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怎样锻炼思路

作者:佚名 字数:7905 阅读:700 更新时间:2016/06/09

13、怎样锻炼思路

选自《语文教学论集》(福建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张志公

文章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一是思想内容,一是结构组织,一是遣词造句。这三个方面不能互相代替,然而密切相关,文章就是这三个方面的统一体。思想内容是主要的,可是它必须靠严密的结构组织和正确恰当的词句表现出来。

这里谈谈结构组织的问题。结构组织就是文章里材料的安排,文章各部分的相互联系。

文章的结构组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无论思想内容多好,无论词句多么优美,必须全篇组织得好。一层一层、一段一段,安排得清清楚楚,有条不紊,该详的详,该略的略。前前后后,联系得紧密,照顾得周到。没有前后脱节的地方,没有丢三落四的情形,没有拖泥带水的毛病,人家读了才能得到清晰明确的印象。常见有些青年同志写的文章,意思不能说不好,有的并且很好,词句方面有点小毛小病的,总还通顺。就是整篇组织得不好,不清楚,不严密,结果让人读着感到吃力。一遍看下来,还不能把他的意思搞明白。这样的文章,往往达不到写作的目的,至少要打很大的折扣。

文章的结构决定于文章的内容。为什么这篇文章分三段,那篇文章分五段,为什么先说这层意思,后说那层意思,这些,都是文章的内容决定的。

从作者写作的角度说,要想明确自己所写的内容,进而根据内容的需要安排好文章的结构,主要得从两个方面着眼。

首先是思路。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怎样观察、理解、认识的反映。思路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以客观事物为基础的。客观事物反映在作者头脑里,经过观察、理解、认识的过程,形成了他对这样事物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把这些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理出个头绪来,就是所谓思路。人总是根据思路来结构文章的。因而,文章的结构组织是否清晰严密,就表明作者的思路是否清晰严密。而思路是否清晰严密,又表明他对所写的客观事物是否形成了鲜明的印象、看法、态度或感情。

所以,要文章的结构好,必须求之于思路。要思路清晰严密,必须善于观察事物,能够理解和认识事物。只有从锻炼观察能力和理解、认识的能力入手,才能培养起既活泼而又严密的思路;只有培养起这样的思路,写文章才会有好的结构。

写一棵树,如果你对这棵树的形状、构造、生长发育、性质作用都不知道,或者知道得不清楚,这篇文章将如何写法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呢?一切都将无法下手。勉强写些话出来,必然前言不搭后语,使读的人也摸不着头脑。这还谈什么结构组织?写一件事,如果你对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发展、演变,作用、意义,都搞不清楚,所知既然模糊,文章又将何从组织?总之,自己不明白,就无法使读者明白。

其次,安排结构还同文章的性质、对象和目的有关。文章总是写给特定的对象看,为了解决特定的问题的。文章里的材料怎样安排,各个部分怎样组织,要看文章是写给谁的,是为什么写的。比方,某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你去调查了一下,回来之后把那件事情写下来,向领导报告。这该怎么写法?当然只有原原本本把事情的经过从头至尾地写出来,用不着什么“倒叙”“插叙”那些办法。如果想把这件事情写成个通讯报道,在报刊上发表,写法就许不同一些,可能先把结果写出来,然后再回过头去写事情的发生和经过,中间也许要补充一点跟这件事情有关的情况,以便一般读者能够了解得清楚一些,并且也要考虑到怎样安排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使他乐于读下去。倘若拿这件事情作素材,写成一个短篇小说,写法就会更不一样。写自己对某个问题的看法,也要看写给谁和为什么而写来考虑文章的结构──是写给有关的个别同志看,还是写出来发表?如果发表,是在哪里发表?给哪些读者看?是着重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着重批评一种相反的、错误的意见?虽然谈的是同一个问题,由于对象和目的不同,文章里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怎样提出问题,怎样得出结论,也就是说,文章的结构组织怎样安排,也会有种种不同。

所以,要文章的结构好,除了先决地求之于思路的清晰严密之外,还要把写作的对象和目的明确起来。不能为结构而结构。结构是为写文章的目的服务的。

总之,结构不是个单纯的方法技巧问题,虽然这里边有方法和技巧。有些青年同志在学习语文,希望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听说写文章要讲究篇章结构,于是想找人教给点谋篇布局的方法。方法当然需要讲,然而那还不是根本的。根本的问题在思路,在写作要有明确的目的。特别是思路,这是关乎文章结构的最根本的东西。

