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上大显身手

作者:崔玉亭 字数:14063 阅读:342 更新时间:2009/06/18

军事上大显身手

火药的出现,很快被用到军事上。唐朝末年战争频繁,有位将军在攻城时就使用了“飞机发火”,把城门给烧了,他自己带领士兵冒火登城,浑身也被烧伤。

  “飞机发火”实际上是一种火炮。用火药包装在炮上,点着火后向敌人抛过去。有必要解释一下,在没有火药之前,所有的炮都是用来抛石头的。

  所以,这里的炮应是“砲”,这在现代中国象棋中还时常看见。但当火药应用于军事之后,砲才写为“炮”。炮最初是为了抛掷发火器而用,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火箭。

  北宋初年,火药经过不断试验和改进,出现了用火药制成的火箭。据说火箭的发明人叫冯继升。

  冯继升的祖父是一个炼丹家,冯继升从小就在火药堆中长大,他最初制成类似现在的鞭炮之类的物品,以供玩耍。后来渐渐发现火药的膨胀力足以使房屋炸毁。

  经过慢慢的摸索,发明了火箭。这种火箭是把火药绑在箭头上,用引线点着后射向敌人。引起大火而烧杀敌人或粮草等。

  冯继升把此方法献给当时的皇帝,皇帝大悦,遂封给冯继升一个专门监督制造火箭的中级官职。冯继升上任后,曾为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受到皇帝的嘉奖。

  在激烈的战争中,火药武器显示了前所未有的威力,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后又创造出火球、火蒺藜等火器。火药的研制和生产也有很快发展。

  北宋时,火药的应用已经十分普遍,有了国家的兵工场,叫“广备攻城作”,里面设有“火药窑子作”,就是制造火药的作坊。

  宋神宗时,西夏国军队进攻兰州,北宋军队抵抗时,一次就领用火箭25万支,比三国诸葛亮“草船借箭”还多5万只,而且还是火箭,当时火药生产和运用之广可想而知。

  庆历4年 (1044),宋朝曾公亮等编写了《武经总要》,一书中记载了当时的三种火器的火药配方,现转抄于下:

  火药成份 焰硝 硫磺 本炭           其他

  (两)(两)(两)

  火器名称

  毒药烟球 30 15 5 巴豆、砒霜、狼毒等10种

  蒺藜火球 40 20 5          竹茹、麻茹等7种

  火炮    40 14 (14)桐油、黄蜡、干漆等10种

  《武经总要》,这是一部军事百科全书,书中记载的火药配方已经相当复杂,火器种类更是名目繁多。

  如蒺藜火球:敌人骑兵奔来的时候,就将火球抛在地上。马脚被刺痛烧伤,马就狂蹦乱跳,骑兵就神慌手乱,以致马翻人仰,自相践踏。此时,我军乘机袭击,必可获胜。

  又如毒药烟球:球内除了装有火药,还装有巴豆,砒霜之类的毒药。这种球发射出去,爆炸燃烧,散出毒气,杀伤敌人。

  又如铁火炮:火药中掺进细碎而有棱角的铁片,铁片借助火药巨大的爆炸力,四处迸射。这很像现代的手雷、手榴弹。

  又如霹雳炮:十几层纸里面装上火药和石灰,火药爆炸,石灰飞扬,可以灼伤敌人的眼睛。

  南宋绍兴31年 (1166),金国的60万大军一直打到长江下游,企图一举灭亡南宋。宋朝大臣虞允石赶到采石 (现马鞍山附近),率领军队迅速做好迎战准备。

  金兵驾驶船只抢渡长江,主帅完颜亮亲自在江边用小旗指挥。虞允石命宋军战船迎战,同时施放霹雳炮。

  这种炮点着后,一下子升入空中,然后落人水中再跳出来,在敌军面前燃烧和爆炸,声音如雷;炮中还散出大量石灰,迷住敌军的眼睛。宋军趁势猛攻,金兵纷纷落水,最后宋军大获全胜。

  据南宋诗人杨万里记载:霹雳炮由两节构成,一节装火药,一节装石灰。它可能像现在的“二踢脚”,所以才有那样的威力。

  火药不光是为了军事上,有时,还用于娱乐。《武经总要》记载:有一种叫“霹雳火球”的武器,用火点着后,能够发出如雷鸣一样的声音。

  后来,每逢元宵节之夜,城市乡村热闹非凡,除了各种各样的花灯外,又出现了焰火。宋朝诗人辛弃疾记录这种焰火腾空的热烈场面时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说明了火药出现了多种形式。

