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专行

作者:崔玉亭 字数:6004 阅读:58 更新时间:2009/06/18

轻纺专行

蜘蛛和蚕儿的启示

  你听说过“小小诸葛亮,稳坐军中帐,摆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的谜语吗?你知道谜底是什么?谜底是蜘蛛。蜘蛛这一不起眼的小东西,还曾经当过人类的老师呢!人们捕鱼用的鱼网,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从蜘蛛织“八卦阵”得到的启示。后来人们发明的人造纤维——人造丝,也有它的一份功劳哩。

  这话说起来就长了。早在300多年前,法国有一位科学家叫卜翁,因为要探索蜘蛛吐丝结网的奥秘,弄了好多蜘蛛,进行反复实验。如果发现,蜘蛛的小圆肚子里有许多粘液,在它的肚子上还有一个开口,中间有许多小孔。蜘蛛把肚子里的粘液通过这些小孔,喷射到空气中凝结起来,就是蜘蛛丝了。这么细的一根蛛丝,其实还是由好几百根细丝合起来的。

  卜翁想:这样细的蛛丝织成的衣服一定很漂亮。于是,他剖开蜘蛛的肚子,挤出粘液,再让粘液通过一个个小孔压出来,果然成了一条条细丝。这些细丝晶莹透明,洁白漂亮。卜翁就用这种“细丝”织成了世界上第一副人造丝手套。据说,这手套至今还陈列在法国的博物馆里。

  只是,蜘蛛肚子里的粘液实在太少了,为了得到一副手套,得养上万只蜘蛛,如果生产成千上万件衣服,也用这种方法来获得“人造丝”,这实在是不现实的。

  1855年,有一位名叫奥捷玛尔的法国科学家开始仔细研究蚕儿吐丝的问题。他想:蚕儿吃的是桑叶,吐出来的是丝。能否仿照蚕儿的法子,把桑叶变成丝呢?

  于是奥捷玛尔一头钻进实验室,开始试验。结果发现桑叶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蚕丝却是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比起纤维素来多含了一种叫“氮”的化学元素。

  能不能用人工的办法,把氮加到桑叶中去把它变成丝呢?

  奥捷玛尔把从桑叶里取出来的纤维素,浸在硝酸里,因为硝酸里有大量的“氮”。

  啊,成功了,桑叶真的变成了粘液!奥捷玛尔接着把这种粘液通过小孔压出来了,果然成了一根根连绵不断的细丝,比起卜翁从蜘蛛身上获得的人造丝,这才是最早的人类自己制成的真正的人造纤维——人造丝。

  通过人造丝的发明,人们认识了事物的本质:真正用来制造人造纤维的原料的只是桑叶中的纤维素,而蚕儿之所以食用桑叶,是因为家蚕的祖先是野蚕,野蚕本来是桑树的寄生虫,野蚕被驯养成家蚕后,仍保持着它在大自然中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偏食习惯——只吃桑叶。

  显然大自然中含有天然纤维素的物质都可以作为人造纤维的原料。打那以后人们就开始试用木头、芦苇、竹子、棉花杆、棉短绒以及甘蔗渣等这些天然纤维素为原料制造人造纤维。

  1884年,科学家从在实验室里少量试制人造纤维扩大为工业规模的生产。这第一种投入生产的人造纤维就是硝酸纤维。一开始由于这种硝酸纤维容易燃烧,成本又高,没有得到很快发展。

  1891年,人们接着试制成功了另一种人造纤维——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的发展很快,产量最大,占人造纤维总产量的1/4,我们先来谈谈它吧。

  从纺丝机中出来的粘胶纤维,是连续不断的长丝,它的性能近似于蚕丝,被称为“人造丝”。如果把粘胶长丝切短,制成长短粗细近似于羊毛的短纤维,就叫“人造毛”,长短粗细近似于棉花的短纤维,就叫“人造棉”。

  人造棉纤维细而软,织成布,布面均匀细洁,身骨柔软,挺像纺绸,加之人造棉染色性能好,特别是1958年我国制成了新型的活性染料以来,印染出来的人造棉更是五光十色、鲜艳多彩。用它制成春、夏穿的衬衫和裙子,凉爽飘逸,深受人们欢迎。

  人造丝酷似蚕丝:轻、柔、滑、软、坚牢,而且成本比蚕丝低廉得多。目前我国已大量生产各种用人造丝织造的纺织品,如美丽绸、富春纺、麦浪纺、乔期纱、无光纺、光纺等投入市场。