思路需要锻炼,也是可以锻炼的。思路一要开阔活跃,二要细致严密。锻炼就是向着这个目标来的。入手处一在观察,二在思考。看一样东西,不是毛毛草草地看一眼就算数,而是多看看,仔细看看,一边看着一边想一想,一定要把它看清楚,想明白。比如看一座山,可以从远处看它的整体,看它的气势,又可以走到近处看它的岩石树木;可以从山脚看上去,又可以从山顶看下来;可以从这座山想到那座山,想到过去看过游过的山,也可以从山上的泉水瀑布想到由这里发源的溪流江河;可以从它的景色想到它的蕴藏,也可以从它的今天想到它的明天;如此等等。不是随便看看,不是胡思乱想,而是认真地看看,用心地想想,做到对这样东西了然于胸中。对事物有了这么一种明晰的印象,等到要写文章,根据写作的目的考虑一下,哪些写进去,哪些不写,哪些多写一点,哪些少写一点,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从哪里写起,到哪里转个弯,到哪里结束。心里有了这么个数,一步一步写下去,写完之后反复看一看,读一读,如果有详略不合适、连贯不顺畅、联系不周密的地方,好好改一改,这不就是在结构组织吗?看一件事情,想一个道理,也是这样。知道了结果,一定找一找原因,想一想用这个原因说明这个结果合理不合理;下了个判断,一定找一找根据,想一想这根据充分不充分。正面想想,反面想想,把有关的事情或道理联系起来想想。总之,要作到对这件事或者这个道理了然于胸中。这样,头脑里也就有了头绪,写起文章来也就有了条理。

当然,能够这样看事情,思考事情,要靠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认识水平,以及知识的蓄积。但是,这里边也有个习惯问题。注意锻炼,能逐渐养成好的习惯;不注意锻炼,也会助长不好的习惯。因此,我们说锻炼是有用的,是不可忽视的。经过不断的、有意识的锻炼,能够使我们的思路在现有的思想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尽其可能地开阔活跃起来,细致严密起来。那样,写文章就能够比较地铺陈得开,不至于干干巴巴地一疙瘩,就能够比较地有些条理脉络,不至于颠来倒去,乱麻一团,或者前后脱节,丢三落四了。

除了自己经常注意之外,读好的文章,用心理解它的层次结构,也是锻炼思路的很有效的办法。因为从那里可以领会到作者的思路是怎样展开的,这对我们会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让我们读毛主席的文章──《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里谈长征意义的一段。

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谁怀疑我们领导革命战争的能力,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长征一完结,新的局面就开始。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就这样不长的一段文章,里边清清楚楚地有个结构。开头一个问句和一个答句是一层,总论长征的意义。以下由“自从盘古开天地”到“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是第二层,承接第一层,把总论提出的判断分析开,分别论述“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四个方面的意义。“总而言之,……谁就会陷进机会主义的泥坑里去。”是第三层,深入一步,论述具有这样伟大意义的长征证明了什么──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战争走向胜利的能力。以下是第四层,从长征推开去,说到长征结束后展开的新局面。我们这样来分析、领会文章的结构,主要不在于学习文章结构的方法技巧,而在于学习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路径──怎样从全面地认识一件事情的意义到具体地分析,怎样从具体事实的意义深入和提高到更本质、更重要的意义,怎样从当前的事情看到它的趋势和前景。这样钻研,我们的思路会得到启发,受到锻炼,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我们自己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一定会逐渐提高,而这种能力必将从我们安排文章结构之中反映出来。

不仅读议论性的文章应当这样读,读记叙性的文章也一样。不仅读现代的文章需要从思路上着眼,读古代优秀的文章也需要。举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为例: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这是一篇游记。游记并不是一边游着一边写,而是游完之后,想着游览的情景写的。这篇文章表现出,作者的思路大致是这样:他先想到小石潭所在的地方,想到逐渐走近小石潭的时候听见怎样的声音(闻水声,如鸣珮环),看见一些什么景物(潭边的石头和树木);然后继续想,走到潭边向潭里注视的时候看见怎样的景象(游鱼……似与游者相乐);接着想下去,看过潭里的游鱼之后,又抬起头来顺着潭岸向远处眺望,看见了怎样的情景(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近处、远处都观赏到了,该坐下来休息休息了,于是写坐在潭边看见什么,感觉到什么;最后,游够了,该回去了,于是写回去,一直写到同游的人和作这篇游记。显然,文章的结构组织所反映的正是作者游览时观察的顺序和写文章之前回想思索的顺序。如果我们游了一个地方,只要游览的时候很细心地观察了,对每处景物的最突出的东西都留有清晰鲜明的印象,只要写的时候把游览的过程和所得的印象都想清楚了,我想,我们也同样能够写出这样一篇有条有理而又清新生动的游记来。文章的结构不是一件难事。

有的同志给我来信,要我谈谈怎样读文章;有的同志要我谈谈怎样写文章,特别是怎样把文章的结构安排得好些。我想,这两方面能够统一起来。

读文章可以这样读法: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

粗读一遍的目的在于对这篇文章能够“粗知大意,得其梗概”。因此,哪怕篇幅比较长,也尽可能一口气读下来,有少数地方不甚明了,暂时由它去,不细想,也不查字典。

想一遍,就是想一想那个大意和梗概。什么是大意和梗概呢?主要是这么几点:

1.这篇文章主要地谈了个什么问题,或者说了件什么事情?

