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干诗鉴赏
方干诗鉴赏
生平简介
方干(?—约888),字雄飞。卒后,门人私谥玄英先生。新定(今浙江建德) 人,一作睦州桐庐(今 浙江桐庐县)人 。貌陋而颇具诗才。宣宗时举进士不 第,遂隐居镜湖。 一生声名颇盛而功名不就,终身布 衣,贫困潦倒而卒。
工于律诗,多投赠应酬,流连光景之作 。风格与 贾岛 、姚合接近 ,亦以苦吟著称 ,自言“吟成五字 句,用破一生心 ”(《感怀》)。卒后门人杨弇等辑其诗三百七十余篇,编为《玄英先生集》十卷。《全唐诗》录存其诗三百四十七首,编为六卷。
题报恩寺上方
方干
来来先上上方看,
眼界无穷世界宽。
岩溜喷空晴似雨,
林萝碍日夏多寒。
众山迢递皆相叠,
一路高低不记盘。
清峭关心惜归去,
他时梦到亦难判。
方干诗鉴赏
为寺院题诗,却不从寺院本身着笔,只是尽情描写山林美景和奇趣 ,抒发对眼前风光的留恋和赞叹, 自然把读者引入一个“清峭”深邃的意境。
诗人一开始就坦露自己惊喜的心情和宽阔的胸襟。
“来来先上上方看 ,眼界无穷世界宽。”他站在寺院 的上方,好象在召唤后来的游人:来啊,来啊,请先到山林的顶峰来吧!这里你尽可以扩展视野,放眼看这世界是多么宽阔广大!字里行间表现出诗人兴致勃勃,意气飞扬。“来来”、“先上”,语言通俗,具有鲜明强烈的感情色彩。
接着,诗人撷取了四个最具美感的镜头——悬岩飞瀑,林萝绿荫,迢递群峰,盘旋山道,艺术地再现了报恩寺上方的无限优美风光。
先写岩上瀑布的动态:“岩溜喷空晴似雨”。岩上的飞泉悬瀑,凌空迸射,水珠四溅,化为一片迷蒙的云烟,袅袅而下,宛如在朗朗晴日,挂起一幅白色的雨帘 。“喷空”,状水势之大,飞泻之急,遣词有力, 把岩溜写活了。“晴似雨”,使景色空蒙缥缈,分外清幽雅丽,给人们多少神思奇想。
接着写林萝的静态:“林萝碍日夏多寒”。林间的藤萝,缠树绕枝,遮空蔽日,形成了浓密的树荫。置身其间,一阵阵爽人的凉意,沁肌侵骨。哪里还有什么盛夏的炎热的烦恼 !再写众山的远姿:“众山迢递 皆相叠 ”。走出林荫,纵目眺望,遥远的群山,重恋 叠嶂 ,点点峰尖 ,如碧海浪涌。这是一幅立体感很强的画图 ,令人游目骋怀 ,开拓心胸。只有居高临下,放眼天边,才能把群山写得这样形神皆备,气势磅礴。
然后写山道的由近而远:“一路高低不记盘”。登临高处,回顾来时走过的山间盘旋小路,绵延起伏,曲折回环。“却顾所来径”,又引起多少的想象。刚才上山时,只觉得左绕右转,上下攀缘,奇趣无穷,再也记不清经过了多少次的盘旋,才登临到这个群山的绝顶。这一句回首总括了山路的艰难,景色的苍茫渺远。
最后,诗人深情地写道:“清峭关心惜归去,他时梦到亦难判 。”这上方的美景久久地萦绕着诗人的 心 ,可惜眼下就要归去了 ,真有些留恋难舍 。“清峭”一词,总括前二联的景物 :“清 ”,指“岩溜”、“林萝”;“峭”,指“众山”、“一路”,用词贴切。今日一别,何时还能重游呢?将来在梦中重游此地恐怕也要难舍难分呀!全诗在无限的依恋中结束,读者却长久沉浸在一种留连忘返、情难自已的境况之中。
这首诗情景交融 ,妙合无垠。那情是触景而生, 情中有景;那景是缘情而生,景中含情。题寺诗却以情景取胜,又很少有所谓佛家禅味,足见诗人宽阔的胸次、深入的体察和灵活多变的艺术手段。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
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
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攲枕倦,
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羁。
方干诗鉴赏
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首句以“非我有”扣诗题“旅次 ”,说明举目所 及都是异地之景,托出自己落泊失意、他乡作客的境遇,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调。次句写诗人触景而起对家乡的思念。身处异地而情怀故乡,不难想见其失意之状和内心的苦涩 。“举目”、“思量”是诗人由表及 里的自我写照,抬首低眉之间,蕴藏着深沉的感慨。
