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作家与张海迪

作者:任远 字数:2688 阅读:89 更新时间:2012/03/05

老作家与张海迪

              老作家与张海迪 如今的张海迪,已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作家。在她从事文学创作的艰苦跋涉 中,老一辈作家的关心与鼓励,给了她极大的勇气和力量。 1991年5 月18日,北京国际饭店会议厅里,张海迪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 讨论会正在进行。大厅中庄严肃静。著名老作家、评论家陈荒煤满怀深情,在读 他给海迪的一封长信。海迪呢,就坐在他身边。读到动情处,两人眼里都含满了 热泪。特别是海迪,尽管克制、再克制,却情不自禁地啜泣起来。这时,荒煤右 手持信,双眼透过老花镜片注视着信笺,饱含情感地在读;左手轻抚海迪肩膀, 还不时轻拍几下,让海迪克制感情。78岁的荒煤,白发已大部脱落,额首闪着智 慧的光芒,目光和蔼慈祥。海迪乌发披肩,脸盘白净,虽然身体残疾,却充满青 春活力。两人形成很大反差,却又那么亲切和谐。荒煤在信中既充分肯定了小说 的成功和动人之处,又认真地指出了个别不足,话说得那么诚恳、感人,博得了 与会者热烈掌声。《人民日报》海外版很快全文发表了这封长信。 两人当着面,怎么还念信呢?原来,荒煤老人接到海迪小说讨论会的请柬时, 正在患病。但他仍抓紧时间,没早没晚地赶读了海迪这部30多万字的小说。老人 担心病体不允许他赴会,便给海迪写了这封热情评价其小说的长信。可是,老人 写完信后,自我感觉尚好,信便没有送走。18日晨,他用过早点,又服了药,便 毅然前来赴会,于是,长信成了老人的发言稿。 其实,文学界中亲切关怀着海迪创作生涯者,又岂只是一位荒煤老人呢?就 说在国际饭店开讨论会那天吧,距开会还有近半小时,一位身材较高、清瘦和蔼 的老人便来到会场。他就是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葛洛同志。海迪忙迎着说: “葛老,你来得好早哇!”葛老说:“我就是要早点来看看你呀!”海迪高兴地 连声说谢,尽管两人的年龄相差甚远,却一见面就亲切地交谈起来。事后听说, 正是葛洛等同志建议,海迪参加了不久后召开的全国青年作家会议。葛洛同志说: “文学作品有两种,一种是用笔写成,一种是用心血所熔铸。海迪的小说《轮椅 上的梦》,就是心血的结晶。”这的确是肺腑之言。 海迪自幼双腿残疾,但她不屈服于命运的安排。 1970 年春,随父母下乡插 队。在贫困的鲁西北莘县农村,她顽强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群众针灸看病和 修理半导体,并帮助农村孩子学文化,赢得了中国保尔与雷锋式好青年的美称。 随后,海迪又努力学习外文,从事文学翻译和创作。在这期间,她获得了老 一辈作家的热情关怀与帮助。她翻译的第一部小说《海滨诊所》,就是由山东的 老一辈诗人、作家宋协周同志帮助出版的,并亲自为该书作了序。接着,老作家 康濯及其夫人又帮助海迪在湖南少儿出版社出版了《鸿雁鸿雁快快飞》等著作。 1985年1 月,海迪在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倡导与支持下,住在北京一家招待所, 开始长篇小说的写作。没进过一天校门的海迪,要在自学的基础上写长篇小说, 谈何容易。她日夜拚搏,不满意就撕掉重写,翻来覆去,写写改改,一遍又一遍, 丝毫不苟。北方的寒夜,滴水成冰。海迪的病又特别怕冷,写到深夜,招待所停 了暖气,陪伴她的妹妹小雪为她灌上暖水袋,放在腿脚边。她写着写着,实在太 困了,睡着后不知道,将腿脚烫伤……她深深感到,自己从事创作实在太艰难了。 正在这时,老作家魏巍前来看望,她向魏伯伯讲了自己的困难,魏巍关心地望望 海迪,再翻阅她那已经写好的大叠草稿,真挚而恳切地说:“海迪,你写出了这 么多草稿,这就是第一步胜利啊!”他详细了解了所写内容与构思后,鼓励海迪: “你坚持写下去,再精心加工修改,一定能成功。”这给了海迪很大信心与力量。 在交谈中,魏巍告诉海迪,著名女作家杨沫本打算也要来看望海迪,因为腿 病复发没能来,请魏巍代她问候海迪。海迪听后,当即提出她想去看望杨沫和冰 心,得到魏老的赞同。随后,魏巍亲自陪海迪去看望两位老人,受到她们的亲切 接待与热情鼓励。当海迪提出希望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时候,两位老作家已了解 海迪的文学创作成果,所以慨然应允作她的介绍人。特别是冰心老人,很快就向 中国作家协会提出书面建议,认为海迪已具备入会条件。经她的推荐和介绍,海 迪很快成为中国作协会员。她没有辜负老人的希望,以超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拚搏 精神,努力写作,至今已出版七本著作。特别是她的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 在国内外产生了良好影响,荣获庄重文学奖,并被译为韩、日等文在国外出版。 著名女作家丁宁也在热情关心着海迪。她与海迪的老家同在胶东的一个村子。 1991年,当她从北京到济南时,同老伴、作家江波于百忙之中,一道到海迪家看 望她这位侄女。她见海迪又新患皮肤癌,却仍是那么坚强,乐观,富于朝气,深 受感动。她一再鼓励海迪保重身体,为读者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丁宁回北京后, 很快在《中流》发表了记述这次看望海迪的散文。1992年,她又在《中流》杂志 发表了与海迪的通信。 张海迪是坚毅、努力和富有事业心的。但是她说,自己的每一点成就,无一 不包含了许多前辈作家与中青年朋友的关怀和心血。我想这话是出自内心的。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永远的歉疚 下一篇:荒煤老在黄河口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