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泣的雅典
哭泣的雅典
哭泣的雅典——伯罗奔尼撒战争
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4年前,古希腊两个城邦同盟——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与以雅典为首的提洛同盟,为争夺希腊霸权而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争,史称“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导致战后希腊奴隶制城邦的危机,整个希腊开始由盛转衰。
在近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中,雅典联合大量希腊城邦国家组织了提洛联盟,并成为这个同盟的实际首领。战后,希腊人非但没有把这个同盟解散,而且进一步利用它来扩张自己的海上霸权。它将同盟金库的资金攫为己有,还把其他同盟国当作被征服国,勒索贡赋,派遣军队和监察官,实行军事殖民。雅典的这一行为引起了提洛联盟内部许多城邦的不满。与此同时,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业已形成。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治水火不容。双方都想把自己的政治制度扩大到其他希腊城邦,相互敌对、各不相让。经济上双方为争夺奴隶、原料和商品销售市场,不断发生争端。雅典的扩张政策严重威胁到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海上利益。
公元前435年,伯罗奔尼撒同盟中的科林斯与科西拉发生争端,科西拉向雅典求援。公元前433年,雅典在希伯达海战中出兵援助科西拉,逼科林斯退兵。接着,提洛同盟成员波提狄亚在科林斯唆使下宣布退盟,雅典怨恨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插手,派兵围攻波提狄亚。与此同时,雅典由于不满麦加拉时而依附提洛同盟,时而投靠伯罗奔尼撒同盟的行为,借口收容逃奴而对其实行经济封锁。公元前432年秋,伯罗奔尼撒同盟集会,在科林斯代表鼓动下,要求雅典放弃对提洛同盟的领导权,遭到拒绝。公元前431年3月,伯罗奔尼撒盟邦底比斯袭击雅典盟邦普拉蒂亚,伯罗奔尼撒战争正式爆发。
战争之初,斯巴达军队多次侵入阿提卡半岛,对雅典乡村恣意蹂躏,企图迫使雅典人与自己进行陆上决战,并极力煽动雅典盟邦叛离雅典。雅典执政者伯里克利则采取了坚壁清野政策,一方面把农村人口撤入雅典城和雅典城通往海港的防御墙内;一方面在陆上取守势,海上则取攻势,派舰船侵袭伯罗奔尼撒半岛沿海地区,鼓动希洛人暴动,逼敌方求和。双方在战争中都蒙受了巨大损失。尤其是公元前430年,雅典城内人口密集,发生严重瘟疫,死者甚众,伯里克利也于次年病死。战争的破坏和苦难,引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公元前427年前后,发生了米蒂利尼等盟邦的反雅典起义。城邦内部也发生了党争,雅典以克里昂为首的主战派和以尼西亚斯为首的主和派发生了激烈争斗。
公元前425年,雅典海军占领了美塞尼亚西岸的皮洛斯及其附近的斯法克蒂里亚小岛。公元前422年,双方在安菲波利斯激战,双方主将克里昂与伯拉西达均战死,最后以雅典战败告终。公元前421年,雅典主和派首领尼西阿斯与斯巴达缔结《尼西阿斯和约》。条约规定:交战双方从各自占领地撤兵,交换战俘,保持50年和平。
然而,战争并没有就此结束。公元前415年5月,雅典由阿尔基比阿德斯与尼西阿斯等率领战舰130多艘,轻装步兵1300人,重装步兵5100人,出征科林斯殖民地西西里。阿尔基比阿德斯到达西西里后,国内政敌以渎神罪的罪名将他召回雅典受审。阿尔基比阿德斯于回国途中叛逃斯巴达,并向对方献策挫败雅典。斯巴达采用了他的计策,于公元前414年出兵西西里。由于尼西阿斯优柔寡断、指挥不力等原因,最后于公元前413年9月全军覆没,尼西阿斯被杀。斯巴达又加强陆上进攻。公元前413年,斯巴达军大举入侵阿提卡,并长期占领德凯利亚(雅典城北部),破坏和消耗雅典力量。这时雅典的农业生产完全瘫痪,还发生了2万名奴隶逃亡的事件。
西西里之战后,雅典渐失海上优势,其盟邦相继叛离。国内还发生了推翻民主政体的政变,建立起了贵族寡头统治。不过很快雅典就恢复了民主政体,力量有所回升。公元前411年——公元前412年,雅典海军接连在阿拜多斯和基齐库斯打败斯巴达海军,并在公元前408年收复了拜占庭,重开黑海航道。斯巴达则得到波斯援助,增建舰队。公元前405年,斯巴达海军在赫勒斯滂海峡终于全歼所率雅典海军,斯巴达大将来山德挥兵从海陆两面包围雅典城。在饥饿和绝望中的雅典,被迫于次年宣告投降,被迫接受屈辱的和约:解散提洛同盟,参加伯罗奔尼撒同盟,拆毁长墙工事,只保留12艘警戒船。长达27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了,斯巴达取得了希腊霸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