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浮冰上的搏斗
51 浮冰上的搏斗
选自《报告文学》1984年第4期。 1983年2月3日上午。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生物学家蒋家伦驾驶着一只方头平底小摩托艇和澳大利亚生物学家伯克到距南极基地──戴维斯站10公里海湾处,勘测海深度断面,探索那神秘的“第七大陆”──厚达2 000米的洛多姆冰盖下的底蕴。 摩托艇突突地破浪前进。船首机警地闪开了迎面冲来的散碎的浮冰块。他翘首望去,南纬65°的天空,澄澈如洗。在天水相接处,冰山群像一座座璀璨晶莹的蓝宝石,在阳光下迸射出万道神奇的霓虹。有的像欧洲中世纪的古堡;有的呈现着古埃及金字塔的轮廓;有的又似直刺青天寒光闪闪的宝剑…… 啊,多么壮丽、旖旎的景象! 南极!在它那银雕玉缕的胸怀里,蕴藏着多少宝贵的资源啊。 在地球上淡水逐渐感到紧张的今天,冰山的开发利用,已经提到人类议事日程上来了。南极附近广阔洋面上的冰山,多达22万余座,可以用来改造沙漠,调节气候,供给城市使用。例如南美洲的智利、中东的沙特阿拉伯…… 南极,埋藏着煤、金、银、钼、锰、铁、铜、镍、钴、硫磺、石墨、金刚石…… 蒋家伦从1982年11月来到南极后,就确定了以南极冰洋上附着的丰富的硅藻生物为研究课题。1982年,他分析了我国第一批南极考察者从南冰洋带回的海水标本,发现了一个新种,已整理成论文,受到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戴维教授的高度赞赏,并发表在加拿大《世界藻类》杂志上,引起世界生物学界高度重视…… ……小摩托艇沿着陡峭的、被巨大冰舌覆盖着的海湾断面边缘前进。中午时分,白皑皑的冰川刮起了凛冽的风,灰蒙蒙的冰浪翻起滚滚浊波。哗──!哗──!海浪咬着船舷,冰冷的海水已经注满船尾,艇尖高高地翘起,摩托艇骤然熄火了,在浪的漩涡里打转儿…… 险情突生!他和伯克这时已无法向基地凯西站呼救──因为出发时,忘记携带无线电报话机。凯西站定班飞出的直升飞机,要下午五点钟才能到。怎么办?考察任务还没有完成! “喂!蒋!你来测量,我掌舵!”是伯克坚定的声音。 “好!”蒋家伦镇静沉着地答道。 尽管这时小摩托艇像只火柴盒似的在浪涛中颠簸,两位科学家并没有停止测量工作。 风,越刮越猛,怒浪拍击着岸边的岩,发出狂暴的呐喊声。他们与狂风巨浪拼搏了55分钟后,一扇凶恶的冰浪打来,将小船打翻…… 当蒋家伦从冻彻骨髓的浪窝里浮出来时,依稀看见自己距那黑的岸边大约一百米。这么短的泳程,对会游泳的他来说,并非难事。他拼足浑身力量,迎着咆哮的浪峰游去,才游出20米,手和脚就失去了知觉。原来在翻船时,他的套鞋、手套都被冰浪卷走了。幸好身上还穿着救生夹克,使心窝保持了温暖。他更加用力地向前游着。游到离岸50米处,力量愈加不支了。一片阴影立刻罩上心头。 1981年,一支德国考察南极的碎冰船,被浮冰击沉; 1982年,英国南极斯科特考察队四位探险家,在海冰上遇难,无一生还…… 这是生死的搏斗啊!…… 天,越来越阴沉。岸,模糊不清。连方才看到的几只阿德雷企鹅,似乎也被冰川风那凄厉的口哨吓跑了…… “呃,伯克呢?”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没有忘记澳大利亚朋友。他拼命地呼唤着他的名字,但微弱的声音,立即被浪涛的啸声击碎。 浪峰把他托上苍茫的天空,又张开大口将它吞入水底。他忽然看见左侧的一个小屿上,有个模糊的人影在踉跄地奔跑着,向他挥动着手臂。那是伯克! 朋友得救了,他感到一阵欣慰,也增加了他拼搏的勇气。他扬起头,看见了那希望之岸横亘在天水之间! “祖国派我到南极,还没完成任务啊,我不能就这么死去!” 