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
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
朱永新:改变,从阅读开始
我今天报告的主题是“改变,从阅读开始”。
目前,我们在全国将近500所学校开展了一项新教育实验。在这些教育实验里,针对儿童阶梯阅读有一个“毛虫和蝴蝶”的项目。我们的第一个理念是分层阅读。过去我们一直讲阅读,讲阅读的重要性,但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究竟应该读什么样的书?关于这一点,没有人认真地做过研究。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家还没有分层阅读指导书目,或者即使我们偶尔也为小学生推荐,却很少考虑到同样是小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应该读不同的书。最近我们专门做了一个“儿童书包”,为小学生精选了36种书,分低端、中端、高端各12种,包括和平、尊重、爱心、宽容、乐观、责任、谦虚、诚实、朴素、自由、团结、专注、想像、宁静、勇气、敬畏、热忱、虔诚、感恩、纪律等方面的书籍。这些书不是通过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形象,编织成一张美丽的网,呵护着孩子们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保持着纯真、快乐和勇气。
我们的第二个理念叫共读、共写、共同生活。孩子的阅读不仅仅是孩子的事情,他必须和他的父母、老师们一起阅读,只有共读、共写,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共同生活。我经常讲,现在很多父母、老师都是跟孩子生活在一个房子、教室里的陌生人,他们的心灵没有沟通,是完全陌生的。通过共读,他们才能真正拥有共同的生活,才能创造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后面我会讲共读理念在新教育的孩子身上发生的奇迹。
我们的第三个理念是童年应该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童年是一个阶梯过渡过程,在粉红色的阶段,孩子是以读、写、绘、儿童歌谣为主进行阅读的,到了三四年级的时候,有大声朗读、复述故事、静静地默读,到了高年级再开展主题探讨等。
儿童的阅读非常非常重要。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曾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的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那个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前段时间我在北京的一次会议上讲了两个观点。第一,童年的秘密远远没有被发现。我越来越觉得人的一生是围绕童年展开的,孩子在童年阶段看到的东西、积累的经验是他进入成人世界最重要的基石。在童年阶段,他看到那些真善美的东西越多,以后他的心灵就充满了真善美,他的世界也就充满了真善美。而童年的阅读,最有价值的往往是那些童书的阅读,我刚才提到的那些美丽的词汇,都深深蕴藏在童书里面。第二,阅读的价值远远没有被发现。我们说读书改变人生、改变性格,但阅读的真正价值远远没有被发现,否则我们不会有现在的阅读现状:连续6年的调查显示,整个国民的阅读水准在下降。我认为,儿童最重要的生活,除了游戏以外就是阅读。
下面我想讲几个关于改变的故事,这些故事真实地发生在参加新教育实验的一些学校里,每一个故事都是一个改变。
