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拿破仑入侵俄罗斯

作者:温致雨 字数:13110 阅读:126 更新时间:2009/10/23

第五章 拿破仑入侵俄罗斯

俄国未及结束同土耳其持续将近6年之久的战争,又遭到拿破仑军队的入侵。


  1. 战争的前奏


  1812年俄国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战争,史称1812年卫国战争。

  俄国之所以引起拿破仑的兴趣,首先是因为它是一个拥有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大国。拿破仑说过:

  “只要俄国每年还出生50万婴儿,我就绝不满足于在欧洲已取得的胜利。”

  这表达了他对俄国将来会成为法国对手的担心。同时,他也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使俄国服从于自己的意志,奴役俄国人民,掠夺它的资源,限制它的发展,把独立的、具有生命力的俄国变成法国的殖民地。

  拿破仑在意大利和埃及,在奥地利、普鲁士和西班牙,已进行了多年的战争,但是他的野心仍未能全部实现。英国多次拉一些国家组成反法同盟,跟拿破仑作坚决的对抗。英国很清楚,“哪怕是一天,忘记了同法国的不共戴天之仇,自己也难于生存”。

  1805年,英国海军统帅纳尔逊海军中将在特拉法尔加角歼灭了法国舰队,拿破仑要渡过英吉利海峡去征服英国已经不可能了。拿破仑为扼杀英国,开始实行大陆经济封锁政策。

  俄国在1805—1807年进行的抗法战争后,处境十分困难。拿破仑在称霸世界的战争中不断取得胜利,他的军队向俄国西部边境挺进,俄国时刻受到法军入侵的威胁。与此同对,俄国还在南方进行着与土耳其的战争。

  亚历山大一世由于得不到英国的实际支持,孤立无援,只得被迫改变其对外政策。他同意和法国签订停火协定,然后采纳了拿破仑的建议,于1807年7月7日,在涅曼河畔的蒂尔西特与拿破仑单独会晤,讨论和谈条件。后来签订了有利于法国的蒂尔西特和约。条件规定,俄国停止同土耳其的军事行动,从摩尔多瓦和瓦拉几亚撤军,在原波兰国土上建立华沙大公国。亚历山大一世还同意加入针对英国的大陆经济封锁行动。从此,拿破仑成为全欧洲大陆的真正霸主。

  但是,封锁英国触犯了亚历山大所依靠的俄国贵族的利益。由于封锁,俄英贸易锐减,俄国的产品销路不畅。为了摆脱困境,俄国就采取阳奉阴违的办法,暗中与英国往来,打着中立国旗号的商船不断来往于两国港口之间。

  拿破仑获悉这些情况后,认识到,只要俄国未被征服,他的大陆封锁政策,就不可能落实。

  1809年,由于亚历山大一世食言,没有把他的妹妹安娜·帕夫洛夫娜嫁给拿破仑,使拿破仑丢了面子,俄法关系开始紧张起来。当1810年拿破仑娶了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丝之后,法奥和法俄之间的关系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蒂尔西特和约精神实际上已不存在了。拿破仑和他的外交官到处散布说,俄国沙皇背信弃义,是法国头号敌人,拿破仑甚至出面说:亚历山大蓄谋发动反对法国的战争。

  实际上要靠战争解决问题的不是俄国,而是法国,拿破仑在大造舆论的同时,开始积极进行侵俄战争准备。

  为准备对俄战争,拿破仑做了大量的工作。他认真研究了未来战场的情况,阅读了所有在波兰和俄国进行的历次战役的法文资料。他特别仔细地研究了查理十二世的远征史。他让手下的人翻印了俄国地图,把许多有关俄军情况的俄文资料翻译成法文呈送给他阅读。

  拿破仑还采用软硬兼施的手法驱使许多国家为他效劳。他对土耳其和瑞典大要外交手腕;同奥地利缔结了盟约;千方百计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普鲁士;用花言巧语收买波兰。他知道,不论是谁进攻俄国都得利用波兰当做跳板,所以他加强了那里的法军力量,把达武军作为第二梯队部署在波兰军队的后方,并命令加强军事基地但泽的防御工事。


