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07年第4期
诗人随笔
作者:佚名
字体: 【大 中 小】
读了两首诗
耿林莽
强化现代诗的叙事功能,是不少诗人孜孜以求的。成败得失,各有不同。有条经验值得一提,那便是:让诗服从于叙事,因叙事而失去了诗,还是让叙事服从于诗,从而丰富了诗?
我从读到的一些当代诗歌中,挑出两首,想从中学到一点东西。中心便是围绕强化叙事功能这一课题。
一首是王寅的《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这诗多年前便读过,印象很深,最近又从《王寅诗选》中再次细读,受益匪浅。通篇都叙事,却不是故事梗概,剧情说明书,只写了一个人的死,略去背景,经过情节,仅选几个有关细节组成,这便是让叙事服从于诗的写法。
王寅曾说过一段话:“在诗歌中,戏剧能力比任何都要来得彻底、剧烈和隐蔽,在一个词被说出的时候,在字里行间的一个瞬间就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说的戏剧性,我理解为舞台、银幕上的展现和表演中的动作感,让过程自身跳跃地、灵活地展开,具有诗歌的流动美,一种行进中的动感,类似于影视中的蒙太奇组合,现场感使读者有如亲历其境。且看王寅此诗的原文:
鹅卵石街道湿漉漉的
布拉格湿漉漉的
公园拐角上姑娘吻了你
你的眼睛一眨不眨
后来面对枪口也是这样
党卫军雨衣反穿
三轮摩托驰过
你和朋友们倒下的时候
雨还在下
我看见一滴雨水和另一滴雨水
在电线上追逐
最后掉到鹅卵石路上
我想起你
嘴唇动了动
没有人看见
在短短的诗行中,将时间、地点,法西斯党卫军的残杀,死者生前死后的动作、表情,一一闪现,冷隽从容,要言不烦,在此画面的展开与组合的字里行间,“已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湿漉漉的雨天”作为一种整体氛围,笼罩全诗,为之设定了一个时代的残酷、阴沉的基调。“眼睛一眨不眨”,将死者爱与恨的情感,全都隐藏在镇定自若的面对中。“一滴雨水和另一滴雨水/在电线上追逐/最后掉到鹅卵石路上”,这样细节的捕捉并突出地渲染,是闲笔么?恐非是。我将它视为一种哀悼性的冷抒情笔墨。结尾处的:“嘴唇动了动/没有人看见”,更是此处无声胜有声。悲剧被无视,抹去,想说出而没有说出,不仅仅死者,写诗人也只是“嘴唇动了动”,想说而没说出。不是控诉,没有愤怒,而将无限悲凉,留予读者感受。若说抒情,这便是抒情,在叙事中潜藏着“情”。
有人习惯于将诗分门别类,“叙事诗”“抒情诗”的“两分法”是最常见的一种,仿佛叙事和抒情在一首诗中“不共戴天”,水火不相容似的,“反抒情”的提法,便是一个明证。谁若按照这种理论去创作,可就惨了。叙事因素、抒情因素,以及诗中蕴含的思想,是每首诗中均有的,是其血肉之躯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不可分割,也无从分割。诗人根据自身感受,在诗中处理涉及的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情思,该叙事时叙事,该抒情时抒情,诗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浑然一体也许是最佳境界。我所读到的另一首诗,雷平阳的《背着母亲上高山》,或许可以提供参照:
背着母亲上高山,让她看看
她困顿了一生的地盘。真的,那只是
一块弹丸之地,在几株白杨树之间
河是小河,路是小路,屋是小屋
命是小命,我是她的儿子,小如虚空
像一张蚂蚁的脸,承受不了最小的闪电
我们站在高山之巅,顺着天空往下看
母亲没找到她刚栽下的那些青菜
我的焦虑则布满了白杨之外的空间
没有边际的小,扩散着,像古老的时光
一次次排练的恩怨,恒久而简单
为什么要“背着母亲上高山”呢?想必是母亲已经年迈,只有儿子背她才能上得了山。他选择了一个“制高点”,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俯视山下那一小片土地,这便是一位农村老太太“困顿一生”所生活、劳动的天地,一辈子 守在“几棵白杨树之间的弹丸之地”。“河是小河,路是小路,屋是小屋,命是小命”,这一系列的小,却有着极大的张力,极大的表现空间,“一以当十”,诗的叙事要善于以最精巧、经济的笔墨,隐含最宽广最丰富的想象余地。这一系列的“小”,这个逼仄的人生舞台上演出过多少辛酸的往事,便只能由读者想象与补充了。
“我是她的小儿子,小如虚空”,我特喜欢“我是她的小儿子”这一句,非常亲切,“小如虚空”,骤然的跌落,便有惘然若失之感。“像一张蚂蚁的脸,承受不了最小的闪电”,更是闪光的神来之笔,一下子将儿子的命运,这一对农村母子“蚂蚁”般纤弱的地位照亮了。经不住任何“最小的闪电”之一击的存在处境,鲜明而突出地显示出来了。从这有限的叙事和无限的抒情互渗性的水乳交融的结合中,所能感受到的,已经不止是“这一对”母子的命运,且有贫困农村中许多人的命运之投影所在了。
漫步(选二)
子 川
一
我常常陷在一堆语言里,像闯进一群陌生人中问的小孩,有点手足无措。那些语言怪得很,有时像一堆闪亮透明的晶体,光线打在上面,会折射出许多绚丽的色彩,有时却又色黯晦涩,无棱无角,看上去非常平庸,甚至面目可憎,有时像一些富有弹性的球,轻轻一拨就会滚动起来,并且弹动很久,余音袅袅,有时则像死板一块的石头,嵌在草丛或者躺在墙角,似乎还沾上一堆说不清是什么的污垢。
秦淮河堤岸的一张靠椅上,我目光散漫地看着灰色的天空,几棵因为落叶而瘦身的树,用清癯的枝条切割着大片的空白,带给人秋天的意味。那些外在于我的语言们,冷眼看我,那种疏远与隔膜,让人觉得无趣。
有一个遛狗的妇人,准时从河堤的另一端过来。那应当是一条很名贵的狗。这是我自己的判断,我其实不识狗,只是似是而非地以貌取狗罢。第一次见到她时,觉得她的气质不错,介乎高贵与典雅之间,她的神情,她看狗的目光,她走过时的身姿,以及走过去以后的背影。此时再见到她,忽然觉得她稀松平常,不仅如此,我还从她眉眼之间从她牵狗的姿势看出了几分俗气。我慌忙低下头。
把视线收回来,重新放到一本翻开的书上。这是让·科克托的一本书,书名《存在之难》。让·科克托是法国的一个艺术家(1889—1963),说他是艺术家是因为不能再细分下去,比如小说家、诗人、画家、演员……他涉足了几乎所有现代艺术领域,从诗歌到小说,从电影到戏剧,从素描到手记,从芭蕾剧评到陶艺绘画……1960年,他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俄耳》,他还是法兰西学院院士和比利时皇家法语文学语言学院院士。
《存在之难》是让·科克托的休憩之作。电影《美女与野兽》的拍摄让他精疲力竭,他病了。这个以速度著称的让·科克托终于静止下来,于是,他听到了自己的沉默,这个习惯于生活在自己制造的噪音中的天才,让·科克托试着适应自己的宁静。声音的喑哑和叙述的干涩。第一次,作者听不到自己说话的声音,他感到了存在之难。我又想起那些调皮的不听从我支配的语言。那也是因为噪音的缘故罢,我也有类似习惯,每每生活在自己制造的噪音里不能自拔。我终于明白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