  稍后,又发明了管形火器。这一发明比起燃烧性火器、爆炸性火器是一大进步。这一火器的发明人,是南宋时的兵器制造专家陈规。管形火器又叫火枪,这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把“枪”。

  这种火枪是以竹筒制作,竹筒里装满火药。打仗时,由两个人拿着,点了火发射出去,烧杀敌人。到了元代,已有金属制作的管形火器,这可以说是火器革命的一次飞跃。

  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中,现在还存有一尊元朝至顺三年(133)造的大钢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大炮。这种金属制成的管形火器,射程远,威力也特别大。

  到了开庆元年(1259年),安徽寿阳制造出突火枪。突火枪是用粗毛竹做成的,竹筒里放火药,还放一种叫“子窠”的东西。用火把火药点着后,

  “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这种枪就是原始的发射子弹的火器,而“子窠”可能就是最早的子弹。

  诸位读者还记得《水浒传》中的“轰天雷”凌振吧。他就是个火器制造专家。他制造的炮威力极大:“石炮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一片残迹。”

  凌振还制造了一种子母炮,每一个母炮周围连接49个子炮,母炮一发,子炮俱响,群弹如滚雷疾风行空而去。这在当时,是最新、最神奇、最有杀伤力的远战武器。

  明代,火器又不断地发展,又发明了以火药之力推进的火箭。这种火箭的上面有一个纸筒,筒内装满炸药,筒尾接上了引火线。

  引火线点燃后,火药燃烧,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从筒尾喷出,喷气的反作用力推动着火箭向前飞行。

  那时的火器中还有“集束火箭”、“震天雷炮”、“神火飞鸦”等。集束火箭就是把几十枚火箭捆绑在一起,威力极大;震天雷炮,是把火箭装有翅膀,乘风疾飞,震声如雷,其杀伤力更是巨大无比。

  而神火飞鸦,则是用竹蔑扎成乌鸦,体内装满火药。点燃火药,乌鸦能飞100多步,然后坠地爆炸。一时间,烈火腾空,烟焰弥漫,在陆上可烧军营,在水上可烧兵船。

  那时的火箭在军事上起到极大作用,于是火器专家们想出各种各样的绝妙方法。如“一窝蜂”一次可以发射32支火箭;“百花齐奔箭”一次可以发射    100支火箭。想想这么多火箭,一下子飞入敌群,其惨像目不忍睹。

  还有一种火箭名为“二级火箭”,主要是用于水战的火箭。火箭筒为木制或竹制,长约1.7米,龙形。

  作战时,点燃龙身下面的火箭——一级火箭,推动着火龙贴着水面飞行;一级火箭内的火药将要烧完,立即引燃龙嘴里的火箭——二级火箭,飞向敌人。

  想这火龙飞行之时,昂头张口,呼啸着挟着劲风,疾进中映着火光,犹如无鳍的游鱼,敛翅的飞禽。忽然间,口中火光一闪,直奔敌船,真是气势如虹,威风凛凛。

  这个时代,还有一种奇特的火箭值得一叙。那就是“飞空砂筒”。据明代茅元仪的 《武备志》上记载:

  “这种火箭有一个小筒子,连在竹杆的一端,筒内装了火药和细砂;竹杆上绑着两个方向相反的 ‘起火’点燃正向的‘起火’,推动砂简飞行,砂筒抵达敌方上空,砂筒坠落爆炸。同时,反向的 ‘火’点燃,竹杆又自动地返回发射点。”

  这好像是一种现在的无人驾驶飞机,自动投弹后又自动返回。从此事可知,古人们的火箭技术已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最早的自行火箭,它同我们今天发向宇宙太空的火箭,利用的是一个完全相同的原理,也可算现代的三级火箭和航天飞行的鼻祖。

  还有一件事,比较有趣,但它又包含着人们渴望了解火药的多种功能,下面记录的就是这件事。

  14世纪末,外国人赫伯特·瑟姆写了一本书。书中说:当时中国有位官员,手拿两个大风筝,绑坐在椅子上,椅子下面装上47枝火箭。他设想,点燃火箭,推动椅子升空。再借助风筝,在空中飞行。

