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堂题跋
耕堂题跋
俞平伯序跋集
孙玉蓉女士赠。
近读《新文学史料》第四期俞平伯材料。中国所谓名门世家,书香门第出身的学者,俞氏为最后一人矣。
1990年12月22日
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
姜德明寄赠。
病中只能读字帖,然遇到不识之草字,亦必翻阅原文,故此二表亦读熟。诸葛亮非文士,其叙事说理,简要通达,文无冗辞,意无虚饰,非文士所能为也。作文与处事同,其根基在所处地位,所操权柄。立在根基之上说话,则语无虚发,情无粉饰,忠诚义气,情见乎词矣。此二表仍为两汉文风,以实事求是为重。后随政治变化,魏晋以来,文章渐变为空谈。
诸葛亮秉公持正,用心自无论矣。即单就文章而言,亦毫无可挑剔之处。两汉政治家,多有文才,魏、晋亦然。至南北朝,当权者虽多武人,仍重文章,即如侯景之辈,亦聘用有才华之文士,掌文墨之事。从此政治家与文学家分开,文学与政治,不再是统一体,而是为政治服务了。
1991年1月10日
知堂谈吃
卫建民赠。
文运随时运而变,周氏著作,近来大受一些人青睐。好像过去的读者,都不知道他在文学和翻译方面的劳绩和价值,直到今天才被某些人发现似的。即如周初陷敌之时,国内高层文化人士,尚思以百身赎之,是不知道他的价值?人对之否定,是因为他自己不争气,当了汉奸,汉奸可同情乎?前不久,有理论家著文,认为我至今不能原谅周的这一点,是我的思想局限。
有些青年人,没受过敌人铁蹄入侵之苦,国破家亡之痛,甚至不知汉奸一词为何义。汉奸二字,非近人创造,古已有之。即指先是崇洋媚外,进而崇洋惧外。当外敌入侵之时,认为自己国家不如人家,一定败亡,于是就投靠敌人,为虎作伥。既失民族之信心,又丧国民之廉耻。名望越高,为害越大。这就叫汉奸。于是,国民党政府,也不得不判他坐牢了。
至于他早期的文章,余在中学时即读过,他的各种译作,寒斋皆有购存。
对其晚景,亦知惋惜。托翁有言,不幸者,有各式各样,施于文士,亦可信也。
1991年1月15日,旧历元旦,晨记。
莲池书院法帖
保定莲池,为余读中学时旧游之地。时有一同乡同学,在莲池内当图书馆员。当时莲池既非公园,游人寥寥。图书馆也没有读者。同乡只是看管那些旧存图书,每月领一份微薄薪金而已。这种生活,当然很无聊,很寂寞。但这一职业,还是靠他父亲在保定教书多年,认识很多文化界人士谋来的。很为穷学生如我辈所羡慕。
我有时找他去玩,即顺便逛逛莲池。当时石刻尚完好,镶于廊庑间。但青年时无心于此,走马观花而已。今老矣,保定来人送此帖,系初拓复制。细观之,其书法价值,实不下于一般名帖。莲池文物,在有清一代,因近京畿,主持者皆名流,实不可等闲视之。
1991年2月9日病中记
当时同学,亦不知下落如何?
昨夜醒来,忽记起此同学姓陈,名耀宗。其父在育德中学当音乐教员多年。音乐课堂在大饭厅,台上有一架钢琴,每逢学生不安静,陈老师即用力击键盘示警云。当时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音乐、美术课,也从不计分考试,老师也只是应付。他系安平县北苏村人,所忆不知准确否?
10日又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