  人造毛是人造羊毛的简称,其长度、细度、卷曲度与羊毛相似,常见的人造毛哔叽、华达呢、毛毯都是用人造毛织成的。人造毛透气性能好,穿着舒适,没有气闷感觉,染色性能也好,比羊毛耐虫蚀,不易断裂。

  粘胶纤维还能加工制成各类包装用的玻璃纸。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用于制玻璃纸的粘胶纤维约10万吨以上。

  在人造纤维中,坐第二把交椅的是醋酸纤维,醋酸纤维除可加工制造成各种纺织品外,还可大量地用来制造电影胶卷——片基。

  铜氨纤维是早在1899年投入工业生产的另一种人造纤维。这种纤维因为比蛛丝还细,所以常被织成透明的围巾、袜子。用它做成的衬衫、汗衫、窗帘真是“薄如蝉翼”。

  还有一种人造蛋白纤维也属于人造纤维,在40年代发展很快,性能与天然羊毛极为相似,我们称之为乳酪纤维或酪素纤维。

  人造纤维正式投入工业规模的生产成为人造纤维工业只是近60年的事。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却是十分惊人的,特别是在40年代一下子从占世界纤维总量3%跃为13.2%,10年中增加10.2%。现在,全世界人造纤维的品种约有 20多种,约有50多个国家生产人造纤维。如果说树叶与兽皮是衣服

  “古代史”的“主角”,棉、毛、丝、麻是衣服“近代史”的“主角”,那么人造纤维就是衣服“现代史”上的“主角”了。

  尼龙创造奇迹

  1978年8月11日晚,在朦胧的月色中,一只体积达5000立方米的巨大气球在美国东部缅因州的大西洋岸边腾空而起。3位美国探险家驾着这只名叫“双鹰2号”的庞然大物,开始了一次充满危险的航行;横跨烟波浩渺的大西洋,飞到欧洲大陆去!

  航行的开端似乎很顺利,“双鹰2号”在一股从美洲吹往欧洲的高空气流的推动下,轻盈地向东飘去。可不久,大西洋上多变的气候随即显出了它狰狞的面目:上升的气流时而把气球带上几千米、甚至上万米的高空,那里的低温几乎把人冻僵;下降的气流时而又把气球压向海面,随时有坠落海中葬身鱼腹的可能;在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袭击中,气球更像一叶扁舟似的,孤独无援地在惊涛骇浪中颠簸……

  幸运的是,在和大自然博斗了6天6夜之后,气球终于到达了大洋彼岸。8     jJI7日傍晚,“双鹰 号”安全降落在法2   PI巴黎西北约 100公里的一个小镇旁。这是一次不寻常的飞行,时间长达137小时,航程5000多公里,一举创造了载人气球飞行距离最远和留空时间最长两项世界纪录。

  “双鹰2号”创造的奇迹,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气球的制作材料。它那用尼龙制作的球体经受住了大西洋恶劣气候的嬉弄。而在此之前,用其他材料制作的气球都未能经受住这严峻的考验,几乎都在途中就成了碎片,为此葬送了不少探险家的生命。

  尼龙的诞生,要追溯到本世纪的20年代末。那时候,美国的杜邦化学工业公司集中了一批科学家,正在进行对聚合反应的研究。1929年的一天,35岁的卡罗泽斯工程师在清除容器里聚合物样品的时候,惊喜地发现这种聚合物竟拉出了柔软的长丝。这可是从未见过的现象啊,卡罗泽斯敏感地认识到,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在经过了数年研究之后,1938年,卡罗泽斯终于制得了一种理想的聚合物,拉出了一种像蚕丝一样轻柔、断面呈菱形的纤维,他取名叫“尼龙”。

  今天,“尼龙”对我们来说,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称了。人家都知道,它又叫锦纶、卡普隆,是一种奇妙的纤雄。你看,它的耐磨性十分好,用尼龙织成的袜子,牢度是棉袜的10倍;用尼龙织成的各色衣服,色泽艳丽,光滑轻柔,几乎像传说中的仙衣一样“薄如蝉翼,轻似浮云”;而且,它还有耐磨蚀、不会腐烂的优点。这使它迅速取代丝、麻成了织渔网的好材料;更为令人吃惊的,是它的强度——一根手指粗细的尼龙绳能轻易地吊起一辆卡车,比钢缆还结实。这就难怪尼龙制成的“双鹰2号”球体能经受住大西洋恶劣气候的考验了。

