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九、红尘幻影 真如佛性

作者:[明]洪应明 字数:1314 阅读:203 更新时间:2009/06/18

一四九、红尘幻影 真如佛性

人之有生也,如太倉之粒米,如灼目之電光,如懸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樂?如何看他不破而懷貪生之慮?如何看他不重而貽虛生之羞?

  【译文】

  人的生命,犹如硕大粮仓里一粒谷米,犹如烧灼眼目的雷电火光,犹如陡峭山崖的枯朽树木,犹如奔逝大海中一个波浪。知道这些的人怎么能不悲伤?怎么能不快乐?怎么能不看破而心怀贪恋生命的忧虑?怎么能不看重而贻留虚度生命的羞辱。

  【注解】

  红尘:佛教、道教等称人世为“红尘”。郁达夫《自述》诗之二:“前身纵不是如来,謫下红尘也可哀。”

  幻影:虚幻的景象。宋苏轼《海市》诗:“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功。”

  佛性:佛教名词,谓众生觉悟之性。《涅槃经》卷二七:“我常宣説一切众生悉有佛性。”

  有生:有生命。《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夫万岁一期,有生之通涂;千载一遇,贤智之嘉会。”李周翰注:“有生,谓生人也。”生活;生存。《南史文学传卞彬》:“余居贫,布衣十年不製,一袍之緼,有生所託,资其寒暑,无与易之。”

  太仓:古代京师储谷的大仓。《史记平準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太仓之粒米,即“太仓一粟”,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语本《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灼目:灼,〈动〉本义烧,灸。《说文》:“灼,炙也。”烧灼,高温炙烫。唐白居易《过昭君村》诗:“至今村女面,烧灼成瘢痕。”目,〈名〉本义眼睛。《说文》:“目,人眼,象形。”眼目,眼睛。《后汉书袁敞传》:“识其状貌,伤其眼目。” 灼目,即烧灼眼目。

  电光:闪电的光。宋梅尧臣《和谢舍人洊震》:“电光划划遶巖壁,雷声隐隐生山陬。”

  悬崖:高耸陡峭的山崖。宋辛弃疾《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戏作渔父词》词:“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鎔金。”

  逝海:逝,〈动〉本义,去,往。《说文》:“逝,往也。”奔逝,(时间、水流等)飞快地过去。《汉书陈汤传》:“卒兴师奔逝,横厉乌孙,踰集都赖。”逝海,既奔逝的大海。

  一波:一浪,亦以喻事端变化。宋范成大《寄虎丘范长老》诗:“一波不动月空照,万籟无情风自吟。”

  贪生:过分眷恋生命,多含贬义。见○九二【注解】

  虚生:徒然活着,白活。唐王建《宫中调笑》词之三:“愁坐、愁坐,一世虚生虚过。”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一五○、冷觑世事 闲观红尘 下一篇:一四八、回贪恋首 舒愁苦眉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