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动静合宜 道之真体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302 阅读:107 更新时间:2009/06/18

四○三、动静合宜 道之真体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译文】

  喜好活动的人犹如云间闪电风中灯火;嗜好清静的人宛如火灭灰烬枯槁树木;必须在稳定云彩平静流水中,出现鸥鹰飞舞鱼儿跳跃景象,才算是具有崇高道德的心怀胸襟。

  【注解】

  云电风灯:云电,云里闪电;风灯,风中灯火。形容短暂不稳定。

  嗜寂者:特别好静的人。

  死灰稿木:死灰是指熄灭后的灰烬,槁木是指枯萎树木,比喻丧失生机的东西。据《庄子·齐物论》篇:“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定云止水:定云,是停在一处不动的云,止水,静止的水。《庄子·德充符》:“仲尼曰:‘人莫鑑於流水而鑑於止水。’”成玄英疏:“止水所以留鑑者,为其澄清故也。”都是比喻极为宁静的心境。

  鸢飞鱼跃:谓万物各得其所。见○一五【注解】

  有道:有才艺或有道德。《周礼·春官·大司乐》:“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郑玄注:“道,多才艺者。”

  心体:指思想。见○三○【注解】。心就是本体,因为古时以心为思想的主体。

  【评语】

  好活动的人,如云间闪出来的电光或风前摇摇摆摆的灯火,始终动而没有片刻的停止。与这相反的,好静寂的人像火烧后没有一点暖气的冷灰或像干枯的树木,毫无生气。这等人都是偏在一方,无中正可言。然而,人是需要静止如一朵不动的云,或一湾静止的水,在静的境界中也如云鸢飞在天空,游鱼在水中活跃一样,真存著活动气象。似乎有一个错觉,静是淡泊,是高雅的,动是行为,是忙碌,易俗气。其实,不管动与静,做事不可太走极端,所谓“过犹不及”,“欲速则不达”,都说明了走极端的坏处。动与静是相对应的两种行为,是人生修养中属于极端的两个概念,任何人都有动的时候,也都有静的时候,但是最好动静得宜才合乎儒家的中庸之道,这也就是所谓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适宜才不失人生的节度。这样在一个寂灭压抑的世界中,仍会鼓足勇气从事创造,即便处于惊涛骇浪的混乱时代,也能适应环境寻求生存之道。即所谓“处乱不惊,宁静思远”。“静如处女,动如脱兔。”(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那就是说人生于世,必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集此动静二方面的修养,才可说是有道者坚忍不挠的心体,和具有高尚理智的人。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四○四、偏见害人 聪明障道 下一篇:四○二、满腔和气 随地春风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