驼是当时石窟画的主题。

  达德拉尔特·阿尔库斯高原是塔西利·杰尔的自然延伸,高原上的石窟是这里曾经存在过人类文明的极好的见证。

  喀尔寇阿内布匿城遗址

  喀尔寇阿内布匿城位于突尼斯纳贝乌省。这座腓尼基城在公元前250年第一次布匿战争期间被废弃,罗马人也未予重建,现在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腓尼基城的无与伦比的见证。城内房屋建筑规范,布局十分讲究。

  这座城市遗址最早于1957年被发现,它增加了人们对布匿人城市布局的了解。喀尔寇阿内与载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其他城市(如迦太基、提洛或比布罗斯)不同,这里没有任何罗马人的建筑痕迹。1968年发现的港口、城墙、居民区、商店、作坊、街道、广场、寺庙和陵墓,清清楚楚勾画出公元前3世纪腓尼基城的面貌。

  民居一般呈长方形,有大门和一条通往内院的廊道;院内有一眼井,一个排水沟和一个浴盆。院子四周是房屋,其中一间是客厅。民居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是有些民居的内院设一神坛。此种布局反复出现,证明当时城市确实经过规划,其中的水利及卫生设施尤为突出。

  对出土的钱币、陶瓷器、各种日用品等小件物品和建筑物进行的研究表明,这是一座无农牧业活动的城市,集中从事手工业,主要有通过加工骨螺制作紫色染料,石雕、建筑、粉刷、陶瓷等。研究者还发现这个腓尼基港口看来从公元前6世纪起即与西西里的布匿人城市,尤其是莫兹亚城,有贸易往来。

  在一块长170米、宽100米的土地上,分布着200余座坟墓,其中50座尚未挖掘。墓分两种,一种墓的墓穴在岩石上凿成,另一种带着廊式墓室和地下厅室。地下厅室内有石凳、神龛、石棺……还有许多装饰精美的赭红色陶器、青铜器、首饰、钱币等陪葬品。

  奥朗日古剧院

  奥朗日古剧院位于法国普罗旺斯——蓝色海岸大区沃克吕兹省奥朗日市的奥朗日古剧院,是保存最完好的古罗马式大剧院之一。奥朗日凯旋门是奥古斯都时代最壮观的乡间凯旋门,门上浅浮雕描述抵御外来侵略的斗争和“罗马和平”的确立。

  公元前105年,罗马人在这座凯尔特人居住的城下被辛勃罗人和条顿人击败。在“罗马和平”时期,奥朗日繁盛一时,人口曾达10万,有剧院、露天剧场、马戏场和体育馆,还有寺庙、温泉浴池和一座宏伟的凯旋门。17世纪,毛西奥·纳萨乌拆下古建筑物上的石料修砌城防。乌特勒支条约 (1713年)使该城转受路易十四统治。19世纪卡里斯蒂重修剧院,并与勒诺(后由丁·福尔米热接手)一起重修凯旋门。

  奥朗日剧院建于奥古斯都时代。剧院为半圆形,看台坐落在山丘上。剧院的正立面是一道长130米、高38米的高墙,中央辟有剧院正门,墙内侧即是剧院的背景部分。墙内侧基本保存完好,只是天柱上装饰和雕像等已荡然无存。1951年,在中央大壁龛内安放了高达3.55米的奥古斯都皇帝塑像。

  在福尔米热领导下,考古工作者在剧院附近发现了大概是亚德里亚诺王朝时期一座寺庙的地基和一座长400米、宽800米的体育馆的一部分。此外,山顶上矗立着一座60米宽的神殿和三座寺庙。它们居高临下俯瞰全景,构成高卢时期最美妙的景观之一。

  蒂卡尔国家公园

  坐落在危地马拉东北部的热带丛林深处,它是迄今人们了解最多、规模最大的玛雅古城之一。然而这座古城只是在最近25年才被发掘者揭开了面纱,整个古城的规模现在已大致清楚。