  我们可以这样说,这位官员的装置可谓是原始的喷气式飞机。当然,他的设想是不会实现的,即使上天了,那结果就是粉身碎骨。但古人们的创新精神是不可抹煞的。

  也就是这种创新精神,才有了现代社会的人造卫星上天,飞机翱翔于天宇和一系列根本性的革命。

  火药火器的传播

  中国的火药制造方法,最早是由商人传入阿拉伯,时间大概是1225~1248年间。但是中国的火器则是在元代,通过战争方式传入阿拉伯的。

  1218年,成吉思汗西征,打到中亚西亚,然后经过波斯,到了伊拉克。在阿姆河之战中,蒙古军队使用了毒气烟球、火箭、火炮等火器,取得了阿姆河大捷。

  1258年,蒙古军队在攻打伊拉克和叙利亚时,又使用了火器。当时的战斗形式,主要是人与兵械相斗的近战,其次是发箭、滚石、放水等远战。

  不论在近战中,还是在远战中,火器的杀伤力都很大。火器使阿拉伯人吃了大亏。他们对这些火器立即研究,不久,便掌握了制造火器的技术。

  有些阿拉伯兵书记载了蒙古兵使用“铁瓶”的情况。据说,这铁瓶就是

  “震天雷”之类的火器。

  又一种阿拉伯兵书说,当时阿拉伯人学会制造两种火器,一种是“契丹火枪”,用于近战;一种是:“契丹火炮”,用于远战,在水战中可以轰击敌船。契丹,是他们对中国的称呼。他们还根据火铳的制法,创造了各种火器。

  1253年,旭烈兀西征,征调汉人工匠千余人随征,其中有制造火器的。1260年,旭烈兀占领伊拉克,叙利亚等地,威胁埃及。

  埃及马木路克苏丹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以南击溃蒙古军队,大批蒙古兵投降。从此,马木路克获得了火器和制造火器的工匠。

  1236年,蒙古军队西征欧洲,势如破竹,至1241年,先后占领俄罗斯、波兰、匈牙利和日耳曼东部。

  在波兰格尼兹战斗时,波兰士兵说:蒙古兵用了一种妖术,大旗一挥,出现一些怪物,滚地如球,口吐烟雾。那烟雾臭恶无比,将波兰士兵熏倒在地。

  烟雾过后,蒙古兵就冲杀过来。这所谓的怪物,显然是毒烟球。波兰士兵说是妖术,是由于他们还不知道火药为何物,也从未见过火器罢了。

  当时,蒙古兵是单骑作战,驰骋自如,飘忽如风,近取马刀砍杀,远则利箭射取。而欧洲人却是马车作战,几匹马拖一辆车。奔跑累赘,转动笨拙。

  战车一遇上凶悍的蒙古兵,就不堪一击,而四处溃败。几次交战之后,欧洲人闻风丧胆,唯恐逃避不及。因此,他们没有可能去研究火器,从而发现它的奥秘。

  那时的欧洲处于历史上的一个黑暗时期,即欧洲中世纪时期。这里旱灾严重,疫病猖獗,战争频频,政治腐败,经济衰敝,生活悲惨,人心闭塞,文化落后,它比阿拉伯地区和中国落后得多。

  这时的元朝凭借武力,在中亚、西亚和俄罗斯建立了一些汗国。各个汗国设有完善的驿站,并且尽力保护商道。

  于是,1000多年来时断时续的东西海陆交通,这时就畅通无阻了。中国的罗盘、火药、印刷术、造纸术等辗转传入欧洲。

  中国的造纸术传入欧洲,造成了欧洲造纸业的兴起。造纸业和印刷术的兴起和传入,推动了出版业的发展。出版业的发展,又促进了翻译工作的昌盛。

  欧洲人翻译了大量的阿拉伯文书籍,其中有关于火药的。这时候,他们才知道火药这个力大无比的神奇的东西。

  英国人罗哲尔·培根在他的书中提到火药时说:

  “有一种拇指般大小的东西,由于硝的爆炸,会发出可怕的声音。这个用羊皮纸包裹的小东西,声音比疾雷还响,火光比闪电还强,威力巨大。”

