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喻

作者:未知 字数:1396 阅读:193 更新时间:2011/03/24

洞喻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通过一个洞喻来说明人类的理性的认识能力。
  柏拉图虚构了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一道亮光照进来。有些人从小就住在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绑了起来,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像囚徒一样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
  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囚徒之间有一条路。沿着路边筑有一带矮墙,就像演傀儡戏时设的屏障一样。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高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说话。这时,各种器物在火光的投射下在洞穴后壁上留下了他们的阴影。因此,洞中的囚徒天天看到的都是这些阴影而不是事物本身,然而他们却认为看到的阴影就是事物本身,除了阴影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实在。
  如果有一天有一人解除了桎梏,能够走动并看到了火光,他会由于不习惯而感觉很痛苦,而且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即使别人告诉他以前他看到的不过只是阴影,他也认为过去看到的阴影比现在看到的事物更真实。
  如果有一天有人硬拉着他走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他也会觉得眼前金星乱串,以至于无法看清任何一个真实的事物。然而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后,他就可以就事物本身看事物了。这时他发现,太阳正是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原因。
  于是,他觉得即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意再回到洞穴过囚徒生活了。即使他回去,告诉他们过去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阴影,洞穴里的人也会认为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就把眼睛弄瞎了,人们甚至会把这个说胡话的人杀掉。
  这就是柏拉图的洞穴喻的主要意思。柏拉图的这个比喻看似平常,然而通过这个比喻他说出了关于人类认识的一番大道理。
  (1)在洞穴里,在可见世界中,当头不能动时,人们只能对事物的阴影有所认识,这是最低级的认识,他把这种认识叫做“想像”,此时所看到的只是虚幻的东西。
  (2)然后当头可以动了,在火光的照耀下看到实物,这是高一级的认识,他把这种认识叫做“信念”。然而这两阶段都是对可见世界的影像的认识,形成的只是“意见”,是不可靠的。
  (3)因为柏拉图认为实物是理念的影像,因此,人们在洞上对实物的认识是通过理念的影像认识理念本身,因而已经涉及到可知世界,是一个认识的更高级的阶段,他把这一阶段的认识叫做“知性”。
  (4)而最高级的认识是对最高的善理念本身(他把善理念比作太阳)的认识,他把这一最高阶段的认识叫做“理性”。这两个阶段是对可知世界的理念的认识,形成的才是可靠的“知识”。
  柏拉图的“洞喻”明显有崇尚理性而贬低感性的特点,但他对两个世界和4个认识阶段的区分对后世的一些思想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理想国与哲学王 下一篇:完美的理念世界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