  发掘出的3000余座建筑,从已填平的陋室到巨大的金字塔庙宇,为考古学提供了充足证据,表明这里是平原玛雅帝国的最大首都和玛雅文明的中心,反映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玛雅文明最高的工艺水平和文化成就。

  蒂卡尔城最高的建筑是6座傲然耸立的金字塔,石灰石构筑的金字塔平台在莽莽森林中矗立而起,顶端各有一座小庙。最高的一座金字塔自底部至顶端高70米,是美洲印第安人修造的最高建筑物。蒂卡尔的庙宇宫殿皆环绕广场和庭院而建,建筑物前雕刻的石碑和祭台林立成行,井然有序。宽阔的石阶路自外部庙堂通向中心广场。城市用水由蓄藏量丰富的地下水库供应。蒂卡尔堪称建筑奇迹,尤其在缺乏车辆、滚轮和拖曳牲畜的条件下建造如此辉煌壮丽的都市,实在令人惊叹。

  蒂卡尔经历了玛雅文明的黄金时代(公元300~900年)。这是一个修建巨型纪念物、发明象形文字(其中大部分至今尚未破译)和制造复杂计时器的时代,也是制陶工艺和宝石加工按照独特风格蓬勃发展的时代,这种风格以自然主义的叙事场面为主要特征。大量的还愿石碑上雕刻有祭司或显要人物的头像,以及铭文和按照玛雅历法推算的年份日期。石碑铭文最早的年份为公元292年,最晚的是公元889年。出于至今仍不十分清楚的原因,后来这座城市的人口慢慢地减少,以至整个城市最终被遗弃。

  对于类似蒂卡尔这样的中心城市的作用还不十分清楚。巨大的建筑物内部空间狭小,光线暗淡,其原因可能是覆盖建筑物的挑头式拱顶窄小所致,也可能是玛雅人为保持他们庆典仪式的神秘性而故意为之。但是,考古学家们普遍认为:那些坐落在长1200米、宽800米的长方形地段内的建筑物仅仅作为行政管理和举行仪式之用,所有居民 (大约有50000人)都居住在环城而建的城郊居民区中。

  城内还有许多庙宇和圈围起来的球类游戏场,庙宇的过梁和由过梁构成的门楣上皆刻有反映玛雅国王登基盛况的浮雕,这一切都再次证实蒂卡尔在玛雅礼仪庆典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蒂卡尔城于1931年被确定为国家级历史建筑,在其周围24平方公里的范围内设立标志,辟为国家公园。尽管蒂卡尔的植物生长繁茂,但同大多数郁闭乔林一样,生境仍然十分脆弱。这里的动植物品种繁富,其中最为珍贵的当属佩腾孔雀。

  查文·德胡安塔尔古迹

  坐落在西安第斯山系布兰卡山脉东坡,属秘鲁安卡什省。公元前1500~前300年,这里曾出现查文·德胡安塔尔文化,是哥伦布之前时期美洲最著名的地区之一。

  查文·德胡安塔尔古迹区位于安第斯山脉—高山谷地,海拔3177米。安东尼奥·巴斯克斯·德埃斯皮诺萨曾在1616年到过此地。他写道:“在靠近查文城的地方有一座很大的由雕刻巨石砌成的建筑。它曾是著名的圣地之一,就像我们心目中的罗马和耶路撒冷一样。许多印第安人都到那里去奉献他们的牺牲。”

  查文一带产生的文化就叫查文文化。它存在于公元前1500~前300年,为南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萨利纳尔文明、马兰瓜文明和那斯卡文明开了先河。从1919年起秘鲁考古学家胡里奥·塞特尤开始研究这种文化,其研究成果使该地区闻名于世。1945年一次泥石流吞没了大量文物和建筑,1970年的地震又使这一地区再遭劫难。

