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和思考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和思考的独立性
培养孩子做事的条理性、思考的独立性,比记住多少知识、背诵多少单词更有意义。它会决定孩子一生的高度。
优秀的家长一定会努力 让我们的孩子学会实际地分析问题,锻炼他的思考能力,培养他的独立性,而不是记住某些问题的答案。从零岁开始,我们就要启发孩子不要盲从于理论和权威,他 的思维要有自己的创造性,哪怕有时他的想法是错误的,只要是他自己的原创,就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给夏辉读历史故事,夏辉总是问我:"爸爸,这件事是为什么发生的?那件事又出于什么背景,难道不能改变一下结局吗?"这让我很欣喜。我就诱导性地引导辉辉去分析推理,去假设历史。
比如,当他听到曹操挟天子令诸侯的故事时,一边点头,一边说:"曹操是汉献帝的手下,怎么把皇帝都给吓住了呢?皇帝都要听他的话,这是为什么?"
"爸爸想听听你的答案。"
夏辉想了想,说:"因为曹操率领着一支特别能打仗的军队,皇帝没有,所以只好听他的。"
我又问:"为什么军队不听皇帝的话,反而听从曹操的指挥呢?"
这个问题难住了只有六岁的夏辉,他抓耳挠腮,想了半天,说:"爸爸,我觉得皇帝肯定是没带领军队打过仗,所以那些人根本不佩服他。"
你看,虽然听起来有些幼稚,但却不失为一个接近正确的答案。皇帝失去军队的拥护,难道不正是因为他缺乏在军队中的权威吗?曹操的威望也正是由自己创建的 军队来体现的啊!枪杆子里出政权,岂非正是此理?皇帝的倒台,很多时候反而不是因为腐败,而是从小生在深宫大院,没有那些权臣的阅历深厚,同时又无法用有 效的机制去控制他们。
通过长时间的锻炼,儿子就养成了不迷信权威的好习惯,他擅长判断,并且种下了独立思考的种子。
现实中,我们的孩子遇到事情总是喜欢说:"我们老师讲的。"问他为什么,他却说不出来了,只好再去问老师。他没有自己的答案,就像一个答案复读机。
更甚者,很多家长也喜欢说:"老师讲的。"或者总是对孩子的问题如是回答:"去问老师,我没空。"可是却从不告诉孩子们,老师为什么这么讲,答案为什么 是这样。无形之中,家长把孩子思考的独立性抹杀了,孩子的大脑一片混乱,只能是一张白纸,任由"权威"画来画去,没有一点他自己的东西。
做事的条理性体现在:让孩子懂得一二三四的步骤,以及提高逻辑推理能力。条理性就是计划性,做事之前先安排步骤,并养成理性思考的好习惯。
坚决纠正孩子的投机性思考:附和与讨好大人的思维。国内父母很喜欢这样,但却是极危险的,中国社会的坏风气与此息息相关。父母总是高高在上,威权在手,说一不准二,强力灌输自以为是的正确,使我们的孩子根本不敢独立思考,只好以附和的方式去换取家长的认可和奖励。
我在国外这几年,体会最深的就是美国式的教育对于孩子自我潜能的重视,他们无比专注于开发儿童思维的独立性和探知分析力的培养。
○和中国相比,美国的教育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首先,美国人就像传统的中国家长一样,采取强制措施,要求孩子必须学习基本的课程:地理、历史、科普、语言等各类基础学科。如果他们不去学校上课,过于 自由,那么即使考试成绩再好也不能升级;如果哪个学生的出勤率太低,该学校就有权不经学生父母的同意,将其强制转到特殊的学校就读。美国中产阶级的家庭对 于孩子的管制近乎于保守,父母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朋友交往、学习态度等事无巨细都要过问。他们这么做正是为了给孩子打好学习的基础,而且,这作为美国普遍 的家庭文化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
有位美国老师就说:"仅凭自学肯定是打不好基础的,打不好基础就谈不上日后的成功。所以严格的授课方式是为激发孩子的创造力打好基础的,我们对这一点深信不疑,这也是付出巨大代价后换来的教训。"
由此我们看到,(家庭教育 www.fox2008.cn )美国人对基础教育极端重视,要求孩子必须打好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们又尊重能体现孩子个人能力的自由和创造力的教育方式。
给孩子提供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美国教育的另一面。这类似于个人隐私权在学前教育中的运用,不仅身体隐私需要绝对尊重,孩子的思维隐私也需要家长退避三舍,半步也不能踏入。
如果妈妈或爸爸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房间里,什么都没做,只是看着窗外的天空发呆,你会怎么做呢?你是扔给他一个玩具,让他赶紧动起来,玩起来,还是马上过去跟他说,你别浪费时间了?