  那时的欧洲人同培根一样,还只是把火药当作神奇的东西谈论,但还不知道怎样制造火药。

  欧洲和阿拉伯国家断断续续打了几百年仗,在西班牙、小亚细亚以及地中海的一些岛屿都打过,最重要的是欧洲十字军东征和阿拉伯人的抵抗。

  由于阿拉伯人早就学会了火药、火器的制造,所以欧洲人在许许多多的战斗中,都吃尽了苦头。

  如在1325年,阿拉伯国家攻打西班牙,用抛石机发射“火球”,巨响如雷,烈焰冲天,烧毁房舍,杀伤人畜。

  苦头教训了欧洲人,激发了他们研究火药、火器制造的愿望。1326年,英国人制造了铁火瓶;1345年,法国人制造了铁炮,1357年,英国制造了名叫“提拉尔”的火器。

  欧洲人制造这些管形火器,从结构和材料上来看,都不如中国的管形火器先进。因为,我国的管形火器是铜铸的,使用比较方便,效果也比较好。

  欧洲学会了火器制造方法之后,积极发展火器制造。在近代科学兴起后,他们的兵器制造很快就走到了世界的前列,这才有了机关枪、迫击炮,甚至火箭、导弹之类的武器。

  恩格斯曾说:“现在已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伯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辗转传入欧洲的。”

  所以,恩格斯对中国火药的发明,在人类历史,特别是在西方现代文明历史进程中的巨大作用,都作了不容置疑的肯定。这不能不说是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

  中国火药的发明,对我国和世界的社会经济的进步和科学文化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作用。而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炼丹家们又是分不开的。

  炼制不死之药

  却说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产水平很低,对生活享受的要求也很少。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统治阶级的物质享受较前也大为增加。

  于是,那些皇帝、贵族们的欲望就越来越大,他们或者想长生不老,以便永远享福;或者想制造金银,任意挥霍。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以求仙、炼丹为业的人,来迎合统治阶级的心理。这批人就叫“方士”。根据历史记载,我国早在战国时代就已经有这些方士了。

  据说秦始皇不愿老死,听了方士的话,曾经派了童男童女去海上寻找长生不老药。但大海茫茫,出去之人无人返还。

  由于出去寻找仙药风险实在太大,于是就有人动手炼制“仙丹”,产生了炼丹术。在汉朝时,汉武帝刘彻就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一心想成仙。

  汉朝的方士李少君看到这种情况,就建议说:“只要祭了灶神,丹砂可以炼成黄金;再把这黄金做成器具盛东西吃,就会长寿,就会看到大海上蓬莱仙岛的仙人,这样就可以长生不老了。”

  其实求仙和炼仙丹,都是古人的空想。而炼出来的所谓的仙丹,常常吃死人,皇帝吃死过好几位。但是,他们不说是中毒死的,却说是“尸解”了,仿佛是成了仙似的。

  古往今来有数不清的人在追求长生不死,为此,他们耗费了无数的精力和财富。由于古代君王们迷醉于长生不死药的炼制和探求,还出现过许多笑话:

  古时候有个十分聪明的大臣,整天侍奉着君王。有一天,一位自称是得仙人高传的术士,来向君王进献长生不死药。

  这位大臣一听就知道这是个骗子,他不露声色地站在一旁观察。只见那个术士跪在殿前,双手将托盘高举,盘内盛了一只不知什么做成的小药丸。

  君王一见,喜出望外,连忙走下王位伸手去拿不死仙丹。就在这时,大臣抢在君王前面,手疾眼快地一下抓过药丸吞进嘴里。君王先是一愣,随后便大怒:“好个混帐东西,竟敢抢吃寡人的长生不死之药!来人哪,推出去.把他斩了?”

  两边卫士上前抓住大臣。大臣却不慌不忙地说:“陛下,容臣说完一句话再杀也不迟。”

  君王喝道:“你还有什么话?快说!”

  大臣说道:“陛下,献药的人说这是长生不老之药,可是臣吃了却立刻就要死了,可见这药根本不是什么不死之药,而是地道的假药。是不是?君王。”

  君王一听,对呀!不觉转怒为喜:“贤臣请起,若非你的提醒,寡人险些让这骗子给骗了!来人哪,给我把这骗子轰出去!”

