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隽永,情感真挚

作者:凌鼎年 字数:3111 阅读:216 更新时间:2016/06/09

文字隽永,情感真挚


  我读过赵峰旻的微型小说集子,很欣赏她的文笔。集中读她的散文还是第一次,读后,竟有若许吃惊,吃惊于她的语言、吃惊于她的文笔,优美、清新、恬淡、诗意,就连集子的六个小辑名也美得醉人,精心选择的唐诗宋词句子,既凝练传神,又韵味无穷,凸显了赵峰旻扎实而良好的文学修养与驾驭文字的功力。
  赵峰旻这本集子中的作品,可圈可点的不少,因篇幅有限,难以一一涉及,就印象较深的几篇说说粗浅的看法。
  《纸上的故乡》写了故乡的记忆,既有自己的记忆,又有父老乡亲的记忆,朴朴实实而又诗情画意,在赵峰旻的笔下,故乡不是虚无缥缈的遥远回忆,而是老屋、古树、清流、小桥、坟茔、炊烟、麦垛、篱笆,以及花船、花担、家谱、民谣、鸡鸣、狗吠、渔鼓、麦香……有影、有色、有声、有味,可视、可听、可闻、可尝,故乡之美、之真、之纯、之实,写得委婉九转,情动五内,丝丝合扣,入情入理。读之,仿佛随着作者的笔锋也去了一次里下河,去了那个水墨长卷般的乡野,徜徉其间,做了一次精神的旅游。
  如果仅仅是写故乡的美,那这样的文章,古往今来,不说汗牛充栋,也比比皆是,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的精品力作,一般作者的这类泛泛之作很可能淹没在过量的美文海洋中,甚至溅不起丁点浪花。赵峰旻的聪明之处,前面关于故乡的种种描摹、纪实,感慨、抒情,都属于铺垫,引而不发,在娓娓道来的不经意间,轻轻笔锋一转,扑面而来的是乡愁,是失去故乡的困惑、茫然,是远离故乡的惆怅与怀恋,没有了曾经赖以生存的泥土,不见了熟悉的小径,没有了发小,不见了看惯了的乡村图画,与家,与故乡,似乎再也找不到情感联系、精神联系的支点。然而,历史的进程又是任何个人无可阻挡的,在所谓的与时俱进中,派生出的那种复杂的,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矛盾,纠结于文字的字里行间,隐藏于情节叙述的背后,作品就显示出了分量,散溢出内涵,掩卷三思,可以感受一句句、一章章无不浸淫着作者的观察、思考,她想传达给读者的岂止是故乡的美景与人文。
  《古镇西溪》我视为赵峰旻的代表作,为什么呢?因为这篇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乡的情感。我曾经有幸去西溪采风,西溪的历史,西溪的人文,西溪的古迹,西溪的魅力,我还略知一二,因为有过一面之缘,关于古栈道、关于梨木街、关于缫丝井、关于金钗井、关于八字桥、关于海春轩、关于泰山寺、关于老槐树,董永与七仙女穿越期间,赋予灵魂,这篇鲜活的文字就立体了起来,彩色了起来,动感了起来,读来更觉亲切,实在。毋庸置疑,赵峰旻对西溪的历史是稔熟的,在她笔下,西溪的文史、西溪的传说、西溪的现状,西溪的变化,如数家珍,一一道来。生活在西溪的人,因了这些景色,这些文字而生骄傲,从未到过西溪的人读了这些文字,会由衷生出一游的冲动。西溪人、东台人应该感谢赵峰旻,她把西溪的历史底蕴,西溪的神韵,入木三分地描摹了出来,淋漓尽致地刻画了出来。
  赵峰旻的集子以《与太阳一起行走》为书名,我特意细读了这篇,读罢,我要说:我喜欢这篇。喜欢的理由是这篇写得朴实,写得纯情,这是篇写亲情的作品,这是篇写人物的散文,主人公是外婆,阳光成了既抽象又具象的中心道具,于是,外婆、阳光,阳光、外婆,人物与意像,意像与人物,交叉出现,互为因果。我感觉,作者的外婆是个讲故事的高手,她的想像,她的语言,有安徒生笔意,有格林思路,充满着爱意,充满着感恩,用现在时髦之语,属正能量的,这样的故事,这样的文章适合给青少年阅读,会读到智慧,会读到鼓舞,会读到乐观,会读到微笑。这样的文字是有感染力的,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向上向前的,胜过口号,胜过教条。
  我注意到集子中有篇《魂断扬州》,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前不久“风物扬州”征文评奖揭晓,我有幸获了奖,还去了扬州领奖,故对写扬州的散文有了一份好奇,有了一份兴趣,为什么不是《情牵扬州》,而是《魂断扬州》?我饶有兴味地细读了起来,原来是写史可法抗清的历史,这是一段惨烈的记忆,腥风血雨,天地为之变色,浩然正气,青史为之镌刻,赵峰旻作为一个女姓作家来写这段史实,出乎我意外,作者的大气、魄力,举重若轻,让我敬重。
  读之,我发现竟是大散文的笔法,有几分余秋雨的笔触,有几分夏坚勇的路数。据我知道,自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一炮走红后,模仿写大散文的不是一个两个,但真正能写出水平、写出意境、写出品味、写出新意的寥寥无几。而且几乎清一色是男性作家在写大散文。也许我孤陋寡闻,在我的阅读视野里,好像也就写西藏的马丽华可以算是大散文,而小情小调的小女人散文四处泛滥。赵峰旻尝试写大散文,这胆气、这胸襟首先值得肯定,平心而论,这篇《魂断扬州》还是有点分量的,至少,她对明末清初的扬州历史,对民族英雄史可法可歌可泣的壮举是研读过的,种种史料,成竹在胸,夹叙夹议,观点鲜明,行文流畅,一气呵成,我猜测作者内心有个英雄情结,这不仅仅是写史,写散文,更是作者借此表达自己对历史的解剖、评析、诠释。作为女作家,写出这样汪洋恣肆而沉甸甸的文章,当刮目相看。
  赵峰旻的这本散文集,有写家乡山山水水的,有写家乡风土人情的,也有写家乡以外的人与事的。写家乡以外的是她的视野,是她的足迹,是她的见闻,是她的感悟。我看过一些女性作家的美文,文字确乎精美,情感确乎细腻,但往往个人圈子,杯水波澜而已,充其量小清新,分量毕竟轻了,底蕴终究浅了。应该讲,赵峰旻在动笔散文前,有较好的思想准备、文史准备、文字准备,这在女性作家中,难能可贵。读她的作品,看得出是一个爱读书的女子,要不然那些历史典故不可能随手拈来,那些古诗词不可能用得恰到好处。其实,这些典故、诗词,用好了,用得天衣无缝,就为文字增色,用得不恰当不咋样,就有掉书袋的嫌疑,就有堆砌的弊病,会被行家批评,被读者诟病。
  记得巴金说过“文学的最高技巧是无技巧”,大概意思就是指写得自然,朴实,做到多一字不行,少一字也不行的境界。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云“庚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值得我们玩味,以此与赵峰旻共勉。

  • 首页
    返回首页
  • 栏目
    栏目
  • 设置
    设置
  • 夜间
  • 日间

设置

阅读背景
正文字体
  • 宋体
  • 黑体
  • 微软雅黑
  • 楷体
文字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
  • 640
  • 800
  • 960
  • 1280
上一篇:读《荷塘月色》有感 下一篇:善于发现世界的世界——读昆虫记有感

小说推荐