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一根马鞭子
51、一根马鞭子
51 一根马鞭子
赵盾这么屠杀大臣,国内弄得不安定,国外也弄得挺别扭。郑、陈、蔡、宋等国全脱离了晋国,归附楚国去了。秦康公眼瞧着中原诸侯不跟着晋国走,就打算去报令狐那一仗的仇。他叫孟明视守住本国,拜西乞术为大将,白乙丙为副将,率领着三百辆兵车打到晋国去,先蔑和士会都做了秦国的大夫,可是先蔑早就不在了,这回秦康公请士会一块儿去打晋国。大将西乞术听了士会的话,一连气打了好几个胜仗,占了好几座城,直急得赵盾吃不下饭,睡不着觉。他知道士会有本事,晋国的底细又是一清二楚,要是他成心帮秦国,晋国就甭想打胜仗了。无论如何也得把他争取过来。
第二天,赵盾上朝,对晋灵公说:“秦国人好几回到咱们边疆上来捣乱,黄河以东这一带更吃紧。我想倒不如把防守的事儿分一分。哪个地方封给谁,就由谁防守,不能全靠国君的军队。谁要是不尽力,主公就把他的封地收回。”大家认为这话有道理。赵盾继续说:“河东最大的城是魏城,可以不可以先从魏城做起?”晋灵公就下令,叫魏寿余[魏犨的侄儿]负责守河东。魏寿余央告着说:“主公大恩,把魏城封给了我,按说我应该照顾自个儿的城。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我是个文人,不会打仗。再说河东那一带有一百多里地,秦国人随时随地都能过来,叫我怎么守呐?”赵盾听了,瞪起眼睛,大喝一声,说:“你敢不听主公的命令吗?去!限你三天,把防守的事情办好;要不然,留神你的脑袋!”
魏寿余回到家里,挺不痛快。他媳妇儿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叹了一口气,说:“唉!赵盾这家伙太不讲理了。要我去防守河东!他做好了圈套,成心要夺魏城。我可有什么法儿呐?哼!怪不得狐射姑、士会他们全跑了!你赶快收拾收拾细软,这儿反正住不了啦。”他媳妇儿说:“这可叫咱们上哪儿去呐?”魏寿余说:“难道只有晋国可以住人?”他就连夜叫手下的人预备车马,自己气呼呼地一个劲儿地喝酒。他的一肚子闷气没有地方发散,就找碴儿拿那个倒霉的厨子来出气,骂他:“酒怎么不热,菜怎么没有味儿?别人欺负我,你这奴才也不把我当主人看了!”厨子有点不服气,撇着嘴不理他。魏寿余气上加气,说:“混蛋!你的嘴长了疔疮吗?怎么不言语呀?”厨子说:“您叫我说什么呐?酒不是热的吗?菜不是挺好吗?”魏寿余气得拿起一根马鞭子狠狠地打着厨子,说:“你还敢跟我顶嘴!你这奴才,越来越没有人样儿了!”一句一个奴才,没结没完地骂着,一边还拿鞭子抽。魏太太一死儿地劝,抢过鞭子来,跟他说:“自个儿心里别扭,自个儿打主意。拿底下人出气,何苦呐!”
厨子摸着一稜[同“棱”,leng二声]一稜打伤的地方,实在忍不下去了,就偷偷地跑出去,把魏寿余反对相国打算投奔外国的事告诉了赵盾。赵盾立刻打发心腹将军韩厥去逮魏寿余。韩厥率领着人马围住了魏家,没想到魏寿余得了风声,溜了。他们只拿住了魏太太和他的儿女。赵盾就把他们全都下了监狱。
魏寿余逃到秦国,见了秦康公,向他哭着说了一遍自己的委屈,求他收留。秦康公挺细心,就问士会:“你瞧这件事可是真的?”士会说:“这可不敢说。他要是成心投奔咱们,多少得拿出点证据来。”魏寿余就拿出一包公文来,交给秦康公,说:“这是魏城的户口册子,我情愿把我自己的城献给您,请您收留我做个臣下吧!”秦康公又问士会:“你瞧怎么样?”士会瞧见魏寿余满眼睛里全是求救的神气,盯坑似地望着他,他的心不由得软了。他对秦康公说:“魏城是河东最大的城。要是收下来,再往东去,也就有了根了。就怕魏城的官员不干。这一层可不能不提防。”魏寿余说:“虽说魏城的官员是晋国的臣下,其实全都听我们魏家的。只要主公派一队人马驻扎在河西看着,我一定能够劝他们来归附。”秦康公对士会说:“你熟识晋国的情形,跟我一块儿去吧!”
