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六、有识有力 私魔无踪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798 阅读:167 更新时间:2009/06/18

二七六、有识有力 私魔无踪

胜私制欲之功,有曰识不早力不易者,有曰识得破忍不过者,盖识是一颗照魔的明珠,力是一把斩魔的慧剑,两不可少也。

  【译文】

  战胜私情克制物欲的功夫,有人说认识不能及早而人力不能容易控制的,有人说认识私欲危害而忍受不了物欲吸引的,因为意识是一颗照亮魔鬼的明亮珠宝,意志力是一把斩伐魔鬼的智慧利剑,这两者不可缺少。

  【注解】

  识不早力不易:语本《宋·周敦頤集·勢第二十七》:“天下,勢而已矣。勢,輕重也.一輕一重,則勢必趨於重,而輕愈輕,重愈重矣。極重不可反。識其重而亟反之,可也。重未極而識之,則猶可反也。反之,力也。識不早,力不易也。反之在於人力,而力之難易,又在識之早晚。力而不競,天也。不識力,人也。不識,則不知用力;不力,則雖識無補。天乎?人也,何尤!”识破,谓看穿别人的秘密或事物的真相。宋·文天祥《赠莆阳卓大著顺宁精舍三十韵》:“人生天地间,一死非细事。识破此条贯,八九分地位。”

  盖:〈连〉因为,由于。

  照:〈动〉照射,照耀。宋·文天祥《过零丁洋》留取丹心照汗青。

  明珠:光泽晶莹的珍珠。见○一六【注解】。道教谓眼睛。《黄庭内景经·天中》:“眉号华盖覆明珠。”梁丘子注:“明珠,目也。”佛经《净土论注》说此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此照魔明珠之谓也。

  慧剑:佛教语。谓能斩断一切烦恼的智慧。语本《维摩经·菩萨行品》:“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评语】

  自私自利也是人类的劣根性之一,虽然每个人都知道自私自利是一种不好的行为,可是每个人都很难做到控制私心私欲,甚至还有一句“人不为已天诛地灭”的谚语为自私自利的人作辨解,因此自私自利的小人就更加振振有词行之无愧了。人们之所以难以按制私心杂念,除意志、理性等修为外,还在于所受教育,社会环境等因素。一个人想彻底控制私情私欲,最好不要从修养或品德方面着眼,而是应该从利害关系来衡量,因为一个太自私或物欲太强的人,多半都会遭受人的排斥,成为自己前途事业的一大障碍,到最后由于自私自利而自毁前程。因此费希特在《告德意志国民书》头句就说:“德意志所以亡国,乃是因为德意志的国民把自私自利的欲望发挥到最高点。”可见自私自利危害之大,小则足以危害自己,大则足以招来亡国之祸。在私欲问题上东西方文化有本质的差异,东方文化是比较强调集体主义克制私欲的,过于自私的人要受到社会的谴责。一个社会都那么自私而冷漠是不可想像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只有你献出一份爱去关心别人,别人同样来关心你,社会才会和谐,才有温暖。那么,一个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战胜不了自己的私欲,也团结不了人,何谈事业的成功?所以,归根结底,消除私欲首先要加强修养来战胜自己。击退私情,抑制私欲;如果对私情私欲这一顽强敌人,没有彻底认识的话,就达不到击退和抑制的目的了。治病必定要知道病因,这是先决的条件。对于排除心中的恶魔,如果不能认识出恶魔的原形,那就没有办法了,虽然识透了他的本体,然而,击退抑制这一恶魔并不简单。如果忍耐力不足,也不能达到目的。只有知识才是照出恶魔的一颗明珠,没有这一颗明珠就照不见自魔。而意志的力量才是斩杀恶魔的一把慧剑,若是意志的力量不坚,虽然有明珠照见,也斩杀不了恶魔。因此,这意识坚固的毅力,都是断邪念、明心体不可缺少的条件。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二七七、困苦穷乏 锻炼身心 下一篇:二七五、君子之心 雨过天睛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