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古代“馆驿”是做什么用的?
作者:佚名
字数:786
阅读:307
更新时间:2011/04/24
173古代“馆驿”是做什么用的?
馆驿,是古代设在驿路上,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驿是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官方招待所,馆则是属于地方政府设置的宾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组织传递信息的国家之一,邮驿历史长达3000多年。
文字记载的馆驿最早是在唐朝。唐代每三十里置驿,大多设在州、县城内,以方便来往官员休息和驿夫传递书信公文的业务,也有一些馆驿设在州、县城外附近的地方,其中有的成为高级宾馆,十分豪华,形式很壮观。唐代刘梦得《管城新驿》就记载:“门街周道,墙荫竹桑,境胜于外也。远购名材,旁延世工。既涂宣皙,领甓刚滑,求精于内也。”到了元代,由于疆域辽阔,发展交通、强化驿站制度,成为巩固政权的重要手段,这时驿站也叫“站赤”,实际“站赤”是蒙古语驿站的译音。明代在主要道路上设置了馆驿,还设立了递运所,旨在专门从事货物运输,其主要任务是转运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之物,由各地卫所管理。
清代驿站分驿、站、铺三部分。驿是官府接待宾客和安排官府物资的运输组织。站是传递重要文书和军事情报的组织,为军事系统所专用。铺由地方厅、州、县政府领导,负责公文、信函的传递。驿站使用的凭证是勘合和火牌。凡需要向驿站要车、马、人夫运送公文和物品都要看“邮符”,官府使用时凭勘合;兵部使用时凭火牌。驿站管理至清代已臻于完善,并且管理极严,违反规定,均要治罪。到了清代末期,由于文报局的设立,驿站作用逐渐减弱,继而废除,以后又设邮政,而文报局也逐渐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