第二联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诗人写景寄情,即以鹤蝉自况,前者超俗,后者清高。这是说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 ,却落得个异地依人 、他乡为客的境地 ,犹如这鹤投孤屿、蝉过别枝一般 。一个“投”字 ,一个“过”字 ,一个“孤”字,一个“别”字 ,寄寓着怀才不遇的身世之叹,自怨自艾, 自悲自叹,却又无可奈何。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这两句前人十分称赞,被认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见尤袤《全唐诗话》)从写景角度而言 ,诗人眼耳并用, 绘形绘声 ,传神逼真 ,对蝉声的描写更有独特之处。
骆宾王诗“西陆蝉声唱”,许浑诗“蝉鸣黄叶汉宫秋”,黄庭坚诗“高蝉正用一枝鸣”,都写蝉在通常情况下的鸣叫;而方干此诗 ,则是蝉在飞行过程中的叫声,不 仅蝉有动势 ,而且声有特色:诗人捕捉的是将止而未 止的蝉声 ,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音色,能诱发读 者的想象 。一“曳 ”字用得新颖别致 ,描摹精确传 神,前所罕见。
第三联:“凉月照窗攲(qī欺)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前一句写月夜独处 。一个“凉”字,一个 “倦”字,极写诗人的冷寂凄楚,孤独无聊。后一句转换场景,写饮宴泛觞的场面。泛觞是一种游戏,古时候,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会时,把酒杯放置水面,任其漂浮,飘到谁的面前,就该谁饮酒。饮宴游戏,高朋满座。诗人置身于这热烈气氛之中,却神游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对着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动的酒杯呆呆地出神,显出一副寡言少欢的神情。
“泛觞迟”的“迟”字,既写景,又出情。
这一联,以月明之夜和宴乐之时为背景,用反衬的手法,描写诗人的自我形象。上下两句场景虽然不同,人物形象如一,显示出难以消解的情怀,却又隐而不露 。直到第四联 ,作者才将内心的隐痛和盘道出。
“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羁 ”,遗憾啊,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虽然做梦都梦回江南故乡,而此身却在异地作客。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 非我有 ”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谨严。
从全诗的艺术风格来看,这一联显得过分率直而欠含蓄 。不过,由于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和渲染, 倒也使人觉得情真意切。
题君山
方干
曾于方外见麻姑,
闻说君山自古无。
元是昆仑山顶石,
海风吹落洞庭湖。
方干诗鉴赏
洞庭湖中有一座奇秀的青山,传说它是湘君曾游之地 ,故名君山 ,又名湘山,洞庭山。由于美丽的湖光山色与动人的神话传说,它激发过许多诗人的想象,写下许多美丽篇章,如“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望洞庭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雍陶《题君山》)等等,这些为人传诵的名句。
而方干这首《题君山》写法上全属别一路数,他使用了“游仙”的格局。
“曾于方外见麻姑”,就像诉说一个神话。诗人告诉我们,他曾神游八极之表,奇遇仙女麻姑。这个突发的开头似乎有些离题,令人不知它与君山有什么关系。其实它已包含作者的匠心。方外神仙正多,单单遇上麻姑 ,就有意思了。据《神仙外传》,麻姑虽 看上去“年可十八九 ”,却是三见沧海变作桑田,所 以她知道的新鲜事儿一定很多。