他看见有块浮冰向他飘来。如果登上去,就能赢得喘息时间。于是,他猛吸一口气,扎入浪谷中…… 头,猛地撞上一个坚硬的棱状物。那是浮冰的边缘呀,希望的闪光,给他充添了热能,他抓住冰凌角,几次滑脱,又几次奋争着浮上水面。头部被尖利的冰凌撞得鲜血淋漓。 ……他,终于把冻僵了的四肢,无力地瘫放在冰面上。头脑昏眩,浑身冷得打颤,哦,多么想睡会儿啊!不成!只要睡上几分钟,身体下融化了的冰面,就会把身体牢牢地“粘”住! 他,咬紧牙关,单腿跪起,强迫那结满冰凌的躯体站起来。 浮冰块顺着风势向岸边飘去。近了,近了!30米,20米,10米,5米…… 生命的岸,希望的岸,在向他招手!他弯下身子,准备作最后的一跃。 狂风忽然转了向,推着浮冰块打了个旋儿,急速地向大海飘去。 他,木呆呆地望着越离越远的岸,那生命的岸!…… 猛地,他咬牙一蹲,腿弯处的冰凌,卡嚓压碎了。当身体摔倒在冰上的一刹那间,他就势滚翻,像头海豹似的,奋力滑入砭人肌骨的海水中…… 他,爬上了岸! 爬!爬!必须争取时间,到20米外的那个大岩洞里去避风,因为横扫冰原上的寒风,会迅速地将身上0 °C的海水,降至-15 °C,那样,不消几许时,他就会被冻成硬梆梆的冰疙瘩! 爬呀,爬!那裸露在冰雪上的大大小小的石头,把身上的冰盔冰甲,划得格格作响…… 爬呀,爬!棱角锋利的大小石头,像万把钢刀,割开了他那早已撕碎的救生夹克,划了皮肉,喷涌的鲜血,在身后的冰砖上,留下一道道、斑斑点点鲜红的冰珠儿…… 爬呀,爬!早已冻得发黑的手指,指甲早碎裂了,却像铁挠钩似的,牢牢嵌进冰凝雪冻的石头缝中…… 他爬出10米左右,忽然想到:不成!如果躲到洞里,站里派来找寻他们的直升飞机就无法发现自己!必须立即改变方向,爬到右边那块大岩石顶上去,…… 于是,又重新拼搏着向大岩石爬去……他已经失去知觉,不知道寒冷,不知道伤口在不断地流血。 当他醒来时,感觉眼皮上跳动着温暖的光芒。那是缥缈朦胧的极光吗?那是五彩缤纷的冰晶吗?不,他是躺在凯西基地医务室的急救床上。灯下,闪动着一张张被冰川风吹得赭黑的脸盘。澳大利亚医生那含着惊讶和钦佩的目光,正朝他微笑呢。 他得救了。他恍然记起他在大岩石上的情景……当他被冻得奄奄一息时,天空中传来了隆隆声,在灰暗云层上,闪现出了直升飞机的雾影…… 他微笑了,因为自己是胜利者! 然而,他笑得过早了。 蒋家伦这时的体温,是30 °C,快到了生命的临界点。他被立刻放到灌满温水的澡盆中。那遍体累累的伤痕,一触到水,仿佛剖心剜腑似的疼…… 他又昏厥过去…… 十分钟后,体温回升了。澳大利亚站长和美国科学家杰,昼夜陪伴着他。 四天之后,他从死神的魔爪中挣脱出来。他感到饿得胃壁都贴在一起了!那些放在病榻边鲜美的奶酪、蛋糕、牛油、巧克力,却无法勾动他的食欲。几次勉强咽下,一种奇怪的呕心,几乎把肠子肚子都翻吐出来…… 吊针,一滴滴,一日日,一夜夜…… 每当他经过抢救,又一次睁开眼睛时,那饥饿就随同而来。他多么盼望能吃一点家乡的豆腐乳、咸鸡蛋,喝一碗大米稀饭,就着辣丝丝的四川榨菜啊…… 2月9日清晨,当他睁开眼睛时,看见一位笑容可掬的中国学者和美国科学家杰坐在病榻旁。 “老蒋啊!我是兰州冰川所的谢自楚!在归国途中,特来看望你!……” 他,久久地睁大双眼凝望着这位来自祖国的亲人。热泪一下子涌满眼眶!他挣扎着坐起身,用激动得微微颤抖的双手,接过谢自楚教授亲自为他煮的稀饭,顿觉胃口大开,狼吞虎咽地连喝了满满两大碗,又服下一粒云南白药中的红子。当谢自楚匆匆地跑回住舱,去为他拿珍藏的豆腐乳时,杰忽然向他问道:“蒋教授!您和谢教授在国内就是好朋友吗?” “不是,我们刚刚相识。” “呃?这……不可能吧?” 怎么回答呢?他望着外国朋友迷茫的神情,笑了。 他,终于奇迹般地康复了。不久,又登上了那艘考察小艇,又踏上了南极茫茫的冰层。 