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雨的规律
作者:佚名
字数:2979
阅读:17
更新时间:2011/09/04
风和雨的规律
在咱们祖国的大陆上,冬天常常刮西北风,夏天常常刮东南风,每年都是如此。
风是空气在流动。在地面上,空气的流动有一定的规律:从冷的地方向热的地方流动。
夏天,陆地给太阳晒热了,陆地上面的空气膨胀、变轻,就向上升。这时候,海洋上的温度比陆地上低得多,因为水比较不容易晒热,空气就从海洋上向陆地上流动。
冬天,太阳向南移了,陆地的温度就迅速下降,海洋冷得没有那么快,因为水比较不容易冷却,空气就从陆地上向海洋上流动。
空气每年如此:夏天从海洋流向陆地,冬天又回过头来,从陆地流向海洋。
咱们的祖国在亚洲大陆的东部,东南方靠着一片辽阔的海洋。因此冬天,风从西北方——亚洲大陆的最冷的地区吹过来;到了夏天,风又从东南方——辽阔的海面上向陆地上吹。
这种随着季节而变换方向的风,叫做“季风”。季风吹过的地带,叫做“季风带”。
我们的祖国正在季风带上,季风是形成我国气候特性的主要因素。
方向不同的风,有着不同的性格。
秋末冬初,树梢头的枯叶刷刷地响,告诉我们说:西北风来访问我们了。
西北风从亚洲大陆最寒冷的地方吹过来。它吹过沙漠,吹过草原,吹过黄土地带。
天气骤然变冷了,报纸上刊出“寒流来袭”的警报。“寒流”是冷空气的主流,天气还很冷。
有时候,天空里阴云密布,飘起雪来。可是更多的时候,天空异样的明净,异样的蓝。
西北风一股劲儿地刮。它猛烈,寒冷,干燥。
咱们躲在窗户闭得紧紧的屋子里,听着风在屋脊上打着呼哨。那些时候,咱们多么想念风和日暖的日子呀!
春天来了,土地解冻了。西北风还是一阵又一阵的,时断时续。它从沙漠和黄土平原上带来了漫天的黄沙。
东南风却不是这样。它是湿润的,洁净的,它的来势也比较温和。
夏天,咱们欢迎东南风,它使咱们凉快。
地里的庄稼也欢迎东南风。夏天,当顶的太阳晒得庄稼抬不起头来,东南风常给庄稼带来必要的雨水。
农民有句谚语:“东南风,雨祖宗。”东南风的老家是海洋,它带来了家乡的土产——海洋上的水蒸气。
在咱们祖国的大陆上,雨水最多的是夏季。这是东南风送给咱们的礼物,它滋润了土地,使庄稼生长。
可是有些年头,夏天也老刮东南风,天空里却一片云也没有,甚至还酿成了旱灾。
这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雨也有雨的规律,不能单看风朝着哪个方向吹。
为什么冬天会下雪呢?
西北风刮起来了。那是一股从大陆中心来的,寒冷的干燥的空气流。
寒冷的空气密度比较大,它贴着地面向东南方插,把原来停留在当地的比较暖比较轻的空气,抬到很高的天空里。
比较暖的空气里包含着比较多的水蒸气。水蒸气突然受了冷,一部分就凝成雪花。于是,天就飘雪了。
因此,下雪的前两天,天气往往比较暖和。这时候,西北方的冷空气很可能突然流过来:天气就突然转冷,就飘起雪花来。
春天下雨,也是同样情形。
东南风从海面上向陆地上吹。那是一股温暖的湿润的空气流。
可是盘踞在陆地上的,比较冷,密度又比较大的空气没及时退让,温暖的湿润的空气流只有在冷空气背上爬过去。它越升越高,它所包含的水蒸气受了冷,一部分就凝成水滴。于是,天下雨了。
两股不同的空气流相遇,一股热,一股冷,就会下雨。这是雨的规律。
“梅雨”最能说明雨的规律,四五月间,长江下游一带正好梅子黄熟的时节,几乎每年要连绵的下半个多月的雨。那些地方的人把这个时节的雨叫做“梅雨”。
春天,咱们祖国大陆的南部已经很热了。海洋上的空气开始向大陆上流动——刮起东南风来了。
可是亚洲大陆的中心仍旧很冷,西北方的冷空气还是不断的向东南方流过来。
从海上来的温暖而湿润的空气,跟从陆地上来的寒冷而干燥的空气在长江下游相遇了。它们像两支军队一样,在长江下游展开了拉锯战。于是,长江下游就时断时续地下起雨来,连着下个一二十天。
最后,冷空气退却了,东南风吹遍了咱们祖国大陆。住在大陆北部的人也感觉到夏天来了。
雨有雨的规律,风也有风的规律。
咱们种庄稼也有种庄稼的规律,什么时候犁,什么时候耙,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耘田,什么时候收割。
风的方向是按着季节转换的。雨呢?雨要两股不同的空气相遇才会下。
冬天,要是一连刮上几天西北风,天空往往是晴朗的。夏天也一样,要是东南风不停地吹,往往不会下雨。农民有两句谚语:“一日东风三日雨,三日东风一场空。”
雨不一定按着季节而下,更不一定按着庄稼的需要而下。有时节,雨水太多,把庄稼淹死了;有时节,雨水又太少,庄稼都渴死了。
雨的规律跟我们种庄稼的规律不能完全合拍。
“风调雨顺”的年岁,庄稼就有好收成。可是,咱们不能指望年年都“风调雨顺”。咱们得提防着“风不调、雨不顺”的年岁——提防着水灾和旱灾。
冬天,咱们把雪扫起来,堆起来,不让干燥的西北风把雪刮走,吹干。播种的时候要是没有雨,咱们就可以用这些雪水来灌田。
咱们在山谷里和江河的两岸筑成水库,把雪水和雨水贮存起来。庄稼需要水的时候,咱们把闸门打开,水就哗哗地流到王里去了。
咱们在地里掘好有系统的灌溉渠。田里水多了,就放到渠里去;水少了,又把渠里的水放进田里来。
咱们挖水井,把地底下的水抽上来灌溉田地。
咱们要求年年丰收。庄稼要水,即使不下雨,咱们也得有充分的水来供给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