第一个故事发生在苏州工业园区的一个学校。为了保护这个女生,我不讲她的名字,她是一个非常自闭的女孩子,在幼儿园里基本上不说话,每天中午都得她妈妈到学校来给她喂饭。进了小学依然如此,老师把这个孩子叫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旁边的学生说:老师,她是傻瓜。测试的时候,她不拿笔作答,结果考了0分。她哥哥上小学6年级,情况跟她差不多,休学在家。我们在她的班级里面进行了读、写、绘这样一个儿童阅读的实验,老师每天给孩子们讲故事,讲那些最伟大的童书,让孩子们回家把老师讲的故事复述给父母听;父母用文字记下来,让孩子根据故事画画,这就叫读、写、绘一体化。突然有一天,那个女孩子画了一副画,叫《小熊哈欠》。老师一看惊呆了,这个从来不说一句话,从来不写字,考试都是0分的女孩子,完全理解了童话所讲的内容,她画出了小熊、狐狸、小兔子、小蜜蜂还有它们的家。她妈妈当天给老师写了一封信说:今天是我最难忘的一天,放学了我骑着三轮车接女儿回家的时候,女儿不但开口说话了,还给我讲了《小熊哈欠》的故事。后来,这个女孩子开始跟其他孩子一起背诵儿歌、表演节目,接着就一发不可收拾,老师每讲一个故事,她就画一副画,而且她还会在老师讲的基础上续故事。大家可以看一看她给《爱心树》这个非常著名的童话的续编,她说: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孤独的、贪得无厌的苹果树的故事。听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一个人不能贪吃,不能懒惰,不能依靠别人,要靠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生活,要靠自己的头脑来发挥自己的特长,要靠自己的爱心来帮助别人,要是人人都这样,这个世界就变得更加美好了。我们很难想像这是一个一年级的、被其他孩子称之为傻瓜的孩子,在进入阅读世界之后所发生的改变。
第二个故事是亲子共读。这个故事发生在中年级。山东精英小学的常老师,她每天和学生以吟诵诗歌开始一天的生活。我们的新教育实验中也有儿童生活方式教育:晨诵、午读、暮写。晨诵,每天早晨让孩子吟诵那些最伟大的诗歌。中午阅读名著。晚上默写诗歌或者写日记,记录自己的生活。常老师班上有一个孩子叫边焕之(音),一天早晨,常老师送给她一首诗《向着明亮的那方》:“哪怕一片叶子,也要向着日光洒向的方向。灌木丛中的小草啊,美丽的边焕之啊,向着明亮的那方,哪怕烧焦了翅膀,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夜里的飞虫啊,勇敢的边焕之,向着明亮的那方,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幸福的边焕之啊,三三班的孩子们”。只要有孩子过生日,她一定会把孩子的生日、名字嵌在里面。我相信任何一个孩子经历了这样一场洗礼,都会永远记住这首诗。
常老师一年级就开始尝试阅读教育,她知道阅读很重要,就给孩子推荐一些读物,从二年级以后开始自觉地参加我们的实验,有意识地开展班级共读和亲子共读。孩子人手一册童书,不仅自己读,而且还跟父母一起读、一起分享。两年时间,这个班的孩子读了200本书,当然有100多本是图画书。孩子的读书能力是很强的,美国的幻想儿童读物,英国的文学读物,还有很多中国神话、传说,孩子们都读了。配合阅读,他们还看名著改编的电影。在读书过程中,老师跟孩子之间经常写信。这是常老师的一封信:“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读《老鼠阿贝漂流记》吧,读前五章,请爸爸妈妈一起读吧。阿贝怎么被风刮走的,他遇到风险以后想念的人是谁?他怎么征服急流的?让同学们跟爸爸妈妈一起思考”。第二天,家长的读后感就来了,我们来分享两个妈妈的读书感。一位姓刘的妈妈说:这篇文章一开始就吸引了我,阿贝太辛苦了,可恶的风雨吹散了眼前的美景,阿贝为了妻子的纱巾,不顾一切地冲了出去,孩子们在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是在为阿贝的逃生的经历和命运而担心,我读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逃生中,阿贝没有想到自己的安危,却只担心自己带给妻子和朋友的痛苦。阿贝真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世间的男子都应该像阿贝一样,我为阿贝而感动。另一位姓李的妈妈说:读完这本书给我的震动太大了,竟然是骨髓里都痛的感觉,阿贝代表的也许就是个标准的美国式好男人,坚强、充满爱心和智慧,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永不放弃。新教育实验不光是把孩子改变了,连带把孩子的父母也改变了,这不仅是在改变教育,也是在改变社会,所以阅读可以改变整个世界。