  2. 秘密调兵不宣而战


  拿破仑已意识到,他的这些措施俄国不会不察觉。于是他照会俄国驻法大使库拉金,声称:英国部分舰队正驶向波罗的海,准备进攻但泽,法国皇帝为此采取了防御措施。

  拿破仑威胁普鲁士国王说,他如果胆敢阻挠法军通过普鲁士,就首先消灭王室成员。腓特烈三世被吓破了胆,甚至未等拿破仑本人提出要求,就按照他手下人的吩咐,同意让法军从普鲁士过境,并把柏林交由法国人管理,其他各主要城市的政府首脑、城防司令等均由法国人担任。法国军队占用了许多公共建筑物,甚至法国的元帅们被允许在王宫里用膳。拿破仑还向普鲁士强征巨额军税。

  拿破仑为保证由法国和西欧各附庸国组建的侵略大军,能秘密地穿过整个欧洲进抵俄国西部边境,就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制造假象欺骗俄国。他的外交手腕,都是为了保障侵略大军能顺利推进。

  随着法军向东推进,拿破仑关于和平解决争端的呼声也越来越响。

  拿破仑给法国驻俄国大使洛里斯东发去专门指示,告诉他如何耍手腕对付俄国人,他写道:

  “当听到有关我军活动情况的不确实传闻时,应坚决予以否认,关于军队的行踪,绝对不能透露。如遇询问,可以说此传闻不可信……总之,怎样解释都可以,只要不使自己难堪。

  当无法否认军队正在调动时,可以说,陛下确实是在集结兵力。但是要说明,俄国为进行谈判和避免战争,早就集结了兵力,陛下同样不愿进行战争,因此愿在同俄国对等的条件下进行谈判。总之,要千方百计争取时间。每天讲的话都不要重复,并且只承认那些已不是秘密的东西。”

  利用一切外交手段欺骗俄国人,争取时间,以保障己方兵力的战略展开和以突袭方式侵入俄国,这就是拿破仑交给外交官的任务。

  除了军事和外交准备外,拿破仑还广泛开展了间谍活动,他还策动在波兰发动反俄起义。

  拿破仑坐镇巴黎,组织向维斯瓦河调动军队。各种报告、情报日夜不断地送到他那里。

  入侵的各项准备工作已接近尾声。但是,即便是在离开巴黎前往维斯瓦河沿岸的前几天,拿破仑仍在竭力隐蔽自己的真正意图,他在动身前才向侍从们下达离开巴黎的命令,甚至不许他们与家人告别。拿破仑利用非常狡猾的手段,避免了同俄国大使库拉金举行会晤,悄悄地离开了巴黎。

  一天后,即1812年5月10日,在巴黎的一家报纸上才登出了一则简讯:

  “皇帝即日离开巴黎,前往维斯瓦河视察军队。”

  在拿破仑率部出征的时候,西班牙人民进行了多年的抗法战争还在持续,他认为尽管西班牙战争会牵制他20多万人的军队,但却可以保证对英国的大陆封锁;如果迟迟不对俄国开战,就有可能导致他的全部奋斗目标落空。

  出征前,拿破仑虽未想到失败,但他明白,他的对手是俄国,这次远征是不会轻松的。

  法国国内情况也有许多隐忧,人民不满意他的政策,不愿意为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去打仗。由于战争连年不断,数十万人在战争中丧生,人民却看不到战争的尽头。新的征兵浪潮激起人民的不满,许多人以逃避兵役来对抗。

  许多元帅也不像以前那样热衷于战争了。那些通过战争发了财、已经捞足了荣誉和奖赏的人,不愿意再离开巴黎,跟着贪得无厌的皇帝再去冒险了。一些天才的将领没能随拿破仑一起出征,拉纳元帅阵亡了,沙场老将马塞纳去世了,苏尔特和马尔蒙正在西班牙作战。随拿破仑出征的只有严酷无情、勇敢无畏的达武元帅和骑兵统帅缪拉等少数著名将帅。

  然而,拿破仑仍然相信自己的军队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他统率着来自全欧洲的12个步兵军和4个骑兵军,总兵力达60万人,配备有1327门大炮。他认为自己的力量是无限的,在他排山倒海的攻势下,俄国只有灭亡。