1983年12月兰州 * * * * * * 看完这篇文章,你也许又一次明白,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人的意志力究竟有多么重要!在你的想象中,作为一位生物学家的蒋家伦,经常在实验室中搞研究工作,可能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意志薄弱的书生,但在严寒的南极浮冰上,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真称得上是一条硬汉!美国作家海明威说,一个人可以被战胜,但不能被打败。蒋家伦并没有被战胜,更没有被打败。你曾经有过考验自己意志的时候吗? 这篇文章的大部分内容可能就是根据作者的自述而写的。那么,就请你还原为第一人称叙述,讲一讲这个故事。 52伟大的悲剧 伟大的悲剧①选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版)。舒善昌译。标题是编者加的。 茨威格 20世纪眼帘底下的世界似乎已无秘密可言。所有的陆地都已勘察过了,最遥远的海洋上都已有船只在乘风破浪。那些在一代人以前还不为世人所知、犹如仙境般的迷迷蒙蒙的地区,如今都已服服贴贴地在为欧洲的需要服务;轮船正径直向长期寻找的尼罗河的不同源头驶去。半个世纪以前才被第一个欧洲人看见的维多利亚瀑布如今已顺从地推动着转盘发出电力;亚马孙河两岸的最后原始森林已被人砍伐得日益稀疏;惟一的处女地──西藏也已经被人揭开羞涩的面纱;旧的地图和地球仪上那个“人迹未到的地区”是被专家们夸大了的,如今20世纪的人已认识自己生存的星球。探索的意志已在寻找新的道路,向下要去探索深海中奇妙的动物界,向上要去探索无尽的天穹,因为自从地球对人类的好奇心暂时变得无秘密可言以来,足迹未至的路线只有在天空中还能找到,所以飞机的钢铁翅膀已竞相冲上天空,要去达到新的高度和新的远方。 但是,直到我们这个世纪〔我们这个世纪〕指20世纪。,赤裸的地球还隐藏着她的最后一个谜,不让人看见。这就是她那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的躯体上两块极小的地方,是她从自己造物的贪欲中拯救出来的两块地方:南极和北极──她躯体的脊梁。千万年来,地球正是以这两个几乎没有生命、抽象的极点为轴线旋转着,并守护着这两块纯洁的地方不致被亵渎。她用层层叠叠的冰障隐藏着这最后的秘密,面临贪婪的人们,她派去永恒的冬天作守护神,用严寒和暴风雪筑起最雄伟的壁垒,挡住进去的通道。死的恐惧和危险使勇士们望而却步。只有太阳自己可以匆匆地看一眼这闭锁着的区域,而人的目光却还从未见过它的真貌。 近几十年来,探险队一个接着一个前往,但没有一个达到目的。勇士中的佼佼者──安德拉①〔安德拉(1854—1897)〕瑞典飞艇驾驶员,1897年驾飞艇横越北极时遇难。的尸体在巨冰的玻璃棺材里静卧了33年,现在才被发现。他曾驾着飞艇想飞越北极圈,但却永远没有回来。每一次冲击都碰到由严寒铸成的晶亮的堡垒而粉碎。自亘古至今日,地球的这一部分还始终蒙住自己的容貌,成为她对自己造物的欲望的最后一次胜利。她像处女似的对世界的好奇心保持着自己的纯洁。 但是,年轻的20世纪急不可待地伸出了他的双手。他在实验室里锻造了新的武器,为防御危险找到了新的甲胄,而一切艰难险阻只能增加他的热望。他要知道一切真相。他想要在他的第一个十年里就能占有以往千万年里未能达到的一切。个人的勇气中又结合着国家间的竞争。他们不再是仅仅为了夺取极地而斗争,而且也是为了争夺那面第一次飘扬在这块新地上的国旗。于是,为了争夺这块由于热望而变得神圣的地方,由各民族、各国家组成的十字军开始出征了。