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读音小议
二 读音小议
一
念白话文,读音有对错问题(以普通话为标准,下同)。错有多种情况,其中重要的一种是:同一形体(如“间”)有不同的读法(jiān,jiàn),应该读那种的时候(如晴jiàn多云)却读成这种(晴jiān多云)。这类读音对错问题是现在通行语言里的问题,本文是谈文言,可以不管。
念文言作品,有些字读音怎样算对,怎样算错,问题很复杂。为了今天有用,可以把问题简化。一、我们可以不管古音或旧音问题。因为:a.搞不清楚。譬如说,孔子总念过“关关雎鸠”吧?那究竟是什么韵味?恐怕很难摹拟。等而下之,到唐朝李杜,当然也要念,什么韵味?我们只知道必不同于孔子,可是也很难摹拟。b.即使能够搞清楚也没有用,因为我们要用现代普通话的语音系统读。举例说,数字“一”“七”“八”“十”,旧音都不读平声,现在都读平声了。又如“日”“月”“木”“肉”,旧音都是入声字,现在词典都注去声了(汉语拼音也没有表示入声的符号)。二、文言典籍中有很多字,现代汉语不用或几乎见不到了,怎样读音,可以靠《辞源》《辞海》或《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一类书确定,自然不会因为望文生音而致误,这里也可以不管。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一些字,现代汉语中仍然常见,可是文言中的某种用法,照旧习惯要另读的,如“女”读rǔ,“内”读nà;“(口)占”读zhàn,“王(天下)”读wàng;“(矛)盾”读shǔn,“(大)乘”读shèng;“浅浅”读jiānjiān,“丁丁”读zhēngzhēng;“(皋)陶”读yǎo,“龟兹”读qiūcí;“可汗”读kèhán,“南无”读nāmó;等等。这类字,容易望文生音;是不是望文生音一定算错呢?还是有的算错有的可以不算错呢?很明显,如果望文生音可以不算错,讲读文言就可以少一些负担。这个问题很不简单。此外,还有个牵涉更广的问题:文言是旧时代的事物,读音完全不顾旧习惯行得通吗?问题大而多,决非一两个人的片断想法所能解决;这里只想分析一下问题的大致情况,以期讲读的时候能够心中有数,或者进一步知道如何取舍。
二
我们可以先从“负担”谈起。没有负担比有负担轻松,这是任何人都知道的。但是分析问题不当这样笼而统之,因为负担也会有质的不同:有的是无谓的,有的是必要的。无谓的可以扔掉,必要的不能扔掉。就某字的某种用法须另读说,如果放弃此另读会引起误解或招来不便,这个另读,作为一种负担说,就是必要的,反之是无谓的。这个原则容易说,估计也容易取得多数人同意;困难在于用它去甄别具体的字。臂如说,我建议此后读《孟子》“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就读阳平好了,估计我的学生会同意,我的老师就未必同意。万一意见不同,处理得都心平气和还是困难的。
不过,减轻负担,作为处理文言读音的一个原则,还是可取的,甚至是不得不取的。何以言之?有事实为证。一、有些字的另读过于琐细,维持它像是很别扭,大家早已不约而同地放弃了。如“出使”“治国”“慰劳”“忠告”,现在都照字面读,而不读出shì、chí国、慰lào、忠gù了。二、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审异读词的时候,碰了一点文言的边,已经用了减轻负担这个原则。如“(操)行”读xíng,不读xìng;“(不)胜(枚举)”读shèng,不读shēng;“(口)吃”读chī,不读jī;“叶(公好龙)”读yè,不读shè。(可惜没有扩而大之,把现代汉语里不见或罕见的文言另读也用这个原则清理一下。如果这样清理了,讲读文言的人就可以轻装上阵,那真是功德无量。)三、辞书也已经悄悄地用了这个原则。以《辞海》为例,遇到某字文言另一用法另读的情况,多数是另条注音,这表示“应该”另读;少数则不这样处理。其中又分两种,一种数量不多,是注明“读音”(意思大概是这样读也可以);一种数量较多,是注明“旧读”,这表示现在“不必”另读,可轻装则轻装了。四、望文生音,不管另读也是将来的大势所趋。如“(再)三”,很少人读sàn;“(游)说”,很少人读shuì;作姓用的“仇”“盖”,连本人也望文生音,不读qiú、gě了。五、有些字的另读,似乎放弃了更顺当一些。如“文(过饰非)”不读wèn,当赠送讲的“遗”不读wèi,“滑(稽)”不读gǔ,“(阿)房(宫)”不读páng,不是很好吗?