  拿破仑本指望对俄战争能速战速决,企图在边界交战中取得决定性的胜利。按他的计划,交战应该在战争的第一个月内进行。保证大军的一切必需品,其中包括粮秣在内都是按这个计划进行准备的。入侵俄国前夕,拿破仑下达了这样一道训令:保证军队4天的面包储备和20天的面粉储备;尔后,军队的供应就靠就地征收的办法解决。

  拿破仑坐在轿式马车里,从军队面前驶过时,他听到了士兵们的欢呼声,看到了无数对他充满爱戴与信赖的面孔。

  一个年轻的法国士兵在给他父亲的信中写道:

  “我们就要开进俄国了。在那里,不用打几仗,我们就可以继续前进了。皇帝也要到俄国去,为的是向那个微不足道的沙皇宣战。噢,我们就要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嘿,爸爸,现在我们正在进行令人惊异的战前准备。老兵们说,他们从来未看到过像这次这样充分的战前准备。他们说得不错,因为集结的兵力非常大。我们只是不知道,这是否仅仅是为了对付俄国的。有人说,这是为了远征印度;也有人说是为了远征埃及。真不知谁说得对。不过对我来说无所谓。我希望我们能打到天边去。”

  拿破仑抵达德累斯顿。奥地利皇帝、普鲁士国王、全体大臣和外交官,所有那些他身边的人,无一不是奴颜媚骨,把他奉若神明,说他对欧洲拥有无限的权力,说他具有超人的力量和非凡的天才。

  拿破仑离开德累斯顿赶赴涅曼河畔。河对岸就是幅员辽阔的俄国。

  1812年6月23日,拿破仑未经宣战就命令军队渡过涅曼河侵入了俄国。


  3. 宫廷歌舞升平法尔计划失误


  当拿破仑积极准备发动入侵时,毫无准备的沙皇却正热衷于筹备阅兵式,排练教堂祈祷仪式和出席舞会。

  1812年6月23日晚上,当法军正在渡过涅曼河侵入俄国时,贝尼格森男爵正在为沙皇举行舞会。他此举纯粹是为了讨沙皇的欢心;同时,也是由于预见到俄军将要撤退,想乘维尔诺陷落前,把自己在那里的领地卖给沙皇。他们在舞会上成交了,沙皇同意付给他1.2万金卢布。

  战争一开始,在俄国西部边境的主要战场上,法军投入的兵力为41.2万人,与之对阵的俄军第1集团军和第2集团军总共只有16.6万人。由于法军在数量上占明显优势,俄军迎战处于不利地位。

  第1集团军总司令巴克莱·德·托利,按族系来说是苏格兰人。他是一位贫穷的俄国中尉的儿子,自幼就在俄军中服役,戎马生涯长达二十多年。他和像贝尼格森那样想在俄国发大财的外国人不同,他把一生都献给了俄国。他参加过许多著名战役,后来因在普鲁士作战身负重伤,才不得不离开军队。1809年他重返军队,在芬兰指挥部队参加了对瑞典的战争。1812年战争爆发前夕,他任俄国陆军大臣时,曾主持编辑出版了《大军团作战指挥要点》一书,对改进军队指挥工作起了巨大的作用。

  “朴素、倔强、坚毅”是人们对他的评价。

  第2集团军总司令巴格拉季昂身材矮小,消瘦,动作十分灵活,有一副东方式含蓄的无表情的面孔。他作战沉着、勇敢,对士兵和蔼可亲。在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指挥下,从1788年起,他同波兰人、土耳其人、瑞典人和法国人作过战,他总是首先投入战斗,最后撤离战场。一生中有30年是在军队中度过的。

  俄军虽然有许多像巴克莱、巴格拉季昂这样军事素质高、战斗经验丰富的优秀指挥官,但是亚历山大一世及其无能的侍从们所制订的作战计划,却使两个集团军面临着被各个击破的危险。难怪人们斥责这个计划为“疯子计划”或“叛徒计划”。

