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更是一种精神
科学更是一种精神
18世纪中叶以前,经验科学的归纳方法被普遍认为是科学的标志。这种方法的运用,不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学成就,奠定了近代自然科学雄伟大厦的基础,也带来了全新的科学理念。特别是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使很多人相信,科学就是真理,科学的东西就是对的,不科学的或者伪科学的东西才可能有错误。然而在20世纪初期,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证明,牛顿引力论存在错误。这一划时代的科学事件深深震撼了当时的科学界:如果像牛顿经典力学这样经受了长达200余年检验的理论尚且有错误,那么,还有什么理论敢自诩永远正确呢?于是,人们开始思考:到底有没有科学?科学究竟是什么?
英国哲学家波普尔的证伪主义,从另外的角度推进了这一问题的解决。他认为,科学规律尽管不能被证实,但可以被证伪。依靠人的批判理性,通过不断地创造假说和排除错误,使之得到检验并由此而取得科学知识的增长。这不是科学的缺点,而恰恰是其优势和力量所在,是科学之为科学的本质特征。这一观点拓宽了人们对科学理解的视野,同时也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但波普尔的这种科学观也并不能完全解释科学发展的实际历史。科学不仅需要波普尔所倡导的理性批判精神,也需要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常态。
现代科学哲学的历史社会学派认为,科学不仅是一种知识体系,更是一种社会活动。一种理论即使有错误、面临许多反证,但只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最能解决问题、最能满足需要的,就可以继续存在,直到更能解决问题、更能满足需要的新理论形态出现为止。这就把科学的发展放在了整个社会文化和具体的历史背景之下,使科学的发展走出了纯粹逻辑和纯粹认识论的狭隘范畴。科学发展到20世纪中后期,作为科学主体的人,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出来。科学哲学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人的科学发现和创造上来。这标志着自19世纪以来一直盛行的科学主义开始向人文主义回归,重视科学的人文价值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
从对科学发展史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科学除了我们熟知的那些功用,还体现着一种理念、一种对科学的总体理解。尽管上述观点表现了对科学的不同理解,但都是从科学活动中升华出来的精神产物,反映着科学的内在要求,在相当大程度上预示着科学的方向,推动着科学的发展,并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同时,科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严密论证的求真求实精神,一种严格检验的理性批判精神,一种富有人文情怀的创造创新精神。这种理念和精神凝炼成现代科学的品格,成为人类文明大道上的熊熊火炬,不仅照亮了人类探索自然界的漫漫长路,而且照亮了人类探索自身自由和解放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