  查文城曾是宗教和文化中心,这一特点在建筑风格上有明显体现,尤其是纵横交错的长廊和高大的兰宋庙及泰优金字塔即为明证。此外,从巨石碑的雕刻装饰中也可略见一斑,其中有4米多高的兰宋花岗岩独石碑,用闪长岩雕成的2米高的拉依模狄石碑以及泰优方尖碑。

  石板、房梁及石柱上的浅浮雕装饰一般以动物形象为主,如美洲豹、蛇、鹰及鳄鱼等,也杂有一些人像雕刻。查文最突出的艺术作品要数著名的镶嵌头像(即将人物头像嵌入墙上巨石之中),镶嵌头像至今仅在庙宇南侧城堡墙壁上有一幅尚存。

  卡卡杜国家公园的考古区

  卡卡杜国家公园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达尔文市以东200公里处。这个世界唯一的考古学和人种学保护区,从40000年前起一直有人居住。现存的一组组绘画和象形文字忠实地再现了从新石器时期到 20世纪土著人渔猎情形和生产技术的发展历史以及日常生活场景,这些象形文字的意义至今未变。

  公园面积为614400公顷,按地形分为5个区:海潮区,植被主要由丛林及海蓬子科植物组成,其中包括海岸沙滩的半落叶潮湿热带林,这里是濒临绝迹的潮淹区鳄鱼出没之地;水涝平原区,多为低洼地,雨季洪水泛滥形成沼泽带,是移栖鸟类的理想去处;低地区,多起伏平原,间有小山和石峰。植物形态不同,有稀疏的树林 (多为蓝桉),也有草原、牧场和灌木丛,在与水涝平原交界处分布着沿海热带森林,林内有多种动物;陡坡和沉积岩孤峰区,雨季形成蔚为壮观的瀑布,这里也有多种动物栖息;高原区,由古老的沉积岩组成,高度在250~300米之间,个别突兀的石峰,高可达520米,主要植物为灌木,偶尔可见茂密的森林,多为野生巴旦杏,属多年生桃金娘科。本区内生活着多种稀有的或当地特有的鸟类。

  卡卡杜国家公园有三个考古区,在这里发现了澳大利亚最早的人类定居点遗址和世界上最古老的用磨光的石头制作石斧的作坊遗址。在遗址内还发现了用来绘画的赭石块,据考证有2500O年的历史。

  土著艺术集中在阿纳姆地陡坡一带及其孤峰上,堪称石窟艺术的典范。赭石画在当地的日常和宗教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有些画描绘的是传统中的英雄,有的则表现今已绝迹的动物,如塔斯马尼亚狼。

  越王勾践剑

  中国有个成语,叫做“卧薪尝胆”。说的是公元前493年,吴王夫差为报父仇,领兵攻打越国,越王勾践兵败投降。后来勾践表示顺从吴王,得到信任,3年后得到释放回国。

  勾践回国后,立志报仇雪恨。为了锻炼自己的意志,他睡觉不用被褥,躺在草中。又在自己起居处悬挂一个苦胆,坐卧时都能看到;每次吃饭前,都要去尝一尝苦味。后来,他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发展生产,并亲自扶犁种田,让妻子纺织;同时奖励生育,增加人口,加强国力,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使越国强大起来,打败了吴国。接着,勾践挥师北进中原,在徐州大会诸侯,成为春秋末期的霸主。

  后来,人们根据越王勾践的这段经历,概括出“卧薪尝胆”的成语,用来比喻刻苦自励,不敢安逸。

  越王勾践还有一个嗜好,铸制名剑。据古书《拾遗记》记载:“越王勾践,使工人以白马白牛祀昆吾之神,采金铸之以成八剑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断水,三名转魄,四名悬翦,五名惊鲵,六名灭魄,七名却邪,八名真刚。”他还广泛地搜集、珍藏了许多名剑。当时有一个极有名气的宝剑质量鉴赏家,名叫薛烛,当他看到勾践珍藏的一把名为“纯钧”的宝剑时,不禁大吃一惊,说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稀世之宝。