  俄军的作战计划是沙皇的军事顾问普鲁士将军法尔男爵制订的。由于法尔长期以来闭目塞听、世事不问,惟一的嗜好就是死钻军事学术。因此他常常有一些严重脱离实际的奇异想法,对于现代战争他只是有些教条的了解。

  根据法尔的计划,俄国军队被一分为二:第1集团军部署在维尔诺地区宽达200公里的正面上;第2集团军部署在沃尔科维斯克地区宽达100公里的正面上。计划要求:第1集团军如遇法军进攻坚持不住,应向德里萨河的设防阵地退却;第2集团军则应从翼侧和后方向法军进攻。

  法尔没有考虑到,拿破仑拥有几十万大军,完全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同时攻击俄军两个集团军,或利用它们彼此分离的状态予以分别歼灭。

  亚历山大和法尔应对这种严重局面负主要责任。在沙皇周围聚集了一群国难当头还在钻营的人,他们在制定作战计划,提出进攻、撤退或是防御,但土军首先想到的是个人升官发财。同时,他们还非常大意,许多军事机密被法国间谍窃取,并源源不断地汇报给拿破仑。

  按规定,沙皇一旦亲临现场,就应由沙皇亲自统率武装力量。然而沙皇却狡黠地宣布他“将随军行动”,这种说法可以随便怎样解释。其实,亚历山大一世只是在名义上保留了巴克莱的总司令职务,而实际上由他亲自指挥。这样一来,军队既要接受巴克莱的指挥,又要接受亚历山大一世和他的侍从将军们越过总司令的指挥,而这两个司令部又相距甚远,因此,由于指挥方面出现了混乱,军队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

  拿破仑利用法尔计划的错误和沙皇瞎指挥所造成的混乱,以主力占领了维尔诺,法军出现在第2集团军的翼侧;接着派博加尔涅军切断了俄军两个军团之间的联系,又派达武军和自己的弟弟热罗姆部进攻巴格拉季昂。

  数日来,巴格拉季昂未接到任何命令,也不知道第1集团军的情况。后来,他接到增援普拉托夫的命令。根据作战计划,普拉托夫应攻击进攻第1集团军的法军。两天后,巴格拉季昂又接到新的命令:撤退,与第1集团军会合。在战争的头几天,巴格拉季昂就这样被弄得晕头转向。

  巴格拉季昂本可以经明斯克与第1集团军会合,但是沙皇关于撤退的命令不仅迟迟才到,而且要求经维列依卡退下来去与第1集团军会合。这就是说,让他在正在发动攻势的法军面前实施机动,而这样是非常困难、非常危险的。

  巴格拉季昂率部向维列依卡进发,经过5天连续行军150公里后渡过涅曼河。过河后巴格拉季昂即获悉热罗姆的前卫部队已占领了他的后方;博加尔涅军正从左翼向自己逼进;而达武军已占领了沃洛任,通往维列依卡的道路已被切断。

  次日,巴格拉季昂回过头来再渡涅曼河,然后向明斯克进发。但明斯克已被达武占领。这时,他接到亚历山大一世要他进攻明斯克的命令。他没有执行这个命令,因为他知道,不能在面临被优势敌人包围的危险情况下投入战斗。他大胆地对沙皇的命令表示了异议:

  “如执行命令向新格鲁多克方向前进,则我不仅不能经明斯克与第1集团军会合,反而会使我面临失去全部辎重、无法取得食品补给和完全断绝与第1集团军联系的危险。”

  巴克莱的第1集团军经历许多周折后,终于按计划撤到德里萨河设防阵地。这时,沙皇才认识到,第1集团军要是留在那里是十分危险的。战争初期的严酷现实否定了法尔制定的作战计划,而新的作战计划又未制订出来。这时敌人步步紧逼,俄军面临着比奥斯特利茨更可怕的危险。这就是沙皇“亲自指挥”的结果。沙皇的弟弟康士坦丁恳求沙皇赶快设法与法国缔结和约,而沙皇身边的有识之士则劝他“为了挽救俄国”而离开军队。沙皇采纳了后一种意见。

  当时两个集团军的出路只有后撤并尽快联合起来抗击法军。恩格斯后来指出:“俄军的撤退在当时不是自由选择,而是绝对必要的问题。”

