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仓其人其事如何?
周仓其人其事如何?
农耕社会制造了宗教和庙宇。
中国蓁蓁莽莽土地上,星罗棋布万千座大大小小庙宇。打开任何一部地方志,少则数十,多而成百,正是天下无地不庙,无庙难以成为城镇市集聚合处。有趣的是,每个州县还都少不了有三座庙即文庙(孔庙)、城隍庙和武庙。其中尤以武庙即关帝庙(民国三年增祀岳飞,改为关岳庙)特多,不但城里有,而且偏僻乡村也有,而且还有不少城镇,同时并存几座关帝庙。
关帝庙的主神,当然是那位被“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的伏魔大帝关羽。但是凡见有关羽正襟危坐读《左氏春秋》或其他坐像旁,必有一左一右的两尊泥塑木雕的尊神侍立。
一个是白净俊俏,长眉细目,佩剑持印的关平;另一个是勾着黑脸,浓眉环眼,手扶青龙偃月刀的周仓。
周仓大名几乎和关羽一样响亮。他紧紧跟着主子,同时显现在舞台和画图、雕刻上。民间习俗常以关羽画像,请进家中张贴中堂用以辟邪,周仓将军自然也跟着“飞入寻常百姓家”了。他的黑脸皂服和关羽的红脸绿袍、关平的白脸银甲相映成辉,此中色彩反差,给代代人们留下美的和谐和难忘的印象。人们也为周仓编造了种种传说,把他送上敬畏的神位。清人小说《说唐演义》有一个故事,说是南阳侯伍云召在反隋战争中打了败仗,被身骑怪马呼雷豹的隋将尚师徒追赶,正危急中,“只见前面有一个人,头戴毡笠帽,身着青布短衫,脚穿薄鞋,面如黑漆,两眼如铜铃,一脸胡须,手执青龙偃月刀,照尚师徒劈面砍来,尚师徒大惊,便说‘不好了,周仓来了!’带转马头,往后下跑而去。”(第十九回)当然,这汉子不会是周仓复生,而是朱灿,见伍云召危难,从附近关帝庙中借了周仓手里的刀赶来相救的。
它反映了有清一代民间信仰心理和意向。
由此,19世纪就有单独为周将军立庙祭祀的。现在台湾就有周仓庙,如彰化北丰镇的白鹤宫、台南盐水镇的镇南宫;后者据称始建于甲午战争前夕,日本侵占时,说是妨碍交通拆毁,神像为居民祭祀于家中,1961年重建。台湾民间还有称此县万里乡关帝庙的周仓神像“系光绪十七年(1891年)漂流至野柳河边,经人捞获建庙祀为主神”(《台湾庙神传》)。
此际周仓形象长身独立,“短胡大眼,黑脸虬须”,与大陆关帝庙周仓造像同出一模,也即是罗贯中《三国演义》所描绘的周仓原型。
在民间,通常人们认为周仓在历史上必有其人的。《山西通志》说:“周将军仓,平陆人,初为张宝将,后遇关羽于卧牛山,遂相从,于樊城之役,生擒庞德,后守麦城,死之。”至今湖北当阳城东原麦城附近田地上,还有周仓墓,墓碑“汉武烈侯周将军讳仓之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周仓将军大名贯神州,否则他有什么资格、级别能形影不离替关王爷持刀护卫呢?
但是,周仓名字确不见于那部钦定正史的《三国志》。就是后来的元人《三国志平话》也只是为诸葛亮驱动木牛流马的未将,与关羽无关。
因此,诸多学者均认同周仓实无其人。《三国演义》说他是黄巾张宝部将,后来追随关羽左右,以及在水淹七军时下水活捉庞德等情事。此乃小说家言,不足为信。《三国演义辞典》主编沈伯俊日前与笔者信函也称,“周仓确系虚构人物,乃是民间传说、通俗文艺的产物。”成都武侯词所列的周仓造像,也是从《三国演义》忠于关羽的儒家人才标准而入选的。还说,湖北当阳现存的周仓墓,也是好事者捏造。它是一种文化现象。《山西通志》、《平陆县志》多系循《三国演义》故事。来新夏等学者也认为明清地方志多有将《三国演义》故事和三国传说编写进去的。
也有学者说,明人开始塑造周仓,也是为了突出关羽忠义之气。明清理学很注意“忠义之气”,乾隆帝就公然篡改《三国志》,改关羽“壮缪”谥号为“忠义”。有其主必有其仆。关羽忠义之气必须贯彻群下,它须要树立各种模式。所以周仓的忠义味,更加可以突出关羽了。因而,毛宗冈说,像周仓那样的绿林豪客,能遇到关羽真太幸运了,“今日立庙绘像,仓得捧大刀立于公之侧,竟附公以并垂不朽,可见人贵改图,士贵扞主。虽失足萑苻,未尝不可以更新,而单身作仆,胜似拥喽罗称大王也”(《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批语)。
可见,周仓现象是为社会文化环境所泡制的,实无其人。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周仓名字虽不见《三国志》,但并不等同于无此人在焉。盖《三国志》立传大都为帝王将相,周仓的身份充其量也仅是关羽麾下一护卫。他无官无爵,当然难以立传,也鲜有行迹传世。即使这样,《三国志》仍见有周仓式人物活动。有如鲁肃在益阳(湖南益阳)请关羽赴会,就在荆州奉还事发生争论时,“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唯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知之去。”(《三国志。鲁肃传》)在两军统帅商谈前,竟直言冲撞,无疑是关羽指使,其身份也是够出格的,和周仓造型的性格、气质也相锲合;因此,他的事迹“也不是完全凭空捏造”(邱振声《三国演义纵横谈》广西人民出版社)。正如王械所说,“周将军仓殉节麦城,而墓无可考,稽其遗迹,即长坂坡曹刘交兵处也。可见周仓确有其人,只是在正史中把他遗漏了”《秋灯丛话》卷二,台北,广文书局1968年版)。周仓名不见经传,但他的形象却远远超越历史无名记录,农耕社会中的人们,按照自己的心理机制和价值取向,需要周仓似的图式,所以即使《三国志》等没有记载有周仓者,也会制造出周仓的高大形象。
你说周仓形象的出现难道是未解之谜吗?
(盛巽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