  这位聪明而机智的大臣就这样戳穿了一位骗子的把戏。这件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可见那时的人们对不死仙丹的迷醉程度。

  炼丹术带来化学科学的兴起

  虽然炼丹术不能得到长生不老的灵丹仙药,但是伴随着迷信炼丹术的是化学科学的起源,使得人们的化学知识得到了提高和丰富。这是开始的炼丹术始料不及的。

  首先是发现了某些金属的化学反应。

  古代炼丹的方法分为火法和水法两种。所谓火法,就是像《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火烧炉子,直接加热的方法。

  火法大致包括煅、炼、炙、熔、抽、伏等方法。煅就是长时间高温加热;炼是干燥物质加热;炙是局部烘烤;熔即加热使物质溶化;抽即蒸馏;飞是升华;伏是加热使药性改变,不是原来的物质。

  炼丹术最早使用的材料大概是朱砂,就是红色硫化汞。朱砂一经用比较低的温度加热,就可以分解出水银,而水银和硫磺又容易化合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加热使它升华,又复红色硫化汞状态。

  大概就是这种容易观察和发生的变化引起古人的好奇和兴趣,他们搞不懂一会儿黑,一会儿红,一会儿又是亮晶晶呈液状但却不流散的水银会有多种神奇的功效。

  他们想,既然物质可以变化,那么当然也能用别的东西制取黄金,点铁成金。于是人们深信不移炼丹的功效。

  反复的实践做了又做,人们对这种变化已十分熟悉。在中国东汉和西汉时期,就有人生动地描写了水银容易挥发,容易和硫磺化合的特性,并讲到了炼丹家们在炼丹炉前观察“赫然还丹”的过程。

  到唐朝以后,炼丹方法更加精细,汞和硫都有一定比例,加热有一定火候,操作有一定程序,最后炼出“化为紫砂,分毫无欠”的结果。

  其实,紫砂就是朱砂,看来,红色的硫化汞是炼丹家们用人工合成的第一种化合物。这不能不说是化学科学史上的一大成就。

  由此可见,我国最早的创始的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前身。其次,古代炼丹术使人们得到了一些合金,懂得了怎样制造合金。

  由于汞很容易和其他一些金属形成汞齐(汞合金),所以炼丹家们很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中国东汉时有个炼丹家,叫魏伯阳,他在一本书上写道:

  “卒得金华,转而相亲,化为白液,凝而至坚。”

  魏伯阳制出的合金,除了含锡的锡汞齐,还有含金、银、铅等金属的汞齐。

  到了宋朝,炼家们利用金汞齐制造金粉。先制成金汞齐,再加入食盐,然后蒸发掉水银,溶掉食盐,留下来的就是粉末状的黄金。这就是炼丹家们所孜孜以求的“神丹”。

  第三,古代的炼金术,使人们认识了更多的化学物质。

  炼丹要用药物,这些药物大半是化学上的化合物。在大量的,长期的实验中,人们认识了越来越多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均是炼丹常用的,大致有60多种。

  正是在炼丹术盛行的时代里,化学也像寄生物一样发展起来,所以,恩格斯说:“化学以炼金术的原始形式出现了。”

  这种以炼金术出现的化学,虽然在益寿延年和创造财富方面,一点也帮不了统治者的忙,但促进了化学科学的兴起。逐渐地,化学科学从炼金术的母体中破腹而出,成为独立的化学工业部门。

  从这一点上来说,炼金术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也多少做出些贡献。

  毕升与活字印刷

  在中国宋朝,有个贫民百姓毕升,是从事古代雕版印刷的工匠。有一天,他和孩子回乡祭祖。这是在清明时分的一个日子。

  蓝湛湛的天空像空阔安静的大海一样,没有一丝云彩。空气湿润润的,呼吸起来感到格外清新爽快。

  阳光下,周围远山就像洗过一样,历历在目,青翠欲流,它看去好像离眼前挪近了许多,也陡峭了许多。渠岸堤上的杨柳,已经把鹅毛似的飞絮漫天漫地地洒下来。

  毕升带着他的两个儿子匆匆走在乡间村道上,不觉离乡又是一年的时间了,毕升感叹道。走到一个村口,毕升说道:“我们先歇息一会吧!”

  14岁的大儿子和11岁的小儿子听到父亲这样说,便跑到村里的一片空地上,看村里的孩子们用泥做家家玩。

  不知什么时候,毕升站到了儿子们的身后,认真地看了看村童们用泥做的锅、碗、瓢、勺以及小人们。他拿起一块熟泥,试着在泥上面刻字,他想:

  “若把一个个方块单字用泥刻成印章的形式,又会怎样呢?”

