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解读元曲
名家解读元曲
元代的散曲,实际上也是一种杂言诗体,其间又有套曲和小令之别。它的形式同词一样都以长短句组合成体,但音乐曲调则不同。散曲中的有些曲调虽同词调有继承关系,但也有不少曲调来自俗谣俚曲,即使是继承词调,大抵又是“仍其调而易其声”,“止用其名而尽变其调”,也就是说,曲对于词在音乐上又承继又变化,最终成为一种新声。这种新声在金代开始流行,到了元代大盛。据不完全统计,现存元代散曲小令3800多首,套曲470余套。元代散曲作品的风格和流派,按照研究家的看法,大致可分为豪放和清丽两派,前者以马致远为首,包括张养浩、冯子振、贯云石和杨朝英等作家;后者以张可久为首,包括白朴、卢挚、乔吉和徐再思等作家。豪放派超逸隽爽,清丽派和婉雅丽。豪放派多用口语、本色语,少用典实;清丽派讲究蕴藉,注重炼字炼句,并且喜用故实。二者的差异比较明显。但散曲的内容较之宋词,更显狭窄,再加上其它一些弱点,它在文学史上的实际成就不如宋词,与唐诗成就相比,更显得逊色。
元曲之所以能与唐诗、宋词相颉颃,这三者并称之所以长期被人认同,其间主要因素是元曲中还包括有杂剧。杂剧是一种戏剧形式,但它的歌唱部分也就是剧曲的格式、体制完全同于散曲,而杂剧作家中有很多人同时又是散曲作家。
元杂剧虽然不是我国首先出现的戏剧,却是最早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并产生了众多作家和大量剧本的戏剧样式。它的一些表演程式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民族戏曲表演特点奠定了基础。
元代历时不长,不到百年。明人李开先曾说他藏有杂剧千余种,汤显祖也说他收藏的元剧剧本上千种,可见元杂剧的创作盛况之一斑。自明代以来,大量散佚,但今存作品约计也有200多种。由于鉴别元人和明人作品的不易,现在对元杂剧作家、作品作统计,各家说法不同。大致为:今存姓名可考的元代作家的作品109种,无名作品31种,元明之际无名氏作品78种。
元杂剧作家众多,异彩纷呈。其中最著名的当数关汉卿,人称“杂剧班头”。元末明初人贾仲明曾把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庾吉甫并列,说他们“齐肩”,杨维桢则把“关、庾”并称。庾吉甫的作品今已无传。元人周德清则以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和马致远并列同称,开创了“元曲四大家”之说,一直流行,只是后人对这四大家的排列次序有所不同而已。事实上,王实甫、纪君祥、高文秀和杨显之等也都名闻一时,他们的作品各有特色,形成了繁荣的局面。王实甫编写的《西厢记》是一代名作,它使后世的不少戏剧家为之倾倒。关汉卿的《窦娥冤》也是一代名作,近代学人王国维认为它和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剧“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赵氏孤儿》是一本历史剧,当代学人研究元剧有“五大历史剧”之说,除了《赵氏孤儿》外,还有关汉卿的《单刀会》、高文秀的《渑池会》、白朴的《梧桐雨》和马致远的《汉宫秋》。其中《汉宫秋》和《梧桐雨》又常被人并称,视为双葩竞艳。当代元剧研究者还有“四大爱情剧”之说,那是指《西厢记》、《拜月亭》(关汉卿作)、《墙头马上》(白朴作)和《倩女离魂》(郑光祖作)。
几乎为研究者一致公认,元杂剧的内容非常广阔,它真实地反映了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鲜明地展示出多种多样的作家的个性和精神世界,丰富地提供了可贵的戏剧艺术经验,成为一代文学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