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苗寨
进苗寨
算起来,我到西江千户苗寨应该是第二次。然而,每一次都有新的感触。10月2日,朋友几人相约,驱车到达凯里已是中午13点时分。凯里小逛了一会,领头好象很理解大家想尽快见到名震天下的千户苗寨的心情,硬生生地把我们从不舍中扯上车。凯里到西江一路弯弯曲曲,一路上都是风景,我虽是第二次到来,也觉得不像是坐车,就像是在车上观光游览,车窗外清泉、瀑布、叠起的山峦和苗寨伴随我们不知不觉到了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苗寨内建筑大多是木吊脚楼,吊脚楼多为三层,基座以青石、卵石垒砌,一层圈养牲畜,二层住人,三层为粮仓,而大部分房屋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暗红色的枫木板壁在夕阳照射下一片金黄,寨寨相连、户户紧靠,气势恢宏,独具特色。寨子周围层层梯田,白水河水清澈见底,蜿蜒曲折绕寨而过,一副人与自然和谐的天然画卷。听不懂的苗语随风入耳,很是清爽,西江人的善良和淳朴可见一斑。
夜幕来临,只见沿着一条溪流两边的山坡上灯火层层叠叠,宛如梦幻仙境。虽是深夜,街边的店铺依然生意红火,没料想,深山里竟然藏着这样一座令人心醉神迷的不夜苗寨。我们歇脚的驿所叫“得月楼”,这是一幢建在半山坡上的典型的苗家木制小楼。楼主是一个爽爽的苗家中年女子,看到来了生意,她乐巅巅、咋呼呼地很是热情的把我们引上二楼。整幢楼都是木头的,木门、木墙、木板硬床,简陋得连个放杯子的小茶几都没有的房间里,却有几分现代气息,床头摆有一台小小的彩电,还带有可以淋浴的洗手间。大山深处,能有这样的条件,这对出门在外来说也就够了。风尘仆仆、人困马乏,酒足饭饱之后,美美地淋上个热水澡,竟然很快进入了梦乡。
早晨醒来,站在“得月楼”平台上,只见山谷两边昨晚看到的梦幻般的灯火处,竟是沿坡而上的苗寨黑瓦木楼,一摞摞,挨檐接壁,严严实实地铺满整个山坡,煞是壮观。早炊的苗寨,满坡的黑瓦缝里,缕缕青烟袅袅升起,飘飘渺渺似雾似云,秋风一掠很快就融入了山间稀薄的晨霭之中。寨子里牛欢驴叫,鸡扑鸭摇,田地间亦见勤劳的苗家女子。千年苗寨的一派晨光妙色,醉得我们如痴如狂。
早饭桌上,闲聊中女老板告诉我们,寨子里现今还有“苗王”,一下子提起了我们的好奇和兴趣。她告诉我们,家就住在对面山坡顶端的现今“苗王”,只是一个普通人,是寨子里的小学老师。带着几分好奇,我们沿着石阶山路,蜿迤穿过层层叠叠的苗家木楼,来到了“高高在上”的苗王家。所谓的“苗王”,其实就是千户苗寨的“鼓藏头”,也是昔日苗寨的最高首领。“苗王”世袭相传至今,现在仍按苗俗,执掌苗寨中的苗家节庆及祭祀诸事。真的,我们所见到的苗王家,的的确确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一样的苗家木楼,“苗王”也和普通人一样随意装束,全然没有曾在影视中看到的苗王风采。如果要说有什么特别的,我觉得那就是这座已具有一千多年历史,拥有一千多户人家的苗寨传承下来的一种苗家习俗和苗家文化的象征。
在西江千户苗寨,我们不仅领略了精美的苗银饰品和绚丽苗服,还欣赏了独具特色的苗家歌舞。只两天的苗寨见闻,不仅暂时洗去了我们长途的疲惫,大饱了眼福,而且似乎还见识领悟了许多……
先说壮观的苗族吊脚楼。当你第一次见到西江的时候,你会为西江的恢宏和美丽所震撼,而首先让你所倾倒的,便是它的干栏式民居建筑——吊脚楼。房子的框架系槜卯衔接,一栋房子需要的柱子、屋梁、穿枋有上百根,上千个槜眼。造房木匠没有文化,不用图纸,仅凭一墨斗墨线、角尺、竹竿尺、斧头、凿子、锯子,便能使吊脚楼柱柱相连、枋枋相接、梁梁相扣,使房子巍然屹立于斜坡陡坎之上。苗族建筑,实是苗族的一种群体艺术,凝聚了苗族先祖的集体智慧。据了解,之所以建干栏式建筑,一则因为苗族的先祖在迁徙中,所到之处,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蚤蝮蛇,建吊脚楼,以避风险。二则依山而建,筑山而建,能节约土地。宽敞的土地用来造田造土,作为维系整个民族生命的源泉。对苗族吊脚楼,难怪专家称之为“建筑界的瑰宝。”