  俄军两个集团军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各自为战,凭着两位总司令多年丰富的作战经验,机动灵活地与敌人迂回,甚至在大踏步后退时,还进行了多次后卫战,取得了一些胜利,达到了袭扰敌人,减缓敌人推进速度的作用。因此,拿破仑未能将俄军两个集团军各个击破。

  经过38天的艰难长途跋涉,俄军边战边退,行程达六百多公里,于8月3日,两个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会师了,总兵力还剩约为十二万多人。拿破仑曾预言它们不可能会合,然而他失算了。

  在俄军撤退的同时,拿破仑在俄国土地上占领了一个城市又一个城市,战火从一个省烧到另一个省。

  拿破仑的战略方针之一,就是靠搜刮战败国的人民的财物来供养自己的军队,因此他的军队可以不依赖基地,自由而迅速地机动于辽阔的战场上,法国人说过:

  “敌人就是禾捆,总打总能出粮食。”

  列宁说过:

  “在国内反动势力取得胜利以后,拿破仑的反革命专政才把法国进行的战争,由自卫战争变成了侵略战争。”

  拿破仑要压迫和奴役战败国的人民,因此俄国人民对拿破仑侵略军恨之入骨,大部分占领区的居民都背井离乡,赶走了家畜,烧毁一切可能被利用的东西,跟随俄军一起撤离。有些人躲入森林,参加游击队打击敌人。

  每天早上,法军一些连队都要派出十多名士兵外出搜寻粮秣,但常常是有去无回,少数人空手而归算是幸运的了。由于长途行军作战,粮秣短缺,一些战马死掉了,军队也感到困苦不堪。

  8月16日,法军向斯摩棱斯克进发,妄图一举攻占该城。俄军英勇固守,城内的居民和军队通力合作保卫城市,经两天激战,多次打退敌人的猛烈冲击。直到敌人对俄军后方造成威胁时,俄军才主动放弃该城。

  俄军大踏步地后退虽然保存了军队实力,但大片领土却沦陷了。沙皇在离开军队后,并没有决定今后由谁任指挥两个集团军的总司令。巴克莱认为必须继续撤退,巴格拉季昂反对,他说:

  “我对如此不可思议的撤退感到痛心疾首……人们会心灰意懒,队伍会溃不成军,一片混乱。假如不能向前推进,那还谈得上什么高明的动机?我的动机,说穿了就是寻求战机,打击敌人。”

  巴克莱认为,只有撤退才能不断削弱拿破仑,并使俄军得到加强。他对停止撤退要求的将领坚决地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而我正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但是,俄国士兵也不愿意再撤退了,他们急欲与敌人交战。以前是向士兵们解释说,为使两个集团军尽快会合,必须向斯摩棱斯克撤退;而现在出现了一种不公正的、极有害的说法,即把巴克莱的行为说成是背叛。首先这样讲的,就是康士坦丁亲王。他对斯摩棱斯克的老百姓挑拨说:

  “有什么办法呢?朋友们,我们可不是罪魁祸首,有人不让我们拯救你们。指挥军队的那个人的血管里,流的不是俄国人的血。我们虽然心中难过,但还得听他的。我比你们还要痛苦十倍。”

  由于司令官之间关系紧张,已发展到势不两立的地步。俄国官兵都痛感军队的行动不协调,集团军兵力不能及时加强,预备队组建进展缓慢,在后方没能构筑足以阻止敌人进攻的防御工事。

  由于退却而产生的不满情绪不仅在军队中滋长,连贵族也感到惶惶不可终日了。军事形势十分严峻,亟待采取果断措施。亚历山大一世在这紧要关头,惊慌失措,束手无策。很显然,俄国需要一位能够力挽狂澜,找到胜利之路的统帅,要由他来统管俄国全部武装力量,去打击侵略者;由他来主持解决与战争密切相关的问题,因为这是一场关系到俄国生死存亡的战争。