不少中国家长什么都不想,就会打断孩子的这种状态。许多妈妈对我说:"孩子经常发呆,我很担心,怀疑他出了什么状况。"中国的妈妈似乎最看不得自己的孩子待着没事干的样子(即使只是短暂的发呆)。
我告诉你,当你的孩子出现这种情况时,千万不要打扰他,你应该悄悄地替他关上房门。因为这时他的思考是自由的,他或许在想一件不重要的事,或许是在考虑 一个百思不得解的问题。无论如何,这时他的思维都是独立而且有重要意义的。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称赞的过程,即便他在想如何才能逃课,怎样才能从你这里骗到更 多的零花钱,也不需要去责怪。
在给孩子的自由时间里,他往往能选择自己奋斗的方向。孩子自由思考的时间越多,他就越能明白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他可以自己去建构一些思考的模式,而不是由家长帮扶和命令着去完成这种思考模型的搭建。
儿童需要自己进行思考来塑造自己。家长只有给了他适当自由的时间,他才能拥有更大的创造性。没有任何一对父母可以剥夺孩子自由思考的权利,更不能去强加管制。无论谁都有决定自己人生的权利,当他在完成了必要的基础积累之后。
○养成观察与思考的习惯
每看完一部电影,或者读完一本书,我总是要对夏辉和夏彦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回答,与他们共同讨论,还会写下答案,日后随时把这些话题拿出来,进行二次思考。这个家庭课程从他们三岁时就开始了。
--"刚才的电影有意思吗?"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在他们各自说完自己的感受之后,我通常又会接着问:
--"人物演得好吗?哪个角色让你印象深刻呢?"
--"情节很紧凑是吗?看着特别过瘾,爸爸也是一口气看下来的,但是缺点是什么呢?"
--"片中那个桥段,你认为导演为什么会选那个场景?某个道具代表什么特殊的意义?说说你的理由好吗?"
在讨论时,我不只会问他们欣赏的感觉,还会问他们电影或书中具体的场面和情节。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他们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分析,然后将思路梳理出来,再讲给我听。
最初的时候,他们只是单纯地去看电影,抱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一本书。或许只是看乐子,体验一个放松心情的故事,对我和妻子的提问随便地回答一下就完了。但 是随着时间的积累,随着他们的不断成长和阅历的增加,对于这个重要的讨论会,他们的态度也开始认真起来。为了能够回答我的问题,与我进行长时间的讨论,在 我面前达到他们"不简单、有深度"等可以表现自己的目的,渐渐地便学会了深入思考,这对夏辉兄妹俩的锻炼很大。
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不仅养成了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还印象深刻地记下了大量的电影和图书,"过目不忘"的效果总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如果没有深入的思考,不管读什么看什么,都很难记住。这既是学知识,又是锻炼思考能力。
即便是电视中插播广告时,我和丽云也会引导他们兄妹进行一些思考。
--"商家这样做广告,是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宣传效果呢?"
--"广告中都提供了哪些有意义的场景,分别代表什么含义呢?"
知识与商业营销的结合,无形中在讨论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思维进行了极好的锻炼。这是极有锻炼价值的实践性的思考,只有结合具体的案例,我们的孩子才能懂得如何将知识活学活用,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维个性,挖掘出自身的潜能。
家长们应该清楚,尝试着培养孩子观察事物的习惯是多么重要。因为这种思考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极为关键的影响。而这种引导随时 都可以进行,比如我们带孩子去逛超市买东西时,不要走马观花似的转一转、完成任务就完了,可以让他思考一下货架是怎样的构造,辨别一下同类商品不同型号的 外形、颜色,主动问他为什么会这样,其中有什么不同。如果年龄允许,我们还可以考问一些问题来培养他的观察力,例如走出商店时,让他总结一下来这里的顾客 的年龄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