  那么,这神奇的纤维是用什么原料做成的呢?说来你也许不相信,只是煤、石油、天然气等。人们将这些原料经过处理后,便能得到一些较简单的分子较小的物质,然后再让这些小分子进行化学反应,使它们一个个手拉手的联结起来,便形成了由上千个分子聚合而成的大分子。这时,便可将这种大分子的粘液通过有无数微孔的喷头进行喷丝,人们以每秒几十米到几百米的快速将丝抽出,便是光亮轻柔的纤维。用这样的方法制得的纤维叫合成纤维,是化学纤维家族中的一员。化学纤维家族中的另一位成员,便是我们在前面介绍过的人造纤维。

  尼龙,仅仅是合成纤维中的一种。而且,它还不是合成纤维中最早诞生的成员。早在    1913年,德国人就制得了氯纶,用它制成的内衣具有良好的保暖和防静电作用,居然可以防治关节炎。德国人还在1924年发明了维尼纶,不过,这种纤维一遇到水就要溶解,这当然无法投入使用。直到 1950年,日本科学家才解决了这个难题,制得了不溶于水的维尼纶,这才能投入工业生产大量开始使用。现在,人们常用维尼纶来做内衣和床上用品。

  尼龙还有两位“弟弟”,也十分出色。1940年,英国人制得了涤纶,并在1950年投入大规模工业生产。现在人们所穿的挺刮的“的确凉”衣服便是用它做的。1950年可称得上是合成纤维大丰收的一年了,在这一年,人们还研究出了在工业上制造腈纶的工艺。腈纶被人叫做“人造羊毛”,用它制成的毛线和毛毯,摸上去与真羊毛的感觉几乎一样!

  在此之后,新的合成纤维品种在不断诞生:丙纶、芳纶、氟纶……合成纤维的使用也从民用扩展到工程技术、军事等更为广阔的领域,从而为我们展示出了它那强大的生命力。

  染出一个五彩的世界

  朋友,当你走在大街上,看到人群、车辆及建筑物构成的那五光十色的景象时,你是否会想到,这主要是染料给生活增添的色彩呢?100多年来,生活的色彩还没有今天这样地丰富多样,因为那时染色还非常困难。谁要想把布料染成自己喜爱的颜色,只能用茜草、郁金、蓝靛、大黄、红花等植物的根、叶和皮之类的汁来染色。由于这些植物染料种类不多,数量也少,而且染出来的东西色泽不够明亮,远不能满足人们对色彩的爱好与需求。

  直到化学合成染料出现后,才解决了人们对色彩的需求。而这项化学上最重要的发明,是由英国人柏琴完成的。

  19世纪40年代,非洲的英国殖民地曾流行疟疾。奎宁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但是天然的奎宁产量少,满足不了需要。

  当时任英国皇家化学院院长的霍夫曼为了用人工方法合成奎宁,开始研究从煤焦油中提取奎宁的办法。1856年,霍夫曼收了一个积极热情的18岁研究生,这就是柏琴。

  柏琴在自家庭院角落的一间小屋里夜以继日地进行实验,连节假日也不休息。他从煤焦油中制取了一种苯的化合物叫甲苯胺,想使它再通过一些化学变化变成奎宁,但失败却接踵而至。

  于是,他又从煤焦油的另一个成份——苯胺盐想办法。在合成的最后阶段加重铬酸钾进行氧化时,他没有得到所希望的白色奎宁结晶,却得到了一种黑色的粘稠液体!

  柏琴没有灰心丧气,他想看看这种黑色沉淀物到底是什么。于是,他向瓶子里加了点酒精。顿时,黑色液体沉淀溶解成了鲜艳的紫红色。这一来,更证明它不含奎宁。

  试验失败了,但聪明的柏琴却注意到,那鲜艳漂亮的紫红色。他想:能不能用它来作染料呢?于是,柏琴拿块布片放进去进行试验。结果,布片被染成了同样的色彩,而且美观鲜艳,这就是第一种合成染料——苯胺紫。

  柏琴获得合成染料的发明专利后,就说服他的父亲,在哈罗附近建起了一个印染厂。经过改进,生产出一种淡紫色染料,深受女士们的欢迎。就连当时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也非常喜欢这种颜色。有一次她穿了这种颜色的裙子出席一个集会,很快产生了强烈的广告效应,人们竞相模仿,风靡一时。

  柏琴35岁时,就因生产这种染料而成为巨富。后来他不愿再继续经营染料工厂,便重操旧业,开始从事化学研究工作。

  苯胺紫的发现极具偶然性,但这一发现却是化学上的一个重大突破,它开辟了新的研究道路,也为化学工业和人类生活增添了光彩。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仪器设备  天文地理仪器设备 下一篇:金属王国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