2.这篇文章是写给谁看的,为了什么目的而写的?

3.文章里主要说了几层意思?前前后后的几层意思是怎样的关系?

这第三点,其实就是文章的结构组织。

想这一遍是大有用处的。读报纸刊物上的一般的文章,有时候只能读一遍,没有时间重读第二遍。如果读一遍就丢在一边,往往印象模糊,稍过两天就忘了。读过之后略微想一想,把上边说的那三点回味一下,印象就清楚多了,深刻多了。这样才不白读,才能从中得到点什么。倘若是一篇重要文章,是要好好学习的文章,读一遍,想一遍,对它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对上边说的三点有了个比较清晰的印象之后,再去细读,才能使自己的思路跟作者的思路合拍一些,才知道哪些地方应当特别注意,应当深入揣摩,这样,收获能够更大些。常见有的同志读文章,一上手就一字一句地抠起来,半天还不能读它一遍,一直读到头,所得的多是些零零星星的印象,得不出一个完整扼要的印象;也有的同志,草草读过一遍之后,马上又回过头来重读,有时候读了两三遍,印象还是很笼统,甚至相当模糊,理不出个头绪。我想,这种情形可能都是由于缺少想那一遍的缘故。想一遍,这是个习惯问题。养成这个习惯之后,费时很少,往往只要几分钟,十来分钟就行,而收效很大。

再细读一遍,目的在于咀嚼,消化:

1.验证。第一遍读过之后,所得的印象对不对。对的,加深它,巩固它;不对的,纠正它。

2.求透。懂得不清楚的,要思考,揣摩,要查考工具书;前前后后的联系照应,要弄明白;主要的,次要的,要搞清楚。要得出总的、全面的理解;也要得出分解的、一部分一部分的理解。

3.求深。要体会含蓄蕴藏的意思,要玩味精微细致的情境,要领略论断臧否的分寸。

我想,用这样的一些步骤来读文章,对于锻炼思路是很有好处的。如果思路不断得到锻炼,自己写文章的时候,在结构组织方面就会有些办法了。

1963年

阅读指要

作者告诉我们,要文章的结构好,必须求之于思路,而思路是需要锻炼的。锻炼思路必须从培养观察能力和认识能力入手,要在生活中养成认真观察事物、思考事物的习惯,同时阅读好的文章,要用心理解它的层次结构。作者还说,读文章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粗读一遍,想一遍,再细读一遍,这样对锻炼思路很有好处。你不妨照着作者说的步骤试试,以养成锻炼思路的良好习惯,如何?

作文与说话本是同一目的,只是所用的工具不同而已。所以在说话的经验里可以得到作文的启示。倘若没有什么想要表白,没有什么发生感兴,就不感到必要与欢喜,就不用写什么文字。一定要有所写才写。若不是为着必要与欢喜,而勉强去写,这就是一种无聊又无益的事。

 

勉强写作的事确然是有的,这或者由于作者的不自觉或者由于别有利用的心思,并不根据所以要写作的心理的要求。有的人多读了几篇别人的文字,受别人的影响,似乎觉得颇欲有所写了;但是写下来的与别人的文字没有两样。有的人存着利用的心思,一定要写作一些文字,才得达某种目的;可是自己没有什么可写,不得不去采取人家的资料。像这样无意的与有意的强勉写作,犯了一个相同的弊病,就是模仿。这样说,无意而模仿的人固然要出来申辩,说他所写的确然出于必要与欢喜;而有意模仿的人或许也要不承认自己的模仿。但是,有一个尺度在这里,用它一衡量,模仿与否将不辩而自明,这个尺度就是“这文字里的表白与感兴是否确实是作者自己的?”拿这个尺度衡量,就可见前者与后者都只是复制了人家现成的东西,作者自己并不曾拿出什么来。不曾拿出什么来,模仿的讥评当然不能免了。

 

(选自叶圣陶《作文论》)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14、藕断丝连 下一篇:12、选择与安排

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