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九、江淹与“江郎才尽”
一百一十九、江淹与“江郎才尽”
有一条成语“江郎才尽”,用来比喻文思减退或作不出诗文。它就出自南北朝江淹的故事。
江淹,字文通,出生于公元444年,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他的父亲江康之,为南沙县令。在父亲的影响下,江淹自幼喜爱吟诗作赋,且有过目不忘之才。史书称他“五岁能作诗,七岁善写文”。到八九岁的时候,他出口成章,被乡里誉为神童。
江淹刚过十岁,父亲去世,家中失去收入,他只有上山砍柴,挑到集市上去卖些钱来买米养活母亲和自己。
江淹十三岁那年,有一天他又上山砍柴,拾到一顶貂皮帽子,高兴地带回家中。他对母亲说:“我把这顶帽子拿去卖掉,换回钱来买米,也许够吃几天。”
母亲说:“孩子,这是顶官帽,捡到它,是吉祥之兆,岂能卖掉?好好放着吧。从今往后,我纺线织布,你上山砍柴.咱们俭省些过,省下钱来,为你多买些书,学问大了,你长大了必能做官。”
江淹信以为真,心中十分高兴。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拼命读书,将来像司马相如那样,做大官,娶漂亮的老婆,让母亲好好享福,决不让母亲失望。
从此,江淹白天拼命砍柴,夜间刻苦读书,学问进步很快。不久,他无论吟诗作赋,还是写文章,都能文思如泉涌,洋洋数千言,一挥而就。他有一篇代表作《别赋》,描写人们别离时的情景,感情真挚,文辞优美,读后催人泪下。他的另一篇代表作《恨赋》,则描写了古代帝王将相往往由于不得志饮恨而死的情形,亦被广为传诵。
江南有位高平人檀超,当时在文坛上已很有名气。他读到江淹的这两篇赋文,大为称赞,特地请他来家做客。两人交谈很是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遂成了忘年之交。此后,江淹靠着檀超的宣传,名声亦越来越大。
南朝宋建平王刘景素,礼贤下士,听到江淹的名声,把他请入府中,并让他在南兖州做官。不久,江淹被人诬告入狱,亦亏得建平王刘景素为之平反,把他带去镇守京口。
南齐建立后,萧道成做了皇帝,即齐高帝,请他入朝做了一名史官,负责编写历史。齐武帝萧赜在位时,襄阳掘出一座古墓,得到一面镜子和一些竹简。竹简上的古体字,谁也不认识,齐武帝让人把史官江淹叫来。江淹一看,说是西周时候的蝌蚪文,并逐句翻译出来。从此以后,江淹更是名声大振。到明帝萧鸾时,被封为丞相。
齐高帝时,江淹曾在豫章王府做了一名书记参军。一天,他心中苦闷,独自来到南浦亭上饮酒浇愁。忽然从江畔传来一阵歌声,歌词说:“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明月白露,光阴往来。与子之别,思心徘徊……”
江淹听出这弹唱的正是自己青年时期所写的《别赋》,不由得大吃一惊。循声而去,见一年轻女子,怀抱琵琶边弹边唱,泪流满面,甚是凄惶。
江淹询问原由,那女子答道:“我本是南浦渡口一船家女,母亲早逝,父亲被官府征往边境打仗,杳无音信。父亲走后,剩下我一人,八岁时被人以带我寻父为名遭拐卖,最后沦为歌妓。今年长色衰,被驱赶出来,才又返回故乡……”
江淹听了,也为她伤心落泪,遂报上姓名,并从身上掏出些钱送给那女子。不料,那女子却说:“我现在生活尚能维持,钱是不要的。倘若江大人见怜,能为我写一篇赋,我也就心满意足了。”江淹听了,满口答应。可是,待江淹回到府中,来到书房,竟是半天也想不出一个合适的句子来。他踱来踱去。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无济于事。他始而奇怪,后来大惊,终于颓然一屁股坐在椅子上。
从此,他再也写不出好的诗赋来。偶尔写出几句,也大不如前,没有什么文采。于是乎,人们便说“江郎才尽”了。
关于江淹才思减退,江淹自己和当时的其他人都无法解释。现代一位文学家倒是十分中肯地说出了原因:大家认为“江郎才尽”,好像命中带来,实际是他(当官后)热爱生活的兴趣减少了,努力探索的精力衰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