从世界各大洲发起一次又一次的冲击。人类等待得已经不耐烦了,因为它知道这是我们生存空间的最后秘密。从美国向北极进发的有皮尔里①〔皮尔里(1856—1920)〕美国探险家。据以往的探险史记载,他于1909年4月6日到达北纬90°并胜利归来,从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到达北极的人。和库克〔库克(1865—1940)〕美国医生和极地探险家。他声称自己曾于1908年到达北极,比皮尔里早一年,但很快受到非难,皮尔里说库克“欺骗群众”,调查结果几乎没有支持库克的证据,从而使他名誉扫地,死时仍悲愤莫名。,驶向南极的有两艘船:一艘由挪威人阿蒙森指挥,另一艘由一名英国人──斯科特海军上校率领。 1911年11月1日,他们分成几组出发。从电影的画面上看,这支奇特的探险队开始有30人,然后是20人、10人,最后只剩下5个人在那没有生命的史前世界的白色荒原上孤独地行走着。走在队伍最前面的一个人始终用毛皮和布块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胡须和一双眼睛,看上去像个野人。一只包着毛皮的手牵着一匹西伯利亚矮种马的笼头,马拖着他的载得满满的雪橇。在他后面是一个同样装束、同样姿态的人,在这个人后面又是这样一个人……20个黑点在一望无际的耀眼的白色冰雪上形成一条线。他们夜里钻进帐篷,为保护西伯利亚矮种马,朝着迎风的方向筑起了雪墙。第二天一早他们又重新登程,怀着单调、荒凉的心情穿过这千万年来第一次被人呼吸的冰冷的空气。 但是令人忧虑的事愈来愈多。天气始终十分恶劣,他们有时候只能走30公里而不是40公里,而每一天的时间对他们来说愈来愈宝贵,因为他们知道在这一片寂寞之中还有另一个看不见的人正在从另一侧面向同一目标挺进。在这里,每一件小事都可以酿成危险。一条爱斯基摩狗跑掉了;一匹西伯利亚矮种马不愿进食──所有这些都能使人惴惴不安,因为在这荒无人烟的雪原上一切有用的东西都变得极其珍贵,尤其是活的东西更成了无价之宝,因为它们是无法补偿的。说不定那永垂史册的功名就系在一匹矮种马的四只蹄上;而风雪弥漫的天空则很可能妨碍一项不朽事业的完成。与此同时,全队的健康状况也出了问题。一些人得了雪盲症,另一些人四肢冻伤。西伯利亚矮种马愈来愈精疲力竭,因为它们的饲料愈来愈少。最后,这些矮种马刚刚走到比尔兹莫尔冰川脚下就全部死去。这些马在这里的孤独寂寞之中和探险队员共同生活了两年,已成为他们的朋友。每个人都叫得出马的名字。他们曾温柔地抚摸过它们无数次,可现在却不得不去做一件伤心的事──在这里把这些忠实的牲口杀掉。他们把这伤心的地方叫做“屠宰场营地”。就在这鲜血淋漓的地方一部分探险队员离开队伍,向回走去,而另一部分队员现在就要去作最后的努力,越过那段比尔兹莫尔冰川的险恶路程。这是南极用以保护自己而筑起的险峻的冰的堡垒,只有人的热烈意志的火焰能冲破它。 他们每天走的路愈来愈少,因为这里的雪都结成了坚硬的冰碴。他们不能再滑着雪橇前进,而必须拖着雪橇走。坚硬的冰凌划破了雪橇板,走在像沙粒般硬的雪地上,脚都磨破了,但他们没有屈服。12月30日,他们到达了南纬87°,即沙克尔顿①〔沙克尔顿(1874—1922)〕英国人,南极探险家。1909年1月到达南纬88°23′,因严重冻伤未能到达90°而返回基地,但他在南极顺利通过2 740公里路程被誉为当时南极探险中最伟大的业绩,从而在欧洲各国被封为爵士,以后又带领探险队横跨整个南极洲。到达的最远点。最后一部分支援人员也必须在这里返回了;只有5个选拔出来的人可以一直走到极点。斯科特将他认为不合适的人挑出来。这些人不敢违拗,但心情是沉重的。目标近在咫尺,他们却不得不回去,而把作为第一批看到极点的人的荣誉让给其他的伙伴。然而,挑选人员的事已经决定下来。