  剑在我国已有 3000多年的制作历史。剑是中国武术器械中的“百刃之君”。在春秋战国时代,已有质量很好的铜锡合金剑,斗剑之风也较盛行,剑术理论也相应得到发展。据 《吴越春秋》记载:民间武术家越女,曾向越王勾践详论“剑之道”。战国后期,铁剑普遍出现。到了汉代,《晋书》中记载:“汉制·自天子至百官,无不佩剑”,并有一套严格的佩剑制度。击剑更是朝野风行,不少人以剑术立名天下。汉高祖刘邦自夸:“我提三尺剑取天下”,隋唐时,剑形十分精致华丽,贵族、学士亦多随身佩剑,对后世影响很大,故唐剑有“鼻剑”之称,宋代之后,击剑之风逐渐为剑舞取代。

  由于中国名剑众多,收藏价值极高。特别是勾践死后,有许多人士曾绞尽脑汁去寻找他所珍藏的宝剑,结果一无所得。那么,越王勾践的宝剑到哪儿去了呢?

  1965年,在发掘湖北江陵的一座楚墓中,发现了两把珍贵的宝剑。其中一把就是长期失传的越王勾践的宝剑,宝剑全长55.7厘米,剑身宽4.6厘米,剑柄(剑把)长8.4厘米。剑首 (柄头)向外翻卷作圆箍形,内铸11道极细的同心圆圈。金黄色的剑身布满了黑色的菱形花纹,剑格 (剑身与剑柄间突出部分)向外凸出,正面用蓝色琉璃,背面用绿松石镶嵌出美丽的花纹。其中一把剑上刻有“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 (剑)”8个鸟篆体错金铭文。字迹非常清楚。这两把宝剑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埋藏了 2000多年,出土时依然闪闪发光,剑刃极其锋利,一点点锈迹也找不到。因此,当越王剑在国外展出时,引起很大震动。有人甚至说,2000多年前的中国人,一定会施展使剑不锈的“魔法”!

  1968年,考古工作者从河北省的一座古墓里,又发现了两把宝剑。这座汉武帝哥哥刘胜的古墓,距今也有2000多年了。当刘胜还在做“靖王”的时候,就为自己后事作了安排。他挖了个很大的山洞作为自己的墓地;又做了件“金缕玉衣”,心想穿上这种“宝衣”,可以使尸体永不腐烂,结果怎样呢?出土时,玉片已经散落,尸体早已烂得只剩下几颗碎牙。而作为殉葬品的两把剑,却金黄锃亮,闪着寒光。

  越王剑也好,刘胜剑也好,当它们重见天日之后,引起人们的惊异——中国古人的“魔法”究竟是什么呢?

  从现代科学仪器检验得知,这种古剑的成分是青铜,是用铜和锡按一定比例(铜居多)熔融浇铸而成。再经精心研磨,使它锋利。研究者又发现,剑身的黑色菱形格子花纹和乌黑发亮的剑格,原来是经过硫化处理的。也就是说,古剑的表面在形成过程中已和硫的化合物起过作用。经过硫化技术处理过的剑,就变得既美观,又耐腐蚀了。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墓的陶俑坑,发掘出3把不寻常的青铜宝剑。这3把剑埋在离地面大约5、6米的湿土中,出土时居然锋利光亮,一下能划透10几张报纸呢!用电子仪器探测结果表明,在制作技术上,秦始皇陶俑坑青铜剑比越王剑又提高了许多——它采用了一种很了不起的表面处理技术,就是铬盐氧化法。这是用铬酸盐作氧化剂,在剑的表面上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层,保护着剑,使剑不再和别的物质起化学作用。这层致密的氧化层很薄很薄,只有一张报纸的1/10那么厚。这确是我国古代材料科学技术上的一项重大成就。而国外则在本世纪30年代才提出在有色金属表面用铬酸盐处理技术的专利,这已比我国晚了2000多年。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秦始皇兵马俑 下一篇:考古大发现  寻找“北京人”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