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官的问题

作者:佚名 字数:826 阅读:104 更新时间:2011/04/15

读书与做官的问题

【原文】

  子夏曰:“仕而优①则学,学而优则仕。”

  【注释】

  ①优:饶,余。

  【译文】

  子夏说:“做官有余力就去学习,学习有余力就去做官。”

  【读解】

  子夏当然不会想到,他的“学而优则仕”在两千多年后的“文化大革命”时代会成为“孔家店”的弥天大罪之一。批判者脱离时代背景并撇开“仕而优则学”不论,当然是一种断章取义,为我所用的做法。但是,我们也没有必要为了给儒家“平反”而否认子夏所论读书与做宫之间的密切关系。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读书人学有所成,考取功名,通过做官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社会理想,这的确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成功的人生道路的写照,也是儒家提倡的人生之路,它所体现的是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并没有什么特别“罪大恶极”的地方。这就是“学而优则仕。”如果说它有什么问题,那也是社会和时代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子夏这样说了就有了问题。

  至于“仕而优则学”,那就更没有问题了。做官的人在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就像我们今天的干部到党校去轮训或到干部专修班再去拿一个文凭一样,提高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增长增长理论修养,这有什么不好呢?总比做官之余就去“腐败”,仕而优则“牌”,仕而优则“舞”要好得多吧?所以,“仕而优则学”不仅没有问题,恐怕还是应该大力提倡的风气哩。

  归结起来,“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贯串着“学以致用”、“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其合理的内核,至今也仍然值得我们吸取,而不应该去“批倒批臭”。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法外有情 下一篇:大德不逾,小节不拘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