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7期
诗坛六曰
作者:翟泰丰 张玉太
字体: 【大 中 小】
千年诗歌史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诗史的又一个承上启下的新时期。
四曰,鉴于中国诗史的发展和世界诗歌形式的不断演进,我国诗歌在当今又遇到了发展中的许多新问题。主要是一些青年诗作者勇于探索创新,但由于受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哲学和文艺流派的创作与理论的影响,以至盲目追随后现代主义先锋派的诸如“垮掉的一代”诗歌、黑山派诗歌、荒诞派戏剧和诗歌、魔幻派、行为艺术、装制艺术、黑色幽默等流派,诗坛出现了盲目追逐消解性,描写“极度畸形”、“极度飘忽不定”的“病态”诗歌,刻意制造艰深、晦涩以至残片化、狂欲化、无自我状态、卑琐性。主张艺术和一切社会的、传统的规则格格不入……你在信中对当前诗坛出现的这种现象表示担忧,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正如你所说,这种诗就是著名诗人都读不懂,何况社会广大读者。对于我国诗坛当前出现的种种现象,我主张一要分析,二要引导。青年诗人创作思想敏锐,对外来的现代主义、后现代思潮自然容易接收,但是又缺乏理性思辩,我们就要善于引导。因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源于西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现代主义,其哲学观点从尼采的人的生存本能动物性到弗洛伊德人的主人不是人自己而是“利比多”性欲潜意识。二战后又出现的以法国哲学家德里达为代表的反本质主义、反表征主义的后现代主义哲学并影响文艺创作思想,形成一种思潮。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发现,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及商品物欲膨胀所导致的精神上的纵欲观念。要认识到它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晚年必然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既有资本主义科学技术与物质生产高度发达进步性的一面,又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物欲膨胀引为精神空虚,导致精神颓废到非理性、纵欲性、癖好时尚性的一面,使艺术走向畸形,走向荒诞以至污浊粗鲁,从而出现“挥舞着生殖器与手稿”的《嚎叫》之类的诗歌。因此,对这种现象,对产生于西方特定时期、特定环境、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观念,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做出科学的全面研究,做出理论辨析,并用以充实马克思主义哲学、文艺学理论,引导诗歌创作走上新的历史时期创新与发展的新路,使之与我国经济蓬勃发展,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相适应,这是摆在诗歌界,特别是诗歌理论界面前的一项历史性艰巨的任务。
五曰,诗要走出“士大夫”小天地,于今日自然是要走到现实社会生活的海洋中去,摆脱自我小天地,更不要使少数青年诗作者陷入单纯的“私人写作”、“身体写作”(这种现象仍然是西方后现代主义影响的一种表象)。要让诗歌永远堂堂正正地扎根中华民族,服务于人民大众。只有这样,我国诗坛才能创新、繁荣,走向世界。只有这样,我们的诗人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孔子都能聚人民之咏唱而编注《诗经》,何况今人乎?
六曰,中国传统格律诗词同样要创新发展,使其形成与现代生活内容相统一,赋予其时代的生命力。那种认为中国传统格律诗词是“过时老古董”的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但是墨守两千年来格律诗体的陈规,忽视创新,也是违背诗歌文体创新发展的历史规律的,同样是错误的。在这方面毛泽东同志早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的诗词意境之高阔、气势之恢宏、立意之深邃、抒情之感人,无不令人折服。然而他的诗词又全然是抒时代之情,吟时代之声。大家熟悉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我读了无数遍,每每读来,都从词的诗境与抒情的时代气息中令我振奋不已。自唐宋以来诗家写雪,大都在“庭院”、“窗外”、“桥头”、“松间”,惟张孜写了“长安大雪”,雪飞“长安大雪天”,可谓走出了“庭院”,然而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现代诗人,他词中的雪开篇就是“北国”、“万里”、“长城内外”、“大河上下”,好一派雪飘万里的北国风光,气壮山河!毛泽东同志说他的这首词做于“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此时,正值1936年红一方面军由陕北准备东渡黄河进入山西省西部抗日前线之时。面对祖国大好河山,红军开赴抗日前线,诗人作为人民革命领袖自然心潮澎湃,咏雪抒情。同时依诗人自述,他是初到陕北,作为来自湖南的人看到大雪,自更引其诗情激昂。诗之神韵,自然灼情。接下来,我们还看到诗人笔下雪的意象之美,“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读来使人眼前立刻浮现崎岖似蛇舞的群山,洁白似蜡象般的雪景之美。此时白雪又与江日相映,引出“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令人陶醉的拟人形象:一位身着红装之嫣然美女,又将似雪之白素外衣裹于红装之外,给人以何等美的意象。如此多娇之江山,又怎能不“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词作写到此时,又论及中国五千年史,从秦皇汉武到唐宗宋祖再到成吉思汗,都是一个个历史时期的人物,又都不及今人,诗人最终歌颂的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与人民革命相比,一切封建帝王之相争史,自然远不及亿万人民革命之“今朝”。对《雪》这首词当时曾有误释,毛泽东同志曾有针对性地说:“《雪》这首词是反对封建主义,批判二千年封建主义的一个反动侧面。文采、风骚、大雕,只能如是,须知这是写诗啊!难道可以谩骂这一些人们吗?别的解释是错的。”同时还特别指出:“后三句,是指无产阶级。”读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我们看到词牌是传统的宋词《沁园春》,诗的立意却是深邃的,诗的意境是阔远的,诗的内容是引史论今,歌颂人民革命的。至此,诗人给传统的诗词赋予了强烈的人民革命的时代内容。毛泽东同志诗词作品中,还有大量是写人民革命战争内容的,自然既不同于唐代边塞诗人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等,也不同于杜甫的《兵车行》、《前出塞》九首,绝然不见悲凉缠绵之情,更不见“牵衣顿足拦道哭”,而是雄壮的人民战争豪放的诗墨笔触,无不洋溢着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红四方面军在福建西部汀江一带攻克上杭时,毛泽东同志哼了一首《采桑子·重阳》,因为这场上杭战斗发生在1929年阴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阳历是10月11日),所以词的开篇即吟咏“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就在这一天胜利取下上杭,所以诗咏“战地黄花分外香”,正值秋月,菊有黄花。尽管此时自然气候正是“秋风劲”,但在诗人眼里这秋风却“不似春光。/胜似春光”,诗人为红军一次又一次取得胜利而激昂高歌,胜似春光的秋日却正值“寥廓江天万里霜”,任红军万里驰骋。接下来1930年2月《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1930年7月《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等著名词作,都是以词牌填词的形式,抒情于红军取胜的喜悦,吟哼于战斗的马背上,均系词牌的传统形式,吟咏的却是红军英勇作战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在抒情于战争的诗词中,我还非常喜欢毛泽东同志1931年春做的《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此词背景是蒋介石从1930年10月起,对中央红区根据地进行五次围剿。是年的12月在第一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