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树木

作者:陆文夫 字数:2023 阅读:137 更新时间:2013/05/31

十年树木

《苏州杂志》创刊至今,居然也满了十年,真使人有点喜出望外。创刊之初深知办刊之艰难,自忖能办五年就也满足了,因为前人办杂志有的只办几年,几个月,甚至只办一期的也是屡见不鲜。

  苏州到底是文化之邦,富饶之地,在各级领导,各界人士的指导和帮助下,终于使得一份草创的刊物,一艘小小的航船能够平稳地、逐步地向预定的目标驶去,没有遇上什么风暴和艰险,也没有卷入什么旋涡或暗流,这对办杂志的人来说实在是莫大的幸运和宽慰。

  十年来,《苏州杂志》的读者、作者遍及海内外,发行量虽然不算太多,但都是在被人读着,被人藏着,据废品收购者的反应,他们很少能收购到《苏州杂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对一份刊物来说就是最高的奖赏,莫大的荣誉。当然,《苏州杂志》十年来也多次获得江苏省和华东区双十佳、优秀期刊的称号,此种有形的奖赏也是对无形奖励的一种体现。

  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绩,应该归结为两点,一是办刊的方针明确,二是明确了以后就不要东张西望,要坚决地,富有韧性地认真执行。

  《苏州杂志》创刊时,市委、市文联的领导者集思广益,为杂志定下了“当代意识,地方特色,文化风貌”的十二字方针。我们把这十二个字印在每期的刊头,认认真真地加以执行。具体地说就是用当代的意识来审视苏州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风貌,所言之事所述之人,都必须是和苏州,和苏州的文化、风貌有涉,无关者留与他人评说。这对一个刊物来说就有了很大的局限性,造成很多文章只能失之交臂。但是,事物的局限性往往也就是它的独特性,刊物的局限性也就是它的个性,也就是它的特色,没有特色的刊物在当今期刊林立之中是很难站得住脚的;我们坚决不开百货公司,只开一爿苏州文化的专卖店。《苏州杂志》实际是上是一份乡土杂志,乡情杂志,异国他乡的苏州人读到《苏州杂志》时,往往是热泪盈眶,这不仅是杂志的魅力,而是他乡的游子对故土的刻骨相思和永远的怀念。《苏州杂志》主要的任务不是让苏州人了解世界,而是让世界了解苏州,让苏州人了解苏州,让他乡的游子怀念苏州,怀念与了解苏州的地方特色和文化风貌。

  也曾有人担心过,我们自己也担心过,一个城市的地方特色与文化风貌能写几年?可是连我们自己也没有料到,苏州这个有着二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它的文化积淀竟然是如此的深厚,简直是深不见底;更何况那地方特色和文化风貌并非是定数,而是变数,文化在继承的同时必然有所发展,如果用当代意识来审视过去的话,更是有新意层出,变化万千,可供笔耕者操持不息。

  也曾有人担心过,我们自己也担心过,《苏州杂志》不登广告,不刊“吓人大怪的文章和赤膊胳女人”,钱从何来?常言道,刊物好办,经费难筹,这是文化界办杂志者的共识,敢问《苏州杂志》,路在何方?《苏州杂志》也无妙计可施,在探寻路在何方时首先是长揖各级领导,再谢吴中父老。十年来各级领导,新闻单位,各大企业集团,各个金融机构,甚至个别的海外人士,都向《苏州杂志》伸出了援助之手,使得《苏州杂志》不愁冻馁。在筹集经费的过程中,也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民族的、地方的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并非是全由功利来驱动的。

  十年来我们的工作虽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已经取得的和应该取得的之间有很大的距离,在土地肥沃风调雨顺的年景中,收获还应该多一些。特别是在开头的那几年,无论是在内容上和印刷上都很难令人满意。刊物的水平跟不上读者的水平,跟不上苏州文化的整体水平。差错率虽然低于国家出版局的规定,但还未能进一步的降低直至消灭,凡此种种,都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继续努力。

  《苏州杂志》三生有幸,诞生在苏州这块文化的沃土上,十年间所以能成长为一颗小树,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并非是少数几个人的努力所能达到的。在此,我代表杂志社的全体同仁,再一次感谢各界人士的帮助,希望今后能一如既往,携手共进,走向未来的岁月……

  1998年7月1日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艺文掇英安居 下一篇:《苏州杂志》发刊辞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