  4. 库图佐夫临危受命


  拿破仑军队入侵俄国的消息,库图佐夫是在乡下听到的,那时他已退役在家多时。虽然如此,他立即脱掉了老百姓的长衫,穿上将军的戎装,乘车直奔彼得堡。虽然没有人召他去,但作为一个爱国者的库图佐夫明白,此时不能再去考虑个人的恩怨,为保卫祖国他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多年积累的作战经验贡献出来。

  在这国难当头的日子里,库图佐夫来到了彼得堡。令人沮丧的是一个个城市失守的消息接连不断地传来。彼得堡的达官显贵,得知拿破仑的大军正通过普斯科夫和纳尔瓦,企图进犯彼得堡时,无不惊恐万状。

  7月下旬,亚历山大一世听取了彼得堡告急的情况报告后,召见库图佐夫,并降旨:“鉴于形势危急,朕委任您组建军队,保卫彼得堡。”归库图佐夫统辖的军队兵力只有8000人,为了更有把握地守住首都,他当即决定紧急组建民兵。1812年7月29日,库图佐夫被推选为彼得堡民兵司令。

  本来俄国贵族是害怕武装人民的,他们说:

  “建立民兵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有些人可能会自认为独立于常备军外,并竭力想获得完全独立。历史告诉我们,以普加乔夫为首的粗野不文明的顿河哥萨克就曾密谋叛乱,危害国家……”

  但是,在外敌入侵,爱国热潮席卷全俄国的情况下,当局已无法阻止广大人民群众奋起参战了。亚历山大一世被迫于1812年7月18日和30日向民众发表了两个宣言:关于组建民兵加强军队和保卫祖国的宣言。与此同时,枢密院又向各省总督发布了一道密令,要求各地贵族对组建民兵工作不得阻挠,并解释说,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住他们个人的权利、财产和领地。

  库图佐夫以极大的热情从事民兵组建工作,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成效。在这段时间里,除民兵组建和训练工作外,他还十分关心战局,夜里常常在战争形势图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研究军队的行动。

  这时战场的形势越来越恶化,现实生活要求任命一位能够胜任统辖全军这一重大使命的总司令,沙皇要求他委任的特别委员会来解决这一重大问题。

  1812年8月17日,放弃斯摩棱斯克的当天傍晚,在彼得堡召开了特别委员会会议。委员们经过详细讨论,反复研究了军队的形势后,都认为,没有一个统辖全军的总司令官是造成俄军军事上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再不解决各集团军间的协同作战问题,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么谁是担任全俄军队总司令的合适人选呢?委员们认为候选人的条件应该是:具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本人德高望重,深受民众信赖,而且官高爵显。到会的人都清楚,库图佐夫比任何人都具备这些条件;但大家也十分了解沙皇对库图佐夫没有什么好感,他甚至再不想听到库图佐夫这个名字。委员们对提出的候选人,如多赫图罗夫、贝尼格森和巴格拉季昂等人,都不表明自己的态度,后来当提到库图佐夫时,得到了异口同声的赞许和支持。大家都为此轻松地舒了一口气。

  沙皇对委员会的建议并没有立刻表示同意。他考虑了3天,尔后才给枢密院签发手谕,任命步兵上将库图佐夫公爵为全俄军总司令。沙皇在给库图佐夫的信中写道:

  “米哈依尔·伊拉里奥诺维奇:

  您在军队中的崇高威望,您对祖国的真诚热爱,您屡建奇功的丰富经验,使您有权赢得这一信任。在选择您担当此重任之际,希不负众望。我将请求上帝保佑您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亚历山大谨启。”

  后来亚历山大一世在卡缅内岛召见了库图佐夫,会面时间不长。把将军送走后,沙皇给他的姐姐写了一封信,他在信中道:

  “……大家对巴克莱的敌视情绪很强烈。应该承认,这是他自食其果,因为他指挥作战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办事拖沓。他和巴格拉季昂争执不下。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不得不专门召开小型委员会会议,阐明情况并提出指派总司令的问题。他们根据提出的各项条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库图佐夫……总之,库图佐夫在这里和莫斯科都深受各阶层人民的爱戴。……我在彼得堡发现,大家都坚决拥护库图佐夫这个老头子任总司令。这是众望所归呀。我由于了解这个人,开始反对任命他。罗斯托普钦8月5日写信告诉我说,整个莫斯科都希望库图佐夫统率全军,因为巴克莱和巴格拉季昂两人均不能胜任此职,况且,巴克莱在斯摩棱斯克一再失误。人心所向,我只能听之任之,只好任命库图佐夫为总司令。迫于形势,我无法作出别的选择。只能根据大家的呼声作出抉择。”

