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救靠本能

作者:周国平 字数:1961 阅读:58 更新时间:2013/02/03

人得救靠本能

习惯,疲倦,遗忘,生活琐事……苦难有许多貌不惊人的救星。人得救不是靠哲学和 宗教,而是靠本能,正是生存本能使人类和个人历尽劫难而免于毁灭,各种哲学和宗教的安 慰也无非是人类生存本能的自勉罢了。

  人都是得过且过,事到临头才真急。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上,仍然不知道疼。砍下来,只 要不死,好了伤疤又忘疼。最拗不过的是生存本能以及由之产生的日常生活琐事,正是这些 琐事分散了人对苦难的注意,使苦难者得以休养生息,走出泪谷。

  我们不可能持之以恒地为一个预知的灾难结局悲伤。悲伤如同别的情绪一样,也会疲劳,也 需要休息。

  以旁观者的眼光看死刑犯,一定会想像他们无一日得安生,其实不然。因为,只要想一想我 们自己,谁不是被判了死刑的人呢?

  许多时候人需要遗忘,有时候人还需要装做已经遗忘--我当然是指在自己面前,而不只是 在别人面前。

  身处一种旷日持久的灾难之中,为了同这灾难拉开一个心理距离,可以有种种办法。乐观者 会尽量“朝前看”,把眼光投向雨过天晴的未来,看到灾难的暂时性,从而怀抱一种希望。 悲观者会尽量居高临下地“俯视”灾难,把它放在人生虚无的大背景下来看,看破人间祸福 的无谓,从而产生一种超脱的心境。倘若我们既非乐观的诗人,亦非悲观的哲人,而只是得 过且过的普通人,我们仍然可以甚至必然有意无意地掉头不看眼前的灾难,尽量把注意力放 在生活中尚存的别的欢乐上,哪怕是些极琐屑的欢乐,只要我们还活着,这类欢乐是任何灾 难都不能把它们彻底消灭掉的。所有这些办法,实质上都是逃避,而逃避常常是必要的。

  如果我们骄傲得不肯逃避,或者沉重得不能逃避,怎么办呢?

  剩下的惟一办法是忍。

  我们终于发现,忍受不可忍受的灾难是人类的命运。接着我们又发现,只要咬牙忍受,世上 并无不可忍受的灾难。

  古人曾云:忍为众妙之门。事实上,对于人生种种不可躲避的灾祸和不可改变的苦难,除了 忍,别无他法。忍也不是什么妙法,只是非如此不可罢了。不忍又能怎样?所谓超脱,不过 是寻找一种精神上的支撑,从而较能够忍,并非不需要忍了。一切透彻的哲学解说都改变不 了任何一个确凿的灾难事实。佛教教人看透生老病死之苦,但并不能消除生老病死本身,苦 仍然是苦,无论怎么看透,身受时还是得忍。

  当然,也有忍不了的时候,结果是肉体的崩溃--死亡,精神的崩溃--疯狂,最糟则是人 格的崩溃--从此萎靡不振。

  如果不想毁于灾难,就只能忍。忍是一种自救,即使自救不了,至少也是一种自尊。以从容 平静的态度忍受人生最悲惨的厄运,这是处世做人的基本功夫。

  张鸣善《普天乐》:“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这三句话说出了人们对于苦 难的感受的三个阶段:事前不敢想像,到时必须忍受,过后不堪回首。

  人生无非是等和忍的交替。有时是忍中有等,绝望中有期待。到了一无可等的时候,就最后 忍一忍,大不了是一死,就此彻底解脱。

  着眼于过程,人生才有幸福或痛苦可言。以死为背景,一切苦乐祸福的区别都无谓了。因此 ,当我们身在福中时,我们尽量不去想死的背景,以免败坏眼前的幸福。一旦苦难临头,我 们又尽量去想死的背景,以求超脱当下的苦难。

  生命连同它的快乐和痛苦都是虚幻的--这个观念对于快乐是一个打击,对于痛苦未尝不是 一个安慰。用终极的虚无淡化日常的苦难,用彻底的悲观净化尘世的哀伤,这也许是悲观主 义的智慧吧。

  对于一切悲惨的事情,包括我们自己的死,我们始终是又适应又不适应,有时悲观有时达观 ,时而清醒时而麻木,直到最后都是如此。说到底,人的忍受力和适应力是惊人的,几乎能 够在任何境遇中活着,或者--死去,而死也不是不能忍受和适应的。到死时,不适应也适 应了,不适应也无可奈何了,不适应也死了。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金钱与生命 下一篇:寻常的苦难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