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居官公廉 居家恕儉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635 阅读:147 更新时间:2009/06/18

三○九、居官公廉 居家恕儉

居官有二語曰:“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居家有二語曰:“惟恕則平情,惟儉則用足”。

  【译文】

  做官有两句话说:“只有公正才能明断是非,只有廉洁才能树立威信。”居家有两句话说:“只有宽恕才能平和心情,只有勤俭才能资用充足。”

  【注解】

  居官:担任官职,做官。《仪礼·士相见礼》:“与众言,言忠信慈祥;与居官者言,言忠信。”

  惟:〈动本义思考,思念。《说文》:“惟,凡思也。”〈副〉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乐府诗集·木兰诗》:“惟闻女叹息。”清·王引之《经传释词》:“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

  公生明:语本《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谓公正便能明察事理。后以此三字作为官场箴规。古代府州县衙门大堂前面正中竖立一石,向南刻上“公生明”三字,北面刻上“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字。后因出入不便,改为牌坊。参阅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公生明坊旧是立石》。明嘉靖年间无极县令郭允礼曾写下这么一句话:“公生明,廉生威”,并将其刻成石碑镶嵌在县衙大堂的墙壁上,作为警示自已的居官座右铭。于是,这句警世名言也流传至今。

  威:〈名〉威力,威风。《说文》:“威,畏也。”尊严,威严。《明史》:“畏威保位。”

  居家:指在家的日常生活。《孝经·广扬名》:“居家理,故治可移於官。”邢昺疏:“居家能理者,故资治为政可移於绩以施於官也。”

  恕:〈名〉本义恕道,体谅。《说文》:“恕,仁也。”《声类》:“以心度物曰恕。”《贾子道术》:“以己量人谓之恕。”〈动〉饶恕,宽恕。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平情:公允而不偏于感情。见○二七【注解】

  用足:用,〈名〉费用,资财。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多求妄用。”资用,钱财费用。《国语·周语下》:“田畴荒芜,资用乏匱。”足,〈形〉充实,完备,足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评语】

  作官的人,应当遵守两句话:第一是“公平无私来办事,不要以私情而害公义”,也就是不能以私情来左右事务,这样的办事才能得到正确的判断,而智慧也朗朗光明;第二是“清廉洁白”,不图私利才能够被人家尊敬信服,自然也就不失个人的威严。其次,治家也必须遵守两条训诫:第一是“互相原谅对方过失”,这样就不起什么不平或抱怨,家庭间使和气融融,心境自然平稳;第二是“力求俭约不浪费”,量入为出,别家用常常是富足而没有缺乏的忧虑。做官和治家都必须以身作则,俗语说“上粱不正下粱歪”。作官不能公正廉洁,治家不能宽容勤俭,上行下效,社会就无法维持正常的发展次序,家庭也将面临分崩离析的危机。此处特录《朱子治家格言》两段供作为官治家之参考:“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惟艰。”“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守分安命,顺时乐天,为人若此,庭乎近焉。”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三一○、处富知贫 当少念老 下一篇:三○八、修养自身 大业之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