他们互相又握了一次手,用男性的坚强隐藏起自己感情的激动。这一小队人终于又分成了更小的两组,一组朝南,走向一切未知的南极点,一组向北, 返回自己的营地。他们不时从两个方向转过身来,为了最后看一眼自己活着的朋友。不久,最后一个人影消失了。他们──5名挑选出来的人:斯科特、鲍尔斯、奥茨、威尔逊和埃文斯寂寞地继续向一切未知的南极点走去。 那最后几天的日志显示出他们愈来愈感到不安。他们开始颤抖,就像南极附近罗盘的蓝色指针。“身影从我们右边向前移动,然后又从左边绕过去,围着我们的身子慢慢地转一圈,而这段时间却是无休止的长!”不过,希冀的火花也在日志的字里行间越闪越明亮。斯科特愈来愈起劲地记录着走过的路程:“只要再走150公里就到极点了,可是如果这样走下去,我们真坚持不了。”──日志中又这样记载着他们疲惫不堪的情况。两天以后的日志是:“还有137公里就到极点了,但是这段路程对我们来说将变得非常非常困难。”可是在这以后又突然出现了一种新的、充满胜利信心的声音:“只要再走94公里就到极点了!即便我们不能到达那里,我们也已走得非常非常近了。”1月14日,希望变成了确有把握的事:“只要再走70公里,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而从第二天的日志里已经可以看出他们那种喜悦和几乎是轻松愉快的心情:“离极点只剩下50公里了,不管怎么样,我们就要到达目的了!”从这欢欣鼓舞的几行字里使人深切地感觉到他们心中的希望之弦是绷得多么紧,好像他们的全部神经都在期待和焦急面前颤抖。胜利就在眼前;他们已把双手伸到地球的这个最后秘密之处,只要再使一把劲,目的就达到了。 * * * * * * 学完了课内的《伟大的悲剧》,你可能遗憾于它是节选。本文就是为弥补这个遗憾而选编的。这是茨威格所著《夺取南极的斗争》全文的前半部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斯科特是在怎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开始他的伟大事业的;更主要的是,你在这里看到了他们向南极点进发的路上所遇到的艰难困苦──这当然不能与他们绝望地从南极点返回时一路的艰苦相比,但你能更全面地感受斯科特的英雄气概和悲壮意味,以此进一步理解“伟大的悲剧”的真正含义。 从开头四段来看,你认为作者对人类当时探险热潮持的是一种怎样的态度? 【有关资料】 斯科特坚持认为,来自寒冷的西伯利亚的矮种马比狗更有力量,更能出色地完成拖运给养的任务。斯科特在这里忽视了马的缺点:它的耐寒能力远不如来自北极的爱斯基摩狗──爱斯基摩狗长着又长又密的毛,可以在-50 °C的低温中生存,即使遇到暴风雪,只要脑袋露出积雪,它就能坦然入睡。还有一点,马必须吃草料,不像爱斯基摩狗可以吃任何东西,而自带草料本身就加重了探险队的负担。斯科特遇到了挑战──从某种意义上说,阿蒙森的挑战对他是一种敦促和激励,真正的挑战来自斯科特本人的疏忽,正是这种不可救药的疏忽才导致了斯科特的悲剧结局。 !!!!!!!!!!!!!!!!!!!!!!!!!!! 53漂流长江第一人 漂流长江第一人①选自《报告文学》1986年第8期,有删改。 郭正刚 在长江源头起伏险峻的通天河峡谷中,千万年来的寂静被一阵激越昂扬的四川号子打破了。“嘿哟、嘿哟嘿哟,嘿;嘿哟、嘿哟嘿哟,嘿……”从长江上游冲下一只红色橡皮船,船的两舷闪着五个金灿灿的大字──“龙的传人号”。一个身穿红色救生服的青年,手操双桨,严峻的目光注视着前面的激流,镇定自若地驾驭着橡皮船,在奔腾咆哮的江水中左突右奔,飞流直下。