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手记】 文章开门见山,直接抒发作者对老师的深切怀念之情,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进而交代在“我”学习最困难的时候,老师“飘进了我的生命中来”,一个“飘”字充满诗意,可谓出场不凡。从“螓首蛾眉,齿如编贝”的美丽可爱,到为“我”补习算术的温柔慈爱,由表及里逐步展示出人物的美好形象。文章不惜笔墨写“我”与老师交往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又处处紧扣老师对“我”的影响:老师在“我”前行的路上如指路灯引领帮助“我”,如及时雨关心安慰“我”,使“我”不再迷惘失落。孩子纯真的心像一面镜子,折射出老师光彩照人的形象。结尾处,“我”听到老师去世的消息后,流下了“母亲死后第一次”的眼泪,看似随意的一笔,却反映出“我”内心巨大的震动,照应开头对老师的永远难忘,突出体现了老师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佳作示例
倾心一爱 山西一考生
琳总说我的身上有一种淡淡的香味,我却一直不明白是什么味道,是洗衣粉的香味吗?还是…… 放学回家,推开那扇铁锈门,便看到了奶奶熟悉的身影。夕阳照在奶奶身上,映红了那两鬓的白发。伴随着悦耳的流水声,奶奶的手在肥皂水中搓揉着。盆里的水不时地溢出来,有些肥皂泡就满怀欣喜地飞上天空;有的呆呆地撞在盆沿上;有的则笑着飘向大地……深呼吸,闻到满院的暗香弥散,这时,想起了琳说的话。是洗衣粉的香味,还是奶奶身上的味道呢?或者,是两个都有? 我轻轻地走了过去。看着奶奶的手在肥皂水中不断地揉搓着,仿佛在向衣服中注入什么东西。我恍然大悟,原来那淡淡的香味就是奶奶的爱!在揉搓的过程中,奶奶将她对我的爱也注入了衣服中,在衣服中留下了那特殊的香味…… 奶奶注意到了身后的我,便回过头来对我说:“你的那件白睡衣我已经洗好晒干了,你快回屋里把睡衣换上……” 我跑回了屋里,拿起沙发上的白睡衣。在夕阳的照射下,睡衣摇摆着,像在微笑像在招手像要将那暗香飘散……我闻到了,那一股淡淡的清香…… 从此,我便倾心于这种淡淡的香味,并无可救药地爱上了它…… 第二天,我悄悄对琳说:“你身上也有一种淡淡的香味。” 琳疑惑:“是洗衣粉的香味,还是妈妈的味道呢……” 【评析】 本文作者敏锐地捕捉到了奶奶平时为自己洗衣的画面,向我们展现出奶奶对“我”无微不至的爱。 文章以疑问开头,又以疑问收尾,首尾遥相呼应,引人入胜。开头的疑问引出了奶奶给自己洗衣服的细节,在含蓄中让我们品味着爱的芬芳;结尾的疑问把一个家庭的爱拓展到了另一个家庭,暗示着所有的家庭里都蕴蓄着一样芬芳的爱,在看似不经意间深化了中心,突出了主题。 自唐代以后,尤其是宋代,“诗”与“画”常常并提,不少诗人也喜欢以景结情,留下一个生动的画面,供人作无尽的回味。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舟远人静之时,一腔深情熔铸为一幅可以久久凝视品味的画图,想象的空间,引发了横亘千年的巨大张力。古诗中,使音乐完成无形到有形折转的例子,很多是借助以景结情而成佳品的,钱起“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一句,空灵的景物描写竟能独辟蹊径,“柳暗花明”的神奇似乎转瞬即至,文字的妙意在此呼之欲出。 “欧·亨利式结尾”,通常指文章结尾时突然让人物的心理情境发生出人意料的变化,或使主人公命运陡然逆转,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实际,从而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结尾: “哎!我可怜的玛蒂尔德,我那串是假的呀,顶多值不上五百法郎……” 玛蒂尔德夫妇为了赔偿丢失的所借项链,饱经十年苦工才还清巨债。作品至此完全可以结尾了,而作者却另辟蹊径,宕开一笔,写女主人公意外发现她当年所借项链原来是赝品,于是刚从还债重负中解脱出来的女主人公,再次陷入更深刻更猛烈的精神将欲崩溃的危机中。文章戛然而止,而又悬念环生。 上一页 [1]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