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故事四则

作者:佚名 字数:2274 阅读:261 更新时间:2011/05/06

12 故事四则

扫除天下①选自《后汉书?陈蕃传》。《后汉书》,南朝宋范晔撰,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纪传体东汉史。

范晔

蕃〔蕃〕即陈蕃,字仲举,汝南平舆(现在河南平舆)人。东汉桓帝时任太尉,与李膺等一起反对宦官专权,为太学生所敬重,被称为“不畏强御陈仲举”。灵帝时任为太傅,封高阳侯。后与外戚窦武等谋诛宦官,他率官属及太学生八十余人冲进宫门,事败被杀。年十五,尝闲处〔闲处〕闲住。处,居住。一室,而庭宇芜秽〔庭宇芜秽〕这里指屋内杂乱肮脏。庭,厅堂、厅院。宇,泛指房屋。芜秽,形容杂乱肮脏。。父友同郡薛勤来候〔候〕问候,探望。之,谓蕃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蕃曰:“大丈夫处世〔处世〕活在世上。,当扫除天下,安事〔安事〕怎么能只管。事,伺候。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清世志〕澄清世界的志向。,甚奇之。

* * * * * * 

陈蕃少年即胸怀“扫除天下”的大志,出语不凡,的确令人赞叹称奇。但他不拘生活小节,不屑于做琐事,却被后人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对此,你如何看待?

小时了了,大未必佳①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刘义庆孔文举〔孔文举〕孔融,字文举,东汉末鲁国(现在山东曲阜)人,孔子20世孙。幼有异才,好学博览。因侮慢曹操,为操所杀。善诗文,与王粲、刘桢等并称“建安七子”。年十岁,随父到洛〔洛〕地名,洛阳的省称。。时李元礼〔李元礼〕即李膺,字元礼,东汉颍川襄城(现在河南襄城)人。当时颇有盛名,士有被其接纳者,名为“登龙门”。因与太学生首领郭泰等结交,反对宦官专权而被诬入狱。有盛名,为司隶校尉〔司隶校尉〕官名。。诣门者,皆俊才清称〔俊才清称〕指有出众才华和好名声的人。及中表〔中表〕父亲姊妹(姑母)的儿女叫外表,母亲的兄弟(舅父)姊妹(姨母)的儿女叫内表,互称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从前我的祖先孔子跟您的祖先老子有师生之谊。传说孔子曾向老子问礼。,是仆与君奕世〔奕(yì)世〕累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陈韪(wěi)〕《后汉书?孔融传》作“陈炜”。事迹不详。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了了〕聪明伶俐。,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cùjí)〕局促不安的样子。。

* * * * * * 

太中大夫陈韪对人们称许孔文举年幼聪慧不以为然,孔文举则针对其所说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回之以“想君小时,必当了了”。孔文举的话是顺着陈韪的话说的,只是转移了对象,把对方加于自己的贬损回奉给对方,使之处于无法摆脱的尴尬境地,表现了他在对话中思维的敏捷和语言的犀利。

王戎不取道旁李①选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王戎,字冲,晋初任荆州刺史,因平吴有功,封安丰侯。

刘义庆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多子折枝〕结的果实很多,把树枝压弯了。,诸儿竞走〔竞走〕争着跑去。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取之信然〕取来一尝,果然是那样。。

* * * * * * 

此文赞扬王戎早慧。王戎幼年就能观察、推理,通过表面现象,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这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确实很不简单。

破瓮救友①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宋史》光生七岁〔光生七岁〕司马光长到七岁。光,即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人。北宋大臣,史学家,编撰《资治通鉴》等书。,凛然〔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自是〔自是〕自此,从此。手不释〔释〕放下。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瓮(wèng)〕口小腹大的一种容器。,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弃去〕逃走。,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迸〕涌出。,儿得活。

* * * * * * 

司马光小时候就爱书知书,如同成人,这是一奇;小儿登瓮跌没水中,他破瓮相救,又是一奇。而后者更见其机敏智慧,为后世所称道,传为美谈。祖国山川颂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13 中国的土地 下一篇:11 甘罗十二出使少年才俊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