两岸峡谷的回声,呼应着高昂、苍劲的号子,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竞发…… 波激浪涌,历经沧桑的万里长江,在中华大地上奔流着四千万年了,它同古老的黄河一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哺乳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勇敢的子孙。人们感谢长江,人们敬畏长江,人们歌颂长江……然而,千百年来,从未有人敢斗胆直下漂过长江。长江是龙,是猛兽,它时疾时徐,洋洋洒洒6 380千米;恶浪惊天,飞奔突泄,落差5 400米。深峡陡峻,暗礁密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壮哉!危哉!难怪有人谈“江”色变。但是,中华民族从来不乏乘龙伏虎的英雄,且看江中那位青年,桨破飞浪,舟碾激流,竟从长江源头漂流下来了。 此乃何许人也,敢冒此天险?敢破万古纪录? 他的名字叫尧茂书。 尧茂书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长江支流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宛若三条白练在乐山交汇,著名的乐山大佛就矗立在波澜壮阔的三江合流处。沿岷江南下不足200米便能与长江相会。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和郭沫若。丰腴的泥土、优美的景色和悠久淳厚的历史文化风情培育了他,使他从小就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纯净心灵。茂书生长在长江边,自幼喜欢在激流中追波逐浪,对长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年龄在增长,阅历在加深,他对长江的认识步步深化。他感到人们对长江了解得太少,他总想为长江做点什么…… 1979年,尧茂书在美国地理杂志上,看到关于日本著名探险家植村直己只身探险北极和漂流亚马孙河的报道后,对这位探险家的那种冒险开拓的勇敢精神钦佩不已。就在这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漂流长江,探索长江! 尧茂书漂流长江的决心下定了。他马上投入到漂流的准备工作中:掌握有关长江各段的地质、水文、气候、风土人情的资料。翻阅、研究了上百本有关长江和长江流域的书籍、地方志。他多次去长江沿途徒步考察,了解水情,适应气候,确定漂流路线,筹建接应站…… 1985年春节的前夕,他再次来到云南金沙江,准备对世界闻名的大峡谷虎跳峡进行试漂。他艰难地爬上玉龙雪山和哈马雪山,对整个峡谷进行观察了解,选定漂行的路线,然后在虎跳峡的最窄处,拦江拴上一根尼龙绳,然后开始下漂。虎跳峡长12千米,坡陡浪急,暗礁密布,浪花有五米多高,落差极大,连续有几个陡坎、大跌水。皮筏飞流直下,左冲右撞,尧茂书拼命划桨也无济于事,船冲向一个大礁石翻了,幸亏凭着一身好水性和一根大浮木,才算保住了性命。这次虽然遇险,但他对虎跳峡的水情有了了解,知道该怎样对付它。 他的详细计划渐渐成熟了。他决定于1985年8月中旬到达长江源头,开始万里长江的漂流探险。 就在尧茂书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准备漂流长江的时候,他从有关部门听到了美国探险家沃伦?肯要在1985年8月来中国考察长江的确切消息。他真急了,“在中华大地上奔腾了千年万年的长江,竟要由别国的人先来征服?不,不能!”