  毕升禁不住心跳起来:如能把单字刻成印章,然后按照文稿的意思排列起来,不就形成句子和文章了吗?”

  毕升越想心里越活络:“这种粘土泥取之不绝用之不尽的,而且做好模型后,放到窑中一烧,又硬花钱又少,比雕版印刷经济多了。雕版印刷用完一次就要把原版扔掉,而这些印章制成的版,下次再取出这些字,重新排版,还能再使用,岂不一举数得。

  毕升想到这些,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忘记了清明祭祖,带领儿子们,连夜返回城里,进行实验。

  却说在上古时代,人们用竹简刻字。而这些竹简文书,为了防止被人私拆,捆扎后用蜡封绳,盖上白文印,蜡上即现出突出的字。

  上古至秦汉时期,印文都是刻的正字;秦汉以后,印文才有反文。到东晋时,道教徒为了广泛散发印咒,就刻了符咒印章。

  有一颗符咒印章,四寸见方,共刻了120个字。南北朝时,有了更大的印章,长1尺2寸,阔2寸5分。这些大印章,便是未来雕版印刷的雏形。

  而碑文,可能是雕版的又一雏形。175年,蔡邕向东汉灵帝建议,将五经刻在46块高大的石碑上;碑立在太学门前,以便学生拓印。

  南唐先主李弁,鉴于古代墨宝日渐消失,为了保存真迹,传之久远,就将宫中珍藏的古人书法珍品交给徐铉,命徐铉负责刻石立碑,以便拓印。

  由于石碑主要刻的是书法珍品,所以书籍还是靠手工抄写流传。抄写一本书,往往旷日费时。特别是手抄卷帙浩繁的巨著,更是容易出错。

  所以,书籍的复制非常困难和缓慢,除了官府和巨富,私人藏书十分罕见。历史的发展需要有代替手抄的更好的传播文化的方法。于是雕版印刷术出现了。

  大约在唐代初 (7世纪),中国劳动人民在古代文人刻印章和拓碑文这两种方法的启发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雕版:选用坚硬而不易变形的枣木或梨木,锯成长方形的板,刨平,涂上薄薄的浆糊,将写好字的纸反贴上去,使板上呈现反写的字,然后雕刻出突起的字。

  雕版印刷:用一把刷子蘸墨,刷在雕版上;将白纸在刷过墨的雕版上铺好,再用一把干净的刷子在纸上刷过;揭起刷过的纸张,一面白底黑字的书页就印好了。

  用这种方法可以清晰地复制出成百上千部同样的书,这比逐字逐句地人工抄写,速度要快得多,质量也有了保证。

  现存的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被英国斯坦因盗走的《金刚经》。它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

  《金刚经》是世界上第一本有插图的刻印本。它长约1丈4尺,宽约1尺,卷末刻有“咸通九年(868)四月十五日雕”。这部书雕刻精美,图象和文字浑朴凝重,黑色均匀鲜明,印刷技术达到很高水平。

  据研究,这部《金刚经》的制作,是用6块大约1尺宽2尺长的板雕刻出文字,又用一块板雕刻出扉画,一起印出来,粘连成文,然后装轴成卷。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珍宝。

  到了来朝,雕版印刷事业发展到了全盛时期。这时,不仅有政府的“官刻”和“监刻”,民间刻书业也很盛行,并遍及全国各地。

  当时四川、福建、杭州等地雕版印刷术最为发达,刻书不但多,而且精致讲究。宋朝以后,出现了铜版雕印和别开生面的彩色套印,这说明雕版印刷技术已经达到了极其纯熟的程度。

  雕版印刷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是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刻一部书需要很长时间和很多木料。如果是一部卷帙浩繁的巨著,就得花费几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且刻出来的书版存放不便。

  例如,宋太祖开宝年间(968~976)刻印的《大藏经》,5000多卷,13万页,共雕版13万块,雕刻时间竟花了20多年,雕版存放了整整6个大房间。

  二是雕版中如有错字错句,更改也很困难。何况如果出版过的书不再重印,一大堆雕版就成了废物。而要印制新的书,又需要从头一版一版地雕刻。

  有什么好办法来弥补雕版印刷的不足呢?