秦康公叫西乞术为大将,士会为副将,亲自率领着大军到了河西,安了营、下了寨。前哨的士兵回报:“河东也有军队驻扎着,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魏寿余说:“魏城的老百姓不知道我在这儿。他们一瞧秦国发兵,不得不防备。还是请主公派一个使者跟我一块儿去劝告他们,他们一定会听的。”士会说:“你自己去不好吗?为什么还要带个秦国的使者去呐?”魏寿余说:“不这么办,他们怎么会知道主公收留了我呐?”秦康公就要派士会去。士会心里琢磨着:“魏寿余分明是叫我回去。自己究竟是晋国人,能回到父母之邦总比在外边好。”可是他怕秦康公起疑,就故意推辞,说:“这差使我可干不了。晋国人就好比狼,又好比狐狸,又凶又猾。要是他们听了我的话呐,还好;万一他们不答应,把我抓起来,我死在晋国倒也罢了,您也许说我是无能之辈,杀了我的一家大小,我弄得两头不是人。”秦康公说:“你只管去吧!尽你的力量。要是咱们把魏城弄到手,我一定有重赏!真要是把你抓起来,我也一定体谅你的一番好意,把你全家大小送过去,好不好?”大夫绕朝拦着说:“士会原来是晋国的谋士,放他回去,还能回来吗?”秦康公说:“用了人家,就别疑心;疑心人家,就别用。要是他成心回去,硬留下他也没有用!”
士会就跟着魏寿余往河东去了。绕朝急急忙忙赶着车追上了他们。他拿着一根马鞭子递给士会,说:“这是送给您的!总算咱们同事一场。您赶快走吧!您可别以为秦国没有人,由你们摆弄。就是主公太厚道,太信任您了!”士会跳下车,双手接过马鞭子来,向他作了作揖,说:“我决忘不了主公的恩情和您的情义!”说着,急忙跳上车,用绕朝送的那根马鞭子,连着打了几下,那辆车飞似地跑了。他们过了黄河,又跑了一段。前边有一位少年将军带领着一队人马等着他们,对他们行个礼,说:“好几年没见面了,您好哇?”士会一瞧,原来是相国的儿子赵朔。当时晋国的军队打着得胜鼓,一窝蜂似地围着士会和魏寿余回去了。
秦康公派人隔着河瞧着。他们打听清楚了,一五一十地全告诉了秦康公,秦康公气得直翻白眼,连话都说不上来。西乞术说:“晋国人有了准备,他们也决不能让咱们过河。咱们还是先回去再说吧。”秦康公丢了个谋士,垂头丧气地回去了。他又派人把士会的家小送了过去,说:“我说话当话,决不失信。”士会非常感激秦康公,写信去谢他的大恩,还劝他好好地爱护百姓,跟晋国交好。
士会离开晋国已经七年了,现在又回到了本国。赵盾和魏寿余用了这个计策把士会请了回来。晋灵公又听了赵盾的话,请士会跟他一块儿管理朝政。晋国就因为有了士会的调度,跟秦国挺不错,一连有十几年两国没打仗。
评:赵盾使了一出反间计,叫魏寿余假装投降秦国,从而将士会迎回。此计的聪明之处在于魏寿余假装外逃,从而将自己的家室留在了国内,避免了日后回国时难于处理妻子、儿女的问题。不过,归根到底,还是要说秦康公太厚道了。政治上的太厚道往往要吃大亏,秦康公就是一例。最后,士会反而成了秦晋间的润滑剂,两国实现了相当长时间的和平。某种意义上讲,秦康公算是攒人品了;这段历史最后的赢家还是秦国,只不过这是相当长时间后的故事了。
还是书接上回,接着说晋国的事。襄公时,六卿将佐为赵盾、贾季、先克、箕郑父、荀林父、先蔑。上集讲到赵盾诛杀大臣,那五个大臣杀了先克,赵盾坚持追查最终痛下杀手,五个大臣包括先都、箕郑父、士榖、梁益耳、蒯得。这样六将卿去其四,赵盾得以按照自己的意志重组六将卿。重组之后,六卿将佐包括赵盾、荀林父、郤缺、臾骈、栾盾、胥甲。公元前615年,一方面由于士会的谋划,另一方面由于赵穿(赵盾的弟弟,赵姬的儿子)、胥甲的不听号令,晋国未能在河曲之战取得应有的胜利。于是就有了上面的故事。在迎回士会前,荀林父也曾提议迎回贾季,但这显然不是赵盾想得到的结果。最后赵盾拍板,采用了郤缺的计谋,让魏寿余用苦肉计赚回士会,赵盾得以团结更多的晋国人,保卫晋国霸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