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罗贯中拜师

作者:梁庆伟 字数:1736 阅读:35 更新时间:2015/03/25

二百二十、罗贯中拜师


  罗贯中,名本,字贯中,约出生于公元1330年,元末明初人,家住杭州钱塘县,也有的说是山西太原人。他就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作者。他还另有著作《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等。
  罗贯中虽然出身于商人家庭,却自幼酷爱读书。他六岁上学,到十一二岁的时候,就精通了《左氏春秋》、《史记》、《汉书》等十几部经书,对两晋以来的诗歌辞赋,更是无所不通,其赋诗作文,也是远近有名,在当地被誉为神童。可罗贯中并不因此而满足,相反,其求知欲望越发强烈。当他听说苏州有一个叫施耐庵的人,不仅博学多识,还是一位很有名望的文学家的时候,便非要他的父亲带着他前去拜师不可。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原名耳,又名子安,江苏苏州人,元末中进士,任杭州钱塘县知县,因不愿屈服于权贵,又不愿欺压百姓,只做了两年知县,便弃官归乡,回到苏州,此后再不出仕,闭门著书。其主要著作有《水浒传》等。
  这一日,施耐庵正在家中读书,听说有一个姓罗的商人,带着儿子,特地从苏州前来拜师,便出门相迎。
  施耐庵是个爱才的人,对所有前来拜师的学生,他一律热情接待;但在接收学生方面,却又十分严格。对有培养前途的学生,他分文不取,也精心施教;对没有培养前途的学生,就是给他金山银山,他也要拒之门外。
  施耐庵将罗氏父子让进客厅,见罗贯中年只十二三岁,秀气白净,交谈之中,虽言语不多,却十分得体,已喜欢三分;为了检验他是否真有才学,便顺口念出一首词来,让他作答。
  这词的内容是:
  云落不因天雨,吹残岂借东风,结成一朵自然红。费尽功夫怎种?
  有蕊难藏粉蝶,生花不惹游蜂。夜阑人静画堂中,曾伴玉人春梦。
  对于这首词的意思,罗贯中当然明白。但是,他觉得初次和师傅见面,如径直说出,岂不显得锋芒毕露?只见他眉头微微一皱,便有了主意。
  于是,他对师傅深施一礼,然后坦然一笑说:“对师傅所提出的问题,学生想用两句诗作为回答,请师傅看看是否准确。”
  说完,便朗声念出两句诗来:
  白蛇游过清水塘,
  一朵莲花开岸上。
  施耐庵听了,连声称赞说:“答得好,完全正确,孺子不可欺,孺子大可教!”
  罗贯中的父亲见儿子只作了两句诗,就引得施老先生如此兴高采烈,很是不解,便问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罗贯中说:“刚才师傅考了我一个词谜,让我说出谜底,我那两句诗,就是暗指谜底。”
  罗父更加糊涂了,又问道:“谜底到底是什么呢?我怎么没听出来?”
  罗贯中便指着画堂书案上那盏放着白色灯芯草的油碟说:“就是那油灯!”
  罗父仍然不明白。施耐庵见状,不由得哈哈大笑说:“这就是令郎的才华所在啊!就凭这一点,我决定收他为徒了。”
  罗贯中拜师后,不但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而且长大后成了他得心应手的创作助手。有资料说,《水浒》、《三国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多是得力于罗贯中而写成的;也有资料说,是他们二人合作的。
  因此,在史家撰写他们各自的生平时,常常把这几部书都列在了他俩的名下;特别是《水浒》一书,有资料说是施耐庵所著,也有资料说是罗贯中所著;更有资料说,《水浒》一书,是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
  最后一种说法是比较确切的。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二百一十九、刘莫邪被赐“女秀才” 下一篇:二百二十一、宋濂三借《史记》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