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阻戎泸间群盗》为唐代诗人岑参作品之一。大历二年(767),杜鸿渐入朝,表奏崔旰为西川节度使。三年(768)崔旰入朝,以崔宽为留后,杨子琳作乱,举兵突入成都。四年(769),杨兵败退还泸州,招聚亡命之徒数千人,沿江东下,声言入朝。(《资治通鉴》)戊申岁:即大历三年。罢官东归:指岑参在嘉州任上三年秩满欲沿长江东还,遇叛军,后改道经汴河北归。属:适逢。淹泊:滞留。江:指长江、岷江,戎州位于长江、岷江的会合处。诗写东归途中遇叛军作乱。诗人描写了叛军残酷杀戮、河山无色的悲惨场面及忧思国难,感叹现实的悲慨。一本诗题下无注。“连蛮”,一作“连峦”。
诗人亲历叛乱,亲眼目睹生灵涂炭、叛军祸国殃民、令人发指的罪行,诗人内心填堵着悲愤忧伤,胸中燃烧着怒火仇恨,真实地记录着叛军的滔天罪行。前半部分写乱后的凄惨场面。诗人极夸张、想像之笔墨泼出一幅血污淋漓、阴森惨布的死亡场面,令人触目惊心。写尸积如山,血流成河,江河吞声,天光无色,写鸟兽穿行,鬼哭狼嚎,万径无人,千里绝迹。诗人的悲愤填膺与环境氛围的阴森恐怖相映成章,鲜明的形象画面直使人有亲临战场、背怵肌凉的恐惧感。后半部分写诗人回乡受阻,思念故园,忧心如焚,并申斥叛军早作安身计,结束战乱。两个典故的使用,响落天外,着墨不多,却颇显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