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岁月
壶中岁月
思宇小弟写了篇《壶中日月》,立意甚好,寓意悠长。每遇喝茶我便想起那篇散文,随写《壶中岁月》以应之。但我对饮茶品茶,知之甚少,只知解口渴之急,不曾深究茶道,可谓茶盲。但自从去了云南喝了马大姐的“鸿庆普洱”,坐了七彩云南的茶室,听了茶姑优美动听的摆活,品了白族姑娘的三道茶,回来后,又在普洱茶室温习体味,余暇还翻了些有关茶文化的文章,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些变化,由量变到质变,已由喝到品的升华,对饮茶便有了些改观和进步。兴奋之余,也带回了“金瓜”、“大饼”、“铁通”之类的茗茶回府,闲暇便掰下一块,置于壶中,喝将起来。我总觉得,虽为好茶,却够不上品茶的模式。
屈指算来,我的喝茶史也有些年头了。小的时候家在农村,大多是喝白开水,喝茶的机会极少,只有来了客人才泡茶。那时的茶叶,多是些粗糙的纸袋,上面印着“花茶”两个字。铁壶泡上,大碗倒上,有时还在茶里放些糖,请客人喝。那时对茶的品种,用什么壶泡茶,如何品茶,茶的功能,却是一片茫然。参军后,喝茶日益成习。但仍属传统喝法,工具主要有四种:杯子、水壶、暖瓶、保温桶。日常用杯子,行军背水壶,座谈联欢上暖瓶,训练间隙靠保温桶。茶的品种也日渐增多,开始有了选择的余地。战友来自全国各地,不时带回各种花样的新茶,鲜嫩欲滴,芬香四溢,品好茶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然而,喝茶的老习惯却始终没有改变。一只杯子,一捏茶,一喝半天。这似乎是我的习惯。
有一篇文章叫,无茶不风流。其中曰:品茶讲究四字:精、勤、俭、德。茶道讲究四字:和、敬、清、寂。看来茶中自有黄金屋,茶中自有颜如玉,茶中自有诗性出,茶中自有清心在。茶文化茶修养顿显深邃,清气飘渺,羽化若仙。它与酒不同,青城山僧人皎然说道:“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自多欺。”一语道破了茶与酒的分岭。但我却认为僧人忌酒,难免偏薄。我却坚持二者皆雅,各有其独特之功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有机结合,妙不可言。就茶而言,史上有许多名家箴言,爱喝酒又爱喝茶的李白说:“此茗清香滑熟,所以能还童振古。”可见,他并不排斥二者的存在。柳宗元说:“调六气而成美,扶万寿以效珍。”他从延年益寿的角度去审视茶,教益颇多。古人齐己说:“味及诗魔乱,香搜睡思轻。”更是与诗情与心思连得更紧。白居易更是把茶与琴当成一生最好的朋友。对茶的品评喜欢显而易见,不一而足。
情至诗自出,闲时茗茶香。这是我近年来才有的体会。我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军营里度过的,军营里每日紧张有加,余暇甚少。许多时候,都是一杯凉茶,一口气喝下就走,哪余心细品滋味。既是后来,在一片繁杂中,也极少坐下耗时品茶。时下则不同了,一切放下,专心品茶,自然那滋那味便飘然而至。颇有,既到茶楼,自放俗虑。情怀释然,心境旷纵,茶自然对你便有了偏爱,试想这样的胸怀,哪能不经意茶心。喝茶其实就是喝心境。实如一位大师所言:每一滴甘露里,都有慈悲的泪。每一滴清雨里,都有众生的深情。每一滴情泪里,都有着缠绵不舍的心。是啊,茶中能品出人生的酸甜苦辣,能品出往日的岁月峥嵘,能品出一生难于割舍的亲情、友情、爱情。去品茶吧!试着把生活放松。
茶文化陶冶了我,茶的情趣诱惑了我。使我比别人更晚地学会了喝茶品茶,爱并实践着。马大姐普洱茶的宣言里有几句话颇为震撼人心!全人类团结起来喝普洱茶!打到一切不喝茶的人!我决心不在打到之列。闲暇的时候,用心地去喝茶,去喝普洱、茉莉、毛尖、观音、花茶•••••••。延续我的茶史,延续我的壶中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