再说精美的民族服饰。可谓是苗族数千年文化遗存,凝结着先辈的智慧和血泪。苗族分布区域太广,同为苗族,服饰也千差万别。但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代表的雷山苗族服饰,淳而不土,雅而不俗,雍容华贵,别具一格。那绣着花草动物、山水人物的苗绣,据说是苗族先祖对迁徙历史的记录,是一部关于苗族先民社会历史的人体文化史书,既记录了历史,也成就了艺术,所以人称“穿在身上的无字史书”。
还有重要的祭祀活动。比如鼓藏节,听说是一过过三年。第一年子年醒鼓,鼓藏头于仲冬季节,会同巫师选择吉日,身着古装,头戴藤帽,来到收藏祖鼓的山洞,用酒、鱼、肉等物祭告祖鼓,唤醒祖宗神灵,将祖鼓抬回鼓藏头家存放,等待祭祀,谓之“醒鼓”;第二年丑年转鼓,亦于仲冬,由鼓藏头、巫师从东方砍来楠木,将木头挖空做成鼓身,将祭鼓牛在鼓场杀牛祭鼓后,以牛皮蒙在鼓身制成新鼓,巫师祭告后将祖宗神灵转到鼓内安置,谓之“转鼓”;第三年虎年送鼓,家家户户杀猪祭祀,后将祖鼓送回山洞封存,谓之“送鼓”。鼓藏节是苗族人生价值的展现,怀念先祖、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勤劳简朴、富裕安康是它的祷告主题,融合了现实、鬼神和艺术三个世界,调整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起到加强族群团结与认同、稳定族群生活的作用。因此到西江过鼓藏节时你得注意说话一律用隐语,吃饱了不能说“饱”,得说“满仓满库”。而到西江旅游千万别忘了到“鼓藏头”家看看,不然会枉此一行。
再有地道的苗族歌舞。在那宽敞的广场里,可见姑娘小伙们演绎的苗家舞,芦笙悠扬,银铃叮当。他们模仿水声、动物声、风声、雷声的韵律而唱,天长日久,形成了苗歌。据了解苗歌分为古歌、祝福歌、酒歌、情歌、飞歌等,尤以飞歌、情歌、酒歌享有盛名。酒歌声调柔和,抒情气氛浓;飞歌声音高亢明快,多用假声高歌,旋律起伏大,句末和句中的拖沓声特别长;情歌多为低声对唱,旋律优美、婉转动听。婉转动听的苗歌,婀娜多姿的苗族舞蹈,还有苗族独特的服饰和银质头饰,纯朴传统的苗家风情让游客兴味盎然,融入其中,同歌载舞,好一派和谐安康、人间天堂的景象。
大凡到过西江千户苗寨的人,都会被寨里人的热情好客而感动,更会被苗族姑娘的歌声所激动。她们会唱着缠绵婉转的情歌劝你喝酒,即便不善饮酒的也会为之动情,然后难以谢绝地一杯一杯的喝,也许会酩酊大醉。我们这次同行一朋友就被西江美女那一首首情歌灌醉了,过后的酒醉之态也成了我们此行的趣味笑谈。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幅美丽的水墨画。历史源远流长也罢,文化底蕴深厚也罢,说西江千户苗寨平常,那它就是一个苗族村寨而已,极为平常;说西江千户苗寨不平常,那是因为它代表了所有苗族村寨的历史和文化,确实不平常。了解它苦难而艰辛的历史,体验巫文化的神秘和浪漫,共享苗族心灵与神动的喜悦,品味苗族的洒脱和超然,委实一派温馨而美好的田园风光,一座宁静而朴素的古寨村落,一个美丽而动人的世外桃源。
坐上返程的车,目送着苗寨渐渐远去,这真的让我领会到什么是淳朴,什么是感动!一个人的旅程也许是孤单的,但沿途的风景和看风景的自由自在和期待让人忘记寂寞,忘记所有的烦恼与负累。其实,人生就是一次独自上路的旅行,一段偶然路过的风景,即使不能延伸到生命的终点,但喜怒哀乐的际遇都将与生命同行,在记忆中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