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树下的顿悟

作者:未知 字数:2079 阅读:211 更新时间:2011/03/24

菩提树下的顿悟

乔达摩·释迦牟尼(公元前563—前485年),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佛教的创始人。
  根据佛教传说,释迦牟尼是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释迦部落的王子,原名悉达多。悉达多十六岁时和同龄的表妹结婚,家庭很幸福,在王宫里过着豪华的生活。然而悉达多却总是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同样是人,为什么有的人是婆罗门,有的人却是首陀罗?而且,婆罗门世代都是婆罗门,首陀罗世代都是首陀罗,这又是为什么?悉达多看到大多数人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即使有钱的人家也常常遭受挫折和不幸,每个人最后都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因此悉达多想到生活中必然还有比转瞬即逝的快乐更为重要的东西。
  悉达多29岁时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消息传出后,全城都在庆祝净饭王得了孙子,悉达多有了儿子。然而悉达多却决定放弃优越的生活,一心一意地去寻求真谛。他告别妻子和孩子,抛弃万贯家产,离开宫殿,成为一个苦行者。
  悉达多的父亲无可奈何,只好派人跟随他。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极端的禁欲主义是达到真知的途径,因此悉达多和侍者们在恒河流域行脚六年,参访了许多宗教界的名师,研习他们的理论和方法,修炼最严格的苦行。然而他终于认识到,这种解决人生问题的办法是无法令人满意的,折磨自己的肉体只能使自己的头脑模糊不清,而不会使自己更接近真知。因此他恢复了正常饮食,抛弃了禁欲主义。
  悉达多独自坐在尼连禅河边佛陀伽耶附近一棵菩提树下,努力探索人生问题。经过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战胜了种种烦恼魔障,终于在黎明豁然开朗,彻悟了人生无尽苦恼的根源和解脱轮回的方法。从此,人们都叫他佛陀——觉者。
  这时的佛陀已经35岁了。在余生的45年中,他游遍整个印度北方,向所有愿意听讲的人宣讲他的新人生观。公元前483年他死去时,已赢得了数以千计的皈依者。
  佛陀的说教最初是口传的,为了便于记忆,一开始是采取偈颂的形式,后来编集为由经、律、论组成的“三藏”。在经藏中近代学者认为真正属于佛陀的教说和最早的经典是《经集》、《如是语经》和《无问自说经》,其中也包括一些戒律条文。
  后来,直到悉达多死后几百年才用文字记录下来。他的宗教思想已分裂成许多不同的教派是可想而知的。佛教的主要两派是小乘派和大乘派。小乘派在南亚居主要地位,大多数西方学者认为它与释迦牟尼创造的教说比较接近;大乘派在中国和北亚一带居统治地位。
  原始佛教基本教义的核心是“四谛”。“谛”,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四谛”亦称“四圣谛”,意为“四条真理”,即苦、集、灭、道。四谛又分为两部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或者说,前者侧重于解释世间,后者侧重于创造世间。
  苦谛是把社会人生判定为“苦”,全无幸福欢乐可言,并以此认为是真理的教义。这一教义,成了全部佛教的出发点。
  集谛是说明诸苦和人生原因的,它是早期佛教的理论基础。集谛宣称一切苦皆由“欲爱”而生,有“欲爱”就会付诸行动,其后果必然是“造业”,由此难逃轮回之苦。
  灭谛宣扬只有消灭一切欲爱,才能根绝苦因,摆脱苦果,从而达到佛教的理想的最高境界——涅槃,也就是不生不灭、圆满寂静、永远摆脱因果轮回的神秘境界。
  道谛指出要达到涅槃就要修炼八正道,即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生”。是佛教“三世轮回”中的基本理论。这十二支为: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称“十二支”。此外,佛教不分种族和阶级(与印度教不同),人人都可以修行。
  在乔达摩死后的一个时期里,佛教传播缓慢。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改信佛教,他的支持使佛教的影响和说教迅速传播开来,并传到了相邻国家。南到锡兰,东至缅甸,从那儿又传遍整个东南亚,直到马来西亚和今天的印度尼西亚。佛教还向北传播,直接进入西藏,又向西北传播,进入阿富汗和中亚地区。它传入中国后,赢得了一大批信徒,又从中国传入朝鲜和日本。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米诺斯之谜 下一篇:伟大的阿育王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