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过像大师一样的启蒙老师

作者:曹忠仁 字数:2225 阅读:122 更新时间:2016/06/09

我也有过像大师一样的启蒙老师

我也有过像大师一样的启蒙老师  

彼得·德鲁克(1909-2005)出生于维也纳,是20世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深远影响的作家,因其对世人贡献卓越,被尊为“大师中的大师”。他在《怀恩师》中回忆道,他一直通过“教学观摩”寻找真正的老师足迹,对教学、对教师几乎抱有一种“狂热”,而他的这种 “狂热”初衷却正是来源于教自己的两位“一流”的小学教师——苏菲小姐和埃尔莎小姐。  

苏菲小姐是一位颇有创建的教育者,她教男生烹饪及缝纫,教女生使用铁锤与锯子。埃尔莎小姐发现德鲁克擅长写作,为了加强他的写作能力,她要求德鲁克每周交两篇作文——一篇指定,一篇自定。成年后的德鲁克曾这样描述过埃尔莎小姐对他的影响:“学生无从知道自己的长处为何,因为学校并不鼓励他们朝这个方向去思考。我却有幸受教于懂得发掘学生长处的老师。”他认为两位小学老师让他真正学到了:高品质的教导与学习,充沛的活力与兴趣。  

一个大人物对自己的小学教师如此崇拜,为什么?感恩?感恩培养了自己?不单是。感恩的是她们的教育方式。  

上学十几载,恩师上千位;回首历历数,心中最念谁?你最念他什么?最念的是他的学识人格以及与你朝夕相处的学习生活。  

有人会说,彼得·德鲁克很幸运,他遇到了这么好的老师。而我要说,我们的启蒙老师与他的老师一样伟大,只不过我们没用心去读。  

我小学的启蒙老师叫曹月章,他与我们一起学习生活了四年。他是一个上课严肃、下课活泼的人。在一个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能让孩子的心灵感到充实和满足而忘了肌肠辘辘,就很令人敬佩了。  

他的严肃,当然表现在上课,如要求我们认真听讲,对知识一丝不苟,对学生提出问题耐心解答等等。他的活泼我认为就是别的老师可望不可及的了。他利用课间,教会了我们篮球比赛规则以及如何接球传球拍球带球,组织篮球比赛。有时用右手的食指,撑着篮球不停地转,逗我们开心;有时做几个夸张的上篮动作,引我们大笑一场。现在我就想,如果现在的老师都像当年的他那样风趣该有多好。  

他经常给我们讲一些趣味题。至今有一个动手操做题还清晰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有一次课间,我到办公室取作业,一进门看到房间正中吊着一个茶杯——用双股线绳套住。老师让我不许弄断绳子,把茶杯给取下来。现在来说这不是一个难题了,可当时老师硬是让许多孩子做了尝试,并且自己像变魔术似的完好无损地把绳子与杯子分离,直到看着我们一个个惊得目瞪口呆。然后又在你的眼皮底下让杯子回到了绳子上。在孩子们的欢笑声中老师满足了,孩子们恋恋不舍地回到了教室。  

我说自己天资聪颖会有点不谦虚,反正在老师眼里我是一个勤学好问的孩子。那时学校没有几本藏书,而当老师知道我喜欢书时,他把自己仅有的几本借给我看。有一本书名叫《算得快》,里面讲了很多有趣的古今中外数学小故事。在一个求知欲极强的孩子眼里,没有什么比书更重要的了。我天天看,忘了吃饭,忘了睡觉,忘了打猪草。  

一天,同学中传言,老师要到青岛接他爸爸的班。——书却没有被看完,怎么办?那时除了对老师的恋恋不舍,就是对书的依恋。心里默祷:老师啊,老师。你走我们是拦不住你了,可是再把书要回去,就太残忍了。  

那时的孩子就这么大的心眼儿,我的小心眼儿分明也被老师看出了。他慈祥地看着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我枯瘦的单薄的躯体上顶着的小脑壳,说:“书,你看吧,好好看,什么时候看完什么时候给我。”那时自己并不明白如何待人接物,就觉着老师的话对。说真心话,那本书把我领进了一个广阔而又丰富的数学王国,它一直让我保持着对数字、图形的兴趣经久不衰!  

后来书弄丢了,可对老师的那份思念和感激之情随着岁月的增加却更重了。在物欲暴涨的今日,夜里醒来,经常想到与我相处只有四年学习生活的恩师,回味之后,内心就平静了很多。在他的人格魅力感照下,平日里消沉的时候,我就以他为榜样,不断自省。思想、言行有了界定,有了分寸。不去愤世嫉俗,而是坚定自己,至少我让我的学生看到一个阳光的我,耳濡目染总比耳提面命更持久,更有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只有自己守道才能传道,只有自己敬业才能授业,只有自己不惑才能解惑。恩师,是您照亮了我的人生道路,我骄傲我有着像大师一样的启蒙老师。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我的初一生活 下一篇:经典美文赏析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