“闻说君山自古无”,这就是麻姑对诗人提到的新鲜事。次句与首句的起承间,有一个跳跃。读者不难用想象去填补 , 那就是诗人向麻姑打听君山的来历。人世之谜甚多,单问这个 ,也值得玩索。你想, 那烟波浩渺的八百里琼田之中,突现着这样一座玲珑的君山。泛舟湖面,“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许棠《过君山》),这个发现,会使人惊喜不置;同时又感到这奇特的君山,必有一个不同寻常的来历,从而困惑不已。诗人也许就是带着这问题去方外求教呢。
诗中虽然无一字正面实写君山的形色,纯从虚处落墨,闲中着色,却传达出了君山给人的奇特感受。
“ 君山自古无 ”,这说法既出人意表,很新鲜,又坐实了人们的揣想 。写“自古无”,是为引出“何 以有 ”。不一下子说出山的来历 ,似乎是故弄玄虚,引出悬念。
“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这真是不说则已,一鸣惊人。原来君山是昆仑顶上的一块灵石,被巨大的海风吹落洞庭的。昆仑山,在古代传说中是神仙遨游之所,上有瑶池阆苑,且多美玉。古人常用“ 昆冈片玉 ”来形容世上罕见的珍奇。诗中把“君山”设想为“昆仑山顶石”,用意正在此。“海风吹落”云云 ,想象奇瑰 。作者《题宝林寺禅者壁》云:“ 台殿渐多山更重 ,却令飞去即应难”,题下自注:“山名飞来峰”。可见此诗的想象明显受到“飞来峰”一类传说的影响。
全诗运用奇异想象 ,从题外落笔 ,神化君山来历 ,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 。这就是所谓“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 “游仙”一体,起自晋人,后世多仿作 。但大 都借“仙境”以寄托作者思想感情。而运用这种方式来歌咏山水,间接表现自然美,不能不说是方干的一个创造。
过申州作
方干
万人曾死战,
几户免刀兵。
井邑褪初安堵,
儿童未长成。
凉风吹古木,
野火烧残营。
寥落千余里,
山高水复清。
方干诗鉴赏
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前后 ,湖南、江西等 地发生动乱,宣州部将康全泰也起兵作乱,淮南节度使崔铉奉命出兵讨伐,申州一带屡次发生战争,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方干的《过申州作》这首诗就是诗人于战乱后路经申州时所作,对生灵涂炭、人民遭劫深表同情。
万人曾死战、几户免刀兵”两句,落笔便运用数字之对比来展现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万人”
卷入战乱,刀兵饮血,骨肉相残,其伤亡之重可想而知。在申州这片几经血洗的土地上,黎民百姓更是生灵涂炭,几乎没有人家能幸免于刀兵之苦。诗歌从广阔的画面上揭示了战乱的残酷和祸国殃民的本质。
“井邑初安堵,儿童未长成”,使用近推特写式的镜头来摄取申州新战场的残迹。战乱过后,人民刚刚安顿下来,不见丁壮,但见未长大的儿童,这就含蓄地绘出了一幅战乱吞噬百姓的悲惨画面,从一个侧面补充了“几户免刀兵”那战乱劫后图的一角。“凉风吹古木 ,野火烧残营”,则把笔触伸向郊野 ,“凉风”、“古木”,景象萧瑟 ;“野火”“残营”。愈显荒凉 。这又从另一个侧面再现了“万人曾死战” 的战乱遗迹。
“寥落千余里,山高水复清 ”,则是从空间的角 度极写遭受战乱劫难的面积之广 。这里的“山高 ”、“水清”并非莺歌燕舞的美景之外观,而是人烟由稠密变“寥落”的衬托之笔,从中更可见出战乱给社会所造成的创伤。
这首诗在展开场景上有点有面,点面结合,相映成趣,从而较成功地为我们绘出了一幅触目惊心的战乱劫后图。诗歌开头的两句主要是从面上显示战乱对百姓生命的摧残 ;三 、四 、五 、六句则分别从村居、郊野取点来补充、深化开端的题旨;而最后两句既是对中间两“点”的总括,又是对总体画面的延伸拓展,从而把读者的目光引向迢遥无垠的远方,引导读者思考战乱的不义,激发人们对战乱罪魁的谴责之情。
还有一点应该提及的是,这首诗采用赋的艺术手法逐层展开艺术画面,但诗人的愤懑之情却熔铸于字里行间。诗人对战乱劫后图的每一角描绘,都给人以椎心泣血的艺术感染 ,可谓匠心独运而又声色不露, 讽旨明确而又含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