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九七、道德学问 人皆可修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242 阅读:232 更新时间:2009/06/18

二九七、道德学问 人皆可修

道是一件公眾物事,當隨人而接引;學是一個尋常家飯,當隨事而警惕。

  【译文】

  道德是一件公共大众的事情,应当随着人们的性情承接引导;学问是一个普通的家常便饭,应该随着事情的变化警觉戒备。

  【注解】

  道:〈名〉本义供行走的道路。《说文》:“道,所行道也。”《周礼·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注:“途容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指宇宙的本体及其规律。《庄子·秋水》:“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道德,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韩非子·五蠹》:“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於智谋,当今争於气力。”

  公众:犹大家,大众。《朱子语类》卷十六:“譬如一事,若係公众,便心下不大段管;若係私己,便只管横在胸中,念念不忘。只此便是公私之辨。”

  物事:事情。《隋书·张衡传》:“衡妾言衡怨望,谤訕朝政,竟赐尽于家。临死,大言曰:‘我为人作何物事,而望久活?’”

  接引:引进,推荐。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轻诋》:“苻宏叛来归国,谢太傅每加接引。”佛教语,谓佛与观世音、大势至两菩萨引导众生入西方净土。宋·张商英《护法论》:“佛之随机接引,故多开遮权变,不可执一求也。” 承接,连接,衔接。《朱子语类》卷六八:“其气亦自在,只是以我之气承接其气。”

  警惕:保持警觉,小心戒备。《朱子语类》卷九七:“湛然纯一之谓斋,肃然警惕之谓戒。”

  【评语】

  道德真理并非圣人君子所独有,乃是一种公共且公开于世的事物,是人人皆可得到的公共财产,绝对没有高下之分,是人人都可以接近,人人可以修得的,人人都应该施行的。同样,学问也并非专家学者所独享,而是像家常便饭一样,是人人必须吃的东西。当然,这里所说的学问不是什么高深的书本学问,而是泛指做人作事的道理,因此俗语说:“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然而,学问的目的,不仅仅是辨明道理的一种知识,而是希望学问能够实用。当一件事情发生了,人们必须以大学问的工夫去警惕研究,希望在根本上得到一个圆满解决的方法。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二九八、春风育物 朔雪杀生 下一篇:二九六、以德为本 以心为宗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