再说他已经做了长达六年的准备,他也不愿使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他心中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念头:“我应该走在外国人的前面!”他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下四个大字:“提前行动!” 1985年6月12日10时,尧茂书和他的哥哥尧茂江,在藏族同胞的帮助下,穿过布满沼泽的草甸,越过雪峰山岗,在万里无人的高寒区行进五日五夜,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万里长江的源头。6月20日下午4点多钟,茂书将两边写着“龙的传人号”五个大字的橡皮船推下了水。万里长江自古无人漂流的历史从此结束了。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朴实而勇敢的青年,一位深深爱着祖国、爱着长江的人民的儿子,开始了他震惊世界的漂流长江的创举。 茂书坐在船上,用双手掬起一捧长江源头清冷的江水喝下去,然后操起双桨。他故意用力拍击水,溅起一团团好看的浪花……这便是尧茂书“自费”漂流万里长江的下水仪式。 橡皮船缓缓漂动了。茂书弟兄俩仔细地分辨着水流,日夜轮换着向前划行。 第二天上午他们到达一个名叫桑地的峡谷,水大起来。江水在此转了一个弯,扭头向东流去。茂书下船拍摄,他对茂江说:“这里应该是长江第一湾。”下午,他们漂行到一座石头山。山上有许多嶙峋怪石,石和草都是黄色的。茂书不听哥哥的劝阻,坚持要上山去拍摄,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拍头儿。不会有大问题的。”茂书上岸拍摄,不一会儿,在船上放哨的茂江就发现在离茂书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个黄色的东西,仔细一看,是一只棕熊,吓得茂江大叫起来。当茂书发现棕熊时,熊已离他很近了,他拿起摄影机便跑,等他上了船,划到江心,熊离他们只有十几米了,站在岸边不住地对他们狂叫,把茂江吓出了一身冷汗。 经过三天两夜的漂流,行程375千米,他们在23日中午到达了长江源头地区的第一个小村镇──沱沱河沿,完成了漂流计划的第一阶段。 24日,哥哥尧茂江的假期已满,弟兄俩在江边拥抱着,洒泪相别。 7月2日,尧茂书再次下水,独自一个向长江通天河段行进。 他划船驶过通天河大桥,行不多远,下起雨来,久久不停。他冒雨前进,浑身湿透了。通天河水浅滩多,又是顶风冒雨,划船相当吃力,不时还要下水拖船而行,速度缓慢。为加快船速,他驾舟在急流中行驶。几天中,他连闯几个小峡谷,翻过波浪,顺利地漂下来。 7月6日,他在途中休息后,又划船前进。转过一个弯,忽闻前面水声大吼,但见白浪滔天。茂书急忙将救生衣系好。此时,橡皮船已陷入陡浪跳波,如离弦之箭,冲向峡口的惊天骇浪。茂书奋力划桨,越过波峰,又陷入浪谷,只觉得疾风掠耳,头晕目眩,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冲过去。一个几米高的大浪铺天盖地般向船首劈来,橡皮船被大浪吞没了,一会儿又从浪里钻了出来,茂书借着大浪的余势,迅速划动双桨,终于冲出了峡口。 下午,继续漂流,他又设法闯过了烟障挂峡谷。山谷渐渐开阔,两岸山青树茂,绿草茵茵,岸边野生动物很多,有羚羊、野驴和白唇鹿。茂书拿起摄影机拍摄。白唇鹿不怕人,有的竟在岸上追船相送…… 7月7日晚,他宿在江中的一个小洲上,前几夜的阴风苦雨,衣、被全被打湿了,还要受到熊瞎子和狼的袭击。他常常是手持藏刀,用手电光和点燃的鞭炮声驱吓野兽。寂寞的黑夜中,熊吼狼嚎,使他心惊肉跳,彻夜不眠。