减轻负担的原则,说得更周密一些是,凡是照字面读而不影响意义的表达和理解的,就放弃另读。这个原则容易定,可是运用起来又会遇到疑难。难不在两端而在中间。一端是明显可以放弃的,如一般词语的“数”(当屡次讲读shuò),“倩”(当女婿讲读qìng),专名的“(仆)射”(读yè),“(郦)食其”(读yìjī),等等,照字面读都不至引起误解,放弃另读没有问题。一端是明显不能放弃的,如“责”通“债”,“信”通“伸”,“识”通“志”;“(数)奇”读jī,“(宫商角)徵(羽)”读zhǐ,“(白云)观”读guàn,照字面读会引起误解,就不好放弃。中间的,字数未必很多,类型却千变万化,如何去取要仔细考虑,甚至要个别解决,这里不能详谈。
这里必须多考虑的是,讲读文言的时候,遇见这类问题怎么办。很明显,语言是大家共用的交际工具,专就读音说,某字怎样读,只能由约定俗成定之,或主管部门(如审音委员会)定之,个人,不论有什么想法,总不当擅自作主。我个人的想法,有两条路可走。一条,完全照辞典,如“稽首”读qǐshǒu,“亲串”读qīnguàn,“朱提”读shúshí,“单于”读chányú,“冒顿”读mòdú,等等;辞典注明“读音”的,或从读音或不从读音;辞典注明“旧读”的,告诉学生或自己记得,旧日有另读,今可不从。另一条路,酌量运用减轻负担的原则,向学生讲明或自己记得,某字的某种用法有另读,从不从皆可。
三
前面说,文言读音问题很复杂。以上只谈了复杂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来自文言的常用花样,调平仄和协韵。于是问题来了,如果完全照现代普通话的语音读,而且酌量求减轻负担,而这样碰巧与调平仄和协韵的要求冲突,怎么办?一条路是不管,这就会失掉由调平仄和协韵而来的声音美;一条路是顾全声音美,追逐旧读,这样不只不能减轻负担,反而要比辞典保留的走得更远。看下面的例:
(1)将军勇冠三·军,才为世·出。(丘迟《与陈伯之书》)
(2)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李白《忆秦娥》)
例(1)“出”,旧音是入声字,现代汉语读平声;如果读作平声,与“军”平仄失调。“别”也是入声字,现代汉语读平声;如果读作平声,与“咽”“月”不能协韵。要是顾全声音美,就要找回旧音,读作仄声。(这里说仄声,因为普通话没有入声,只能读作去声。因此,严格地说,所谓追逐旧音,只能大致地追逐到“仄”,不能细致地追逐到“入”。)
讲读文言,割舍声音美也是一件难事;如果不能割舍,那就只好在读音方面忍受一些麻烦。幸而这样的麻烦并不很多,习惯了负担也不至过重。下面分类举一些例,以便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注意。
散文是“散”的,但是有时候也有平仄协调的问题。
(3)民悫则财用·足,民侈则饥寒·生。(《盐铁论·本议》)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范仲淹《岳阳楼记》)
例(3)“足”,例(4)“峡”,旧都读仄声;现在读平声,与平声“生”“湘”不协调。还可能有不协调的问题。
(5)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老子》第三十九章)
(6)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庄子·秋水》)例(5),清、宁、灵、盈、生协韵;“贞”旧读chēng,与以上几个字协韵,现在读zhēn,不协韵。例(6),“百”是入声字,用汉语拼音表示读bò,与“若”协韵;现在读bǎi,不协韵。
比散文规矩严一些的是骈文,讲究对偶,用现在音读,平仄不协调的情况有时候会出现。
(7)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美终则诔·发,图像则赞·兴。……仲连之却秦·军,食其之下齐·国。……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萧统《文选序》)(8)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王勃《滕王阁序》)
例(7),“发”“国”“牍”旧读仄声,与平声“兴”“军”“章”协调;现在读平声,不协调。例(8),“洁”“哭”旧读仄声,与平声“狂”“心”协调;现在读平声,不协调。比骈文规矩更严的是赋,因为它有韵,又常常讲究对偶。
(9)棹容与而讵·前,马寒鸣而不·息。(江淹《恨赋》)
(10)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始踯躅于燥吻,终流离于濡·翰。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以结·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思涉乐而必笑,方言哀而已·叹。(陆机《文赋》)
例(9)“息”,旧读仄声,与平声“前”协调;现在读平声,不协调。例(10),“端”“翰”(旧可读平声)“繁”“颜”“叹”(旧可读平声)协韵;照现在读法,“翰”“叹”都不协韵。
要求平仄协调和协韵更严的是诗歌(包括诗、词、曲等)。
(11)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金昌绪《春怨》)
(12)潇湘何事等闲·回,水碧沙明两岸·苔。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钱起《归雁》)
(1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与上面提到的文体相比,诗词在调平仄方面要求特别严,就是说,不只在句末,而且在句中(粗略地说,诗要二、四、六分明,词大致是这样而不尽同);协韵的限制也比较严,尤其是近体诗。这样,讲读诗词,如果一律照现在的音读,就常常会出现平仄失调和不协韵的现象。如例(11)“教”,旧可读jiāo,“得”,旧读dè;例(12)“十”,旧读shì,“胜”,旧读shēng:平仄才能协调。例(11)“儿”,旧读ní;例(12)“回”,旧读huái:才能协韵。例(13),这首词用入声韵,其中“别”“节”“说”现在读平声,如果不从旧读就不能协韵。那么,讲究平仄、协调的文体,尤其诗歌,读音问题要怎样处理才好呢?办法可有两种。一是在需要调平仄和协韵的地方,从旧读(如果是讲给人听,要说清楚为什么这样读)。一是照现在的音读,说清楚平仄不调和、不协韵,是因为古今读音有变化。我个人是倾向于用前一种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