  于是,人们又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后来终于获得了重大突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而发明活字印刷术的就是我们前边叙述的平民百姓毕升。

  再说毕升祭祖未成,连夜奔回城里,找来刻字的老师傅,把自己在途中所想的办法,一古脑儿地倒了出来。刻字师傅们为毕升的巧思所折服。

  据研究分析,毕升的活字印刷程序应是这样:

  第一步:造活字。

  选用细腻的胶泥,制成一个个小型方块,每块上面刻上一个阳文反手字,然后用火烧硬。每个字都做了好几个同样的活字印,像“之、乎、者、也”之类的常用字,则干脆做了几十个,以备反复使用。

  若排版时发现没有预备好的冷僻字,就临时用胶泥刻制以草火烧,很快制成。为便于拣字排版,毕升把活字印按照字的韵目分别放在木格子里。

  第二步:制版。

  制版就是按照稿本字句段落,将字印放在盛有作为粘合剂的松香、蜡和纸灰的铁板上,并在四周围上铁框,然后把它放到火上加热,使粘合剂熔化。

  当粘合剂稍微冷却而仍有粘性时,用一块平板在排好的活字上加压,把字面压平整。当粘合剂完全冷却固结后,就可以付印。

  第三步:拆版。

  印完后,把印版拿到火上一烘,粘合剂重又熔化,一个个活字便可拆下来,再供下一次排版使用。

  为了提高效率,毕升采用两块铁板,一块板印刷,另一块板排字,互相交替使用,印刷效率加快许多。

  如果说雕版印刷与手抄相比是一次飞跃的进步的话,那么活字印刷更是一次划时代的革命。这是因为:

  一、胶泥柔韧,比起坚硬的枣木容易奏刀,而且来源广,成本低。

  二、活字,用则排版,不用则撤版,发现错字,即可更换,而且活字平时储藏占屋不大,没有虫蛀之患。

  三、两副版或多副版印刷,节时省工,成书速度大大加快。

  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包括了造字、排版和拆版一整套完备的过程,其原理与现代铅字排版基本相同。它的每个环节,都包含着许多科学知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所以说,毕升的发明是伟大的。

  至于毕升在发明活字印刷中是怎样思考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面对着字与版这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能够想到“整体——许多个体——整体”的方法,是一个难能可贵的创造性的思维。

  一般的人往往习惯于既有的事实,感觉不到有什么可以改变。而伟大的发明家,正是从不可变中想到可变。从无形中见到有形,从旧中创造出新。

  所以说,毕升也是伟大的。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印刷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随着社会的发展,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并不断地加以改进,在我国和世界上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扬光大。

  王祯的发明

  到了元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家王祯又成功地制作了木活字。其制作方法是:

  首先,在板上刻字,用细锯将字锯开,用小刀修整得大小高矮相同,这就相当于胶泥活字火烧而成。

  其次,排字成行,用竹片将字夹紧,竹片相当于“条形铁范”。

  最后,待一版排满,用木榍榍牢,使字固定不动。木榍相当于熔化的松香和蜡。

  此外,王祯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他用木料做成了一个大轮盘,轮盘里分成一个个小格子。一个叫杂字轮,专摆常用的木活字;另一个叫韵轮,不常用的木活字,按音韵分类,摆在韵轮的格子里。

  拣字排字时,两人合作:一人按原书“唱字”,另一人坐在两盘中间,一手拣字,一手执盔(后世的排字手盒),拣出的字排在盔内。这样的拣字排字,比起边走边拣边排,动作既快,人又不太累。

  1298年,王祯用木活字和转盘排字,试印他编著的《族德县志》,全书6万字,不到一个月,就印了100部,其效率之高是雕版印刷所不能比拟的。

  此外,王祯还写了《造活字印书法》,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统叙述活字印刷术的文献。

  到了明孝宗弘治元年 (1488),又出现了用字模浇涛的铜活字,开始使用铜字印刷。到16世纪初又出现了铅活字。

  随着活字印刷术的不断改进,印刷规模也越来越大。我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印书活动在清代。比如用铜活字印刷的篇幅一万卷的著名百科全书

  《古今图书集成》。

  而143种著作的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则全部是用木活字印刷的。但这些都已是18世纪中期的事情了。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近代科技  艰涩的中世纪 下一篇:东方物理之光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