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三一、雨后观山 静夜听钟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192 阅读:181 更新时间:2009/06/18

五三一、雨后观山 静夜听钟

雨余观山色,景象便觉新妍;夜静听钟声,音响尤为清越。

  【译文】

  雨后观赏山川景色,情景就觉得清新美好;夜静聆听钟楼金声,声音更加的清脆悠扬。

  【注解】

  雨余:余,后,以外。劫余,谓灾难之后。周咏《感怀》诗之六:“举目新亭挥掬泪,刦餘谁是济时才?”雨余,即雨后。

  山色:山的景色。唐·岑参《宿岐州北郭严给事别业》诗:“郭外山色溟,主人林馆秋。”

  景象:情景,气象,景色。唐·郑谷《中年》诗:“漠漠秦云澹澹天,新年景象入中年。”

  妍 <形>:本义巧慧。《说文》:“妍,技也。一曰慧也。”按,慧巧之意。美丽。江淹《杂体诗》:“浪迹无妍蚩。”注:“犹美恶也。”美好,唐·韩愈《送穷文》:“面丑心妍,利居众后,责在人先。”

  金声:指钟声。唐·沉佺期《同李舍人冬日集安乐公主山池》诗:“兴尽方投辖,金声还復传。”

  音响:声音(多就声音所产生的效果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若不一叩洪鐘,伐雷鼓,则不识其音响也。”

  尤:〈副〉尤其,更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义兴人谓三横,而处尤剧。”

  清越:声音清脆悠扬。《礼记·聘义》“叩之,其声清越以长。”

  【评语】

  同是一座山,在睛天日照之下和阴天下雨的時候,看法就有不同了。在雨过天睛之後后,山被雨洗洁,平添一番清新悦目的气息。同一个钟的声音,白昼与夜间的感觉大不相同。白天人马喧嚣,钟声不如夜间人静时清晰响亮。所以, 因時而观物听物,就可使心神清明,精神修养上也就有所裨益。大自然给人的美感不仅在视觉,听觉上同样给人以享受。唐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月落鸟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意境,恐怕更多的是通过听觉来感受。很多东西在听觉视觉上的感受可能是一样的,对于万事万物的善恶美丑,每个人的观察角度各有不同,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关键在于个人性趣之雅俗,个人修养之高下;另外还要看当时的心境。我们既不可勉强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也不随便附和他人的见解。人的生活当然以能品味些自然山水之情趣为好,“雨后观山,静夜听钟”,每个人都能体会到清新与清澈之感,足以去雅士之烦,恰隐者之情。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五三二、观物有得 勿徒留连 下一篇:五三○、人我合一 云留鸟伴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