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5年第21期

忆父亲

作者:忆父亲 戴咏舒 戴咏絮 戴咏树

字体: 【

有些书还是孤本。他视其为珍宝,珍藏在书箱里。
  来翠明庄最多来看望我们的是艾青。他们见了面有那么多话讲,他让我父亲写诗,父亲写了四句,也许这四句我爸不认为好,给艾青看过后,就随便地放在了茶几上,记得其中有一句似乎是:红旗高高的挂在山上。我们在那里住了很久从冬天到夏天,北京刚解放百业待兴,文化工作还不可能就绪。父亲将我和妹妹送进了法国人办的孔德中学和托儿所,送进好学校,他才放心,他重视我们的教育。招待所来人催我们搬家,我们确实是住得太久了,一起进去的人陆续的都走了,后来我们搬到了南池子的一个独门独院的中式院子里,据说是马彦祥的办公室,但屋里空无一人,只有办公桌椅,后面那间就是我们住的,也仅有一床一桌一椅和上下两层的壁柜,再后面一间有一个烧着的开水炉。将屋里的窗户打开便是护城河,那时的北京是那么的幽静,柳树、河水、还有飘进屋的清香,有了这一切眼前的简陋似乎并不那么重要了。晚上我和妹妹各睡一层壁柜,半夜她一个翻身掉了下去,掉到了爸爸的身上,爸爸哈哈地笑着,从此,她不再住到柜里。
  第一届文代会召开了。父亲带着我们两个一起住进了前门的留兰香饭店。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二个孩子来开文代会那是绝无仅有的,大家都很同情他,对我们也十分好,我们也十分乖,文代会期间父亲的情绪昂扬,参加文代会就是对他的信任对他的肯定,住在一起的代表又都是老朋友,再次见面有多少事要叙,他的心情十分好,白天爸爸去参加会议,我们在饭店里玩,代表们开完会回来休息时,我和妹妹拿着小本子,请代表为我们写纪念册。画家就给我们画画留念,我记得有李可染、陆志庠,其他的就记不起来了。这么有意义的一本纪念册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我撕了,后来我真是后悔不已,妹妹的那本她还保存至今。吃完晚饭,代表们就去看解放区的文艺节目,每天都有节目。歌剧、话剧、舞蹈足足看了近一个月,会议最后还给各代表发了有大妹那么高的一摞书,爸爸捆好寄给施伯伯,他说要施伯伯也来北京。
  文代会的高潮是毛主席在天坛接见代表,正好那天北京下雨,七月的北京下起雨来也是气势滂沱的。我们在门口等爸爸回来,天渐渐黑了,父亲一身湿透的下了车,兴奋的神色还保留在脸上,他不断地对人说:“太好了,太好了,见到了毛主席。”吃晚饭时他告诉朋友:“今天太高兴了,你看我淋了雨也没犯病,真是太好了。”父亲的气喘病发起来也很吓人的,一声接一声的呼吸声如拉风箱,似乎随时会停下来,记得去逝前就是这样,他去逝后一星期里,他的呼吸声久久萦绕在我的脑子里,挥之不去,但这次他没病,因为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回到了祖国,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写于2005年8月10日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