而今夜,繁星满天,明月格外皎好,四面深阔的江水又隔绝了野兽的骚扰。在广阔无际的苍穹下,空旷荒寂的田野中,江水粼粼,泛着星光,多么难得的一个平静的夜呀!茂书在心中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热切盼望他平安消息的亲人。 几天来,茂书漂流经过的地方,都是无人区。这天黄昏,始见藏民。河岸、山坡、陡崖上的藏民,在朦胧的暮色中,看到长江上游漂下一只红船,一个人身穿红色救生衣,头戴金色的帽罩,脸前挡着黑色防浪板,不知是何物,以为是活佛转世,江神下凡了。于是纷纷往茂书的船上扔糌粑、牛羊肉,还不住地向江中磕头。搞得尧茂书不知所措。 7月10日,他漂到七渡口。七渡口以下便是通天河的下游了。江岸山峰并拢,江中峡谷险滩甚多,水势更大。茂书的漂流更加危险和艰难了。 7月16日下午4时,茂书终于闯过了通天河,胜利完成了长江上段人迹罕至、气候极为恶劣的1 187千米的航程,到达了青海省玉树州的直门达。 7月23日上午10点47分,尧茂书告别了直门达,驶入了波涛汹涌的金沙江。 这一天,尧茂书闯过了十几个激流峡谷险滩,晚上8时收船上岸,宿在一山崖上。临睡前,他写下了最后一天的漂流日记。 茂书终于闯进金沙江了。金沙江是尧茂书整个漂流的重点。在上游1 300多千米的漂流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过险滩的经验。他怀着百倍的信心、强烈的拼搏渴望,要到虎跳峡这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中去击水搏浪,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的非凡智慧和勇敢……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7月24日,我们的漂流勇士尧茂书,在漂流金沙江上游的通珈峡时,因水流太急而翻船身亡。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第一位乘龙的英雄,中华民族又一位忠诚勇敢的儿子,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龙”的骄傲,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尧茂书离开我们去了,他在万里长江中找到了他的归宿。他就像万里长江冰川源头上最初融化的一滴春水,汇进千流百川,变为滚滚波涛,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不可阻挡之势,冲向大海,冲向世界…… * * * * * * 有人敢藏在木桶里漂下尼亚加拉大瀑布,有人敢只身漂流亚马孙河,有人敢呆在容器里潜入黑沉沉的海底……人类探索江河湖海的好奇心与生俱来。看完这篇文章,那一泻千里、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那奋力与江水搏斗的不怕死的硬汉尧茂书,一定如电影画面一样在你眼前闪现吧?那么,你有什么感想呢?不妨与同学交流一下。 阅读本文,要注意作者的写作顺序,看看这种写法有什么表达效果;还要注意作者对长江的险峻和水势所作的精彩描写。 作者说:“他就像万里长江冰川源头上最初融化的一滴春水,汇进千流百川,变为滚滚波涛,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不可阻挡之势,冲向大海,冲向世界……”你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