  看得出来,亚历山大一世在任命库图佐夫时是不情愿的,故沙皇同时又任命贝尼格森为总参谋长,以便在必要时接替库图佐夫。

  “这可是只‘北方老狐狸’!”拿破仑得知对库图佐夫的任命后,意味深长地说。

  当库图佐夫听到拿破仑对他的反应后,谦逊地说道:

  “我将努力向这位伟大统帅证明:他说得完全正确!”

  68岁的库图佐夫,在形势严峻的战争初期,临危受命,于8月23日,在市民的热情欢送下离开彼得堡,到前线赴任。他心里非常清楚,人民和军队都期望他能采取坚决行动,以阻止敌人向俄国腹地长驱直入。但是人民和军队都不了解,俄国现在没有足以战胜敌人的训练有素的军队。库图佐夫凭多年的战斗经验,深知只有发动人民群众参加战争,扩充军队,才能扭转战争形势。

  组建预备部队的事,战前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落实,开战后才开始抓紧组建并将其集结于最重要的战略方向上,然而在落实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新兵员一时补充不上来。纵然如此,陆军部不作调查,却盲目地一味强调有足够的预备队,并已作好参战准备。

  8月29日,库图佐夫乘车来到集团军所在地察列沃宰米谢。一个团的士兵看到总司令出现在面前,慌忙整装、站队,而库图佐夫对他们说的第一句话是:

  “不要这样。我的孩子们,我想看到的,是你们个个身体健康。士兵在征战中不能讲究穿戴,你们在劳累之后需要休息,要作好打胜仗的准备……”

  在检阅仪仗队时他大声呼喊:

  “呶,我们有这么多好汉,怎么能撤退呢!”

  但是,次日,军队还是接到了撤退的命令。

  是什么原因促使库图佐夫下决心继续向内地撤退呢?后来,据库图佐夫的副官说,撤退前夜,总司令深思熟虑,全面研究了当时的形势。俄军在两个月内后撤了八百多公里,前线离莫斯科只有150公里了,部队需要休整,特别是需要补充兵员。法军一直在后面跟踪追击,随时准备与俄军决战。在此情况下,不能硬碰硬地去迎战。

  当时,对库图佐夫打击最沉重的是:根本没有像陆军部说的那么多的预备队。本指望米洛拉多维奇能派6万人加强集团军,实际只来了1.6万人,而且都是未受过训练的士兵。原来罗斯托普钦答应派来7.5万人,实际只派出1.5万人。用现有的这些兵力显然是无法阻止敌军的。

  库图佐夫曾请求把洛巴诺夫—罗斯托夫斯基公爵组建的预备队调来加强军队。他在报告中写道:

  “只有加强了军队,我才有可能为拯救莫斯科主动作战

  亚历山大一世十分明确地告知库图佐夫,那些预备队是指望不上的。他是这样答复的:

  “因您提议下令调遣的预备队尚未准备就绪,朕意不调。”

  库图佐夫的处境非常困难,除兵力不足和没有预备队外,他还有许多“内忧”。他一到任,就与仇视他的参谋长贝尼格森发生了冲突。贝尼格森认为自己是惟一能与拿破仑相匹敌的统帅,是库图佐夫不公正地夺走了他总司令的职务。数十个曾与巴克莱作对的阴谋家,现在一齐把矛头指向了库图佐夫。库图佐夫清楚地知道,除拿破仑外,在自己内部还有许多敌人。

  虽然如此,库图佐夫对战争前景并不悲观,他对俄国军队的力量深信不疑,在给妻子的信中他写道:

  “我指挥的是一支士气高昂的军队,它有许多优秀的将领……我满怀信心……我想我们能取得胜利。”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第六章 博罗季诺战役 下一篇:第四章 摩尔达维亚军队总司令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