第三个故事是童书怎么样战胜电视。现在很多家长和老师为孩子迷恋电视、上网而发愁。罗尔德?达尔写了一首诗:如今随便走哪一所房子,都看见小朋友目瞪口呆在做同一件事,他们躺着、靠着、坐着看得没完没了,直到连眼珠都突出、落掉;他们坐着看着、坐着,和这糟透的废物难分难舍,直到被它完全催眠,直到像喝醉了酒一般,它使头脑乱糟糟,它使想像力丧失掉;它搅乱人心,它使小朋友变蠢,他再也不能理解幻想和童话的世界;他的脑变得和干酪一样软,他的思维能力生锈,停滞不前,他不会想,只会看。大家一看就明白,这首诗描写得是沉溺于电视面前的孩子,这也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图景。
黄老师是浙江诸暨城乡结合部一个农村学校的普通老师。他之所以参加新教育实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有很多学生不爱读书,他们天天看电视,爸爸妈妈一离开家,就忍不住看电视。于是他就让他们看美丽的图书,给他们讲故事,并且和他们一起分享这些图书和故事,结果他发现孩子们对童书的兴趣远远超出了电视。这些电视迷在阅读的影响下变化很大,我们看他们班上一个著名的调皮大王写给老师的信:我以前是一个电视迷,对每一个电视节目了如指掌,双休日更是每天守候在电视机前,就像一对形影不离的好伙伴,直到有一天我交到一个真正的好朋友,它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这位朋友就是书。这个孩子写了另外一篇文章,叫“吃书”:一定要吃书吃到老,身边的书吃完了,想一想哪里还有?到国家图书馆去吃。一个电视迷,对书能有这样一份情感,这种变化让我们感到欣慰。所以黄老师说,把故事和游戏还给童年,让孩子们不再迷恋电视和网络,这是对童年最真实的珍惜,是孩子最值得做的功课,是最合乎生命规律的学习。
关于童年的阅读,格林讲过一段话:或许童年的图书才会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孩提时候所有的书都是寓言书,告诉我们有关未来的种种。他还说,一个人14岁以前所读的书的作用是今后所读的书永远无法比拟的。
第四个故事是用图书来关注心灵。这是浙江萧山实验学校的一位老师2007年11月1号写的一篇日记:昨天一个孩子没有来上课,晚上他爸爸打电话说他妈妈去世了,孩子希望我别让其他同学知道。这个消息让我震惊,这个孩子应该怎么办?会不会就此萎靡不振?我能帮他做什么?老师有意识地给这个孩子读一些跟他的生活经历相关的图书,这是孩子在图书的引导下写的日记:“一个不读书的学生是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读书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读书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学校,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他在另一篇日记里写道:“老师给我的书我读了,不管一个动物或者人,总有死的那一天,虽然他离去了,只要他在世上做了很多好事,人们依然在心里感谢他、怀念他”。老师让孩子们写读书笔记,然后给以批注,通过和孩子们的互动来关注孩子们的心灵成长。
要相信传奇、童话和神话,因为它们是以想像的图形表达了高层次的真理,经由老师的讲述使这些童话、传奇和神话,再度有了灵魂与生命。当老师在讲述这些故事的时候,一字一句,散发着老师对这些故事的虔诚,相信之心将故事中的真善美带入了儿童的心,真善美便在老师与儿童之间交流。
很多人担心读书影响孩子的成绩,现在的孩子已经够忙了,作业负担已经够重了,阅读会不会影响成绩?绝对不会!我们在几百个学校开展新教育实验的实践表明,书读得越多的孩子成绩越好。四川成都一所私立学校的一个班级参加了我们的新教育实验,这个班级的孩子读了很多很多书,像《夏洛的网》、《波丽安娜》、《山居岁月》等,孩子们大量阅读希腊神话、中国神话。走进孩子们的每一个课堂,走进孩子们的生活,静静地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快乐着孩子们的快乐,悲伤着孩子们的悲伤。有本非常著名的儿童名著,叫《特别的女神萨哈拉》,全班同学就模仿主人公萨哈拉写心情日记。去年他们班的平均成绩比年级第二名高出3.5分,比最后一名高出十分,比年级总平均分高出5.5分,优秀率、合格率都是年级第一。所以大量阅读的孩子,的确是不用担心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